图像形成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59115 阅读:1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图像形成装置,其包括:载置可视像的图像载体,运送纸在转印夹持区将上述可视图像转印到该纸上的转印支承件,以及向上述转印支承件施加转印偏压的转印件。上述转印件与转印支承件的内层相接触,转印件具有小于上述转印支承件内层的固有体积电阻的中等固有体积电阻。本发明专利技术图像形成装置可设置若干转印件,在这种情况下,最接近上述转印夹持区的转印件具有中等固有体积电阻。(*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包含转印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更具体地说,涉及以转印装置提高图像转印质量的图像形成装置。使用能将图像转印到记录介质例如纸上的转印系统或中间转印系统的图像形成装置(例如复印机、打印机、传真机或类似图像形成装置)为人们所公知。上述转印系统包括转印装置,其与图像载体相接触,通过施加转印偏压将墨像从图像载体转印到记录介质上。但是,当使用这样的转印系统时,若转印装置或图像载体有针孔等缺陷时可能会发生不正常放电(例如发生异常漏电)。由于不正常放电,可能在记录介质上引起不正常转印或形成不正常图像。提出过一些防止这种不正常放电的方法。例如,在特开平7-13440号公报中记载的转印装置包括转印带和若干电极,通过上述电极朝转印带施加转印偏压。在特开平8-152789号公报中,公开了一种包括转印带和转印偏压电极的转印装置,其至少有一个两层结构,以防止从转印带向图像载体的不正常放电。在特开平9-73239号公报中,公开了对电极的最大施加电压和电极表面与图像载体间最短距离之间关系,以防止从转印带向图像载体的不正常放电。可是,在上述先有技术中所提出的解决方法都是很有限的。近年来,随着高速图像形成装置出现,由于图像形成动作加快使转印带的移动速度变快,以及施加于转印带的电压增加,可能会引起转印带上单位面积的大量放电。于是,在这种高速图像形成装置中,转印偏压更有可能会不正常放电(例如发生异常漏电)。对于这种不正常放电,在先有文献中所记载的解决方法是不充分的。本专利技术就是鉴于上述先有技术所存在的问题而提出来的,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设有新颖转印装置、在包括高速动作的各种条件下能实行稳定的图像转印的图像形成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包括一图像载体,其上载置着可视像;一转印支承件,其与上述图像载体相接触,形成转印夹持区;一转印件,向上述转印支承件施加转印偏压,该转印件与上述转印支承件的内层相接触;其特征在于上述转印件具有小于上述转印支承件内层的固有体积电阻的中等固有体积电阻。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还在于,上述转印件的固有体积电阻为1×105-1×109Ω·cm。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还在于,上述转印支承件内层的固有体积电阻为1×107-5×109Ω·cm。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还在于,上述转印支承件外层的固有体积电阻为1×109-1×1013Ω·cm。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还在于,上述转印件设置在上述转印夹持区的沿转印支承件移动方向的下游。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还在于,设有支承件,该支承件与上述转印支承件的内层相接触,上述支承件设置在上述转印件的沿转印支承件移动方向的下游。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还在于,上述转印件与上述转印支承件之间的接触压力小于上述支承件与上述转印支承件之间的接触压力。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还在于,一转印偏压通过上述支承件施加到上述转印支承件上。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还在于,上述转印件为从转印辊、转印刷、转印片中选出的某一件。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还在于,上述转印支承件是转印带或转印筒。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还在于,上述图像载体是感光体鼓或感光体带。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还在于,上述转印支承件为从中间转印带、中间转印筒、中间转印辊中选出的某一件。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还在于,上述转印支承件是中间转印带,图像从上述图像载体转印到该中间转印带上。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出另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包括一图像载体,可视像载置其上;一转印支承件,其与上述图像载体相接触,形成转印夹持区;若干转印件,向上述转印支承件施加转印偏压,上述转印件与上述转印支承件的内层相接触;其特征在于在上述若干转印件之中,设置在最接近上述转印夹持区的转印件具有最大固有体积电阻。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还在于,上述固有体积电阻是指转印偏压施加于上述最接近的转印件那一点与上述转印支承件和上述最接近的转印件相接触那一点之间的固有体积电阻。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还在于,上述最接近的转印件和转印夹持区之间的电流通路电阻比其它转印件和转印夹持区之间的电流通路电阻小。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还在于,上述最接近的转印件和转印支承件之间的接触压力是上述所有转印件和转印支承件之间接触压力中最小的。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出又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包括一图像载体,可视像载置其上;一转印支承件,其与上述图像载体相接触,形成转印夹持区;若干转印件,向上述转印支承件施加转印偏压,上述转印件与上述转印支承件的内层相接触;其特征在于设置在最接近上述转印夹持区的转印件到上述转印夹持区的电流通路电阻是上述所有转印件和转印夹持区之间电流通路电阻中最小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还在于,上述最接近的转印件和转印支承件之间的接触压力是上述所有转印件和转印支承件之间接触压力中最小的。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出又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包括一图像载体,可视像载置其上;一转印支承件,其与上述图像载体相接触,形成转印夹持区;若干转印件,向上述转印支承件施加转印偏压,上述转印件与上述转印支承件的内层相接触;其特征在于设置在最接近上述转印夹持区的转印件和转印支承件之间的接触压力是上述所有转印件和转印支承件之间接触压力中最小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还在于,上述设置在最接近上述转印夹持区的转印件到上述转印夹持区的电流通路电阻是上述所有转印件和转印夹持区之间电流通路电阻中最小的。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出又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包括一图像载体装置,可视像载置其上;一转印支承装置,其与上述图像载体装置相接触,形成转印夹持区;转印装置,向上述转印支承装置施加转印偏压,上述转印装置与上述转印支承装置的内层相接触;其特征在于上述转印装置具有小于上述转印支承装置内层的固有体积电阻的中等固有体积电阻。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还在于,设有支承装置,该支承装置与上述转印支承装置的内层相接触,用于支承上述转印支承装置。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还在于,上述转印装置包括若干转印件,最接近转印夹持区的转印件具有中等固有体积电阻。下面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效果。按照本专利技术,转印件具有比转印支承件的内层小的固有体积电阻,于是,施加到转印夹持部的电压能减小。进一步说,即使图像形成装置是一高速装置,转印支承件的外层和感光体鼓的表面之间的不正常放电也可以减少。更进一步说,通过使用由中等固有体积电阻材质构成的转印件也可以减少发生不正常放电。此外,转印支承件和感光体鼓之间以轻接触压力相接,因此,也可减少不正常的图像转印。 附图说明如下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转印装置的概略构成图;图2是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转印装置的变型例的概略构成图;图3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的转印装置的概略构成图;图4是图3所示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转印装置的第1变型例的概略构成图;图5是图3所示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转印装置的第2变型例的概略构成图;图6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三实施例的转印装置的概略构成图;图7是图6所示本专利技术第三实施例转印装置的第1变型例的概略构成图;图8是图6所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包括: 一图像载体,其上载置着可视像; 一转印支承件,其与上述图像载体相接触,形成转印夹持区; 一转印件,向上述转印支承件施加转印偏压,该转印件与上述转印支承件的内层相接触;其特征在于: 上述转印件具有小于上述转印支承件内层的固有体积电阻的中等固有体积电阻。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松田格兼子千惠美田上亮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理光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