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片装置、车辆空调的出风结构、车辆空调系统和车辆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567146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09 22:12
本公开涉及一种叶片装置、车辆空调的出风结构、车辆空调系统和车辆,叶片装置包括叶片组和叶片调节机构,所述叶片组包括间隔布置的第一叶片组和第二叶片组,所述叶片调节机构用于同时驱动所述第一叶片组和所述第二叶片组朝相同或相反的方向偏转。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仅设置一个叶片调节机构就能实现对两组叶片组的调节,实现对车辆左右方向上的出风方向的自动调节,简化了结构设计,减小了所需的安装空间,减轻了叶片装置的重量。减轻了叶片装置的重量。减轻了叶片装置的重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叶片装置、车辆空调的出风结构、车辆空调系统和车辆


[0001]本公开涉及车辆
,具体地,涉及一种叶片装置、车辆空调的出风结构、车辆空调系统和车辆。

技术介绍

[0002]空调的风管属于汽车的内饰系统,一般是布置在汽车驾驶舱内。其中空调出风口一般布置在仪表台表面,出风口外置有叶片组。当用户觉得驾驶舱内的温度需要调节的时候可以打开空调进行制冷或制热,风就从空调出风口排出。另外,在需要调节出风方向时,驾乘人员需要手动调节外置叶片组的中叶片的方向,以对出风口的气流流向进行调节,调节不太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公开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车辆空调的出风结构,该车辆空调的出风结构方便对出风方向进行调节。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公开提供一种叶片装置,用于车辆空调系统,其包括叶片组和叶片调节机构,所述叶片组包括间隔布置的第一叶片组和第二叶片组,所述叶片调节机构用于同时驱动所述第一叶片组和所述第二叶片组朝相同或相反的方向偏转。
[0005]可选地,所述叶片调节机构包括第一电机和转动盘,所述第一电机的动力输出轴与所述转动盘相连以驱动所述转动盘转动,所述转动盘上间隔设置有第一弧形导槽和第二弧形导槽,所述第一弧形导槽和所述第二弧形导槽沿所述转动盘的周向设置,在所述转动盘转动过程中,所述第一叶片组的一端能够在所述第一弧形导槽中滑动以转动所述第一叶片组中的每个叶片,且所述第二叶片组的一端能够在所述第二弧形导槽中滑动以转动所述第二叶片组中的每个叶片。
[0006]可选地,所述第一叶片组包括第一叶片连杆、以及多个沿第一方向间隔设置的叶片,所述第一叶片组中的每个叶片分别与所述第一叶片连杆相连以使该多个叶片联动,且所述第一叶片连杆的一端带阻尼地滑动设置于所述第一弧形导槽内;所述第二叶片组包括第二叶片连杆、以及多个第一方向间隔设置的叶片,所述第二叶片组中的每个叶片分别与所述第二叶片连杆相连以使该多个叶片联动,且所述第二叶片连杆的一端带阻尼地滑动设置于所述第二弧形导槽内。
[0007]可选地,所述第一叶片组和所述第二叶片组沿车辆的左右方向间隔布置,所述第一方向沿车辆的左右方向,所述转动盘在沿逆时针转动过程中依次具有第一位置、第二位置、第三位置及第四位置,
[0008]在所述第一位置,所述第一叶片组中的每个叶片倾斜向左;所述第二叶片组中的每个叶片倾斜向右;
[0009]在所述第二位置,所述第一叶片组中的每个叶片沿车辆的前后方向布置;所述第二叶片组中的每个叶片沿车辆的前后方向布置;
[0010]在所述第三位置,所述第一叶片组中的每个叶片倾斜向右;所述第二叶片组中的每个叶片倾斜向左;
[0011]在所述第四位置,所述第一叶片组中的每个叶片在车辆的左右方向依次搭靠;所述第二叶片组中的每个叶片在车辆的左右方向依次搭靠。
[0012]可选地,所述第二叶片连杆包括依次相连且构造成Z字形的第一杆、第二杆和第三杆,所述第一杆与所述第二叶片组中的每个叶片相连,所述第三杆在车辆上下方向上与所述第一叶片连杆间隔设置以避让所述第一叶片组。
[0013]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仅设置一个叶片调节机构就能实现对两组叶片组的调节,实现对车辆左右方向上的出风方向的自动调节,调节方便,也简化了结构设计,减小了所需的安装空间,减轻了叶片装置的重量。
[0014]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车辆空调的出风结构,其包括出风管和气流调节件,所述气流调节件包括上述的叶片装置,所述叶片组设置于所述出风管内,所述出风管的进风端用于与车辆空调连通,所述出风管的出风端通过开设于车辆上的风口与乘员舱连通。
[0015]可选地,所述第一叶片组和所述第二叶片组沿车辆的左右方向间隔布置,所述出风管具有主风道、以及第一导风支道和第二导风支道,所述主风道的进风端用于与所述车辆空调连通,所述主风道的出风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导风支道的进风端和所述第二导风支道的进风端相连,所述第一导风支道的出风端和所述第一导风支道的出风端均与所述乘员舱连通,
[0016]所述气流调节件还包括活动设置于所述出风管内部的第一风门,所述第一风门用于调节所述第一导风支道和所述第二导风支道的进风量,所述第一导风支道的出风口处的上侧壁具有向下倾斜第一导风斜面,用以将流经所述第一导风支道的气流朝着倾斜向下的方向导向,所述第二导风支道的出风口的下侧壁具有向上倾斜的第二导风斜面,用于将流经所述第二导风支道的气流朝着倾斜向上的方向导向。
[0017]可选地,所述出风管内部设置有沿气流流动方向延伸的隔板,所述隔板将所述出风管内部通道的对应部分分隔为所述第一导风支道和所述第二导风支道,所述隔板位于气体流动方向下游的一端与所述出风管的出风口所在的平面之间间隔有预设距离L。
[0018]可选地,所述第一风门活动设置于所述主风道与所述第一导风支道和所述第二导风支道交汇的位置,所述出风结构还包括第一风门调节机构,所述第一风门调节机构用于驱动所述第一风门运动以改变所述第一导风支道和所述第二导风支道的进风口的进风量。
[0019]可选地,所述第一风门可滑动地设置于所述主风道内,且所述第一风门上形成有齿条结构,所述第一风门调节机构包括第二电机、第二转轴、以及套设于所述第二转轴上用于所述齿条结构配合的齿轮,所述第二转轴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主风道内且至少一端伸出所述主风道的管壁外,所述第二电机用于驱动所述第二转轴周向转动以带动所述第一风门移动,从而通过所述第一风门调节所述第一导风支道和所述第二导风支道的进风口的进风量。
[0020]可选地,所述第一风门为两个且沿车辆左右方向向间隔布置,所述第一风门调节结构为两个且分别用于驱动对应的所述第一风门运动以分别调节所述第一导风支道的左侧区域和右侧区域进风口的进风量、以及分别调节所述第二导风支道的左侧区域和右侧区
域的进风口的进风量。
[0021]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车辆空调系统,包括车辆空调、供风管、以及上述的车辆空调的出风结构,所述车辆空调的出风结构通过所述供风管与所述车辆空调相连。
[0022]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车辆,其包括上述的车辆空调系统。
[0023]本公开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0024]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公开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但并不构成对本公开的限制。在附图中:
[0025]图1是本公开一种实施方式的车辆的空调出风口结构的沿车辆前后方向的剖视示意图,其中示出了车辆空调和仪表台;
[0026]图2是图1中I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0027]图3是本公开一种实施方式的车辆的空调出风口结构的沿车辆左右方向的剖视示意图;
[0028]图4是图3中II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0029]图5是本公开一种实施方式的第一风门关闭第二导风支道时的车辆的空调出风口结构的剖视示意图,其中用箭头示出了气流的流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叶片装置,用于车辆的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叶片组(70)和叶片调节机构(80),所述叶片组(70)包括间隔布置的第一叶片组(71)和第二叶片组(72),所述叶片调节机构(80)用于同时驱动所述第一叶片组(71)和所述第二叶片组(72)朝相同或相反的方向偏转。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叶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叶片调节机构(80)包括第一电机(81)和转动盘(82),所述第一电机(81)的动力输出轴与所述转动盘(82)相连以驱动所述转动盘(82)转动,所述转动盘(82)上间隔设置有第一弧形导槽(821)和第二弧形导槽(822),所述第一弧形导槽(821)和所述第二弧形导槽(822)沿所述转动盘(82)的周向设置,在所述转动盘(82)转动过程中,所述第一叶片组(71)的一端能够在所述第一弧形导槽(821)中滑动以转动所述第一叶片组(71)中的每个叶片,且所述第二叶片组(72)的一端能够在所述第二弧形导槽(822)中滑动以转动所述第二叶片组(72)中的每个叶片。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叶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叶片组(71)包括第一叶片连杆(711)、以及多个沿第一方向间隔设置的叶片,所述第一叶片组(71)中的每个叶片分别与所述第一叶片连杆(711)相连以使该多个叶片联动,且所述第一叶片连杆(711)的一端带阻尼地滑动设置于所述第一弧形导槽(821)内;所述第二叶片组(72)包括第二叶片连杆(721)、以及多个第一方向间隔设置的叶片,所述第二叶片组(72)中的每个叶片分别与所述第二叶片连杆(721)相连以使该多个叶片联动,且所述第二叶片连杆(721)的一端带阻尼地滑动设置于所述第二弧形导槽(822)内。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叶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叶片组(71)和所述第二叶片组(72)沿车辆的左右方向间隔布置,所述第一方向沿车辆的左右方向,所述转动盘(82)在沿逆时针转动过程中依次具有第一位置、第二位置、第三位置及第四位置,在所述第一位置,所述第一叶片组(71)中的每个叶片倾斜向左;所述第二叶片组(72)中的每个叶片倾斜向右;在所述第二位置,所述第一叶片组(71)中的每个叶片沿车辆的前后方向布置;所述第二叶片组(72)中的每个叶片沿车辆的前后方向布置;在所述第三位置,所述第一叶片组(71)中的每个叶片倾斜向右;所述第二叶片组(72)中的每个叶片倾斜向左;在所述第四位置,所述第一叶片组(71)中的每个叶片在车辆的左右方向依次搭靠;所述第二叶片组(72)中的每个叶片在车辆的左右方向依次搭靠。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叶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叶片连杆(721)包括依次相连且构造成Z字形的第一杆(7211)、第二杆(7212)和第三杆(7213),所述第一杆(7211)与所述第二叶片组(72)中的每个叶片相连,所述第三杆(7213)在车辆上下方向上与所述第一叶片连杆(711)间隔设置以避让所述第一叶片组(71)。6.一种车辆空调的出风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出风管(10)和气流调节件,所述气流调节件包括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叶片装置,所述叶片组(70)设置于所述出风管(10)内,所述出风管(10)的进风端用于与车辆空调(300)连通,所述出风管(10)的出风端通过开设于车辆上的风口(201)与乘员舱连通。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素平王达宁韦金丽乔童童周晓晓
申请(专利权)人: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