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被覆带、加热定影装置及有机聚硅氧烷粘合剂组合物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57198 阅读:15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适用于用以满足彩色图像等的高画质定影、小型化、高速化要求的加热定影装置的管被覆带。还提供一种使用该管被覆带的加热定影装置及适用于制造该管被覆带的具有高粘合耐久性的有机聚硅氧烷粘合剂组合物。该管被覆带是在硅橡胶弹性层上经由粘合层具有树脂管的管被覆带,其特征为该粘合层是由含有特定的有机聚硅氧烷成分的有机聚硅氧烷粘合剂组合物的固化物形成的粘合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在复印机、打印机、传真机等调色剂图像形成装置中使用的加热定影装置、管被覆带以及管被覆带的制造中使用的粘合剂组合物。
技术介绍
通常,在电摄影方式中使用的加热定影装置中,使一对被加热的辊和辊、膜和辊、带和辊等旋转体彼此压接,将载带有未定影的调色剂像的被记录材料导入在该旋转体间形成的压接部位,进行加热、熔融,然后经冷却固化,在被记录材料上形成永久图像。与被记录材料上载带的未定影调色剂像接触的旋转体被称作定影部件,并根据其构造称为定影辊、定影膜、定影带等。上述定影部件多数通过在由金属或耐热树脂等形成的基材上叠层单层或多层耐热性的弹性体而形成。尤其是被称为表层的定影部件的最外层由硅橡胶、氟橡胶、氟树脂等构成。其中,表层使用氟树脂时,用被覆PFA管的例子较为常见。另外,经由粘合层被覆PFA管表层的构造对于定影辊而言是公知技术,有大量相关的技术方案。例如,为确保软化及连续印刷时的导热性,公开了一种定影辊,在其金属芯上,经由厚度为50~170μm的硅粘合剂,被覆厚度为30~50μm的氟树脂管(例如,参照特开平9-127816号公报)。另外,为提高粘合耐久性及高精度化,公开了一种具备弹性层和粘合层的PFA管被覆定影辊,所述定影辊具有的粘合层由厚度为3~100μm的自粘性硅橡胶构成(例如,参照特开2001-312169号公报)。另外,对于具有硅弹性层/粘合剂层/氟树脂被覆层构造的弹性辊而言,为确保粘合性及厚度的均匀性,公开了一种具有厚度为0.1~0.3mm的粘合剂层的辊,该粘合剂层由含有被选择官能团的有机硅化合物的加成型硅组合物的固化物构成(例如,参照特公平7-53432号公报)。并且,公开了一种方法,所述方法为在金属芯上形成硅橡胶层,并在其上涂布添加了丙烯烃或甲基丙烯烃官能性硅烷偶合剂的具有自粘性的硅橡胶,再在其上对氟树脂管进行加热粘合(例如,参照专利第3270489号说明书)。另外,还公开了一种制造管被覆定影带的方法,所述方法为预先在橡胶层被覆的金属基带与PFA管之间加入加成型硅橡胶粘合剂,然后使用挤压环从管的外表面将粘合剂拉伸,使粘合层的厚度变薄,制成管被覆定影带(例如,参照特开2002-36361号公报及特开2002-36383号公报)。采用带定影方式的加热定影装置的定影部件为带状,容易构成较宽的压接部,定影部件容易实现低热容量化,因此有利于高速化、节能化和小型化。即,为了使载带有未定影的调色剂像的被记录材料通过压接部,将调色剂加热、熔融,然后经冷却、固化,在被记录材料上形成永久的图像,必须在压接部内对被记录材料和调色剂提供足够的热量。因此,为形成永久图像,必须提供充分的定影部件表面温度和压接部滞留时间。另外,为了实现高速化,必须增大压接部宽度以确保足够的压接部滞留时间。在采用热辊方式的情况下,为了增大压接部宽度而采用增加辊外径的方法,结果导致装置大型化。与此相反,采用带定影方式的定影装置中,定影部件为带状,其形状自由度高,由此能够得到容易确保较宽压接部的构造。即,带状部件与辊状部件相比,具有能够以相同的外径确保更宽的压接部的特征,有利于小型化。另外,对于硅橡胶和表层氟树脂的粘合方法,要求高温粘合性及高温耐久性。作为简便的方法,有在硅橡胶中添加硅烷偶合剂使硅橡胶本身拥有自粘性的方法。例如,为在定影辊等弹性辊的硅橡胶层上粘合氟树脂管,公开了一种使用添加了丙烯烃或甲基丙烯烃官能性硅烷偶合剂的自粘性硅橡胶的方法(例如,参照专利第2922712号说明书)。另外,公开了一种在硅橡胶中并用含有不饱和基团的硅烷偶合剂及含有环氧基的硅烷偶合剂,并进一步添加铝化合物或锆化合物以提高与塑料的粘合性的方法(例如,参照专利第3270489号说明书)。另一方面,作为加成型硅橡胶粘合剂,公开了一种在含有树脂状有机聚硅氧烷的粘合剂中加入金属粒子以控制导电性的粘合剂(例如,参照特开2002-322363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由于辊型的定影部件在使用中通常不会出现大的变形,因此即使在将粘合层设置在弹性层和表层之间的情况下,粘合层也基本不会发生起因于因弯曲等引起的变形的疲劳,可以维持充分的粘合性,但因为带型的定影部件在使用中出现大的变形,因此在弹性层和表层之间因弯曲而产生较大应力,在粘合耐久性方面存在问题。另外,一般而言,由于市售的硅橡胶类粘合剂通常配合有增强性二氧化硅等填充剂,所以存在粘度较高、难以涂布为薄层、操作性差等问题。另外,在适应小型化和高速化要求的采用带定影方式的加热定影装置中,特别是设置在管被覆带上的粘合层,在使用时受到剧烈频繁的弯曲变形而容易疲劳,因此要求具有更高的粘合耐久性。另外,对于适应加热定影装置小型化要求的小直径管被覆带而言,其供热时间必然变短,由热源提供的热量到达定影部件表面的时间发生延迟。因此,在旋转第二周、第三周时部件的表面温度降低,随之导致记录纸前端和后端的定影性显著降低,例如,有时在记录纸上出现光泽不均匀,难以满足画质方面的要求。因此,要求具有更高的热应答性。该问题在适应高速化要求的超过100mm/s的处理速度条件下尤其显著。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弯曲耐久性优良的管被覆带。另外,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安装了具有优良热应答性的定影带的加热定影装置。另外,本专利技术的又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粘合耐久性高的有机聚硅氧烷粘合剂组合物。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管被覆带,该管被覆带由基层、硅橡胶弹性层、树脂管及粘合层构成,其特征为,树脂管粘合在具有粘合层的硅橡胶弹性层上,所述粘合层是由含有以下物质的有机聚硅氧烷粘合剂组合物的固化物形成的粘合层,所述物质为(A)一分子中至少含有2个链烯基的两种或两种以上有机聚硅氧烷,所述有机聚硅氧烷中的一种为通式(I)表示的树脂状有机聚硅氧烷,(R3SiO1/2)x(SiO4/2)1.0(I)(式中,R为一价烃基,X为0.65~1.9之间的数值)(B)一分子中至少含有2个硅氢键的有机聚硅氧烷,(C)铂类化合物,以及,(D)一分子中含二种或二种以上从由末端不饱和基、末端环氧基、连接在硅原子上的氢原子及连接在硅原子上的烷氧基组成的组中选择的官能基的有机硅化合物。而且,上述本专利技术的管被覆带中,上述通式(I)表示的树脂状有机聚硅氧烷的含量,在以上述(A)成分为100质量份时,优选为30质量份或30质量份以上、60质量份或60质量份以下。而且,在上述本专利技术的管被覆带中,上述有机聚硅氧烷粘合剂组合物的粘度优选为0.2Pa·s或0.2Pa·s以上、5Pa·s或5Pa·s以下。另外,在上述本专利技术的管被覆带中,在设上述硅橡胶弹性层的厚度为t1(μm)、热导率为λ1时,上述硅橡胶弹性层优选满足下述关系式(1)200(μm·m·K/W)≤t1/λ1≤650(μm·m·K/W)(1) 而且,上述粘合层的厚度t2(μm)优选为1μm或1μm以上、10μm或10μm以下。热导率是根据热线法(Hot wire method)测定得到的数值,W为瓦,m为米,K为开(开尔文)。另外,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管被覆定影带,是由树脂管、硅橡胶弹性层及粘合层构成的管被覆带,其特征为,树脂管粘合在具有粘合层的硅橡胶弹性层上,所述硅橡胶弹性层在设所述硅橡胶弹性层的厚度为t1(μm)、热导率为λ1时,满足下述关系式(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管被覆带,是由基层、硅橡胶弹性层、粘合层及树脂管构成的管被覆带,其特征为,该树脂管粘合在具有粘合层的硅橡胶弹性层上,该粘合层是由含有以下成分的有机聚硅氧烷粘合剂组合物的固化物构成的粘合层,(A)一分子中至少含有2个链烯基的两种或两种以上有机聚硅氧烷,该有机聚硅氧烷中的一种为通式(Ⅰ)表示的树脂状有机聚硅氧烷,(R↓[3]SiO↓[1/2])↓[X](SiO↓[4/2])↓[1.0](Ⅰ)式中,R为一价烃基,X为0.65~1.9之间的数值,(B)一分子中至少含有2个连接在硅原子上的氢原子的有机聚硅氧烷,(C)铂类化合物,以及,(D)一分子中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从由末端不饱和基、末端环氧基、连接在硅原子上的氢原子及连接在硅原子上的烷氧基组成的组中选择的官能基的有机硅化合物。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松中胜久霞知衡岸野一夫高桥正明
申请(专利权)人:佳能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