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人保护装置、车辆及其行人保护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538341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03 11:2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行人保护装置、车辆及其行人保护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行人保护装置包括护板和伸缩杆,护板包括上护板和下护板,下护板上端转动连接于上护板下端,上护板上端用以连接车辆的底盘,伸缩杆一端用以与底盘转动连接,另一端与下护板转动连接,以使得行人保护装置具有工作状态和收起状态,在工作状态下,伸缩杆伸长,以使得下护板向下翻转至远离上护板的第一位置,在收起状态下,伸缩杆缩短,以使得下护板向上翻转至靠近上护板的第二位置,本发明专利技术用于防止车外人员卷入车辆的车轮,提高车辆驾驶安全性。提高车辆驾驶安全性。提高车辆驾驶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行人保护装置、车辆及其行人保护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车辆安全
,尤其涉及一种行人保护装置、车辆及其行人保护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汽车进入人们的生活,在驾驶车辆时,驾驶员位于正常驾驶座位置,其视线会因为被车体遮挡而不能直接观察到车辆外的部分区域,这部分驾驶员不能直接观察到的区域的总和为车辆盲区,而车辆在当前行驶时不能观察到车辆外的部分区域为危险区域,通常情况下危险区域范围小于等于盲区范围。现有盲区预警装置可以给驾驶员和车外人员提供盲区警示,然而不能有效防止车外人员被卷入车轮。
[0003]上述内容仅用于辅助理解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并不代表承认上述内容是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行人保护装置、车辆及其行人保护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旨在解决现有的盲区预警装置不能有效防止车外人员被卷入车轮的技术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行人保护装置,所述行人保护装置用于防止行人卷入车辆的车轮,所述行人保护装置包括护板和伸缩杆,所述护板包括上护板和下护板,所述下护板上端转动连接于所述上护板下端,所述上护板上端用以连接所述车辆的底盘,所述伸缩杆一端用以与所述底盘转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下护板转动连接,以使得所述行人保护装置具有工作状态和收起状态,在所述工作状态下,所述伸缩杆伸长,以使得所述下护板向下翻转至远离所述上护板的第一位置,在所述收起状态下,所述伸缩杆缩短,以使得所述下护板向上翻转至靠近所述上护板的第二位置。
[0006]此外,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还提出一种车辆,所述车辆包括如上所述的行人保护装置。
[0007]可选地,所述行人保护装置设有多个,各所述行人保护装置分别设于所述车辆的各所述车轮前方。
[0008]可选地,在所述工作状态下,所述下护板下端与所述车轮底部的垂直距离大于等于5毫米,且小于等于8毫米。
[0009]可选地,各所述上护板的板面沿上下延伸,且在所述车辆自前向后的方向上呈向所述车辆外侧倾斜设置。
[0010]可选地,所述上护板的板面与所述车辆前后方向之间的倾斜夹角α大于等于40度,且小于等于50度。
[0011]可选地,所述车辆包括驾驶员警示装置和车外人员警示装置,所述驾驶员警示装置设于所述车辆的驾驶室,用以警示驾驶员,所述车外人员警示装置包括设于所述车辆的
警示灯,所述警示灯用以在路面标示出危险区域。
[0012]此外,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还提出一种车辆的行人保护方法,所述车辆为如上所述的车辆,所述车辆的行人保护方法包括:
[0013]当障碍物处于所述车辆的危险区域内时,比较所述障碍物到所述车辆的距离D与第一阈值d1;
[0014]当所述障碍物与所述车辆的距离D小于所述第一阈值d1时,控制所述行人保护装置切换至所述工作状态。
[0015]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的比较所述障碍物到所述车辆的距离D与第一阈值d1的步骤包括:
[0016]获取所述车辆的当前驾驶信息及车身参数,根据所述当前驾驶信息和所述车身参数获得所述第一阈值d1。
[0017]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车辆包括驾驶员警示装置和车外人员警示装置,所述驾驶员警示装置设于所述车辆的驾驶室,用以警示驾驶员,所述车外人员警示装置包括设于所述车辆的警示灯,所述警示灯用以在路面标示出所述危险区域;
[0018]所述的比较所述障碍物到所述车辆的距离D与第一阈值d1的步骤之前,包括:
[0019]检测所述危险区域内是否存在障碍物;
[0020]当所述危险区域内存在障碍物时,控制开启所述驾驶员警示装置和所述车外人员警示装置。
[0021]此外,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还提出一种车辆的行人保护控制装置,所述车辆的行人保护控制装置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车辆的行人保护方法控制程序,所述车辆的行人保护方法的控制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所述的车辆的行人保护方法的步骤。
[0022]此外,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还提出一种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车辆的行人保护方法的控制程序,所述的车辆的行人保护方法的控制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所述的车辆的行人保护方法的步骤。
[0023]本专利技术中,所述行人保护装置用于防止行人卷入车辆的车轮,所述行人保护装置包括护板和伸缩杆,所述护板包括上护板和下护板,所述下护板上端转动连接于所述上护板下端,所述上护板上端用以连接所述车辆的底盘,所述伸缩杆一端用以与所述底盘转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下护板转动连接,以使得所述行人保护装置具有工作状态和收起状态,当危险区域有被车辆碰倒的行人时,所述行人保护装置切换至工作状态,在所述工作状态下,所述伸缩杆伸长,以使得所述下护板向下翻转至远离所述上护板的第一位置,从而使所述下护板转动到靠近地面的位置,便于所述下护板在所述车轮前方拦截到碰倒在地的行人,避免其被卷入所述车轮,提高驾驶安全性,在所述收起状态下,所述伸缩杆缩短,以使得所述下护板向上翻转至靠近所述上护板的第二位置,从而使所述下护板转动到远离地面的位置,避免所述下护板在所述车辆正常行驶过程中碰倒地面。
附图说明
[0024]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方案涉及的硬件运行环境的车辆的行人保护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2为本专利技术行人保护保护装置(工作状态)的一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6]图3为本专利技术行人保护保护装置(收起状态)的一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7]图4为本专利技术车辆的一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8]图5为图4中A-A处的剖切示意图;
[0029]图6为本专利技术车辆的行人保护方法第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0030]图7为本专利技术车辆的行人保护方法第二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0031]图8为本专利技术车辆的行人保护方法第三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0032]附图标号说明:
[0033]标号名称标号名称100行人保护装置203远端雷达1护板204近端雷达11上护板205警示灯12下护板1001处理器2伸缩杆1002通信总线200车辆1003用户接口201车轮1004网络接口202底盘1005存储器
[0034]本专利技术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0035]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
[0036]参照图1,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方案涉及的硬件运行环境的车辆的行人保护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37]如图1所示,该所述车辆的行人保护控制装置可以包括:处理器1001,例如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通信总线1002、用户接口1003,网络接口100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行人保护装置,用于防止行人卷入车辆的车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行人保护装置包括:护板,所述护板包括上护板和下护板,所述下护板上端转动连接于所述上护板下端,所述上护板上端用以连接所述车辆的底盘;以及,伸缩杆,所述伸缩杆一端用以与所述底盘转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下护板转动连接,以使得所述行人保护装置具有工作状态和收起状态,在所述工作状态下,所述伸缩杆伸长,以使得所述下护板向下翻转至远离所述上护板的第一位置,在所述收起状态下,所述伸缩杆缩短,以使得所述下护板向上翻转至靠近所述上护板的第二位置。2.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包括权利要求1所述的行人保护装置。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行人保护装置设有多个,各所述行人保护装置分别设于所述车辆的各所述车轮前方。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工作状态下,所述下护板下端与所述车轮底部的垂直距离大于等于5毫米,且小于等于8毫米。5.如权利要求2所述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包括驾驶员警示装置和车外人员警示装置,所述驾驶员警示装置设于所述车辆的驾驶室,用以警示驾驶员,所述车外人员警示装置包括设于所述车辆的警示灯,所述警示灯用以在路面标示出危险区域。6.一种车辆的行人保护方法,所述车辆为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当障碍物处于所述车辆的危险区域内时,比较所述障碍物到所述车辆的距离D与第一阈值d1;当所述障碍物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赟罗帅罗涛李高水李伟金畅刘超文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