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焊接套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509520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02 18: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焊接套管,具体涉及到电缆防护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接地引线和电缆,接地引线由第一接地引线和第二接地引线组成,接地引线外侧设有第一热缩管,第一热缩管的内侧壁与第一接地引线的侧壁相接,第一热缩管内设有第一锁紧环、第二锁紧环、第一屏蔽环和第二热缩管,第二热缩管内设有第三锁紧环和第二屏蔽环,电缆和第二接地引线的端部设于第二热缩管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焊接套管,能够防止信号外泄,提高了电缆与接地引线连接的稳定性。连接的稳定性。连接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焊接套管


[0001]本技术属于电缆防护
,具体涉及一种焊接套管。

技术介绍

[0002]电缆通常是由一根或多根相互绝缘的导体和外包绝缘保护层制成,将电力或信息从一处传输到另一处的导线。
[0003]电缆与接地引线相接时,会出现信号泄露和连接不稳定的现象。因此,现需要一种能够解决以上问题的焊接套管。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焊接套管,能够防止信号外泄,提高了电缆与接地引线连接的稳定性。
[0005]本技术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6]一种焊接套管,包括接地引线和电缆,所述接地引线由第一接地引线和第二接地引线组成,所述接地引线外侧设有第一热缩管,所述第一热缩管的内侧壁与所述第一接地引线的侧壁相接;所述第一热缩管内设有第一锁紧环、第二锁紧环、第一屏蔽环和第二热缩管,所述第一锁紧环的外侧壁与所述第一热缩管的内侧壁和所述第一接地引线的侧壁相接,所述第一锁紧环的内侧壁与所述第二热缩管的外侧壁相接,所述第二锁紧环的外侧壁和内侧壁分别与所述第一热缩管的内侧壁和所述电缆的侧壁相接,所述第一屏蔽环的外侧壁与所述第一热缩管的内侧壁和所述第一接地引线的侧壁相接,所述第一屏蔽环的内侧壁与所述电缆的侧壁相接,所述第二热缩管的外侧壁与所述第一热缩管的内侧壁、所述电缆的侧壁和所述第一锁紧环的内侧壁相接;所述第二热缩管内设有第三锁紧环和第二屏蔽环,所述电缆和所述第二接地引线的端部设于所述第二热缩管内,所述第三锁紧环的内侧壁和外侧壁分别与所述第二接地引线的侧壁和所述第二热缩管的内侧壁相接,所述第二屏蔽环的外侧壁与所述第二热缩管的内侧壁和所述第二接地引线的侧壁相接,所述第二屏蔽环的内侧壁与所述电缆的侧壁相接。
[0007]优选的,所述第一热缩管和所述第二热缩管为受热收缩的透明蓝色绝缘套。
[0008]优选的,所述第一锁紧环、所述第二锁紧环和所述第三锁紧环由热稳定的热塑性塑料制成。
[0009]优选的,所述第一屏蔽环和所述第二屏蔽环为焊锡环。
[0010]优选的,所述第一热缩管的内侧壁设有与所述第一锁紧环、所述第二锁紧环和所述第一屏蔽环相匹配的第一卡槽,所述第二热缩管的内侧壁设有与所述第三锁紧环和所述第二屏蔽环相匹配的第二卡槽,所述第一卡槽的槽底与所述第一锁紧环、所述第二锁紧环和所述第一屏蔽环的外侧壁相接,所述第二卡槽的槽底与所述第三锁紧环和所述第二屏蔽环的外侧壁相接。
[0011]优选的,所述第一锁紧环的两端和所述第一屏蔽环的一端外侧壁设有第一斜坡
面。
[0012]优选的,所述第一锁紧环的两端、所述第二锁紧环的一端和所述第一屏蔽环的一端内侧壁设有第二斜坡面。
[0013]本技术的有益的效果:
[0014]本技术接地引线由第一接地引线和第二接地引线组成,接地引线外侧设有第一热缩管,第一热缩管的内侧壁与第一接地引线的侧壁相接,第一热缩管内设有第一锁紧环、第二锁紧环、第一屏蔽环和第二热缩管,第二热缩管内设有第三锁紧环和第二屏蔽环,电缆和第二接地引线的端部设于第二热缩管内;第一热缩管和第二热缩管受热收缩,使电缆与接地引线连接的更加稳定,第一锁紧环、第二锁紧环和第三锁紧环进一步提高了第二热缩管、电缆和第二接地引线固定的稳定性,第一接地引线、第一屏蔽环和第二屏蔽环可防止信号外泄。
附图说明
[0015]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
[0016]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第二热缩管的结构示意图。
[0018]附图标记说明:
[0019]1、接地引线;2、第一接地引线;3、第二接地引线;4、电缆;5、第一热缩管;6、第二热缩管;7、第一锁紧环;8、第二锁紧环;9、第三锁紧环;10、第一屏蔽环;11、第二屏蔽环;12、第一卡槽;13、第二卡槽;14、第一斜坡面;15、第二斜坡面。
具体实施方式
[0020]如图1所示,一种焊接套管,包括接地引线1和电缆4,接地引线1由第一接地引线2和第二接地引线3组成,接地引线1外侧设有第一热缩管5,第一热缩管5的内侧壁与第一接地引线2的侧壁相接,第一热缩管5内设有第一锁紧环7、第二锁紧环8、第一屏蔽环10和第二热缩管6;第一热缩管5的内侧壁设有与第一锁紧环7、第二锁紧环8和第一屏蔽环10相匹配的第一卡槽12,第一锁紧环7的外侧壁与第一卡槽12的槽底和第一接地引线2的侧壁相接,第一锁紧环7的内侧壁与第二热缩管6的外侧壁相接,第二锁紧环8的外侧壁和内侧壁分别与第一卡槽12的槽底和电缆4的侧壁相接,第一锁紧环7和第二锁紧环 8分别设于第一热缩管5的两端;第一屏蔽环10的外侧壁与第一卡槽12的槽底和第一接地引线2的侧壁相接,第一屏蔽环10的内侧壁与电缆4的侧壁相接,第二热缩管6的外侧壁与第一热缩管5的内侧壁、电缆4的侧壁和第一锁紧环7 的内侧壁相接,第一卡槽12使第一锁紧环7、第二锁紧环8和第一屏蔽环10固定的更加牢靠。
[0021]第二热缩管6内设有第三锁紧环9和第二屏蔽环11,电缆4和第二接地引线3的端部设于第二热缩管6内,第二热缩管6的内侧壁设有与第三锁紧环9 和第二屏蔽环11相匹配的第二卡槽13;第三锁紧环9的内侧壁和外侧壁分别与第二接地引线3的侧壁和第二卡槽13的槽底相接,第二屏蔽环11的外侧壁与第二卡槽13的槽底和第二接地引线3的侧壁相接,第二屏蔽环11的内侧壁与电缆4的侧壁相接,第二卡槽13使第三锁紧环9和第二屏蔽环11固定的
更加牢靠。
[0022]第一热缩管5和第二热缩管6为受热收缩的透明蓝色绝缘套,第一热缩管5 和第二热缩管6受热收缩,使电缆4与接地引线1连接的更加稳定;第一锁紧环7、第二锁紧环8和第三锁紧环9由热稳定的热塑性塑料制成,第一屏蔽环 10和第二屏蔽环12为焊锡环,第一锁紧环7、第二锁紧环8和第三锁紧环9进一步提高了第二热缩管6、电缆4和第二接地引线3固定的稳定性,第一接地引线2、第一屏蔽环10和第二屏蔽环11可防止信号外泄;第一锁紧环7的两端和第一屏蔽环10的一端外侧壁设有第一斜坡面14,第一锁紧环7的两端、第二锁紧环8的一端和第一屏蔽环10的一端内侧壁设有第二斜坡面15,第一斜坡面 14使第一接地引线2进入第一热缩管5内时更加流畅,第二斜坡面15使电缆4 和第二热缩管6插入第二热缩管4内时更加流畅。
[0023]本技术的工作方式:将电缆4和第一接地引线2分别插入第一热缩管5 内,电缆4贯穿第一热缩管5,电缆4的一端和第二接地引线3插入第二热缩管 6内,加热第二热缩管6,拉动电缆4将第二热缩管6拉进第一热缩管2内,再加热第一热缩管,第一热缩管5和第二热缩管6受热收缩,使电缆4与接地引线1连接的更加稳定,第一锁紧环7、第二锁紧环8和第三锁紧环9进一步提高了第二热缩管6、电缆4和第二接地引线3固定的稳定性,第一接地引线2、第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焊接套管,包括接地引线和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地引线由第一接地引线和第二接地引线组成,所述接地引线外侧设有第一热缩管,所述第一热缩管的内侧壁与所述第一接地引线的侧壁相接;所述第一热缩管内设有第一锁紧环、第二锁紧环、第一屏蔽环和第二热缩管,所述第一锁紧环的外侧壁与所述第一热缩管的内侧壁和所述第一接地引线的侧壁相接,所述第一锁紧环的内侧壁与所述第二热缩管的外侧壁相接,所述第二锁紧环的外侧壁和内侧壁分别与所述第一热缩管的内侧壁和所述电缆的侧壁相接,所述第一屏蔽环的外侧壁与所述第一热缩管的内侧壁和所述第一接地引线的侧壁相接,所述第一屏蔽环的内侧壁与所述电缆的侧壁相接,所述第二热缩管的外侧壁与所述第一热缩管的内侧壁、所述电缆的侧壁和所述第一锁紧环的内侧壁相接;所述第二热缩管内设有第三锁紧环和第二屏蔽环,所述电缆和所述第二接地引线的端部设于所述第二热缩管内,所述第三锁紧环的内侧壁和外侧壁分别与所述第二接地引线的侧壁和所述第二热缩管的内侧壁相接,所述第二屏蔽环的外侧壁与所述第二热缩管的内侧壁和所述第二接地引线的侧壁相接,所述第二屏蔽环的内侧壁与所述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浦亚芹韩晓明马腾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晗普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