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解用循环水的冷却塔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519687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02 18: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解用循环水的冷却塔,涉及循环水冷却技术领域。该电解用循环水的冷却塔包括冷却塔,所述冷却塔两侧分别开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出水口内部与双向球形阀转动连接,所述双向球形阀顶端和底端分别固定连接有上开关和下开关,所述上开关设置在双向球形阀控制盒内部,所述双向球形阀控制盒一侧与冷却塔外壁固定连接,所述上开关内部被掏空,所述上开关内部套接有转动杆。该电解用循环水的冷却塔,当冷却塔中的水冷却完成后,温度传动装置会通过齿条杆带动齿轮转动,从而使得双向球形阀转动九十度,使得冷却塔中的水会自动从出水口流出,从而达到该冷却塔在冷却完成后水自动排除的效果,节省了人力。节省了人力。节省了人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解用循环水的冷却塔


[0001]本技术涉及循环水冷却
,具体为一种电解用循环水的冷却塔。

技术介绍

[0002]锰,化学符号是Mn,它的原子序数是25,是一种灰白色、硬脆、有光泽的过渡金属,纯净的金属锰是比铁稍软的金属,含少量杂质的锰坚而脆,潮湿处会氧化。
[0003]在生产锰的工艺中,一般会使用到电解法来生产,在电解过程中,为了节省资源,一般会使用到循环水,对循环水的冷却则需要在冷却塔中进行。
[0004]而现有的制锰电解工艺中用到的冷却塔在冷却完成后一般需要人工进行排水,这会造成人力资源的浪费,增加了工厂的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6]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电解用循环水的冷却塔,解决了冷却塔中的水在冷却完成后需要人工排水的问题。
[0007](二)技术方案
[0008]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电解用循环水的冷却塔,包括冷却塔,所述冷却塔两侧分别开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出水口内部与双向球形阀转动连接,所述双向球形阀顶端和底端分别固定连接有上开关和下开关,所述上开关设置在双向球形阀控制盒内部,所述双向球形阀控制盒一侧与冷却塔外壁固定连接,所述上开关内部被掏空,所述上开关内部套接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顶端与齿轮中心处固定连接,所述齿轮顶部与第一传动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一传动杆顶端通过液压传动组件与第二传动杆活动连接,所述第二传动杆顶端与传动支架一端固定连接,所述传动支架另一端与水位传动组件活动连接,所述水位传动组件位于冷却塔内部,所述冷却塔内壁固定连接有冷却层,所述冷却层右侧底部被温度传动装置贯穿,所述温度传动装置左端位于冷却塔内部。
[0009]优选的,所述液压传动组件包括第一传动活塞,所述第一传动活塞底部与第一传动杆顶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一传动活塞通过第一液压仓和第二液压仓与第二传动活塞活动连接,所述第二传动活塞顶部与第二传动杆底端固定连接。
[0010]优选的,所述第一液压仓与第二液压仓内部连通,所述第一液压仓和第二液压仓与双向球形阀控制盒内壁固定连接。
[0011]优选的,所述水位传动组件包括挡板,所述挡板顶部与传动支架固定连接,所述挡板底部固定连接有浮块,所述挡板侧面设置在第一挡块和第二挡块之间,所述第一挡块和第二挡块与冷却层内壁固定连接。
[0012]优选的,所述温度传动装置内壁与第三传动活塞活动连接,所述第三传动活塞右侧与齿条杆固定杆固定连接,所述齿条杆固定杆右端与齿条杆固定连接,所述齿条杆设置
在双向球形阀控制盒内部。
[0013]优选的,所述第一挡块和第二挡块之间的距离减去挡板的厚度等于齿轮到齿条杆的距离。
[0014]优选的,所述齿条杆上的齿条长度等于齿轮周长的四分之一。
[0015](三)有益效果
[0016]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电解用循环水的冷却塔。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7](1)、该电解用循环水的冷却塔,当冷却塔中的水冷却完成后,温度传动装置会通过齿条杆带动齿轮转动,从而使得双向球形阀转动九十度,使得冷却塔中的水会自动从出水口流出,从而达到该冷却塔在冷却完成后水自动排除的效果,节省了人力。
[0018](2)、该电解用循环水的冷却塔,齿条杆上齿条的长度和齿轮周长的特殊设计使得冷却塔中的水在水完全冷却后才会排出,防止冷却塔中的水在未完全冷却就排出,对循环水的使用造成影响。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技术主体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本技术A部分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1]图3为本技术上开关俯视图。
[0022]图中:1冷却塔、2进水口、3出水口、4双向球形阀、41上开关、42下开关、5双向球形阀控制盒、6转动杆、7齿轮、8第一传动杆、9液压传动组件、91第一传动活塞、92第一液压仓、93第二液压仓、94第二传动活塞、10第二传动杆、11传动支架、12水位传动组件、121挡板、122浮块、13第一挡块、14第二挡块、15冷却层、16温度传动装置、161第三传动活塞、162齿条杆固定杆、163齿条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4]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电解用循环水的冷却塔,包括冷却塔1,冷却塔1两侧分别开设有进水口2和出水口3,出水口3内部与双向球形阀4转动连接,双向球形阀4顶端和底端分别固定连接有上开关41和下开关42,上开关41设置在双向球形阀控制盒5内部,双向球形阀控制盒5一侧与冷却塔1外壁固定连接,上开关41内部被掏空,上开关41内部套接有转动杆6,转动杆6顶端与齿轮7中心处固定连接,齿轮7顶部与第一传动杆8固定连接,第一传动杆8顶端通过液压传动组件9与第二传动杆10活动连接,液压传动组件9包括第一传动活塞91,第一传动活塞91底部与第一传动杆8顶端转动连接,第一传动活塞91通过第一液压仓92和第二液压仓93与第二传动活塞94活动连接,第一液压仓92与第二液压仓93内部连通,第一液压仓92和第二液压仓93与双向球形阀控制盒5内壁固定连接,第二传动活塞94顶部与第二传动杆10底端固定连接,第二传动杆10顶端与传动支架11一端固定连接,传动支架11另一端与水位传动组件12活动连接,水位传动组件12位于冷却
塔1内部,水位传动组件12包括挡板121,挡板121顶部与传动支架11固定连接,挡板121底部固定连接有浮块122,挡板121侧面设置在第一挡块13和第二挡块14之间,第一挡块13和第二挡块14与冷却层15内壁固定连接,第一挡块13和第二挡块14之间的距离减去挡板121的厚度等于齿轮7到齿条杆163的距离,冷却塔1内壁固定连接有冷却层15,冷却层15右侧底部被温度传动装置16贯穿,温度传动装置16左端位于冷却塔1内部,温度传动装置16内壁与第三传动活塞161活动连接,第三传动活塞161右侧与齿条杆固定杆162固定连接,齿条杆固定杆162右端与齿条杆163固定连接,齿条杆163设置在双向球形阀控制盒5内部,齿条杆163上的齿条长度等于齿轮7周长的四分之一,齿条杆163上齿条的长度和齿轮7周长的特殊设计使得冷却塔1中的水在水完全冷却后才会排出,防止冷却塔1中的水在未完全冷却就排出,对循环水的使用造成影响。
[0025]在该电解用循环水的冷却塔中,当冷却塔1中的水冷却完成后,温度传动装置16会通过齿条杆163带动齿轮7转动,从而使得双向球形阀4转动九十度,使得冷却塔1中的水会自动从出水口3流出,从而达到该冷却塔1在冷却完成后水自动排除的效果,节省了人力。
[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解用循环水的冷却塔,包括冷却塔(1),所述冷却塔(1)两侧分别开设有进水口(2)和出水口(3),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口(3)内部与双向球形阀(4)转动连接,所述双向球形阀(4)顶端和底端分别固定连接有上开关(41)和下开关(42),所述上开关(41)设置在双向球形阀控制盒(5)内部,所述双向球形阀控制盒(5)一侧与冷却塔(1)外壁固定连接,所述上开关(41)内部被掏空,所述上开关(41)内部套接有转动杆(6),所述转动杆(6)顶端与齿轮(7)中心处固定连接,所述齿轮(7)顶部与第一传动杆(8)固定连接,所述第一传动杆(8)顶端通过液压传动组件(9)与第二传动杆(10)活动连接,所述第二传动杆(10)顶端与传动支架(11)一端固定连接,所述传动支架(11)另一端与水位传动组件(12)活动连接,所述水位传动组件(12)位于冷却塔(1)内部,所述冷却塔(1)内壁固定连接有冷却层(15),所述冷却层(15)右侧底部被温度传动装置(16)贯穿,所述温度传动装置(16)左端位于冷却塔(1)内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解用循环水的冷却塔,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传动组件(9)包括第一传动活塞(91),所述第一传动活塞(91)底部与第一传动杆(8)顶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一传动活塞(91)通过第一液压仓(92)和第二液压仓(93)与第二传动活塞(94)活动连接,所述第二传动活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梅泽锋刘萍宋建伟章汉云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江南锰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