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制土墙体的成型系统及用此的土墙体筑造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7529306 阅读:6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03 11:0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预制土墙体的成型系统及用此的土墙体筑造方法,进一步具体地,包括制成格子结构的加固骨架;具有可竖立所述加固骨架的承载面的平台;具有收容所述加固骨架的腔的模板模块;使所述平台或所述模板模块移动,进而使竖立于所述平台上的加固骨架出入于所述模板模块腔中的移送机构;将粘土浆压入所述模板模块腔中的粘土压入机构构成,从而将用于筑造粘土建筑物的土墙体以预制形式大量生产的新型土墙体成型系统及用此的土墙体筑造方法。型土墙体成型系统及用此的土墙体筑造方法。型土墙体成型系统及用此的土墙体筑造方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预制土墙体的成型系统及用此的土墙体筑造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预制土墙体的成型系统及用此的土墙体建造方法,具体是,以预制(precast)方式大量生产用于建造粘土建筑物的土墙体的新型土墙体成型系统及用此的预制土墙体筑造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取自自然的粘土与石材或木材一同成为人类历史上最悠久的建筑材料之一。粘土建筑物与混凝土建筑物相比具有耐久性较弱的缺点,但也有温度和湿度调节能力突出、作为环保材料有益人体的优点。因此目前家庭住宅或山庄、别墅等居住建筑物以粘土作为材料使用的案例大幅增加。
[0003]通常使用粘土的建筑物筑造方法大体上分为砌筑方式和粉饰方式以及捣固方式。砌筑方式是将已成型的土砖一个一个砌起来筑造墙体的方式,粉饰方式是将高梁秆或竹子等编成心材,在其两面涂粘土浆形成墙体的方式。捣固方式是在模具内填满粘土,烘干后构筑墙体的方式。砌筑方式或粉饰方式因施工方便,以往使用得较多,但现在主要采用经济效率相对高的捣固方式。
[0004]现有的韩国注册专利第10-0536772号(2005年12月08日)公开了用于夯土工艺的墙体模板及用此的墙体施工方法。韩国专利注册第10-1003371号(2010年12月16日)公开了为加强以填充方法筑造的土墙体强度而设置于墙体内部的格子网状加固框模块及用此的土墙体筑造方法。
[0005]另一方面,本专利技术人曾经在韩国专利注册第10-1454276号(2014年10月17日)及与此对应的国际公开专利WO 2013/109058(2013年7月25日)中介绍了采用新型粘土浆填充方式的土建造物筑造方法。简单介绍所述土建造物筑造方法,其特征是在网状的骨架构件上设置临时型框,在所述临时型框内利用机械挤压装置将粘土浆以自底上升(bottom-up)方式压密填充后,将所述临时型框去掉,使土墙体干燥。
[0006]这种自底上升填充方式作为一种新型工艺,充分利用了粘性和可塑性远高于水泥浆的粘土浆特有的物理性质,被评为可以有效解决现有的夯土方式存在的各种工艺问题。但所述自底上升填充方式是必须在建筑物施工现场进行。因此需将可压密填充粘土浆的机械挤压装置移至施工现场,也存在因土墙体干燥所需时间而拖延施工期的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技术问题
[0008]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施工现场不需将粘土浆压进模板内或者用机械挤压装置将粘土浆压密填充,而是在不同的场所预制、保管标准土墙体,按需移至施工现场,将预成型的土墙体相互组装即可建设建筑物的土墙体的成型系统及用此的土墙体筑造方法。
[0009]技术方案
[0010]本专利技术的预制土墙体的成型系统的特征在于,包括制成格子结构的加固骨架;具有可竖立所述加固骨架的承载面的平台(platform);具有收容所述加固骨架的腔(cavity)的模板模块;使所述平台或所述模板模块移动,进而使竖立于所述平台上的加固骨架出入于所述模板模块腔中的移送机构;将粘土浆压入所述模板模块腔中的粘土压入机构构成。
[0011]所述模板模块包括:具有所述腔的外壳;开闭所述腔出入口的腔门;设置于所述腔的两侧内壁,盖住所述加固骨架两面的一对骨架侧板;使所述骨架侧板与所述加固骨架两面紧贴或分开的侧板压迫部。
[0012]本专利技术的预制土墙体的筑造方法的特征是,包括:A)将所述加固骨架竖立在所述平台承载面上的步骤;B)为了竖立于所述平台上的加固骨架进入所述模板模块的腔中,利用所述移送机构移动所述平台或所述模板模块的步骤;C)使设置于所述模板模块腔内的一对骨架侧板分别紧贴所述加固骨架两面的步骤;D)利用所述粘土压入机构将粘土压入所述腔内,使包括所述加固骨架的土墙体得以成型的步骤;E)将骨架侧板从所述土墙体上分开,利用所述移送机构移动所述平台或所述模板模块,使所述土墙体从所述模板模块中脱型的步骤;F)使所述土墙体在所述平台的承载面上干燥的步骤。
[0013]有益效果
[0014]根据本专利技术的预制土墙体的成型系统及用此的土墙体筑造方法,其有益效果在于,易采用预制方式批量生产用于筑造粘土建筑物的土墙体,大幅缩短粘土建筑物的施工期限,进一步大幅节省相关的施工成本。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成型系统中加固骨架(10)结构的示例图;
[0016]图2是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固定式平台(20a)结构的示例图;
[0017]图3是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移动式模板模块(30a)的透视图;
[0018]图4是显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成型系统构造的剖视图;
[0019]图5是显示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的包括移动式平台(20b)的成型系统构造的剖视图;
[0020]图6是显示本专利技术第三实施例的分离式平台(20c)结构的示意图。
[0021]符号说明
[0022]10:加固骨架;
ꢀꢀꢀꢀꢀꢀꢀꢀꢀ
11:框架;
[0023]12:铁梁;
ꢀꢀꢀꢀꢀꢀꢀꢀꢀꢀ
20(20a,20b,20c):平台(platform);
[0024]21:移送轮;
ꢀꢀꢀꢀꢀꢀꢀꢀꢀꢀꢀ
22:轨道轮;
[0025]23:粘土注入孔;
ꢀꢀꢀꢀꢀꢀꢀ
30(30a,30b):模板模块;
[0026]31:外壳(housing);32:腔门(cavity door);
[0027]33:骨架侧板;
ꢀꢀꢀꢀꢀꢀꢀꢀꢀ
34:侧板压迫部;
[0028]35:轨道轮;
ꢀꢀꢀꢀꢀꢀꢀꢀꢀꢀꢀ
41:模板移送轨道;
[0029]42:平台展开轨道;
ꢀꢀꢀꢀꢀ
51,52:粘土注入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下面结合附图详述本专利技术。但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优选实施例的示例,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即使是实施本专利技术所必需的构造,但现有技术中已做介绍,或
者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公知技术容易实施的内容是不再具体说明。
[0031]本专利技术的预制土墙体的成型系统是包括制成格子结构的加固骨架(10)、使所述加固骨架(10)竖立的平台(20)、收容所述加固骨架(10)的模板模块(30)、使所述平台(20)或所述模板模块(30)往复移动的移送机构以及将粘土浆压入所述模板模块(30)腔内的粘土压入机构构成。
[0032]首先,所述加固框架(10)插入于土墙体内,如图1所示,例如,以直径为4~5mm左右的铁丝配置成格子结构的笼子(cage)状框架(11)形成,所述框架(11)的四边边缘部位粘贴着L字形铁梁(12)。所述铁梁(12)牢固地支撑在所述框架(11),进一步使根据本专利技术成型的预制土墙体的整体形状保持不变。而且可以用于设置移送所述土墙体时可钩住吊车吊钩(hook)的钩部(无图示),或者施工所述土墙体时可以将所述铁梁(12)与相邻的土墙体的铁梁(12)对接焊接。
[0033]所述加固骨架(10)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预制土墙体的成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制成格子结构的加固骨架;具有可竖立所述加固骨架的承载面的平台;具有收容所述加固骨架的腔的模板模块;使所述平台或所述模板模块移动,进而使竖立于所述平台上的加固骨架出入于所述模板模块腔中的移送机构;将粘土浆压入所述模板模块腔中的粘土压入机构;所述模板模块包括:具有所述腔的外壳;开闭所述腔出入口的腔门;设置于所述腔的两侧内壁,盖住所述加固骨架两面的一对骨架侧板;使所述骨架侧板与所述加固骨架两面紧贴或分开的侧板压迫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土墙体的成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移送机构包括并排设置于所述平台两侧的移送轨道和,设置于所述模板模块下部的轨道轮;所述粘土压入机构是,通过所述平台面上并排贯通的粘土注入管将粘土浆以自底上升方式压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土墙体的成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移送机构是设置于所述平台下部的移送轮;所述粘土压入机构是,通过设置于所述模板模块侧面下端的粘土注入管将粘土浆以自侧上升方式压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土墙体的成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移送机构是可承载所述平台的平台搬运车辆;所述粘土压入机构是,通过设置于所述模板模块侧面下端的粘土注入管将粘土浆以自侧上升方式压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土墙体的成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固骨架由格子结构的矩形框架和,粘贴于所述框架四边边角的L字形铁梁构成。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土墙体的成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模板模块的外壳内有相互分开的多个腔被并排配置,用于将并排竖立于所述平台承载面上的多个加固骨架同时收容。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土墙体的成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平台以所述承载面分开成多个的分离式平台构成,以便将承载面上成型的多个土墙体分别独立分开移送;所述分离式平台的下端设有使各分离式平台左右展开的平台展开轨道,底面设有沿着所述平台展开轨道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文炯
申请(专利权)人:克莱建筑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