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对转双转子电机联动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577315 阅读:10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09 22: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对转双转子电机联动机构。它包括两个联动齿轮和至少一个同步齿轮,两个联动齿轮分别用于连接电机的两个转子,同步齿轮位于两个联动齿轮之间且与两个联动齿轮啮合,联动齿轮通过轴承套设在纵向设置的纵轴上,同步齿轮通过轴承套设在横向设置的横轴上,还包括密封的机壳,联动齿轮的啮合部、同步齿轮、横轴都位于机壳内,机壳上下两端设有供联动齿轮的连接部穿过的第一通孔,两个联动齿轮的连接部分别穿过两个第一通孔并通过密封轴承与机壳密封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降低对转双转子电机运转时联动机构产生的噪声,改善使用体验,还可对运动部件进行润滑,减少磨损,从而提高产品的工作效率和使用寿命。从而提高产品的工作效率和使用寿命。从而提高产品的工作效率和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对转双转子电机联动机构


[0001]本技术涉及电机
,尤其涉及一种对转双转子电机联动机构。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的对转双转子电机通过联动齿轮、同步齿轮组成的机械联动机构实现两个转子的同步运转,然而齿轮的高速转动会发生很大的噪声,从而影响使用体验,同时,高速的机械运动也会有摩擦,既降低工作效率,又影响部件的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对转双转子电机联动机构,其能够降低对转双转子电机运转时联动机构产生的噪声,改善使用体验,还可对运动部件进行润滑,减少磨损,从而提高产品的工作效率和使用寿命。
[0004]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0005]本技术的一种对转双转子电机联动机构,包括两个联动齿轮和至少一个同步齿轮,两个联动齿轮分别用于连接电机的两个转子,所述同步齿轮位于两个联动齿轮之间且与两个联动齿轮啮合,所述联动齿轮通过轴承套设在纵向设置的纵轴上,所述同步齿轮通过轴承套设在横向设置的横轴上,还包括密封的机壳,所述联动齿轮的啮合部、同步齿轮、横轴都位于机壳内,所述机壳上下两端设有供联动齿轮的连接部穿过的第一通孔,两个联动齿轮的连接部分别穿过两个第一通孔并通过密封轴承与机壳密封连接。
[0006]在本方案中,两个联动齿轮上下对称设置,纵轴使得上下两个联动齿轮共轴并保持固定的间隔,对转双转子电机的两个转子分别与两个联动齿轮的连接部连接,对转双转子电机的定子安装在机壳外侧,对转双转子电机运转时,转子转动带动联动齿轮转动,同步齿轮使上下两个转子能够同步反向转动,保证两个转子的转速相同。
[0007]机壳起到固定作用,为内部的部件提供结构支撑。另外,由于联动齿轮的啮合部、同步齿轮都位于机壳内,而机壳是密封的,所以机壳能有效降低齿轮高速转动时产生的噪声,起到一个屏蔽噪声作用,改善使用体验。
[0008]作为优选,所述机壳内容纳有润滑油。机壳作为一个容器,可以容纳一定数量的润滑油,从而起到对运动部件进行润滑的作用,使整个联动机构运行更平稳,传动效率更高,工作寿命更长,机壳密封也不会使润滑油漏出。
[0009]作为优选,所述一种对转双转子电机联动机构还包括位于机壳内的导线管,所述导线管沿横向设置,所述纵轴为空心轴,所述导线管与纵轴相交且固定连接,所述导线管内的空腔与纵轴内的空腔连通构成一个布线通道,所述机壳左右两端设有与导线管两端匹配的第二通孔,所述导线管两端分别插入机壳左右两端的第二通孔并与机壳密封连接。
[0010]空心的纵轴和导线管构成了一个布线通道,便于布置与对转双转子电机相连的导电线路。导线管的轴线与纵轴的轴线相交。
[0011]作为优选,所述横轴与纵轴相互垂直,所述导线管与纵轴相互垂直,所述导线管与
横轴相互垂直。纵轴、横轴和导线管三个部件构建了一个稳定的立体结构,保证了联动机构的稳定地工作。
[0012]作为优选,所述布线通道用于布置电源线、控制线为电机供电、提供控制信号。
[0013]作为优选,所述横轴一端与纵轴固定连接,所述横轴另一端与机壳固定连接。
[0014]作为优选,所述机壳呈圆柱状。
[0015]作为优选,所述联动齿轮和同步齿轮都为圆锥齿轮。
[0016]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联动机构的运动部件封闭在密封的机壳内,从而避免联动机构工作时由机械摩擦产生的噪声外泄,提高了产品的使用体验。(2)密封的机壳可以容纳足够的润滑油,让运动部件得到充分的润滑,使整个联动机构运行更平稳,传动效率更高,工作寿命更长。
附图说明
[0017]图1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是图1的仰视图;
[0019]图3是图2的A-A剖视图;
[0020]图4是图2的C-C剖视图;
[0021]图5是实施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2]图6是采用本实施例的对转双转子电机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中:1、联动齿轮,2、同步齿轮,3、纵轴,4、横轴,5、机壳,6、啮合部,7、连接部,8、密封轴承,9、导线管,10、布线通道,11、第一通孔,12、第二通孔,13、转子,14、定子。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
[0025]实施例:本实施例的一种对转双转子电机联动机构,如图1、图2、图3、图4、图5、图6所示,包括两个联动齿轮1和两个同步齿轮2,两个联动齿轮1分别用于连接电机的两个转子13,同步齿轮2位于两个联动齿轮1之间且与两个联动齿轮1啮合,联动齿轮1通过轴承套设在纵向设置的纵轴3上,同步齿轮2通过轴承套设在横向设置的横轴4上,还包括导线管9和密封的机壳5,联动齿轮1的啮合部6、同步齿轮2、横轴4、导线管9都位于机壳5内,机壳5上下两端设有供联动齿轮1的连接部7穿过的第一通孔11,两个联动齿轮1的连接部分别穿过两个第一通孔11并通过密封轴承8与机壳5密封连接,机壳5内容纳有润滑油。
[0026]导线管9沿横向设置,纵轴3为空心轴,导线管9与纵轴3相交且固定连接,导线管9内的空腔与纵轴3内的空腔连通构成一个布线通道10,机壳5左右两端设有与导线管9两端匹配的第二通孔12,导线管9两端分别插入机壳5左右两端的第二通孔并与机壳5密封连接。
[0027]在本方案中,两个联动齿轮上下对称设置,纵轴使得上下两个联动齿轮共轴并保持固定的间隔,如图6所示,对转双转子电机的两个转子分别与两个联动齿轮的连接部连接,对转双转子电机的定子安装在机壳外侧,对转双转子电机运转时,上方转子在定子的驱动下转动带动上方联动齿轮转动,同步齿轮带动下方联动齿轮反向转动,下方联动齿轮带动下方转子转动,同步齿轮使上下两个转子能够同步反向转动,保证两个转子的转速相同。
[0028]机壳起到固定作用,为内部的部件提供结构支撑。另外,由于联动齿轮的啮合部、
同步齿轮都位于机壳内,而机壳是密封的,所以机壳能有效降低齿轮高速转动时产生的噪声,起到一个屏蔽噪声作用,改善使用体验。
[0029]机壳作为一个容器,可以容纳一定数量的润滑油,从而起到对运动部件进行润滑的作用,使整个联动机构运行更平稳,传动效率更高,工作寿命更长,机壳密封也不会使润滑油漏出。
[0030]横轴4与纵轴3相互垂直,导线管9与纵轴3相互垂直,导线管9与横轴4相互垂直,横轴4的轴线与纵轴3的轴线相交,导线管9的轴线与纵轴3的轴线相交,横轴4一端与纵轴3固定连接,横轴4另一端与机壳5固定连接,导线管9的中间部分穿过纵轴3,布线通道10用于布置电源线、控制线为电机供电、提供控制信号。机壳5呈圆柱状。联动齿轮1和同步齿轮2都为圆锥齿轮。
[0031]纵轴、横轴和导线管三个部件构建了一个稳定的立体结构,保证了联动机构的稳定地工作。布线通道便于布置与对转双转子电机相连的导电线路。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对转双转子电机联动机构,包括两个联动齿轮(1)和至少一个同步齿轮(2),两个联动齿轮(1)分别用于连接电机的两个转子(13),所述同步齿轮(2)位于两个联动齿轮(1)之间且与两个联动齿轮(1)啮合,所述联动齿轮(1)通过轴承套设在纵向设置的纵轴(3)上,所述同步齿轮(2)通过轴承套设在横向设置的横轴(4)上,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密封的机壳(5),所述联动齿轮(1)的啮合部(6)、同步齿轮(2)、横轴(4)都位于机壳(5)内,所述机壳(5)上下两端设有供联动齿轮(1)的连接部(7)穿过的第一通孔(11),两个联动齿轮(1)的连接部(7)分别穿过两个第一通孔(11)并通过密封轴承(8)与机壳(5)密封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对转双转子电机联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5)内容纳有润滑油。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对转双转子电机联动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位于机壳(5)内的导线管(9),所述导线管(9)沿横向设置,所述纵轴(3)为空心轴,所述导线管(9)与纵轴(3)相交且固定连接,所述导线管(9)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虞一扬
申请(专利权)人:贯月航空技术杭州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