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机动车辆的风扇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587613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0 10:03
披露了一种用于机动车辆的电动通风装置,其包括绕轴线(X)可旋转且由设置有叶片(3)的杯状件(2)形成的叶轮(1)、部分地容纳在杯状件(2)内的电马达的钟形帽(6)、以及离心装置(8),该离心装置被布置在杯状件(2)和钟形帽(6)之间并被构造为引导和加速空气流(F2)。杯状件(2)具有用于使空气流(F2)流过的至少一个开口(20、27),且钟形帽(6)具有用于使空气流(F2)流过的至少一个开口(65、66、67)。67)。67)。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用于机动车辆的风扇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用于机动车辆的通风装置的领域,更具体地涉及电动通风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该领域中,特别地已知提出一种叶轮,其包括中央毂,叶片围绕该中央毂上均匀地布置,在该中央毂内设置有电马达以使该叶轮旋转。控制电马达允许风扇的叶轮被特别地实施为产生从车辆外部朝向发动机舱的主空气流,该空气流可用于冷却机动车辆的可能释放热的部件。
[0003]众所周知,空气流被用来帮助冷却电马达,以避免该马达的电子部件过热,该过热可降低电马达的性能或导致其故障。
[0004]文献US 2008/193275提出一种风扇叶轮,其配备有意图被冷却的电马达。叶轮包括形成中央毂的杯状件和围绕杯状件均匀分布的叶片。电马达部分地容纳在叶轮的杯状件中,以便一起限定在马达的外轮廓和叶轮的杯状件之间的空气通道。在操作期间,电马达的旋转运动产生次级空气流运动,其从后方(即,与叶轮的杯状件相对)通过孔口穿过电马达。次级空气流由此用于消散由电马达及其电部件释放的热。随后,次级空气流被朝向杯状件的内部面引导,其包括肋,所述肋将空气流朝向形成在马达的外轮廓与叶轮的杯状件之间的通道径向地引导。然后气流从叶轮排出。
[0005]但是,该方案特别地具有以下缺点:从叶轮流出的次级空气流朝向所述叶轮的后部消散,即,马达所在的一侧。朝向马达改变方向的次级空气流是已经由于用于冷却电马达而被加热的空气流,以使得该空气流无法允许最佳地消散由电马达及其电部件释放的热。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克服上述缺点中的至少一个,并提出一种用于机动车辆的电动通风装置,其允许改进冷却电马达的性能。
[0007]为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一种用于机动车辆的电动通风装置,其一方面包括绕轴线自由旋转且包括杯状件的叶轮,在该杯状件上设置有叶片,而另一方面包括部分地容纳在杯状件内的马达的钟形帽,以及包括离心装置,该离心装置被布置在杯状件和钟形帽之间并被构造为引导和加速空气流。根据本专利技术,钟形帽包括用于使空气流通过的至少一个孔口,且杯状件包括用于使空气流通过的至少一个开口。
[0008]因此,可以消散从叶轮的一侧到叶轮的另一侧通过电马达的空气流。然后可以优化用于容纳在叶轮中的电马达的冷空气流的供应,以便冷却该电马达和这些电子部件。
[0009]应当理解,在操作期间,叶轮的叶片的旋转运动在叶轮的每侧之间产生压力差。该压力差则引起空气流的产生,该空气流可以同时通过马达的钟形帽的所述至少一个孔口和杯状件的所述至少一个开口。
[0010]离心装置被布置成,当通过电马达的空气流从叶轮外侧朝向内侧(即从车辆外侧朝向发动机舱)通过马达时,使该空气流朝向设置在钟形帽中的所述至少一个空气通道孔
口取向,或者甚至当通过电马达的空气流从叶轮内侧朝向外侧(即从发动机舱朝向车辆外侧)通过马达时,使该空气流背离设置在杯状件中的空气通道孔口取向。
[0011]根据可单独或组合的本专利技术的第一组特征,提供以下:
[0012]‑
离心装置包括至少一个轮叶,所述轮叶在杯状件和钟形帽之间轴向地延伸;所述至少一个轮叶源自抵靠杯状件的面或钟形帽的面施加的独立板,或者其甚至直接源自杯状件的面或钟形帽的面;
[0013]‑
所述至少一个轮叶是螺旋形的;
[0014]‑
所述离心装置包括绕轴线均匀地成角度地分布的多个轮叶;
[0015]‑
在杯状件的中心处形成用于使空气流通过的所述至少一个开口;
[0016]‑
离心装置包括用于支撑所述至少一个轮叶的板,所述板压靠钟形帽,且所述至少一个轮叶通过从所述板朝向叶轮的杯状件凸伸而延伸。
[0017]‑
离心装置的轮叶邻接抵靠所述杯状件;
[0018]‑
板包括圆顶部分,该圆顶部分至少在其中心处沿用于使空气流通过的、形成在杯状件的中心处的所述至少一个开口的轴线定位。
[0019]还可以规定,离心装置的所述至少一个轮叶形成在杯状件的垂直于轴线的内部面上,以便朝向钟形帽的外部面轴向地延伸。特别地,形成在杯状件的第一面上的轮叶可以邻接抵靠钟形帽的该外部面,钟形帽的外部面和轮叶形成离心装置。钟形帽可包括圆顶部分,该圆顶部分被独立地制造并被施加到第二面的中心且沿用于使空气流通过的所述至少一个开口的轴线定位。
[0020]尤其可以规定,钟形帽的所述至少一个孔口布置在其周边上;次级空气流——在其经由杯状件中的用于使空气通过的开口到达之后被离心装置径向地引导——则可以穿过钟形帽的所述至少一个周边孔口,以进入钟形帽内并冷却电马达的部件;钟形帽可以包括多个孔口,它们绕轴线均匀地成角度地分布。
[0021]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叶轮的杯状件在其内部轮廓上可以包括环形延伸部分,该环形延伸部分朝向杯状件的内侧延伸并成形为与钟形帽匹配,以便允许在杯状件和钟形帽之间的径向过盈配合。此外,孔口可以位于被包括在环形延伸部的内边缘和钟形帽的外径之间的钟形帽的周边区域中。
[0022]根据可单独或组合的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组特征,提供以下:
[0023]‑
用于使空气流通过的所述至少一个开口制造在杯状件的周边上:杯状件可以具有多个这些开口,并且这些开口可以绕轴线均匀地成角度地分布;
[0024]‑
离心装置被设置在叶轮的杯状件上,所述至少一个轮叶的支撑板压靠叶轮的杯状件,且离心装置可以经由轮叶抵靠钟形帽;
[0025]‑
离心装置的所述至少一个轮叶与杯状件的内部面一体地形成;
[0026]‑
形成在杯状件的内部面上的所述至少一个轮叶与钟形帽邻接抵靠,以形成离心装置;
[0027]‑
环形扰流器布置在钟形帽和杯状件之间,在其上邻接有所述至少一个轮叶的钟形帽的外部面的延伸部中;
[0028]‑
扰流器的一个面与钟形帽的第二面齐平;
[0029]‑
钟形帽在垂直于轴线并面向杯状件的外部面上包括孔口;
[0030]‑
形成在钟形帽中的孔口绕轴线均匀地成角度地分布;
[0031]‑
钟形帽在周边上包括孔口。
[0032]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特征,离心装置和杯状件分别包括第一孔和第二孔,所述第一孔和第二孔相互匹配并被构造成允许容纳被接收在钟形帽的第一固定孔中的固定螺钉。
附图说明
[0033]本专利技术的其他特征、细节和优势在阅读说明书时更加清楚地显现,该说明书参考附图在以下出于信息目的被提供,在附图中:
[0034]图1是电动通风装置的分解透视图,示出了叶轮、装备有钟形帽的马达、和叶轮支撑罩;
[0035]图2A是从叶轮前侧示出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通风装置的第一实施例的透视图,并且其中,在操作期间,空气流从叶轮前侧朝向叶轮后侧通过形成在叶轮杯状件的中心处的开口流动。
[0036]图2B是从叶轮后侧示出的图2A的装置的第一实施例的分解透视图,其示出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用于机动车辆的电动通风装置,其包括叶轮(1),所述叶轮绕轴线(X)自由旋转且由设置有叶片(3)的杯状件(2)形成;电马达(5)的钟形帽(6),其部分地容纳在所述杯状件(2)内;离心装置(8),所述离心装置被布置在杯状件(2)和钟形帽(6)之间并被构造为引导和加速空气流(F2),其特征在于,所述杯状件(2)包括用于使所述空气流(F2)通过的至少一个开口(20、27),且在于,所述钟形帽(6)包括用于使所述空气流(F2)通过的至少一个孔口(65、66、67)。2.如前一权利要求所述的通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心装置(8)包括至少一个轮叶(81、81

),所述轮叶在所述杯状件和所述钟形帽之间轴向地延伸。3.如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任一项所述的通风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杯状件(2)的中心处形成用于使所述空气流(F2)通过的所述至少一个开口(20)。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通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心装置(8)包括用于支撑所述至少一个轮叶(81)的板(80),所述板压靠钟形帽(6),且所述至少一个轮叶通过从所述板朝向叶轮(1)的杯状件(2)凸伸而延伸。5.如权利要求4结合权利要求3所述的通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板(80)在其中心处包括圆顶部分(82),该圆顶部分被定位为匹配用于使所述空气流(F2)通过的形成在所述杯状件(2)的中心处的所述至少一个开口(20)。6.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通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心装置(8)的所述至少一个轮叶(81)形成在杯状件(2)的面向钟形帽(6)的内部面(26)上。7.如权利要求6结合权利要求3所述的通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钟形帽(6)包括施加在其中心处的圆顶部分(82

),定位为匹配用于使所述空气流(F2)通过的形成在所述杯状件(2)的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K阿佐兹A曼梅利F巴基尔S凯拉迪C勒伯特
申请(专利权)人:法雷奥热系统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