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热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568437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09 22:14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换热器,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换热器包括第一集流管、第二集流管和连接于所述第一集流管和所述第二集流管的至少两个换热管,每个所述换热管包括多个平直段和至少两个折弯段,相邻两个所述平直段通过所述折弯段相连,所述平直段的厚度方向与所述第一集流管的长度方向大体平行,相邻所述平直段沿所述平直段的厚度方向布置,多个所述平直段包括第一平直段和第二平直段,所述第一平直段与所述第一集流管相连,所述第二平直段与所述第二集流管相连,相邻所述换热管的所述第一平直段相邻设置,和/或,相邻所述换热管的所述第二平直段相邻设置。本申请的换热器改善了换热效果。果。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换热器


[0001]本申请涉及换热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换热器。

技术介绍

[0002]换热器是一种在不同温度的两种或两种以上流体之间实现物料之间热量传递的节能设备,其主要包括集流管和换热管。相关技术中,换热器包括两个平行布置的集流管和多个换热管,多个换热管沿集流管的轴向彼此开,每个换热管的长度方向垂直于集流管的轴向,且换热管沿其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插入两个集流管中。然而上述换热器的换热效果不佳,存在改进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此,本申请提出了一种换热器,该换热器改善了换热效果。
[0004]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换热器包括:第一集流管和第二集流管,所述第一集流管和所述第二集流管间隔布置;至少两个换热管,所述换热管一端连接所述第一集流管,所述换热管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集流管,每个所述换热管包括多个平直段和至少两个折弯段,相邻所述平直段通过所述折弯段相连,所述平直段的厚度方向与所述第一集流管的长度方向大体平行,相邻所述平直段沿所述平直段的厚度方向布置,多个所述平直段包括第一平直段和第二平直段,所述第一平直段与所述第一集流管相连,所述第二平直段与所述第二集流管相连,以连通所述第一集流管和所述第二集流管,相邻所述换热管的所述第一平直段相邻设置,或者,相邻所述换热管的所述第二平直段相邻设置。
[0005]根据本申请的换热器,通过在第一集流管和第二集流管之间设置连接有至少两个换热管,每个换热管包括多个平直段和至少两个折弯段,其中每个换热管中有一个平直段与第一集流管相连且有另一个平直段与第二集流管相连,且相邻两个换热管的该一个平直段相邻设置或者相邻换热管的该另一个平直段相邻设置,由此,每个换热管相对较长,第一集流管和第二集流管之间的换热管的数量相对较少,流通的面积相对较小,制冷剂流速相对较高,改善了换热管内的换热效果。
[0006]在一些实施例中,多个所述平直段沿所述平直段的厚度方向布置,每个所述换热管的所述第一平直段和所述第二平直段在所述平直段的厚度方向上通过其余平直段和所述折弯段间隔开,至少两个所述换热管包括相邻设置的第一换热管、第二换热管和第三换热管,所述第二换热管位于所述第一换热管和所述第三换热管之间,所述第一换热管的所述第一平直段与所述第二换热管的所述第一平直段相邻设置,所述第二换热管的所述第二平直段与所述第三换热管的所述第二平直段相邻设置。
[000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换热管大体呈S形曲线延伸,每个所述换热管中,所述第一平直段和所述第二平直段的长度大体一致,所述其余平直段长度方向上的一端邻近所述第一集流管且与所述第一集流管之间具有间隙,所述其余平直段长度方向上的另一端邻近所述第二集流管且与所述第二集流管之间具有间隙。
[0008]在一些实施例中,每个所述换热管的所述第一平直段和所述第二平直段沿所述平直段的长度方向间隔布置,多个所述平直段中部分平直段沿所述平直段的厚度方向间隔布置,至少两个所述换热管包括相邻设置的第一换热管和第二换热管,所述第一换热管的所述第一平直段与所述第二换热管的所述第一平直段相邻设置,所述第一换热管的所述第二平直段与所述第二换热管的所述第二平直段相邻设置。
[0009]在一些实施例中,每个所述换热管的多个平直段还包括第三平直段、第四平直段和第五平直段,所述第一平直段、所述第四平直段和第三平直段沿所述平直段的厚度方向布置,所述第二平直段、所述第五平直段和所述第三平直段沿所述平直段的厚度方向布置,所述第四平直段和所述第五平直段沿所述平直段的长度方向布置,至少两个所述折弯段包括第一折弯段、第二折弯段、第三折弯段和第四折弯段,所述第一折弯段连接所述第三平直段长度方向上的一端和所述第四平直段长度方向上的一端,所述第二折弯段连接所述第三平直段长度方向上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五平直段长度方向上的另一端,所述第三折弯段连接所述第一平直段长度方向上的另一端和所述第四平直段长度方向上的另一端,所述第四折弯段连接所述第二平直段长度方向上的一端和所述第五平直段长度方向上的一端,所述第一平直段长度方向上的一端与所述第一集流管相连,所述第二平直段长度方向上的另一端与第二集流管相连。
[001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换热器还包括翅片,所述翅片设在相邻换热管之间,和所述翅片设在每个所述换热管的所述部分平直段中相邻平直段之间。
[001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三平直段包括与所述第一平直段相对的第一段、与所述第二平直段相对的第二段和连接所述第一段和所述第二段的第三段;所述换热器包括第一区域、第二区域和第三区域,所述第一区域包括至少两个所述换热管的所述第一平直段、所述第四平直段和所述第三平直段的第一段,所述第二区域包括至少两个所述换热管的第二平直段、所述第五平直段和所述第三平直段的第二段,所述第三区域包括至少两个所述换热管的第三平直段的第三段,所述第一区域和所述第二区域设有所述翅片,所述第三区域不设置所述翅片。
[0012]在一些实施例中,多个所述平直段沿所述平直段的厚度方向布置,每个所述换热管的所述第一平直段和所述第二平直段在所述平直段的厚度方向上通过其余平直段和所述折弯段间隔开,至少两个所述换热管包括相邻设置的第一换热管、第二换热管、第三换热管、第四换热管,所述第一换热管的所述第一平直段与所述第二换热管的所述第一平直段相邻设置,所述第二换热管的第二平直段与所述第一换热管的第二平直段相邻设置,所述第三换热管的第二平直段与所述第二换热管的第二平直段和所述第四换热管的第二平直段相邻设置,所述第三换热管的第一平直段与所述第四换热管的第一平直段相邻设置;
[0013]所述第一换热管的第一平直段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一换热管的第二平直段的长度,所述第二换热管的第二平直段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二换热管的第一平直段的长度,所述第三换热管的第二平直段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三换热管的第一平直段的长度,所述第四换热管的第一平直段的长度大于所述第四换热管的第二平直段的长度。
[0014]在一些实施例中,每个所述换热管中,多个平直段还包括第三平直段,至少两个折弯段包括第一折弯段和第二折弯段,且所述第一折弯段连接所述第一平直段和所述第三平直段,所述第二折弯段连接所述第二平直段和所述第三平直段,所述第一换热管的第二折
弯段和所述第二换热管的第一折弯段在所述平直段的长度方向上相对布置,所述第三换热管的第一折弯段和所述第四换热管的第二折弯段在所述平直段的长度方向上相对布置。
[001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换热器还包括分配管,所述分配管的第一端为流体进口,所述分配管的第二端伸入所述第一集流管和所述第二集流管中的一个集流管内,所述分配管的管壁设有多个通孔,所述分配管通过所述通孔与所述第一集流管和所述第二集流管中的所述一个集流管连通,至少两个所述换热管均通过所述第一集流管和所述第二集流管中的所述一个集流管与所述分配管连通。
附图说明
[0016]图1是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的换热器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是图1中换热器的爆炸示意图。
[0018]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换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集流管(1)和第二集流管(2),所述第一集流管(1)和所述第二集流管(2)间隔布置;至少两个换热管(3),所述换热管(3)一端连接所述第一集流管(1),所述换热管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集流管(2),每个所述换热管(3)包括多个平直段(31)和至少两个折弯段(32),相邻所述平直段(31)通过所述折弯段(32)相连,所述平直段(31)的厚度方向与所述第一集流管(1)的长度方向大体平行,相邻所述平直段(31)沿所述平直段(31)的厚度方向布置,多个所述平直段(31)包括第一平直段(311)和第二平直段(312),所述第一平直段(311)与所述第一集流管(1)相连,所述第二平直段与所述第二集流管(2)相连,以连通所述第一集流管(1)和所述第二集流管(2),相邻所述换热管(3)的所述第一平直段(311)相邻设置,和/或,相邻所述换热管(3)的所述第二平直段(312)相邻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平直段(31)沿所述平直段(31)的厚度方向布置,每个所述换热管(3)的所述第一平直段(311)和所述第二平直段(312)在所述平直段(31)的厚度方向上通过其余平直段(31)和所述折弯段(32)间隔开;至少两个所述换热管(3)包括相邻设置的第一换热管(301)、第二换热管(302)和第三换热管(303),所述第二换热管(302)位于所述第一换热管(301)和所述第三换热管(303)之间,所述第一换热管(301)的所述第一平直段(311)与所述第二换热管(302)的所述第一平直段(311)相邻设置,所述第二换热管(302)的所述第二平直段(312)与所述第三换热管(303)的所述第二平直段(312)相邻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管(3)大体呈S形曲线延伸,每个所述换热管(3)中,所述第一平直段(311)和所述第二平直段(312)的长度大体一致,所述其余平直段(31)长度方向上的一端邻近所述第一集流管(1)且与所述第一集流管(1)之间具有间隙,所述其余平直段(31)长度方向上的另一端邻近所述第二集流管(2)且与所述第二集流管(2)之间具有间隙。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换热管(3)的所述第一平直段(311)和所述第二平直段(312)沿所述平直段的长度方向布置,多个所述平直段(31)中部分平直段(31)沿所述平直段(31)的厚度方向布置,至少两个所述换热管(3)包括相邻设置的第一换热管(301)和第二换热管(302),所述第一换热管(301)的所述第一平直段(311)与所述第二换热管(302)的所述第一平直段(311)相邻设置,所述第一换热管(301)的所述第二平直段(312)与所述第二换热管(302)的所述第二平直段(312)相邻设置。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换热管(3)的多个平直段(31)还包括第三平直段(313)、第四平直段(314)和第五平直段(315),所述第一平直段(311)、所述第四平直段(314)和第三平直段(313)沿所述平直段(31)的厚度方向布置,所述第二平直段(312)、所述第五平直段(315)和所述第三平直段(313)沿所述平直段(31)的厚度方向布置,所述第四平直段(314)和所述第五平直段(315)沿所述平直段(31)的长度方向布置;至少两个所述折弯段(32)包括第一折弯段(321)、第二折弯段(322)、第三折弯段(323)和第四折弯段(324),所述第一折弯段(321)连接所述第三平直段(313)长度方向上的一端
和所述第四平直段(314)长度方向上的一端,所述第二折弯段(322)连接所述第三平直段(313)长度方向上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五平直段(315)长度方向上的另一端,所述第三折弯段(323)连接所述第一平直段(311)长度方向上的另一端和所述第四平直段(314)长度方向上的另一端,所述第四折弯段(324)连接所述第二平直段(312)长度方向上的一端和所述第五平直段(315)长度方向上的一端,所述第一平直段(311)长度方向上的一端与所述第一集流管(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禧忠谭永翔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三花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