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爬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7567999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09 22:1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外墙机器人爬架作业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爬架系统,包括作业爬架、导向装置及运动板面,导向装置设置于墙面上,作业爬架滑动设置于所述导向装置上,所述作业爬架能够沿所述导向装置在竖直方向上运动;运动板面滑动设置于所述作业爬架上,且能够沿竖直方向运动,所述运动板面被配置为承载作业机器人。作业机器人放置于运动板面上,且可在运动板面上沿水平方向运动,运动板面可以在作业爬架上沿竖直方向运动,作业爬架能够沿导向装置在竖直方向上运动,作业爬架能够承载整个机器人,且能够在水平和竖直方向上覆盖整个外墙面,完成对整个墙面的作业。导向装置可以对作业爬架进行限位,避免在竖直方向运动过程中出现倾倒和倾斜的现象。倾斜的现象。倾斜的现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爬架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外墙机器人爬架作业
,尤其涉及一种爬架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针对外墙面作业,目前建筑行业均有工人施工完成。传统的脚手架施工无有效防护措施,很容易发生危险事故。再者,随着社会的发展,年轻人逐渐不愿意前往工地一线从事施工作业,而且人工成本也在不断攀高,建筑行业面临着招工难问题。
[0003]随着科技进步,专利技术了爬架,也就是新型脚手架体系,主要沿着建筑物外墙面垂向上升或者下降,从工序上,其免除了脚手架拆装,一次完成,不受建筑物高度的限制和影响。爬架从提升源动力方面主要分为了人力拉式、液压式和电动式。
[0004]现阶段,爬架广泛应用于高层剪力墙楼盘,其可以沿着外墙垂向攀升和下降功能为建筑外墙作业提供了可靠安全保障和作业环境。从功能应用频率上,采用电动葫芦提升方式经济性能更高,操作性能更强。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未来外墙面将会逐渐由机器人代替人工完成高危作业,现阶段的爬架从承重能力和作业环境均远远无法满足机器人的作业要求。
[0005]在新环境下,外墙面作业机器人需要具备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爬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作业爬架;导向装置,其设置于墙面上,所述作业爬架滑动设置于所述导向装置上,所述作业爬架能够沿所述导向装置在竖直方向上运动;运动板面,其滑动设置于所述作业爬架上,且能够沿竖直方向运动,所述运动板面被配置为承载作业机器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爬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作业爬架包括:标准爬架(11),其包括第一框架(114)以及沿竖直方向间隔设置在所述第一框架(114)上的多个第一承载板;拐角爬架(12),其包括第二框架(124)以及沿竖直方向间隔设置在所述第二框架(124)上的多个第二承载板,所述第二承载板包括两个呈夹角设置的板面;所述拐角爬架(12)的两端均连接有所述标准爬架(11),每一所述第二承载板的两端均与一个所述第一承载板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爬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作业爬架上设置有驱动机构(115),所述驱动机构(115)被配置为驱动所述运动板面相对于所述作业爬架沿竖直方向运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爬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运动板面包括标准面板(31)和拐角面板(32),所述拐角面板(32)包括两个呈夹角设置的面板,该夹角与所述第二承载板的两个所述板面的夹角相同,所述拐角面板(32)的两端均连接有所述标准面板(31);所述标准面板(31)设置于相邻两个所述第一承载板之间,所述拐角面板(32)设置于相邻两个所述第二承载板之间。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爬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标准面板(31)上设置有标准导向机构(311)和标准辅助固位机构(312),所述拐角面板(32)上设置有拐角导向机构(321)和拐角辅助固位机构(322);所述标准导向机构(311)和所述拐角导向机构(321)形成导向机构,所述导向机构能够为所述作业机器人导向,所述标准辅助固位机构(312)和所述拐角辅助固位机构(32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盛坤吴斌云袁野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博智林机器人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