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郑州大学专利>正文

壁面温度分区控制热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53063 阅读:19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壁面温度分区控制热辊包括辊管和轴向通过辊管内部的热油通路,所述辊管内还设置有隔热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易于加工制作。在辊管内设置有隔热装置,辊管内的热油就无法与辊管的全部管壁直接接触;同时隔热装置的导热系数小,热传导效率低,热油无法通过隔热装置的热传递来有效加热辊管管壁,因此与隔热装置相连的辊管管壁就可以保持低于图案材料熔点的温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成像设备的定影装置,尤其是一种用于定影装置的壁面温 度分区控制热辊。技术背景在印刷行业,印刷花纹、图案目前很多都是通过热辊加热的方式来进行, 当需要印刷后留出一部分空白区域,以备印刷其它图案时,现有的热辊便因表 面温度不能分区控制而满足不了要求;只有按所需留出的空白区域的大小及形 状,使对应的热辊表面部位局部温度降低,使之不能达到图案材料的熔点,才 能满足工艺要求,但目前巿场上并无壁面温度可分区控制的热辊。市场现有的 典型热辊的结构如图l、图2和图3所示,包括辊管50和通过辊管50中心的内 多孔输油管51。内多孔输油管51的两端伸出辊管50并在位于辊管50内的管壁 上设有通孔54。内多孔输油管51的内腔为热油通路53。辊管50的两端面52 向中心延伸并连接内多孔输油管51的外壁。工作时,热油在热油通路53内流 动,并通过通孔54进入辊管50与内多孔输油管51之间的空腔,从而加热辊管 管壁至高于图案材料熔点的温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壁面温度分区控制热辊,这种热辊在工作时可 以将部分表面的温度控制在图案材料的熔点以下。为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的壁面温度分区控制热辊包括辊管和轴向通 过辊管内部的热油通路,所述辊管内还设置有隔热装置。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改进,所述的隔热装置为固连在辊管内壁上的槽形隔热 腔板或隔热条,所述的槽形隔热腔板与辊管内壁围成隔热腔,隔热腔的两端可 以是封闭的,也可以是畅开的。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隔热腔内设置有绝热材料或者流通有冷却流体。作为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种改进,所述的隔热腔内设置有绝热材料,绝热材料内部设置有流体冷却管。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辊管的中心还轴向设置有内管,所述的热 油通路为内管外壁与辊管内壁间形成的环柱状通路。作为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种改进,所述的热油通路为设置在辊管中心的内多孔输油管。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与所述隔热装置相接的辊管壁为薄钢板。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易于加工制作。在辊管内设置有隔热装置,辊管内的热 油就无法与辊管的全部管壁直接接触;同时隔热装置的导热系数小,热传导效 率低,热油无法通过隔热装置的热传递来有效加热辊管管壁,因此与隔热装置 相连的辊管管壁就可以保持低于图案材料熔点的温度。隔热腔内设置有绝热材料或者流通有冷却流体,可以有效保证与隔热腔相 连的辊管壁保持较低的温度。.与隔热装置相接的辊管壁为薄钢板,减少了这一部分辊管壁与辊管壁较热 部分之间的接触面积,因而减少了两者之间的热传导,有利于与隔热装置相接 的辊管壁保持较低的温度。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热辊的结构示意图2是图1的A-A剖视图3是图1的B-B剖视图4是实施例一的热辊的结构示意图5是实施例一的热辊的截面图6是实施例二的热辊的截面图7是实施例三的热辊的截面图8是实施例四的热辊的截面图9是实施例五的热辊的截面图IO是实施例六的热辊的截面图11是实施例七的热辊的截面图;图12是实施例八的热辊的截面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一如图4和图5所示,本实施例的壁面温度分区控制热辊包括辊管1和设置 在辊管中心的内多孔输油管2。内多孔输油管2的管壁上开设有通孔3,管内空 间为热油通路4。在辊管1的内壁上还固定连接有槽形隔热腔板6,槽形隔热腔 板6的两侧端部通过焊缝7焊接在辊管1的管壁上。槽形隔热腔板6可以轴向 通过辊管,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封闭在辊管内部,不必需是轴向设置。两条焊 缝7、槽形隔热腔板6以及辊管1位于两条焊缝7之间的壁面所围成的空间为隔 热腔5;辊管1壁面的其它部分、内多孔输油管2以及槽形隔热腔板6围成油腔 9。本实施例的壁面温度分区控制热辊工作时,热油在热油通路4内流动,并 通过通孔3进入辊管1内的油腔9中,从而将辊管1的壁面温度加热至图案材 料的熔点以上;隔热腔5的存在使得热油不能有效加热辊管1的相应壁面。因 此辊管1围成隔热腔5的部分壁面可以保持低于图案材料的温度。当然,隔热 腔5内也可以填充有隔热材料或者流通有冷却流体,以进一步强化隔热效果。 冷却流体可以采用各种流体,最好采用比热较大又价格便宜的水。实施例二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辊管1的管壁围成隔 热腔5的部分设置为薄钢板8。 实施例三如图7所示,与实施例二的不同之处在于隔热腔内填充有隔热材料13并且 在隔热材料13的内部设置有流体冷却管11,所述液体冷却管11紧贴在薄钢板 12的内壁上。工作时,流体冷却管ll内通入冷却流体,从而强化隔热效果。实施例四如图8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二的不同之处在于将槽形隔热腔板6替换 为隔热条15。实施例五如图9所示,与实施例二的不同之处在于以无孔的内管20代替内多孔输油 管2,内管20、辊管21以及槽形隔热腔板22围成热油通路23。本实施例的壁 面温度分区控制热辊工作时,热油在热油通路23内流动,从而将辊管21相应 的管壁温度加热至图案材料的熔点以上。实施例六.如图10所示,与实施例五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的隔热腔5由隔热槽25代 替,隔热槽25由槽形隔热腔板22围成,在隔热槽25内填充有隔热材料26并 且在隔热材料26的内部设置有流体冷却管27。隔热材料26的外表面作为辊管 1外壁面的一部分。 实施例七如图11所示,与实施例三的不同之处在于以无孔的内管40代替内多孔输 油管2,内管40、辊管41以及槽形隔热腔板42围成热油通路43。本实施例的 壁面温度分区控制热辊工作时,热油在热油通路43内流动,从而将辊管41相 应的管壁温度加热至图案材料的熔点以上。实施例八如图12所示,与实施例四的不同之处在于以无孔的内管60代替内多孔输 油管2,内管60、辊管61以及隔热条65围成热油通路63。权利要求1. 壁面温度分区控制热辊,包括辊管和轴向通过辊管内部的热油通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辊管内还设置有隔热装置。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壁面温度分区控制热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隔热 装置为固连在辊管内壁上的槽形隔热腔板或隔热条,所述的槽形隔热腔板与辊 管内壁围成隔热腔,隔热腔的两端可以是封闭的,也可以是畅开的。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壁面温度分区控制热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隔热 腔内设置有绝热材料或者流通有冷却流体。4.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壁面温度分区控制热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隔热腔内设置有绝热材料,绝热材料内部设置有流体冷却管。5. 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壁面温度分区控制热辊,其特征在于 所述辊管的中心还轴向设置有内管,所述的热油通路为内管外壁与辊管内壁间 形成的环柱状通路。6. 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壁面温度分区控制热辊,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热油通路为设置在辊管中心的内多孔输油管。7. 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壁面温度分区控制热辊,其特征在于 与所述隔热装置相接的辊管壁为薄钢板。8.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壁面温度分区控制热辊,其特征在于与所述隔热 装置相接的辊管壁为薄钢板。9.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壁面温度分区控制热辊,其特征在于与所述隔热 装置相接的辊管壁为薄钢板。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壁面温度分区控制热辊包括辊管和轴向通过辊管内部的热油通路,所述辊管内还设置有隔热装置。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易于加工制作。在辊管内设置有隔热装置,辊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壁面温度分区控制热辊,包括辊管和轴向通过辊管内部的热油通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辊管内还设置有隔热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其伍刘敏珊宫本希赵红建王永庆王素珍王丹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41[中国|河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