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于脱灰的脉冲袋式脱硫脱硝除尘器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7531021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03 11:08
便于脱灰的脉冲袋式脱硫脱硝除尘器系统,它涉及脉冲袋式除尘器设备领域,它包括进气管、电磁脉动机构、控制器、脱硝废液管、排尘管、支撑柱、脱硫废液管、脱硫机构、第二连通管、脱尘机构、第一连通管、出气管、脱硝机构、主体外壳,进气管与出气管贯穿其主体外壳,进气管一侧连接脱硝机构,脱硝机构下方设有脱硝废液管,脱硝机构一侧与脱尘机构通过第一连通管相连接,脱尘机构下方设有排尘管,本发明专利技术有益效果为:在进行净化气体时,不仅能够有效的消除气体中粉尘的同时,也能够进行消除气体中NOx及SO2,使其设备的脱硫脱硝也能够得到较好的保证,具有脱灰与脱硫脱硝等多种效果。具有脱灰与脱硫脱硝等多种效果。具有脱灰与脱硫脱硝等多种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便于脱灰的脉冲袋式脱硫脱硝除尘器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脉冲袋式除尘器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便于脱灰的脉冲袋式脱硫脱硝除尘器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工业生产中,需要通过通过燃烧煤炭等,而煤中的有害元素被释放出并形成污染物,污染物将会排入大气之中,污染物包括NOx、粉尘、SO2、CO2、重金属元素等,其中,NOx、粉尘、SO2、对大气人们危害较大,而采用其脉冲袋式除尘器进行净化作业;脉冲袋式除尘器自五十年代问世以来,经国内外广泛使用,不断改进,在净化含尘气体方面取得了很大发展,由于清灰技术先进,气布比大幅度提高,故具有处理风量大、占地面积小、净化效率高、工作可靠、结构简单、维修量小等特点。除尘效率可以达到99%以上。是一种成熟的比较完善的高效除尘设备,具有清灰能力强,除尘效率高,排放浓度低,漏风率小,能耗少,钢耗少,占地面积少,运行稳定可靠,经济效益好,清灰周期延长,降低了清灰能耗,压气耗量可大为降低等多种有益效果,脉冲袋式除尘器在日常使用中能够给人们提供方便,但是,仍具有以下不足:现有技术中,设备在进行相对应的气体进行净化作业时,对其气体的粉尘清洁作业有明显的效果与作用,而对其气体中NOx及SO2的消除效果并不明显,常常需要连接其其他设施设备进行消除,不仅导致其设备整体结构较大,且影响其设备的脱硫脱硝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设备在进行相对应的气体进行净化作业时,对其气体的粉尘清洁作业有明显的效果与作用,而对其气体中NOx及SO2的消除效果并不明显,常常需要连接其其他设施设备进行消除,不仅导致其设备整体结构较大,且影响其设备的脱硫脱硝效果的问题,提供便于脱灰的脉冲袋式脱硫脱硝除尘器系统。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是:便于脱灰的脉冲袋式脱硫脱硝除尘器系统,它包括进气管、电磁脉动机构、控制器、脱硝废液管、排尘管、支撑柱、脱硫废液管、脱硫机构、第二连通管、脱尘机构、第一连通管、出气管、脱硝机构、主体外壳,所述进气管与出气管贯穿其主体外壳,进气管一侧连接脱硝机构,脱硝机构下方设有脱硝废液管,脱硝机构一侧与脱尘机构通过第一连通管相连接,脱尘机构下方设有排尘管,脱尘机构一侧与脱硫机构通过第二连通管相连接,脱尘机构上设有出气管,脱硫废液管上方设置在脱尘机构上,支撑柱一侧固定连接在主体外壳下方;所述脱硝机构由耐压保护外壳、氨水喷射装置、氨水输送管组成,所述耐压保护外壳内设有氨水输送管与氨水喷射装置,氨水输送管上设有氨水喷射装置,所述脱尘机构由隔绝外壳壁、气流振动板、阳极板组成,所述阳极板与电磁脉动机构相连接,阳极板下方设置在气流振动板上,气流振动板设置在隔绝外壳壁上,所述脱硫机构由多级分流管、细小分流管、盛装外壳、分隔挡板、液体补充管组成,所述第二连通管一侧连接多级分流管,多级分流
管上设有细小分流管,盛装外壳上设有分隔挡板,盛装外壳一侧设有液体补充管,液体补充管贯穿其主体外壳一侧。
[0005]作为本专利技术更为具体的:所述进气管与出气管对称设置在主体外壳上,所述进气管直径与出气管直径相等。
[0006]作为本专利技术更为具体的:所述支撑柱设有两个以上,且均匀分布在主体外壳下方的外侧。
[0007]作为本专利技术更为具体的:所述氨水喷射装置设有两个以上,且两两相互对应设置,所述阳极板设有两个以上,且两两之间分隔间距相等,所述细小分流管设有两个以上,且均匀分布设置在多级分流管上。
[0008]作为本专利技术更为具体的:所述脱硝废液管呈“S”型,所述第一连通管呈倒“U”型,能够有效的隔绝气体。
[0009]作为本专利技术更为具体的:所述第二连通管直径略大于第一连通管直径,通过管道的大小区别,进而改变气体的流速。
[0010]作为本专利技术更为具体的:所述脱硫机构内装有CaCO3溶液,所述CaCO3溶液不得低于分隔挡板的一半,保证其气体能够与CaCO3溶液进行充分的混合。
[0011]本专利技术的工作原理:使用时,工作人员应当将其设备与指定设备进行安装与连接,并将其设备安装至指定位置,而后可通过控制器进行驱动设备,工作时,气体将从进气管进入,并随后进入其脱硝机构内,此时脱硝机构上的氨水喷射装置将会均匀喷射出氨水,而氨水输送管则会为其氨水喷射装置提供氨水,此时,气体将会与氨水进行接触,并发生相应的化学反应,化学式为2NO+2NO2+4NH3=4N2+6H2O,以便完成脱硝作业,而废液将会从脱硝废液管排出至设备外,而气体在经过脱硝后将会进入其脱尘机构内,此时阳极板将会吸附其气体中的粉尘等细小颗粒,而其气流振动板则会在气体的带动下,保证一定的频率振动其阳极板,使其阳极板上的粉尘掉落至排尘管,而后气体将会通过第二连通管进入脱硫机构,此时多级分流管与细小分流管将会使其气体分流,并与脱硫机构内的CaCO3液体进行充分混合,并发生SO2+
½
O2+CACO3+2H2O=CASO4+2H2O+CO2,其废液将会从脱硫废液管排出,使其得到气体进行脱硫作业,而后,其净化完成后的气体将会从出气管排出,使其最后排出气体中粉尘含量<20mg/m2,SO2含量<50mg/m2,NO2含量<100mg/m
2,
,能够较好的净化其气体内的污染物。
[0012]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专利技术有益效果为:在进行净化气体时,不仅能够有效的消除气体中粉尘的同时,也能够进行消除气体中NOx及SO2,使其设备的脱硫脱硝也能够得到较好的保证,具有脱灰与脱硫脱硝等多种效果。
附图说明
[0013]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4]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2是图1中脱硝机构13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3是图1中脱尘机构10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4是图1中脱硫机构8的结构示意图。
[0018]附图标记说明:进气管1、电磁脉动机构2、控制器3、脱硝废液管4、排尘管5、支撑柱6、脱硫废液管7、脱硫机构8、第二连通管9、脱尘机构10、第一连通管11、出气管12、脱硝机构13、主体外壳14、耐压保护外壳131、氨水喷射装置132、氨水输送管133、隔绝外壳壁101、气流振动板102、阳极板103、多级分流管801、细小分流管802、盛装外壳803、分隔挡板804、液体补充管805。
具体实施方式
[0019]参看图1-图4所示,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它包括进气管1、电磁脉动机构2、控制器3、脱硝废液管4、排尘管5、支撑柱6、脱硫废液管7、脱硫机构8、第二连通管9、脱尘机构10、第一连通管11、出气管12、脱硝机构13、主体外壳14,所述进气管1与出气管12贯穿其主体外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便于脱灰的脉冲袋式脱硫脱硝除尘器系统,其特征在于:它包括进气管(1)、电磁脉动机构(2)、控制器(3)、脱硝废液管(4)、排尘管(5)、支撑柱(6)、脱硫废液管(7)、脱硫机构(8)、第二连通管(9)、脱尘机构(10)、第一连通管(11)、出气管(12)、脱硝机构(13)、主体外壳(14),所述进气管(1)与出气管(12)贯穿其主体外壳(14),进气管(1)一侧连接脱硝机构(13),脱硝机构(13)下方设有脱硝废液管(4),脱硝机构(13)一侧与脱尘机构(10)通过第一连通管(11)相连接,脱尘机构(10)下方设有排尘管(5),脱尘机构(10)一侧与脱硫机构(8)通过第二连通管(9)相连接,脱尘机构(10)上设有出气管(12),脱硫废液管(7)上方设置在脱尘机构(10)上,支撑柱(6)一侧固定连接在主体外壳(14)下方;所述脱硝机构(13)由耐压保护外壳(131)、氨水喷射装置(132)、氨水输送管(133)组成,所述耐压保护外壳(131)内设有氨水输送管(133)与氨水喷射装置(132),氨水输送管(133)上设有氨水喷射装置(132),所述脱尘机构(10)由隔绝外壳壁(101)、气流振动板(102)、阳极板(103)组成,所述阳极板(103)与电磁脉动机构(2)相连接,阳极板(103)下方设置在气流振动板(102)上,气流振动板(102)设置在隔绝外壳壁(101)上,所述脱硫机构(8)由多级分流管(801)、细小分流管(802)、盛装外壳(803)、分隔挡板(804)、液体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丘佳锐陈林林卢敏昌杨郑斌丘文金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龙兰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