遮阳系统及其部件的制造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7572478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09 22:20
本公开涉及一种用于车顶组件的遮阳系统,其特征在于,遮阳系统的每个引导条由热塑性材料制成,并且包括至少第二铰接部分,所述第二铰接部分平行于所述第一铰接部分沿着所述引导条的长度纵向地延伸,以形成相对的可折叠部分。分。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遮阳系统及其部件的制造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在车顶组件中使用的遮阳系统,所述遮阳系统能够打开或至少部分地关闭该车顶组件下方的开口,所述遮阳系统包括:柔性的遮阳件,该柔性的遮阳件至少具有主要部分,该主要部分具有两个相对的横向侧边缘、前边缘和后边缘;卷轴,该卷轴用于在该柔性的遮阳件的后边缘处卷绕和展开该柔性的遮阳件;操作梁,该操作梁附接到该柔性的遮阳件的引导条的前边缘,该柔性的遮阳件的引导条沿着该主要部分的每个横向侧边缘横向延伸并且附接到该主要部分的每个横向侧边缘,并且每个引导条包括可向内折叠部分和可折叠的第一铰接部分,所述可向内折叠部分能够朝向遮阳系统的纵向中心线与引导条的主要部分成锐角地向内折叠,并且当该柔性的遮阳件卷绕到该卷轴上时在与该主要部分相同的平面中折叠,所述第一铰接部分在所述引导条的纵向方向上延伸,其中该第一铰接部分形成为在该引导条中形成的凹部,并且其中每个可向内折叠部分通过所述第一铰接部分和两个相对的纵向引导件联接到所述引导条的主要部分,以用于在其中在横向方向上保持至少可向内折叠部分和所述引导条的主要部分的一部分并且在其中沿纵向方向可滑动地引导至少可向内折叠部分和所述引导条的主要部分的一部分,所述引导件设置有锁定构件和引导腔,所述引导腔用于接合所述柔性的遮阳件的至少可向内折叠部分,以防止当所述柔性的遮阳件至少部分地展开时所述可向内折叠部分横向地移出所述纵向引导件。

技术介绍

[0002]这种遮阳系统在本领域中是已知的。这种遮阳系统可以配备有具有柔性布状材料的某些特性的柔性的遮阳件。在这种系统的引导条设计成使得布状材料是引导条的一部分的情况下,引导条的性能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布状材料的特性。因此可能发生的是,轻质半透明布状材料的特性与相对厚且重的布状材料的特性大不相同。这导致一种类型的布料与另一种类型的布料在性能上存在差异,这是不期望的。例如对性能的负面影响,例如引导条通过引导件的引导通道的滑动性能,或者在卷绕或展开柔性遮阳系统时噪声的负面影响。在厚且重的布的情况下,可能发生的是,沿横向方向看到的布不能随着时间保持绷紧,并且悬挂在在其中其被引导的引导件的高度下方(下垂)。这可能是由于在引导件中的遮阳件的引导中的松弛和由于布本身,或者与柔性的遮阳件中缺少横向张力相结合。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需要更坚固的引导类型,以使布中的横向张力更高,从而使布随着时间保持绷紧。然而,这种横向张力的增加也以不利的方式影响遮阳系统的拉力或推力,这是不期望的。当遮阳系统展开或卷起到遮阳卷轴上时,可能产生这种高的拉力或推力。因此,期望确保在可接受的拉力和推力水平下布中具有更高的横向张力。

技术实现思路

[0003]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在车顶组件中使用的这种遮阳系统的替代设计。
[0004]根据本专利技术,遮阳系统的特征在于,每个引导条由热塑性材料制成,并且包括至少第二铰接部分,该至少第二铰接部分平行于第一铰接部分沿着引导条的长度纵向地延伸,以形成相对的折叠部分。
[0005]可以选择热塑性材料,使得其特性与引导条在其中滑动接合的引导通道的特性相匹配。一旦找到了最佳材料(其性能相对于滑动性能和NVH性能(噪音、振动和不平顺性)是最佳的),对于每个新设计的遮阳系统,当引导材料或尺寸不改变时,可以以相同的材料选择来使用引导条。这是有益的,因为对于每种新型布料不需要将引导条朝向引导件进行调整。引导条可以仅仅附接到新型柔性遮阳材料上,而不需要任何额外的调整工作,例如测试和改变材料。
[0006]这种单独的引导条从抗弯性方面也是有益的,因为柔性遮阳材料本身不具有任何抗弯性。当柔性的遮阳件卷绕在卷轴上时,引导条当接合在滑动引导件的壁之间时可以以防屈曲的方式引导柔性的遮阳件。
[0007]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是铰接部分,需要该铰接部分以相对于引导条的主要部分以锐角来折叠可折叠部分,以及将可折叠部分从相对于引导条的主要部分的锐角展开到其中可折叠部分基本上与引导条的主要部分位于相同平面中的位置。由塑性材料制成并且经常折叠和展开的铰接部需要高的弯曲强度和抗撕裂性(抗疲劳性)。在本专利技术中,引导条优选地在称为刮削(skiving)的过程中制成,刮削基本上是用锋利的刀切割旋转的实心材料盘的引导条。引导条随后通过两对相对旋转的按压轮形成设置有两个平行的凹部,形成第一铰接部分和第二铰接部分。在该过程中,在引导条中形成两个平行的凹部,其优选地在引导条的中心线的两侧,更优选地相对于引导条的中心线对称,避免了引导条以大的半径弯曲,当仅一个凹部偏离引导条的中心线形成时可能发生这种情况。有益的是具有直的引导条,该引导条可以附接到柔性的遮阳件的直边缘,使得一旦引导条附接到柔性遮阳材料并且组件安装在引导通道中,结果是绷紧的柔性的遮阳件而没有任何松垂或任何褶皱。两个平行的凹部确保了引导条设置有第一铰接部分和第二铰接部分,并且确保了引导条是直的。然而,可以采取其它措施来确保直线性,例如通过在期望的位置处和/或利用不同的凹部提供多于一个的第二铰接部。
[0008]在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中,第一铰接部分和至少第二铰接部分的凹部形成在引导条的上表面和下表面中的相对侧上。这是为了确保用于第一引导条和第二引导条的凹部不仅可以相对于引导条的竖直中心线而且可以相对于引导条的水平中心线以对称的方式形成。
[0009]作为取决于引导件材料的示例,在本例中为铝,引导条由PA或PA+PTFE或与来自相同材料组的等效材料的组合制成。
[0010]已经证明,这种材料在低滑动力(低摩擦系数)、良好的NVH性能和其挠曲强度之间是最佳的。低摩擦系数有助于低拉力和推力,该拉力和推力通常受到当柔性的遮阳件沿纵向方向移动时引导条在引导室中的滑动阻力的影响。挠曲强度有助于铰接部的强度,使得铰接部能够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承受持续的折叠和展开。
[0011]优选地,在引导条的位于第一铰接部分和至少第二铰接部分之间的区域中形成引导条和柔性的遮阳件的主要部分的侧边缘之间的附接部。这使得在横向方向上看时,引导条和柔性的遮阳件的主要部分之间的附接最强。显然,该附接是在遮阳系统的区域中进行的,在该区域中该附接部对于车辆中的乘客是不可见的。当区域中的包装允许精确地在引
导条的中心线C处进行附接时,这是最有益的。在这种情况下,当通过缝合实现时,附接部给出缝合本身的非常直的结果,而当在中心线外侧缝合时,缝合以曲线延伸,这是不期望的。然而,也可以想到,在至少第二铰接部分中形成引导条和柔性的遮阳件的主要部分的侧边缘之间的附接部。这将使得通过例如缝合形成的附接部部分地或完全地处于第二铰接部分的凹部中,并且因此当柔性的遮阳件和包括附接部的引导条被卷绕到卷轴上时,柔性的遮阳件和引导条的总堆叠厚度将在径向方向上测量时更小。还可以想到,引导条和主要部分的侧边缘之间的附接部形成在引导条的远离可向内折叠部分的内边缘和第二铰接部分之间。当引导条的宽度需要较小并且没有留下其它空间来形成上述区域中的附接部时,可以进行这种选择。
[0012]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是引导条具有在0.2mm至1mm范围内,或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在车顶组件中使用的遮阳系统(1),所述遮阳系统能够打开或至少部分地关闭所述车顶组件下方的开口(3),所述遮阳系统(1)包括:柔性的遮阳件(2),所述遮阳件具有至少主要部分(4),所述主要部分具有两个相对的横向侧边缘(5、5

)、前边缘(6)和后边缘(7),卷轴(8),所述卷轴用于在所述柔性的遮阳件的后边缘(7)处卷绕和展开所述柔性的遮阳件(2),操作梁(9),所述操作梁附接到所述柔性的遮阳件(2)的前边缘(6),引导条(10、10

),所述引导条沿着所述主要部分(4A)的每个横向侧边缘(5、5

)横向延伸并且附接到所述每个横向侧边缘,并且所述引导条(10、10

)中的每一个包括可向内折叠部分(11、11

),所述可向内折叠部分能够与每个所述引导条(10、10

)的主要部分成锐角地朝向所述遮阳系统(1)的纵向中心线向内折叠,并且当所述柔性的遮阳件(2)卷绕到所述卷轴(8)上时,所述可向内折叠部分能够在与所述主要部分相同的平面中被平坦地折叠,以及第一铰接部分(12),所述第一铰接部分在所述引导条(10、10

)的纵向方向上延伸,其中,所述第一铰接部分(12)形成为在所述引导条(10、10

)中形成的凹部(13、13

),并且其中,每个可向内折叠部分(11、11

)通过所述第一铰接部分(12)连接到所述引导条(10、10

)的其余部分,以及两个相对的纵向引导件(14、14

),所述纵向引导件用于在其中沿横向方向保持至少所述可向内折叠部分(11、11

)和所述引导条(10、10

)的主要部分的至少一部分,并且在其中沿纵向方向可滑动地引导至少所述可向内折叠部分和所述引导条的主要部分的至少一部分,所述引导件(14、14

)设置有锁定构件(15)和引导腔(16),所述引导腔用于接合所述柔性的遮阳件(2)的至少所述可向内折叠部分(11、11

),以便在所述柔性的遮阳件(2)至少部分地展开时防止所述可向内折叠部分(11、11

)横向移出所述纵向引导件(14、14

),其特征在于,每个引导条(10、10

)由热塑性材料制成,并且包括至少第二铰接部分(17),所述第二铰接部分平行于所述第一铰接部分(12)沿着所述引导条(10、10

)的长度纵向地延伸,以形成相对的可折叠部分(18、1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遮阳系统,其中,所述第一铰接部分(12)和至少所述第二铰接部分(17)布置在每个所述引导条(10、10

)的中间的纵向中心线(C)的两侧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遮阳系统,其中,所述第一铰接部分(12)和至少所述第二铰接部分(17)相对于每个所述引导条(10、10

)的中间的所述纵向中心线(C)对称地定位。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遮阳系统,其中,在所述引导条(10、10

)的位于所述第一铰接部分(12)与至少所述第二铰接部分(17)之间的区域中形成位于所述引导条(10、10

)与所述柔性的遮阳件(2)的所述主要部分(4)的所述侧边缘(5、5

)之间的附接部(19)。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遮阳系统,其中,所述引导条(10、10

)与所述柔性的遮阳件(2)的所述主要部分(4)的所述侧边缘(5、5

)之间的所述附接部(19)形成在至少所述第二铰接部分(17)中。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遮阳系统,其中,所述引导条(10、10

)与所述柔性的遮阳件
(2)的所述主要部分(4)的所述侧边缘(5、5

)之间的所述附接部(19)形成在所述引导条(10、10

)的向内超过至少所述第二铰接部分(17)的区域中。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遮阳系统,其中,所述引导条(10、10

)由从包括PA和PA+PTFE的材料组中选择的材料制成。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遮阳系统,其中,所述引导条(10、10

)具有在0.2mm至1mm的范围内的材料厚度T1。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遮阳系统,其中,所述引导条(10、10

)具有在10mm至40mm的范围内的宽度W1,并且其中,所述第一铰接部分(12)或所述第二铰接部分(17)与所述引导条的横向边缘之间的距离W2处于2.5mm至10mm的范围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C
申请(专利权)人:英纳法天窗系统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