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快速导引鞘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541681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03 19:11
本申请涉及一种快速导引鞘芯,所述鞘芯从远端到近端还包括顺次连接的远端尖端段、远端柔性管体段、中间融合管体段和近端刚性段,在所述刚性段的远端设置有螺旋切割结构,所述螺旋切割结构由金属管等距螺旋切割而成,并且所述螺旋切割结构的螺旋间隙从近端到远端方向逐渐变宽,在螺旋切割结构处熔合有同种硬度的高分子材料,所述高分子材料填充所述螺旋间隙,螺旋切割结构和高分子材料共同形成内腔表面平滑的所述中间融合管体段。面平滑的所述中间融合管体段。面平滑的所述中间融合管体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快速导引鞘芯


[0001]本技术属于医疗器械
,具体涉及一种在血管介入手术中使用的快速导引鞘芯。

技术介绍

[0002]脑卒中是目前对人类危害最严重的疾病之一,已经成为我国国民主要致死病因,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复发率特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是最常见的卒中类型之一。患者发生急性缺血性卒中后,在恢复大脑组织血流之前,每分钟将会死亡大量神经元、神经突触和髓神经纤维。即使侧枝循环建立,也要通过再灌注治疗恢复半暗带和脑组织血流,缩小梗死面积,改善神经损害。因此,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首要处置就是再灌注治疗,包括动、静脉溶栓、机械取栓、支架置入等方法。其中,直接血栓抽吸治疗已被证明与支架取栓治疗同样安全、可行。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关键是血管再通,治疗时机越快越好。这就意味着在血栓抽吸治疗急性脑卒中的手术过程中,抽吸导管的远端能安全快速地递送到血栓所在的位置,是极其重要的。
[0003]由于脑血管迂曲的生理结构,以及目前手术器械在可选性方面和设计方面的局限性,常见的是“导丝+抽吸导管”或“导丝+微导管+抽吸导管”的输送方式,已发现这些方式难以满足以上要求,尤其是抽吸导管的远端要想顺利越过迂曲的血管分叉处继续前进,往往要求医生具有很优秀技巧和丰富的个人经验。否则,介入器械在血管内反复多次的回撤和推送,无疑会增加发生并发症的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在血管介入手术中使用的快速导引鞘芯。
[0005]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0006]一种快速导引鞘芯,所述鞘芯包括远端开口、近端开口和从所述远端开口延伸至所述近端开口的内腔,所述鞘芯从远端到近端还包括顺次连接的远端尖端段、远端柔性管体段、中间融合管体段和近端刚性段,在所述近端刚性段的远端设置有螺旋切割结构,所述螺旋切割结构由金属管等距螺旋切割而成,并且所述螺旋切割结构的螺旋间隙从近端到远端方向逐渐变宽,在所述螺旋切割结构处熔合有同种硬度的高分子材料,所述高分子材料填充所述螺旋间隙,所述螺旋切割结构和所述高分子材料共同形成内腔表面平滑的所述中间融合管体段。
[0007]本技术的目的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进一步实现:
[0008]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螺旋切割结构由所述近端刚性段进一步延伸并等距螺旋切割而成。
[0009]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与所述螺旋切割结构熔合的所述高分子材料向近端延伸至少一段距离,覆盖所述近端刚性段的外表面。
[0010]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远端尖端段为锥形结构。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远端尖端段的近端部分的外径尺寸与常用介入导管的内径尺寸向匹配,使得其外径尺寸比常用介入导管的内径小0.001英寸至0.010英寸。
[0011]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同种硬度的高分子材料是指高分子材料由硬度相同的同种材料制成,或者是指高分子材料由同种硬度的不同材料制成。所述同种材料不仅包括由单一组分制成的材料,还包括由不同组分按照不同比例组合而成的材料。
[0012]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远端柔性管体段和远端尖端段均由高分子材料制成。
[0013]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高分子材料包括但不限于PEBAX,PU,TPU,PE,TPE,NYLON。
[0014]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远端柔性管体段的外径被配置为比常用介入导管的内径小0.001至0.010英寸,以允许所述鞘芯在所述常用介入导管内腔中穿越。
[0015]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远端尖端段或所述远端柔性管体段具有显影性,优选的,在制成所述远端尖端段或远端柔性管体段的高分子材料中混合有10%~40%的显影剂,所述显影剂包括但不限于硫酸钡、氧化铋。
[0016]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远端尖端段和所述远端柔性管体段均具有显影性,优选的,在制成所述远端尖端段和所述远端柔性管体段的远端部分的所述高分子材料中混合有10%~40%的显影剂,所述显影剂包括但不限于硫酸钡、氧化铋。
[0017]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远端柔性管体段的外径与所述中间融合管体段的外径相同。
[0018]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远端柔性管体段的远端部分的外径大于所述中间融合管体段的外径。
[0019]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在所述鞘芯的近端设置有手柄。
[0020]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在制成所述远端柔性管体段和远端尖端段的高分子材料中以及与所述螺旋切割结构熔合的所述高分子材料中含有5%~40%的提高润滑性能的添加剂,所述添加剂优选为美国定制混料公司(Compounding Solutions)的产品Mobilize。
[0021]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鞘芯的内径被配置为比常用医用导丝的外径大0.001英寸至0.010英寸,以允许常用医用导丝穿越所述内腔。
[0022]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鞘芯的所述内腔为变径结构,所述内腔中段的直径大于所述内腔远端部分的直径。
[0023]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鞘芯的外径被配置为小于常用介入导管的内径,以允许所述鞘芯在所述常用介入导管的内腔中穿越。
[0024]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所述近端刚性段由金属管制成,所述金属管由不锈钢或镍钛合金制成。
[002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优点:
[0026]1、本技术的快速导引鞘芯的中间融合管体段设置有螺旋切割结构,该结构螺距相等,螺纹间隙从近端到远端逐渐变宽,硬度相同的高分子材料填充了螺纹间隙,提供了连续均匀过渡变化的柔性性能,既便于力的传递又使得鞘芯的柔韧性从近端到远端逐渐均匀增加,便于穿越迂曲的血管。
[0027]2、鞘芯的近端刚性段的设计提供了充分的推送力。
[0028]3、鞘芯的远端柔性段的外径配置成比常用介入导管的内径小仅仅0.001英寸至0.010英寸,因此常用介入导管的内径和远端柔性段的外径尺寸接近,加上远端尖端段的引导作用,使得常用介入导管(如抽吸导管)的远端不易卡在血管分叉处,便于导管穿越迂曲的血管分叉处。同时,鞘芯内腔的内表面平滑延展,便于导丝穿越其中。
[0029]4、所述远端柔性管体段的远端部分的外径大于所述中间融合管体段的外径,可以减小鞘芯与常用介入导管之间的摩擦力,方便手术的操作。
附图说明
[0030]图1为本技术鞘芯的远端部分的剖面示意图。
[0031]图2为本技术鞘芯的螺旋切割结构示意图。
[0032]图3为本技术鞘芯的远端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0033]图4为本技术鞘芯的内腔结构的一种实施方式示意图。
[0034]图5为本技术鞘芯的内腔结构的另一种实施方式示意图。
[0035]图6为本技术鞘芯与常用介入导管配套使用的一种实施方式示意图。
[0036]图7为本技术鞘芯与常用介入导管配套使用的另一种实施方式示意图。
[0037]图8a-8d为传统器械的输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快速导引鞘芯,所述鞘芯包括远端开口、近端开口和从所述远端开口延伸至所述近端开口的内腔,其特征在于,所述鞘芯从远端到近端还包括顺次连接的远端尖端段、远端柔性管体段、中间融合管体段和近端刚性段,在所述近端刚性段的远端设置有螺旋切割结构,所述螺旋切割结构由金属管等距螺旋切割而成,并且所述螺旋切割结构的螺旋间隙从近端到远端方向逐渐变宽,在所述螺旋切割结构处熔合有同种硬度的高分子材料,所述高分子材料填充所述螺旋间隙,所述螺旋切割结构和所述高分子材料共同形成内腔表面平滑的所述中间融合管体段。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速导引鞘芯,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切割结构由所述近端刚性段进一步延伸并等距螺旋切割而成。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速导引鞘芯,其特征在于,与所述螺旋切割结构熔合的所述高分子材料向近端延伸至少一段距离,覆盖所述近端刚性段的外表面。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速导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恒全徐在磊莫述衡
申请(专利权)人:巴特勒生物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