夹头模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587411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0 10: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夹头模块,其包含有一个基板、一个控制阀、一个夹头,以及一个导板。基板具有一个第一表面与一个背对第一表面的第二表面,其中在第二表面具有一个凹槽,控制阀与夹头皆设于基板的第一表面,导板设于基板的凹槽内且具有一条进气通道与一条出气通道,进气通道的二端经由基板的二个穿孔连通控制阀的供气孔与夹头的进气孔,出气通道的二端经由基板的另外二个穿孔连通控制阀的回气孔与夹头的出气孔,此外,导板所使用的材质硬度小于基板,以便进行多通道加工,使基板可在保有足够强度的情况下达到薄型化的效果。足够强度的情况下达到薄型化的效果。足够强度的情况下达到薄型化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夹头模块


[0001]本技术涉及夹头模块,特别是指一种易于进行多通道加工的夹头模块。

技术介绍

[0002]夹头是一般工具机用来夹持工件的必要工具,以利于刀具对工件进行加工。为了让夹头的夹爪能够稳定且迅速地操作,在结构方面通常会设置一块基板,基板的内部具有二条通道,二条通道为一进一出的设计,然后利用至少一个控制阀来控制气体(或者是油)在前述二条通道内的流动,进而控制夹爪的作动。
[0003]然而,前述二条通道在传统上是利用深孔加工的方式所形成,不仅在加工上较为困难,而且只能加工出直线型的通道。虽然可以利用3D打印的方式设置非直线型的通道,但是相对提高加工成本。此外,除了对基板进行加工之外,还有一种方式是在基板的背面设置供气体流通的明管,但是明管的存在势必会增加夹头整体结构的厚度。因此,传统夹头在结构上仍有改善的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夹头模块,其易于进行多通道加工,以节省成本。
[0005]本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夹头模块,其整体结构的厚度较薄。
[0006]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技术的夹头模块包含有一个基板、一个控制阀、一个夹头,以及一个导板。该基板具有一个第一表面与一个背对该第一表面的第二表面,其中在该第二表面具有一个凹槽,此外,该基板具有一个第一穿孔、一个第二穿孔、一个第三穿孔及一个第四穿孔,该第一穿孔、该第二穿孔、该第三穿孔及该第四穿孔皆贯穿该第一表面与该第二表面且连通该凹槽;该控制阀设于该基板的第一表面且具有一个供气孔与一个回气孔,该供气孔连通该基板的第一穿孔,该回气孔连通该基板的第二穿孔;该夹头设于该基板的第一表面且具有一个进气孔与一个出气孔,该进气孔连通该基板的第三穿孔,该出气孔连通该基板的第四穿孔;该导板的硬度小于该基板的硬度,该导板设于该基板的凹槽内且具有一条进气通道与一条出气通道,该进气通道的二端分别连通该基板的第一、第三穿孔,该出气通道的二端分别连通该基板的第二、第四穿孔。借此,该控制阀所提供高压气体从该供气孔经由该基板的第一穿孔进入该导板的进气通道,接着经由该基板的第三穿孔及该夹头的进气孔而进入该夹头内,使该夹头可受该控制阀的控制对工件进行夹持,反之,该夹头内的高压气体从该出气孔经由该基板的第四穿孔进入该导板的出气通道内,然后经由该基板的第二穿孔及该控制阀的回气孔而回到该控制阀,使该夹头可受该控制阀的控制对工件进行松放,如此即完成一个循环。
[0007]由上述可知,因为该导板的材质在硬度方面小于该基板的材质,所以方便对该导板进行多通道加工,至于该基板则是可以在保有足够强度下达到薄型化的效果,以节省加工成本。
[0008]较佳地,该控制阀与该夹头在数量方面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例如一个控制阀搭配二个夹头,亦即一个控制阀同时控制二个夹头的夹放,或者二个控制阀搭配二个夹头且以一对一的方式进行控制。
[0009]较佳地,该导板可以是一整块板体或者由二个一大一小的板体所拚接而成,若为后者,二个板体之间利用二根销件组装在一起,这二根销件同时也可以帮助堵住气体,至于在二个板体的交界处可以进一步设置至少一个O型环,以避免发生漏气的情况。
[0010]有关本技术所提供对于易于进行多通道加工的夹头模块的详细构造、特点、组装或使用方式,将于后续的实施方式详细说明中予以描述。然而,在本
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应能了解,该等详细说明以及实施本技术所列举的特定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技术,并非用以限制本技术的专利范围。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本技术第1实施例的夹头模块的立体图。
[0012]图2为本技术第1实施例的夹头模块的局部立体分解图。
[0013]图3为本技术第1实施例的夹头模块的平面局部剖视图。
[0014]图4为本技术第1实施例的夹头模块的局部剖视图。
[0015]图5为本技术第1实施例的夹头模块的另一局部剖视图。
[0016]图6为本技术第2实施例的夹头模块的立体图。
[0017]图7为本技术第2实施例的夹头模块的局部立体分解图。
[0018]图8为本技术第2实施例的夹头模块的平面局部剖视图。
[0019]图9为本技术第3实施例的夹头模块的立体图。
[0020]图10为本技术第3实施例的夹头模块的局部立体分解图。
[0021]图11为本技术第3实施例的夹头模块的平面局部剖视图。
[0022]图12为本技术第4实施例的夹头模块所提供的导板的立体分解图。
[0023]图13为本技术第4实施例的夹头模块所提供的导板的剖视图。
[0024]图14为本技术第4实施例的夹头模块的局部立体分解图。
[0025]图15为本技术第5实施例的夹头模块的立体图。
[0026]其中,附图标记:
[0027]10:夹头模块
[0028]12:夹头模块
[0029]14:夹头模块
[0030]20:基板
[0031]21:第一表面
[0032]22:第二表面
[0033]23:凹槽
[0034]24:第一穿孔
[0035]25:第二穿孔
[0036]26:第三穿孔
[0037]27:第四穿孔
[0038]30:控制阀
[0039]31:螺丝
[0040]32:供气孔
[0041]33:供气通道
[0042]34:回气孔
[0043]35:回气通道
[0044]40:夹头
[0045]41:座体
[0046]43:第一端面
[0047]44:滑槽
[0048]45:第二端面
[0049]46:进气孔
[0050]47:出气孔
[0051]48:夹具
[0052]50:导板
[0053]51:进气通道
[0054]52:出气通道
[0055]60:导板
[0056]61:进气通道
[0057]62:出气通道
[0058]63:第一连通孔
[0059]64:第二连通孔
[0060]65:螺丝
[0061]70:导板
[0062]71:第一进气通道
[0063]72:第二进气通道
[0064]722:第一直线段
[0065]724:第二直线段
[0066]726:第三直线段
[0067]728:第四直线段
[0068]73:第一出气通道
[0069]74:第二出气通道
[0070]742:第五直线段
[0071]744:第六直线段
[0072]746:第七直线段
[0073]75:第一连通孔
[0074]76:第二连通孔
[0075]77:O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夹头模块,其特征在于,包含有:一基板,具有一第一表面与一背对该第一表面的第二表面,该第二表面具有一凹槽,该基板具有一第一穿孔、一第二穿孔、一第三穿孔及一第四穿孔,该第一穿孔、该第二穿孔、该第三穿孔及该第四穿孔皆贯穿该第一表面与该第二表面且连通该凹槽;一控制阀,设于该基板的第一表面且具有一供气孔与一回气孔,该供气孔连通该基板的第一穿孔,该回气孔连通该基板的第二穿孔;一夹头,设于该基板的第一表面且具有一进气孔与一出气孔,该进气孔连通该基板的第三穿孔,该出气孔连通该基板的第四穿孔;以及一导板,该导板的硬度小于该基板的硬度,该导板设于该基板的凹槽内且具有一进气通道与一出气通道,该进气通道的二端分别连通该基板的第一、第三穿孔,该出气通道的二端分别连通该基板的第二、第四穿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夹头模块,其特征在于,其包含有一该控制阀及二该夹头;该基板具有二该第一穿孔、二该第二穿孔、二该第三穿孔及二该第四穿孔,该基板的该二第一穿孔共同连通该控制阀的供气孔,该基板的该二第二穿孔共同连通该控制阀的回气孔,该基板的各该第三穿孔连通一该夹头的进气孔,该基板的各该第四穿孔连通一该夹头的出气孔;该导板具有二该进气通道及二该出气通道,各该进气通道连通一该第一穿孔与一该第三穿孔,各该出气通道连通一该第二穿孔与一该第四穿孔。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夹头模块,其特征在于,其包含有二该控制阀及二该夹头;该基板具有二该第一穿孔、二该第二穿孔、二该第三穿孔及二该第三穿孔,该基板的各该第一穿孔连通一该控制阀的供气孔,该基板的各该第二穿孔连通一该控制阀的回气孔,该基板的各该第三穿孔连通一该夹头的进气孔,该基板的各该第四穿孔连通一该夹头的出气孔;该导板具有二该进气通道及二该出气通道,各该进气通道连通一该第一穿孔与一该第三穿孔,各该出气通道连通一该第二穿孔与一该第四穿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松筠
申请(专利权)人:千岛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