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觉反馈装置和电子设备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574841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09 22:24
一种触觉反馈装置和电子设备,触觉反馈装置包括固定件、活动件、触觉反馈单元、触摸盖板、控制件和压力感应件,触觉反馈单元连接固定件和活动件,触摸盖板与活动件连接,控制件和触觉反馈单元及压力感应件电连接,压力感应件设置在固定件或活动件之朝向触摸盖板的一侧,用于感应触摸盖板的压力并传输压力电信号至控制件,控制件根据压力电信号输出驱动电压信号至触觉反馈单元,触觉反馈单元接收驱动电压信号而产生弹性形变,以使活动件相对固定件振动,带动触摸盖板振动。通过设置压力感应件感应触摸盖板的压力,能更为精确的感应到触摸盖板的细微的压力及压力变化,从而使得触觉反馈装置能作出更为准确的触觉反馈。馈装置能作出更为准确的触觉反馈。馈装置能作出更为准确的触觉反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触觉反馈装置和电子设备


[0001]本技术属于触觉反馈
,尤其涉及一种触觉反馈装置和电子设备。

技术介绍

[0002]压电材料具有压电效应和逆压电效应,在多个
中有应用。有厂商研究使用压电材料实现触控反馈,其原理是利用压电材料的逆压电效应,给压电材料施加电压,压电材料产生形变,通过将该形变传导到人手指处,实现触觉反馈。但目前的技术方案中,驱动压电材料的驱动电压信号与触摸压力难以匹配,导致不能根据施加的触摸压力作出准确的触觉反馈。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触觉反馈装置、触觉反馈装置和电子设备。
[0004]为实现本技术的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5]第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触觉反馈装置,包括固定件、活动件、触觉反馈单元、触摸盖板、控制件和压力感应件,所述触觉反馈单元连接所述固定件和所述活动件,所述触摸盖板与所述活动件连接,所述控制件和所述触觉反馈单元及所述压力感应件电连接,所述压力感应件设置在所述固定件或所述活动件之朝向所述触摸盖板的一侧,用于感应所述触摸盖板的压力并传输压力电信号至所述控制件,所述控制件根据所述压力电信号输出驱动电压信号至所述触觉反馈单元,所述触觉反馈单元接收所述驱动电压信号而产生弹性形变,以使所述活动件相对所述固定件振动,带动所述触摸盖板振动。
[0006]通过触觉反馈单元带动活动件相对固定件移动,能实现触觉反馈,通过设置压力感应件感应触摸盖板的压力,能更为精确的感应到触摸盖板的细微的压力及压力变化,从而使得触觉反馈装置能作出更为准确的触觉反馈。
[0007]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触觉反馈装置还包括胶接件,所述压力感应件设置在所述活动件上,所述胶接件连接所述压力感应件和所述触摸盖板;或,所述胶接件连接所述压力感应件和所述活动件,所述触摸盖板设置在所述压力感应件上。通过设置胶接件,触摸盖板、压力感应件和活动件的连接更稳固。
[0008]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压力感应件的数量为多个,且多个所述压力感应件均匀分布在所述固定件或所述活动件上。多个压力感应件能更感应到不同位置的压力,从而便于实现不同的触觉反馈效果。
[0009]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活动件和所述固定件的形状匹配,所述活动件和所述固定件呈相同、互补、平行的任意一种关系。
[0010]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触觉反馈单元的数量为两个,所述活动件的相对两侧各连接有一个所述触觉反馈单元,每个所述触觉反馈单元之背向所述活动件的一侧均与所述固定件连接,所述控制件与两个所述触觉反馈单元电连接,所述控制件输出给两个所述触觉反馈单元的驱动电压信号相反,以使两个所述触觉反馈单元的变形方向相反,带动所述活
动件沿同一方向移动。通过设置控制件给两个触觉反馈单元的驱动电压信号相反,能给予活动件更大的驱动力,使得触觉反馈装置的触觉反馈更显著,在活动件两侧均设触觉反馈单元,整体结构也更为稳定。
[0011]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触觉反馈单元包括压电件、第一弹片和第二弹片,所述第一弹片和所述第二弹片连接在所述压电件之相背的表面,所述第一弹片之背向所述压电件的一侧与所述固定件连接,所述第二弹片之背向所述压电件的一侧与所述活动件连接;所述压电件接收到所述驱动电压信号产生弹性变形,带动所述第一弹片和所述第二弹片弹性变形,以使所述活动件相对于所述固定件产生位移。通过设置第一弹片和第二弹片作为媒介,将压电件的形变传导到活动件,能放大压电件的微小形变,使得触觉反馈效果良好。
[0012]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压电件包括互相平行且相背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以及互相平行且相背的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所述第一表面到所述第二表面的垂直距离为第一距离,所述第一侧面到所述第二侧面的垂直距离为第二距离,所述第一距离小于所述第二距离,所述第一弹片连接在所述第一侧面,所述第二弹片连接在所述第二侧面。将第一弹片设置在第一侧面,第二弹片设置在第二侧面,且第一表面到第二表面的第一距离小于第一侧面到第二侧面的第二距离,压电件的厚度可做的更薄,节约成本,可以缩减触觉反馈单元的整体厚度,便于使用本实施例的触觉反馈单元的电子设备的轻薄化。此外,面积更大的第一表面或第二表面也方便设置电极连接位置,方便与输入驱动电压信号的电极连接,连接可靠性高。
[0013]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压电件沿第一方向延伸,且在所述第一方向上具有第一对称轴,所述第一侧面的中点到所述第二侧面的中点的连线为第二对称轴,所述第一弹片和所述第二弹片相对于所述第一对称轴和所述第二对称轴均对称。通过设置第一弹片和第二弹片相对于第一对称轴和所述第二对称轴均对称,使得第一弹片和第二弹片的结构简化且可互换,方便制造,也使得压电件变形带动第一弹片和第二弹片变形时,第一弹片和第二弹片的变形能力和变形效果对称,能输出均匀且一致的拉力或推力,带动活动件相对于进行有规律的移动。
[0014]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弹片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连接部、第一延伸部、第二连接部、第二延伸部和第三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三连接部分别连接在所述第一侧面沿所述第一方向上的两端,所述第二连接部与所述第一侧面具有间隔距离,所述第二对称轴穿过所述第二连接部的中心,所述第二连接部用于与所述固定件连接,所述压电件沿所述第一方向产生伸缩形变,所述压电件带动所述第一延伸部和所述第二延伸部弹性变形。通过设置第一弹片的三个连接部(即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和第三连接部)及两个延伸部(即第一延伸部和第二延伸部)的结构,结构简单,能稳定的与压电件及固定件连接,同时又具有良好的弹性形变能力,使得触觉反馈单元能具有较强的驱动能力。
[0015]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压电件设有正电极连接部和负电极连接部,所述触觉反馈装置还包括连接引线,两个所述触觉反馈单元分别为第一触觉反馈单元和第二触觉反馈单元,所述控制件包括信号输出端和接地端;所述连接引线包括第五引线、第六引线和第七引线,所述第五引线连接所述信号输出端和所述第一触觉反馈单元的正电极连接部,所述第六引线连接所述第一触觉反馈单元的负电极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触觉反馈单元的负电极连接部,所述第七引线连接所述第二触觉反馈单元的正电极连接部和所述接地端;或,所述连
接引线包括第一引线、第二引线和第三引线,所述第一引线连接所述信号输出端和所述第一触觉反馈单元的正电极连接部,所述第二引线连接所述第一触觉反馈单元的负电极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触觉反馈单元的负电极连接部,所述第三引线连接所述第二触觉反馈单元的正电极连接部和所述接地端。第一引线至第四引线四条引线与第一触觉反馈单元和第二触觉反馈单元的连接方式为并联。第五引线至第七引线三条引线与第一触觉反馈单元和第二触觉反馈单元的连接方式为串联。通过控制件与两个触觉反馈单元的并联或串联的方式,实现给两个触觉反馈单元输出相反的驱动电压信号。
[0016]第二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第一方面各种实施方式中任一项所述的触觉反馈装置。
附图说明
[0017]为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触觉反馈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件、活动件、触觉反馈单元、触摸盖板、控制件和压力感应件,所述触觉反馈单元连接所述固定件和所述活动件,所述触摸盖板与所述活动件连接,所述控制件和所述触觉反馈单元及所述压力感应件电连接,所述压力感应件设置在所述固定件或所述活动件之朝向所述触摸盖板的一侧,用于感应所述触摸盖板的压力并传输压力电信号至所述控制件,所述控制件根据所述压力电信号输出驱动电压信号至所述触觉反馈单元,所述触觉反馈单元接收所述驱动电压信号而产生弹性形变,以使所述活动件相对所述固定件振动,带动所述触摸盖板振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觉反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触觉反馈装置还包括胶接件,所述压力感应件设置在所述活动件上,所述胶接件连接所述压力感应件和所述触摸盖板;或,所述胶接件连接所述压力感应件和所述活动件,所述触摸盖板设置在所述压力感应件上。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觉反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感应件的数量为多个,且多个所述压力感应件均匀分布在所述固定件或所述活动件上。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觉反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件和所述固定件的形状匹配,所述活动件和所述固定件呈相同、互补、平行的任意一种关系。5.如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触觉反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触觉反馈单元的数量为两个,所述活动件的相对两侧各连接有一个所述触觉反馈单元,每个所述触觉反馈单元之背向所述活动件的一侧均与所述固定件连接,所述控制件与两个所述触觉反馈单元电连接,所述控制件输出给两个所述触觉反馈单元的驱动电压信号相反,以使两个所述触觉反馈单元的变形方向相反,带动所述活动件沿同一方向移动。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触觉反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触觉反馈单元包括压电件、第一弹片和第二弹片,所述第一弹片和所述第二弹片连接在所述压电件之相背的表面,所述第一弹片之背向所述压电件的一侧与所述固定件连接,所述第二弹片之背向所述压电件的一侧与所述活动件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春东张艳良沈万程
申请(专利权)人:欧菲微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