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PC构件加工设备及加工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589405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0 10:06
本申请涉及一种PC构件加工设备及加工工艺,涉及PC构件生产加工的技术领域,其包括:底座;多组隔板,间隔设置于底座上且相互平行;多组端模板,分别设置于底座的一端,位于相邻的隔板之间,能够沿底座滑动;侧模板,可拆卸安装于隔板的一端,与端模板相对设置,所述端模板、相邻的隔板以及侧模板之间形成封闭的方形空间;以及驱动装置,设置于底座上,用于驱动端模板沿底座直线运动。本申请能够有效缩短PC构件的生产周期,提高生产效率。提高生产效率。提高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PC构件加工设备及加工工艺


[0001]本申请涉及PC构件生产加工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PC构件加工设备及加工工艺。

技术介绍

[0002]PC构件,即混凝土预制件,多用于装配式建筑,传统PC构件为面积较大的板件,多用于标准化建筑,而对于非标准化建筑来讲,传统PC构件显然不太适用。因此,为了将PC构件应用于非标准化建筑中,需要将PC构件拆分为条形的板条状,施工时根据实际尺寸进行装配即可,但是板条状的PC构件由于尺寸较小,单独制作模具进行生产,然后再进行脱模、吊装运输,存在有施工周期长、生产效率低下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提高PC构件的生产效率,本申请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PC构件加工设备,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PC构件加工设备,包括:底座;多组隔板,间隔设置于底座上且相互平行;多组端模板,分别设置于底座的一端,位于相邻的隔板之间,能够沿底座滑动;侧模板,可拆卸安装于隔板的一端,与端模板相对设置,所述端模板、相邻的隔板以及侧模板之间形成封闭的方形空间;以及驱动装置,设置于底座上,用于驱动端模板沿底座直线运动。
[000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PC构件加工时,首先保证端模板位于隔板的一端,且侧模板将相邻隔板之间的开口封闭,然后在相邻隔板之间的空间内下放钢筋笼,浇筑混凝土,并等待混凝土凝固。混凝土凝固后,将侧模板打开,驱动装置驱动端模板运动,端模板推动成型的预制件贴着底座和其两侧隔板的侧表面运动,直到预制件脱离底座,被推至底座一侧的运输线上,预制件沿运输线运动,进入下一步加工工序。通过在底座上间隔设置多组隔板,隔板间形成多个独立的加工区域,适合批量生产;而且将端模板滑动设置在底座上,成型后打开侧模板,驱动装置控制端模板运动,脱模更加容易,无需再进行吊装作业,在批量生产过程中,将本申请中的加工设备设置于运输线的一侧,预制成型后将成型预制件统一推送至运输线上,直接进行下一步工艺,从PC构件的整个加工工序上来讲,缩短了生产周期,有效提高了生产效率。
[0005]可选的,还包括:固定架,设置于底座的一端;导柱,设有两根,均设置于固定架上,其上端与固定架铰接,所述侧模板的两端滑动设置在对应的导柱上;伸缩装置,设有两组,铰接于底座上,伸缩装置的顶端与导柱的另一端铰接;以及
动力装置,设置于固定架上,与侧模板相连,用于驱动侧模板沿导柱往复运动。
[000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需要关闭侧模板时,动力装置驱动侧模板沿导柱向下运动,运动至设定距离后,伸缩装置活塞杆收缩,拉动导柱向隔板一侧转动,直到侧模板与隔板的开口端面紧紧贴合,将相邻隔板间的开口封闭;混凝土浇筑并凝固成型后需要打开侧模板,此时,伸缩装置活塞杆伸出,推动导柱向外侧转动,侧模板与隔板脱离,然后动力装置控制侧模板沿导柱向上运动,直到相邻隔板的开口完全敞开,即可进行脱模工作。整个过程中,通过伸缩装置与动力装置的相互配合,将侧模板的开启或关闭过程分解为两个动作。伸缩装置活塞杆缩回后,侧模板的下端面与底座的上表面贴合,同时侧模板的侧表面与隔板的开口端面紧紧抵接,增强了侧模板与隔板之间的密封性;而同时通过动力装置控制侧模板沿导柱往复运动,又可实现侧模板在竖直方向的升降,因此采用上述方式,不仅实现了侧模板的自动启闭,而且增强了侧模板与隔板之间的密封性。
[0007]可选的,所述固定架的顶部转动设置有转轴,所述动力装置包括:链轮,固定设置于转轴上;链条,与链轮啮合,其一端向下绕过链轮后与侧模板固定连接;以及卷扬机,安装于固定架的顶部,链条的一端与卷扬机相连。
[000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卷扬机工作时改变链条的长度,从而控制侧模板沿导柱运动,实现侧模板的升降,结构简单实现容易。
[0009]可选的,所述动力装置设有两组,分别位于转轴的两端。
[00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两组动力装置,增加了力的作用点,控制侧模板移动的过程更为稳定。
[0011]可选的,所述固定架上沿转轴的轴线方向固定设置有多个轴承座,所述转轴安装于轴承座内。
[00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多个轴承座,对转轴进行有效支撑,保证了转轴转动的稳定性。
[0013]可选的,所述侧模板上固定有导向套,所述导向套与导柱滑动配合。
[00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导柱与导向套的配合,侧模板的滑动过程更为稳定。
[0015]可选的,所述驱动装置为多级液压缸,多级液压缸的顶端与端模板相连。
[00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多级液压缸的伸缩不仅能够节省空间,而且具备足够的推力。
[0017]可选的,所述隔板侧表面上与侧模板相对的一端固定有限位凸棱,用于对端模板进行限位。
[00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确定端模板初始位置时,将端模板的侧表面与限位凸棱贴合,便于快速定位,同时,也防止端模板滑动至相邻隔板的外部。
[0019]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PC构件加工工艺,采用上述所述的任意一种PC构件加工设备,包括以下步骤:驱动装置驱动端模板移动至隔板的端部;伸缩装置和动力装置控制侧模板动作,将相邻隔板形成区域的一端封闭;向相邻隔板间放入钢筋笼;向相邻隔板间建筑混凝土,振捣密实,等待混凝土凝固;
伸缩装置和动力装置控制侧模板打开,驱动装置驱动端模板移动,端模板推动成型后的PC构件运动,直到PC构件与底座脱离。
[0020]可选的,向相邻隔板间下放钢筋笼之前,应在底座、隔板、端模板以及侧模板上分别涂抹脱模剂。
[0021]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1.通过在底座上间隔设置多组隔板,隔板间形成多个独立的加工区域,适合批量生产;而且将端模板滑动设置在底座上,成型后打开侧模板,驱动装置控制端模板运动,脱模更加容易,无需再进行吊装作业,在批量生产过程中,将本申请中的加工设备设置于运输线的一侧,预制成型后将成型预制件统一推送至运输线上,直接进行下一步工艺,从PC构件的整个加工工序上来讲,缩短了生产周期,有效提高了生产效率。
[0022]2.通过伸缩装置与动力装置的相互配合,将侧模板的开启或关闭过程分解为两个动作。伸缩装置活塞杆缩回后,侧模板的下端面与底座的上表面贴合,同时侧模板的侧表面与隔板的开口端面紧紧抵接,增强了侧模板与隔板之间的密封性;而同时通过动力装置控制侧模板沿导柱往复运动,又可实现侧模板在竖直方向的升降,因此采用上述方式,不仅实现了侧模板的自动启闭,而且增强了侧模板与隔板之间的密封性。
附图说明
[0023]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给出的PC构件加工设备的一种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4]图2是图1的一个侧视图。
[0025]图中,11、底座;12、隔板;13、端模板;14、侧模板;15、导向套;16、限位凸棱;17、限位环;2、驱动装置;31、固定架;32、导柱;33、伸缩装置;34、转轴;35、链轮;36、链条;37、卷扬机;38、轴承座。
具体实施方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PC构件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1);多组隔板(12),间隔设置于底座(11)上且相互平行;多组端模板(13),分别设置于底座(11)的一端,位于相邻的隔板(12)之间,能够沿底座(11)滑动;侧模板(14),可拆卸安装于隔板(12)的一端,与端模板(13)相对设置,所述端模板(13)、相邻的隔板(12)以及侧模板(14)之间形成封闭的方形空间;以及驱动装置(2),设置于底座(11)上,用于驱动端模板(13)沿底座(11)直线运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PC构件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定架(31),设置于底座(11)的一端;导柱(32),设有两根,均设置于固定架(31)上,其上端与固定架(31)铰接,所述侧模板(14)的两端滑动设置在对应的导柱(32)上;伸缩装置(33),设有两组,铰接于底座(11)上,伸缩装置(33)的顶端与导柱(32)的另一端铰接;以及动力装置,设置于固定架(31)上,与侧模板(14)相连,用于驱动侧模板(14)沿导柱(32)往复运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PC构件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架(31)的顶部转动设置有转轴(34),所述动力装置包括:链轮(35),固定设置于转轴(34)上;链条(36),与链轮(35)啮合,其一端向下绕过链轮(35)后与侧模板(14)固定连接;以及卷扬机(37),安装于固定架(31)的顶部,链条(36)的一端与卷扬机(37)相连。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PC构件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装置设有两组,分别位于转轴(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顺喜金天天陈亚峰宋鹏杨华杰金涨水崔暘王潇珑刘学应郑素英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华临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