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发光化合物及利用其的有机电致发光元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529260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03 11:0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新型的有机发光化合物及利用其的有机电致发光元件,更详细而言,涉及热稳定性、电化学稳定性、发光能力、空穴/电子传输能力优异的化合物以及通过使该化合物包含在一层以上的有机物层中从而发光效率、驱动电压、寿命等特性提高了的有机电致发光元件。寿命等特性提高了的有机电致发光元件。寿命等特性提高了的有机电致发光元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有机发光化合物及利用其的有机电致发光元件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新型的有机发光化合物及利用其的有机电致发光元件,更详细而言,涉及热稳定性、电化学稳定性、空穴传输能力优异的化合物以及通过使其包含在一层以上的有机物层中从而发光效率、驱动电压、寿命等特性提高了的有机电致发光元件。

技术介绍

[0002]有机电致发光元件(以下,称为“有机EL元件”)在两个电极之间施加电流或电压时,空穴会从阳极注入至有机物层,电子会从阴极注入至有机物层。当所注入的空穴和电子相遇时,会形成激子(exciton),该激子跃迁至基态而发出光。此时,用于有机物层的物质根据其功能可分为发光物质、空穴注入物质、空穴传输物质、电子传输物质、电子注入物质等。
[0003]有机EL元件的发光物质根据发光颜色可以分为蓝色、绿色、红色发光物质。除此以外,可以分为用于呈现更加自然的颜色的黄色和橙色发光物质。此外,为了色纯度的增加和通过能量转移的发光效率的增大,作为发光物质,可以使用主体/掺杂体系。掺杂物质可以分为使用有机物质的荧光掺杂物和使用包含Ir、Pt等重原子(heavy atoms)的金属配位化合物的磷光掺杂物。由于磷光材料的开发与荧光相比理论上能够提高高达4倍的发光效率,因此不仅是磷光掺杂物,对于磷光主体材料也受到关注。
[0004]目前为止,作为空穴注入层、空穴传输层、空穴阻挡层、电子传输层材,由以下化学式表示的NPB、BCP、Alq3等广为熟知,就发光材料而言,报告了蒽衍生物作为荧光主体/掺杂材料。特别是,作为发光材料中在效率提高方面具有巨大优势的磷光材料,Firpic、Ir(ppy)3、(acac)Ir(btp)2等包含Ir的金属配位化合物已作为蓝色、绿色、红色磷光掺杂材料而得到使用。现如今,CBP作为磷光主体材料表现出优异的特性。
[0005]但是,以往的材料虽在发光特性方面具有优势,但玻璃化转变温度低,热稳定性非常差,因此在有机EL元件的寿命方面无法达到令人满意的水平。因而,需要开发性能优异的有机物层材料。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技术课题
[0007]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够应用于有机电致发光元件,且热稳定性、电化学稳定性、空穴传输能力优异而能够用作空穴传输层材料的新型有机化合物。
[0008]此外,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包含上述新型有机化合物而表现出低驱动电压和高发光效率,且寿命提高了的有机电致发光元件。
[0009]解决课题的方法
[0010]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以下化学式1所表示的化合物:
[0011][化学式1][0012][0013](上述化学式1中,
[0014]X为O或S,
[0015]a和b各自为0至4的整数,
[0016]R1和R2彼此相同或不同,各自独立地选自由氢、氘、卤素基、氰基、硝基、氨基、C1~C
40
的烷基、C2~C
40
的烯基、C2~C
40
的炔基、C3~C
40
的环烷基、原子核数3至40个的杂环烷基、C6~C
60
的芳基、原子核数5至60个的杂芳基、C1~C
40
的烷氧基、C6~C
60
的芳氧基、C1~C
40
的烷基甲硅烷基、C6~C
60
的芳基甲硅烷基、C1~C
40
的烷基硼基、C6~C
60
的芳基硼基、C6~C
60
的芳基膦基、C6~C
60
的芳基氧化膦基和C6~C
60
的芳基胺基组成的组,
[0017]A环为C6~C
40
的多环芳香族环,
[0018]n1至n3各自为0至3的整数,
[0019]L1至L3彼此相同或不同,各自独立地选自由单键、C6~C
18
的亚芳基和原子核数5至18个的亚杂芳基组成的组,
[0020]Ar1和Ar2彼此相同或不同,各自独立地选自由C6~C
60
的芳基和原子核数5至60个的杂芳基组成的组,
[0021]上述A环的多环芳香族环、L1至L3的亚芳基和亚杂芳基、Ar1和Ar2的芳基和杂芳基、以及R1至R2的烷基、烯基、炔基、环烷基、杂环烷基、芳基、杂芳基、烷氧基、芳氧基、烷基甲硅烷基、芳基甲硅烷基、烷基硼基、芳基硼基、芳基膦基、芳基氧化膦基和芳基胺基各自独立地被选自由氢、氘、卤素、氰基、硝基、C1~C
40
的烷基、C2~C
40
的烯基、C2~C
40
的炔基、C3~C
40
的环烷基、原子核数3至40的杂环烷基、C6~C
60
的芳基、原子核数5至60的杂芳基、C1~C
40
的烷氧基、C6~C
60
的芳氧基、C1~C
40
的烷基甲硅烷基、C6~C
60
的芳基甲硅烷基、C1~C
40
的烷基硼基、C6~C
60
的芳基硼基、C6~C
60
的芳基膦基、C6~C
60
的芳基氧化膦基和C6~C
60
的芳基胺基组成的组中的一种以上的取代基取代或非取代,此时,当上述取代基为多个时,它们彼此相同或不同)。
[0022]此外,本专利技术提供有机电致发光元件,其包含(i)阳极、(ii)阴极以及(iii)介于上述阳极和阴极之间的一层以上的有机物层,上述一层以上的有机物层中至少一层包含上述化学式1所表示的化合物。
[0023]专利技术效果
[0024]本专利技术的化合物的热稳定性、电化学稳定性、空穴传输能力优异,因此能够作为有机电致发光元件的有机物层材料有效使用。
[0025]此外,有机物层包含本专利技术的化合物的有机电致发光元件在发光性能、驱动电压、寿命、效率等方面大幅提高而能够有效应用于全彩色显示器面板等。
附图说明
[0026]图1是概略性表示本专利技术的一例的有机电致发光元件的截面图。
[0027]图2是概略性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例的有机电致发光元件的截面图。
[0028]**符号说明**
[0029]100:阳极
ꢀꢀꢀꢀꢀꢀꢀꢀꢀꢀꢀꢀꢀꢀ
200:阴极
[0030]300:有机物层
ꢀꢀꢀꢀꢀꢀꢀꢀꢀꢀ
310:空穴注入层
[0031]320:空穴传输层
ꢀꢀꢀꢀꢀꢀꢀꢀ
330:发光层
[0032]340:电子传输层
ꢀꢀꢀꢀꢀꢀꢀꢀ
350:电子注入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33]以下,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
[0034]<新型化合物>
[0035]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新型有机化合物,其电化学稳定性、热稳定性、载流子传输能力(尤其空穴传输能力)优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有机化合物,其由以下化学式1表示:化学式1所述化学式1中,X为O或S,a和b各自为0至4的整数,R1和R2彼此相同或不同,各自独立地选自由氢、氘、卤素基、氰基、硝基、氨基、C1~C
40
的烷基、C2~C
40
的烯基、C2~C
40
的炔基、C3~C
40
的环烷基、原子核数3至40个的杂环烷基、C6~C
60
的芳基、原子核数5至60个的杂芳基、C1~C
40
的烷氧基、C6~C
60
的芳氧基、C1~C
40
的烷基甲硅烷基、C6~C
60
的芳基甲硅烷基、C1~C
40
的烷基硼基、C6~C
60
的芳基硼基、C6~C
60
的芳基膦基、C6~C
60
的芳基氧化膦基和C6~C
60
的芳基胺基组成的组,A环为C6~C
40
的多环芳香族环,n1至n3各自为0至3的整数,L1至L3彼此相同或不同,各自独立地选自由单键、C6~C
18
的亚芳基和原子核数5至18个的亚杂芳基组成的组,Ar1和Ar2彼此相同或不同,各自独立地选自由C6~C
60
的芳基和原子核数5至60个的杂芳基组成的组,所述A环的多环芳香族环、L1至L3的亚芳基和亚杂芳基、Ar1和Ar2的芳基和杂芳基、以及R1至R2的烷基、烯基、炔基、环烷基、杂环烷基、芳基、杂芳基、烷氧基、芳氧基、烷基甲硅烷基、芳基甲硅烷基、烷基硼基、芳基硼基、芳基膦基、芳基氧化膦基和芳基胺基各自独立地被选自由氢、氘、卤素、氰基、硝基、C1~C
40
的烷基、C2~C
40
的烯基、C2~C
40
的炔基、C3~C
40
的环烷基、原子核数3至40的杂环烷基、C6~C
60
的芳基、原子核数5至60的杂芳基、C1~C
40
的烷氧基、C6~C
60
的芳氧基、C1~C
40
的烷基甲硅烷基、C6~C
60
的芳基甲硅烷基、C1~C
40
的烷基硼基、C6~C
60
的芳基硼基、C6~C
60
的芳基膦基、C6~C
60
的芳基氧化膦基和C6~C
60
的芳基胺基组成的组中的一种以上的取代基取代或非取代,此时,当所述取代基为多个时,它们彼此相同或不同。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合物,所述化学式1所表示的化合物由以下化学式2表示:化学式2
所述化学式2中,X、R1、R2、a、b、L1至L3、n1至n3、Ar1和Ar2各自与权利要求1中的定义相同,B环为C6~C
40
的单环芳香族环或C6~C
40
的多环芳香族环。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合物,所述化学式1所表示的化合物由以下化学式3至5中的任一个表示:化学式3化学式4化学式5所述化学式3至5中,X、R1、R2、a、b、L1至L3、n1至n3、Ar1和Ar2各自与权利要求1中的定义相同。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合物,所述化学式1所表示的化合物由以下化学式6或7表
示:化学式6化学式7所述化学式6和7中,X、R1、R2、a、b、L1至L3、n1至n3、Ar1各自与权利要求1中的定义相同,B环为C6~C
40
的单环芳香族环或C6~C
40
的多环芳香族环,c为0或1,Y1选自由O、S、C(Ar3)(Ar4)和N(Ar5)组成的组,d为0至4的整数,e为0至3的整数,R3、R4、Ar3至Ar5彼此相同或不同,各自独立地选自由氢、氘、卤素基、氰基、硝基、氨基、C1~C
40
的烷基、C2~C
40
的烯基、C2~C
40
的炔基、C3~C
40
的环烷基、原子核数3至40个的杂环烷基、C6~C
60
的芳基、原子核数5至60个的杂芳基、C1~C
40
的烷氧基、C6~C
60
的芳氧基、C1~C
40
的烷基甲硅烷基、C6~C
60
的芳基甲硅烷基、C1~C
40
的烷基硼基、C6~C
60
的芳基硼基、C6~C
60
的芳基膦基、C6~C
60
的芳基氧化膦基和C6~C
60
的芳基胺基组成的组,所述B环的单环芳香族环和多环芳香族环、R3、R4、Ar3至Ar5的烷基、烯基、炔基、环烷基、杂环烷基、芳基、杂芳基、烷氧基、芳氧基、烷基甲硅烷基、芳基甲硅烷基、烷基硼基、芳基硼基、芳基膦基、芳基氧化膦基和芳基胺基各自独立地被选自由氢、氘、卤素、氰基、硝基、C1~C
40
的烷基、C2~C
40
的烯基、C2~C
40
的炔基、C3~C
40
的环烷基、原子核数3至40的杂环烷基、C6~C
60
的芳基、原子核数5至60的杂芳基、C1~C
40
的烷氧基、C6~C
60
的芳氧基、C1~C
40
的烷基甲硅烷基、C6~C
60
的芳基甲硅烷基、C1~C
40
的烷基硼基、C6~C
60
的芳基硼基、C6~C
60
的芳基膦基、C6~C
60
的芳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载依朴镐喆严玟植金荣模李龙焕朴祐材
申请(专利权)人:索路思高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