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隧道积冰除冰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564616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09 22:08
一种隧道积冰除冰装置,包括除冰部分、举升部分和吸附部分;所述吸附部分设置在举升部分的顶端;所述除冰部分固定在吸附部分的中心;所述吸附部分包括吸盘气囊和环形吸嘴;所述吸盘气囊固定在举升部分的端部,所述吸盘气囊为中空的囊体,囊体壁为弹性材料,囊体端面连接环形吸嘴,环形吸嘴的横截面为两侧凸起、中间凹陷的平滑曲线,环形吸嘴和吸盘气囊之间设有小孔连通,所述吸盘气囊设有单向阀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除冰高效,有效减轻工人劳动强度,能够保障工人除冰安全。能够保障工人除冰安全。能够保障工人除冰安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隧道积冰除冰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隧道积冰去除装置,用于天气寒冷时能够对隧道中的积冰进行去除操作,属于切削


技术介绍

[0002]在山区为了建立最优交通线路必然要建立隧道,随着交通运行线路增多,隧道数量也随之增多,在环境温度过低的情况下,隧道顶部的渗水会形成冰柱,冰柱的存在造成了较大的安全隐患。这是因为冰柱位于隧道顶部,且其状态非常不稳定,振动或受外力冲击都会使其断裂,冰柱自高处坠落会拥有较大的冲击能量,对高速经过的车辆构成较大破坏。进行除冰操作,势在必行。
[0003]为了进行隧道除冰操作,传统方式是采用木棒和铁棒直接敲击冰柱,但是这种方式存在种种弊端,一方面,需要举升木棒进行操作,长时间工作极易疲劳,工作效率低下:另一方面,工人在操作过程中随时有被碎冰砸伤的危险。
[0004]为此有人提出采用电机控制的除冰锥进行除冰操作,并用收集箱对碎冰进行收集,虽然解决了除冰的动力操作,但长期举升除冰杆,仍然是一项繁重的体力劳动。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隧道积冰除冰装置,它结构简单,除冰高效,能够有效减轻工人劳动强度,还能能够保障工人除冰作业的安全。
[0006]本技术所述问题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解决的:
[0007]一种隧道积冰除冰装置,包括除冰部分、举升部分和吸附部分;所述吸附部分设置在举升部分的顶端;所述除冰部分固定在吸附部分的中心;所述吸附部分包括吸盘气囊和环形吸嘴;所述吸盘气囊固定在举升部分的端部,所述吸盘气囊为中空的囊体,囊体壁为弹性材料,囊体端面连接环形吸嘴,环形吸嘴的横截面为两侧凸起、中间凹陷的平滑曲线,环形吸嘴和吸盘气囊之间设有小孔连通,所述吸盘气囊设有单向阀门。
[0008]上述隧道积冰除冰装置,所述举升部分包括支撑杆、斜撑、底座和手柄;所述底座设置在支撑杆的顶端,所述斜撑位于底座和支撑杆的连接处;所述手柄位于支撑杆的末端。
[0009]上述隧道积冰除冰装置,所述除冰部分包括除冰刀架和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位于底座的中心;所述除冰刀架与驱动电机的输出轴连接。
[0010]上述隧道积冰除冰装置,所述除冰刀架包括冰锤、冰锯、除冰刀和冰刀座盘,所述冰锤、冰锯和除冰刀间隔垂直均布在冰刀座盘的圆周外缘上,冰刀座盘与驱动电机的输出轴相连。
[0011]上述隧道积冰除冰装置,增设碎冰汇集板10和碎冰导管;所述碎冰汇集板倾斜配置,碎冰汇集板与底座内腔边缘相交,其下端与底座的一侧开口相通、并与碎冰导管连接。
[0012]上述隧道积冰除冰装置,所述支撑杆的中下部装有操作面板。
[0013]有益效果
[0014]本技术的除冰作业采用电机来带动冰刀进行旋转,将冰柱除去,节省了人力,减轻了劳动强度;通过吸附部分的环形吸嘴和吸盘气囊将本技术吸附在隧道顶部,与以往人力托举相比,吸嘴提供的吸附力分担了一部分重量,减轻了操作工长时间举升的体力,使得除冰操作能够长时间顺利进行,提高了除冰作业的效率。除此之外,除冰刀架采用冰锤、冰锯和除冰刀的组合进行除冰,其中,冰锤形如狼牙棒,能够防止冰柱在被击打时避免冰锤打滑,击打能量能够全部传递给冰柱,除冰效果更好;冰锯采用锯齿状,通过弹性杆与冰刀座盘连接,在除冰时,弹性可令弹性杆弯曲,使冰锯处于弯曲状态,此时切割效果更佳;除冰刀的截面形状为扁圆状,其用于除冰的边缘为刀刃状,以便在强度允许的情况下对冰柱施加最大的压强,截断冰柱。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除冰刀架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3为环形吸嘴结构形状俯视图。
[0018]图中各标号分别表示为:1、隧道积冰;2、除冰刀架;2-1、冰锤;2-2、冰锯,2-3、除冰刀;2-4、冰刀座盘;3、小孔,4、环形吸嘴;5、吸盘气囊;6、底座;7、支撑杆;8、斜撑;9、驱动电机,10、碎冰汇集板;11、碎冰导管、12、单向阀门,13、操作面板;14、手柄。
具体实施方式
[0019]参看图1,本技术包括除冰部分、举升部分和吸附部分;在进行吸附部分设计时,将吸盘气囊5设置成中空的囊体,囊体壁为弹性材料,这样的话,会在中空的囊体中的气体通过单向阀门12排出后,使囊体处于负压状态,这个负压会使吸盘气囊紧贴在隧道顶面,给整个除冰装置提供了向上的支撑力,减轻了操作人员的负担。在使用过程中,吸盘气囊会因缓慢的泄气而使负压强度降低,此时支撑力会逐渐减弱,此时可以再一次的挤压吸盘气囊,使它再次排气而恢复负压状态,即可令支撑力持久。
[0020]参看图1,在进行举升部分结构设计时,除了必要的支撑杆7和底座6,意之外还设置有手柄14和斜撑8,所述手柄14的设置将有利于操作时施力,方便握持。所述斜撑8将底座6平稳的固定在支撑杆7的上部,提高了装置的结构强度。
[0021]参看图1,在进行除冰时,利用驱动电机9带动除冰刀架2来进行除冰操作,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了除冰效率。
[0022]参看图2,所述除冰刀架上仅仅设置一把除冰刀,并不能把所有的冰柱全部除去,为了将冰柱清理更加彻底,设置多个除冰工具进行除冰,所述冰锤2-1形如狼牙棒,能够防止冰柱在被击打时避免冰锤打滑;所述冰锯2-2采用锯齿状,通过弹性杆与冰刀座盘连接;所述除冰刀2-3的截面形状为扁圆状,其用于除冰的边缘为刀刃状,以便在强度允许的情况下对冰柱施加最大的压强,截断冰柱。
[0023]参看图1,为了达到排除气体时快,且排气结束后,本装置可以固定在隧道顶部一段时间,采用单向阀门3的设计,能够保证一定时间的密闭性。
[0024]参看图1,为了操作时,在举升时能够便于操作,在所述支撑杆7上设有操作面板13,所述操作面板13可以控制电机的启停,并且由于操作面板13设置在支撑杆7的中下部,
既避免了托举装置时的误触,也便于进行控制电机启停的操作。
[0025]本技术在使用时,将本装置举高,按压在隧道顶部,手柄14的给力经过支撑杆7和底座6传递到吸盘气囊5,中空的囊体的气体经过吸盘气囊5上的单向阀门12排出,本技术则会被整个地吸附在隧道顶部。此时,打开控制面板14上的电机控制按钮,驱动电机9开启,在驱动电机9的作用下,冰刀座盘2-4转动,冰锤2-1形如狼牙棒,能够防止冰柱在被击打时避免冰锤打滑,击打能量能够全部传递给冰柱,除冰效果更好;冰锯2-2采用锯齿状,通过弹性杆与冰刀座盘连接,用于除冰时,弹性可令弹性杆弯曲,并在弯曲状态下,切割效果最佳;除冰刀2-3的截面形状为扁圆状,其用于除冰的边缘为刀刃状,在强度允许的情况下对冰柱施加最大的压强,截断冰柱。除下来的冰经碎冰汇集板10汇集,并从碎冰导管11排出。
[0026]在此处冰柱处理完毕后,利用控制面板14上的电机控制按钮,控制电机停转,由于仍然会有少量的气体进入单向阀门12,使得吸盘气囊5慢慢恢复原状,在气体进入到一定量时,吸附力减弱,轻轻给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隧道积冰除冰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除冰部分、举升部分和吸附部分;所述吸附部分设置在举升部分的顶端;所述除冰部分固定在吸附部分的中心;所述吸附部分包括吸盘气囊(5)和环形吸嘴(4);所述吸盘气囊(5)固定在举升部分的端部,所述吸盘气囊(5)为中空的囊体,囊体壁为弹性材料,囊体端面连接环形吸嘴,环形吸嘴的横截面为两侧凸起、中间凹陷的平滑曲线,环形吸嘴(4)和吸盘气囊(5)之间设有小孔(3)连通,所述吸盘气囊(5)设有单向阀门(1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隧道积冰除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举升部分包括支撑杆(7)、斜撑(8)、底座(6)和手柄(14);所述底座(6)设置在支撑杆(7)的顶端,所述斜撑(8)位于底座(6)和支撑杆(7)的连接处;所述手柄(14)位于支撑杆(7)的末端。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隧道积冰除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除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重重白继广崔晓磊吴榕芝雷伽张柳青王建华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路桥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