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影辊及其制造方法、以及显影辊的产品检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754518 阅读:16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调色剂输送量被适当调整了的显影辊。该显影辊具备轴(2)、形成于该轴(2)的外周的弹性层(3)、形成于该弹性层(3)的外周面的表面覆盖层(4),且该显影辊的表面的JIS十点平均高度(Rz)为4~7μm,表面的基于JIS  Z8741的85°镜面光泽度(Gs(85°))为14~55。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尤其涉及一种能够抑制调色剂输送量的波动并可形成良好图像的显影辊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在复印机、打印机等电子照相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中,作为通过向保持有潜像的感光鼓等上供应调色剂,使调色剂附着在感光鼓的潜像上而将潜像可视化的显影方法,已知有加压显影法。在该加压显影法中,通过例如如下方法进行显影在使感光鼓带电达到一定电位之后,通过曝光机在感光鼓上形成静电潜像,然后通过使承载有调色剂的显影辊与保持有静电潜像的感光鼓接触,使调色剂附着到感光鼓的潜像上,从而进行显影。在上述加压显影法中,显影辊必须在可靠地保持紧贴感光鼓的状态的同时进行旋转,因此,通常制成在由金属等良导电性材料制成的轴的外周形成有半导电性弹性层的结构,其中所述半导电性弹性层是由在聚氨酯、硅橡胶、丙烯腈-丁二烯橡胶(NBR)、乙烯-丙烯-二烯橡胶(EPDM)、表氯醇橡胶(ECO)等弹性体中分散炭黑或金属粉末而成的半导电性的弹性体或者使它们发泡而成的泡沫体形成的。另外,为了控制对调色剂的带电性和附着性、防止由于弹性层引起的感光鼓的污染等,有时在上述弹性层的表面上进一步形成表面覆盖层。在上述组成的显影辊中,通常为了不产生灰雾等图像不良、并形成良好图像,要求使调色剂输送量达到最佳。对于这样的要求,目前,已知通过改变显影辊表面的粗糙度或改变表面的研磨方法等而调整显影辊的表面形状,从而提高显影辊的调色剂输送性能的方法(参照例如日本特开2000-206779号公报、日本特开平08-123191号公报以及日本特开平08-286501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但是,即使通过上述方法调整显影辊的表面形状,也存在由于所制作的显影辊不同而导致调色剂输送量产生波动的问题。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问题,尤其是提供调色剂输送量被适当调整了的显影辊。另外,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该显影辊的制造方法。进一步,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显影辊的产品检查方法。本专利技术人为了达到上述目的而进行专心研究,结果发现,在具备弹性层以及形成于该弹性层上的表面覆盖层的显影辊中,通过将表面的JIS十点平均高度(Rz)和基于JIS Z8741的85°镜面光泽度规定在特定的范围内,可以适当地调整显影辊的调色剂输送量,以至完成了本专利技术。即,本专利技术的显影辊具有轴、形成于该轴的外周的弹性层以及形成于该弹性层的外周面的表面覆盖层,其特征在于,该显影辊的表面的JIS十点平均高度(Rz)为4~7μm,表面的基于JIS Z8741的85°镜面光泽度(Gs(85°))为14~55。本专利技术的显影辊的理想例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层由聚氨酯形成。本专利技术的显影辊的其他理想例子,其特征在于,所述表面覆盖层由交联性树脂形成。本专利技术的显影辊的其他理想例于,其特征在于,所述交联性树脂由聚氨酯树脂形成。本专利技术的显影辊的其他理想例子,其特征在于,所述表面覆盖层如下形成制备包含构成该表面覆盖层的成分的涂料之后,在常温常湿下放置24小时以上,然后将该涂料涂布到所述弹性层的外周面上而形成该表面覆盖层。另外,本专利技术的显影辊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制造上述显影辊时,如下形成该表面覆盖层制备包含构成表面覆盖层的成分的涂料之后,在常温常湿下放置24小时以上,然后将该涂料涂布到所述弹性层的外周面上而形成该表面覆盖层。进一步,本专利技术的显影辊的产品检查方法,其特征在于,针对显影辊的表面基于,确认其基于JIS Z8741的85 °镜面光泽度(Gs(85°))为14~55。根据本专利技术,取得下述有利效果可以提供一种调色剂输送量被适当调整了的显影辊。另外,取得下述有利效果可以提供一种调色剂输送量被适当调整了的该显影辊的制造方法。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显影辊的一个例子的剖面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显影辊的产品检查方法的一个例子的概要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显影辊。图1为本专利技术显影辊的一个例子的剖面图。图示例子的显影辊1具有轴2、形成于该轴2的外周的弹性层3、以及形成于该弹性层3的外周面的表面覆盖层4。图中的表面覆盖层4由一层构成,但本专利技术显影辊的表面覆盖层4也可以由二层以上构成。在本专利技术的显影辊中,在弹性层3的外周面上配设有表面覆盖层4,因此,可以充分防止从弹性层3渗出的污染物质污染感光鼓。本专利技术的显影辊要求其表面的JIS十点平均高度(Rz)为4~7μm,该表面的基于JIS Z8741的85°镜面光泽度(Gs(85 ))为14~55。通过使显影辊表面的粗糙度和光泽度处于上述范围内,可以将调色剂输送量调整到适当范围内,由此可以抑制灰雾等图像不良的产生。本专利技术显影辊的轴2,只要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就没有特别限制,可以使用例如由铁、不锈钢、铝等金属制实心体形成的金属芯、或者内部中空的金属制圆筒体等的金属制轴,或者使用良导电性的塑料制轴等。本专利技术显影辊的弹性层3由弹性体形成,根据需要可以含导电剂等其他成分。作为用于该弹性层3的弹性体,可以列举出聚氨酯、硅橡胶、乙烯-丙烯-二烯橡胶(EPDM)、丙烯腈-丁二烯橡胶(NBR)、天然橡胶、苯乙烯-丁二烯橡胶(SBR)、丁二烯橡胶、异戊二烯橡胶、聚降冰片烯橡胶、丁基橡胶、氯丁二烯橡胶、丙烯酸酯类橡胶、表氯醇橡胶(ECO)、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EVA)以及它们的混合物等,这些当中,优选聚氨酯。在上述弹性层3中,可以以非发泡体的形式使用上述弹性体,另外,也可以用发泡剂使上述弹性体化学性发泡或者像聚氨酯泡沫那样机械地卷入空气而使其发泡等而以发泡体的形式使用上述弹性体。作为可以用于上述弹性层3中的导电剂,可以列举出电子导电剂、离子导电剂等。作为电子导电剂,可以列举出Ketjien Black(科琴黑)、乙炔黑等导电性炭,SAF、ISAF、HAF、FEF、GPF、SRF、FT、MT等橡胶用炭黑,实施了氧化处理等的彩色(墨水)用炭黑,热解炭黑,天然石墨,人造石墨,锑掺杂氧化锡、ITO、氧化锡、氧化钛、氧化锌等金属氧化物,镍、铜、银、锗等金属,聚苯胺、聚吡咯、聚乙炔等导电性聚合物,碳晶须、石墨晶须、碳化钛晶须、导电性钛酸钾晶须、导电性钛酸钡晶须、导电性氧化钛晶须、导电性氧化锌晶须等导电性晶须等。相对于100质量份上述弹性体,上述电子导电剂的配合量优选为0.5~50质量份的范围,更优选为1~40质量份的范围。另外,作为上述离子导电剂,可以列举出四乙铵、四丁铵、十二烷基三甲铵、十六烷基三甲铵、苄基三甲铵、改性脂肪酸二甲基乙铵等的高氯酸盐、氯酸盐、盐酸盐、溴酸盐、碘酸盐、氢氟硼酸盐、硫酸盐、乙基硫酸盐、羧酸盐、磺酸盐等铵盐;锂、钠、钾、钙、镁等碱金属、碱土类金属的高氯酸盐、氯酸盐、盐酸盐、溴酸盐、碘酸盐、氢氟硼酸盐、硫酸盐、三氟甲基硫酸盐、磺酸盐等。相对于100质量份上述弹性体,上述离子导电剂的配合量优选为0.01~10质量份的范围,进一步优选为0.05~5质量份的范围。上述导电剂可以单独使用一种,也可以2种以上组合使用,也可以将电子导电剂和离子导电剂组合使用。优选通过混合上述导电剂,使上述弹性层3的电阻值成为103~108Ωcm,进一步优选为104~107Ωcm。弹性层3的电阻值不足103Ωcm时,往往电荷漏泄到感光鼓等上,或者显影辊自身被电压破坏;若超出108Ωcm,则往往显影偏压发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显影辊,其具备轴,形成于该轴的外周的弹性层、形成于该弹性层的外周面的表面覆盖层,其特征在于,该显影辊的表面的JIS十点平均高度(Rz)为4~7μm,表面的基于JIS  Z8741的85°镜面光泽度(Gs(85°))为14~55。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山川浩二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普利司通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