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一体化规格转换插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502174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02 18: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插头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一体化规格转换插头,包括插头本体,插头本体包括第一壳体、第二壳体以及第三壳体,第一壳体的下端一体设有第一插口,第二壳体的下端安装于第一壳体的上端且第二壳体的外壁上一体设有若干个第二插口,第三壳体的下端安装于第一壳体的上端且第三壳体的外壁上一体设有若干个第三插口,第一壳体、第二壳体以及第三壳体之间围成有封闭的且用于连通第一插口、第二插口以及第三插口的空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一体化模块设计,结构简单,布局合理,安装方便,且其可以通过第一插口实现电路的输入,并通过第二插口以及第三插口可以实现多种规格电路的输出,通用性强。通用性强。通用性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一体化规格转换插头


[0001]本技术涉及插头
,具体为一种一体化规格转换插头。

技术介绍

[0002]汽车连接器是在电路内被阻断处或孤立不通的电路之间,架起沟通的桥梁,从而使电流流通,使电路实现预定的功能。而转换插头是汽车连接器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通过转换插头与需要实现连通的电路上的插座插接,从而实现电路之间的连通。
[0003]在汽车的日常保养、维修以及改装中,经常需要对汽车的电路进行扩展或者改进,单一规格的转换插头往往难以满足现有的需求。
[0004]因此,如何对现有的转换插头进行改进,使其克服上述存在的问题,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一体化规格转换插头,其采用一体化模块设计,结构简单,安装方便,且规格多样,得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不足。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一体化规格转换插头,包括插头本体,所述插头本体包括第一壳体、第二壳体以及第三壳体,所述第一壳体的下端一体设有第一插口,所述第二壳体的下端安装于第一壳体的上端且第二壳体的外壁上一体设有若干个第二插口,所述第三壳体的下端安装于第一壳体的上端且第三壳体的外壁上一体设有若干个第三插口,所述的第一壳体、第二壳体以及第三壳体之间围成有封闭的且用于连通第一插口、第二插口以及第三插口的空腔。
[0007]优选的,所述的第二插口以及第三插口均为一个,且所述的第二插口以及第三插口之间形成V形结构。其优点是:结构更加紧凑,且便于进行插接。
[0008]优选的,所述第一壳体的上端设有环形的第一凹槽,所述第二壳体的下端一体延伸有第一延伸部,所述第三壳体的下端一体延伸有第二延伸部,且所述的第一延伸部与第二延伸部之间围成有可上下滑动匹配于第一凹槽的环形本体。其优点是:得以提高所述的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以及第三壳体之间的装配精度以及密封性。
[0009]优选的,所述第一凹槽内设有密封圈。其优点是:得以进一步提高所述的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以及第三壳体之间的密封性。
[0010]优选的,所述第二壳体上靠近第三壳体的端面上设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三壳体上靠近第二壳体的端面上一体设有与第二凹槽相匹配的凸出部。其优点是:得以提高所述的第二壳体与第三壳体之间的装配精度以及密封性。
[0011]优选的,所述第二凹槽内设有密封条。其优点是:得以进一步提高所述的第二壳体与第三壳体之间的密封性。
[0012]优选的,所述的第二壳体以及第三壳体之间通过卡扣或者螺钉相连。其优点是:结构简单,安装方便。
[0013]优选的,所述的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之间通过卡扣或者螺钉相连,所述的第一壳体与第三壳体之间通过卡扣或者螺钉相连。其优点是:结构简单,安装方便。
[0014]优选的,所述第二壳体上铰接有用于密封第二插口的第一盖体,所述第三壳体上铰接有用于密封第三插口的第二盖体。其优点是:在不使用时,可以通过所述第一盖板盖住第二插口,通过所述第二盖板盖住第三插口,从而避免灰尘等异物进入。
[0015]优选的,所述第一插口上设有定位槽。其优点是:通过所述定位槽进行定位,便于实现所述第一插口与对应插座之间的准确连接。
[00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采用一体化模块设计,结构简单,布局合理,安装方便,且其可以通过所述第一插口实现电路的输入,并通过所述第二插口以及第三插口可以实现多种规格电路的输出,通用性强。
附图说明
[0017]图1是本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立体图;
[0018]图2是本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立体爆炸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的说明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0020]请参照图1和图2,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一体化规格转换插头,包括插头本体100、第一盖体24以及第二盖体34,插头本体100包括第一壳体1、第二壳体2以及第三壳体3;第一壳体1的下端一体设有第一插口11,第一插口11上设有定位槽13,通过定位槽13进行定位,便于实现第一插口11与对应插座之间的准确连接,从而实现电路的输入。第二壳体2的外壁上一体设有若干个第二插口21,第三壳体3的外壁上一体设有若干个第三插口31,第一插口11分别连通于第二插口21和第三插口31,而且第二插口21以及第三插口31既可以是相同的规格,又可以是不同的规格,得以实现多种规格的电路输出。第二壳体2的下端通过螺钉或者卡接的方式安装固定于第一壳体1的上端(附图中为螺钉相连,且螺钉未画出),第三壳体3的下端通过螺钉或者卡接的方式安装固定于第一壳体1的上端,第一壳体1、第二壳体2以及第三壳体3之间围成有封闭的空腔,通过空腔可以实现第一插口11、第二插口21以及第三插口31之间的线路的连通以及密封。第一盖体24通过铆钉铰接于第二壳体2上,当第二插口21不使用时,可以通过转动第一盖体24将第二插口21密封住,从而防止灰尘等异物进入第二插口21内;第二盖体34通过铆钉铰接于第三壳体3上,当第三插口31不使用时,可以通过转动第二盖体34将第三插口31密封住,从而防止灰尘等异物进入第三插口31内。其中,第二插口21以及第三插口31的数量均优选为一个,且第二插口21与第三插口31形成V形结构,既便于实现与第一插口11或者第二插口21的插接,又得以缩小整体的体积,使其结构更加紧凑。
[0021]如图2所示,第一壳体1的上端设有环形的第一凹槽12,第二壳体2的下端一体延伸有第一延伸部22,第三壳体3的下端一体延伸有第二延伸部32,且第一延伸部22与第二延伸部32之间围成有可上下滑动匹配于第一凹槽12的环形本体,通过环形本体与第一凹槽12之
间的限位配合,得以提高第一壳体1与第二壳体2以及第三壳体3之间的装配精度以及密封性;而且,在第一凹槽12内设置密封圈,得以进一步提高第一壳体1与第二壳体2以及第三壳体3之间的密封性。第二壳体2上靠近第三壳体3的端面上设有第二凹槽23,第三壳体3上靠近第二壳体2的端面上一体设有与第二凹槽23相匹配的凸出部33,通过凸出部33与第二凹槽23之间的限位配合,得以提高第二壳体2与第三壳体3之间的装配精度以及密封性;而且,在第二凹槽23内设置密封条,得以进一步提高第二壳体2与第三壳体3之间的密封性。
[0022]为了进一步提高第二壳体2与第三壳体3之间的连接稳定性,第二壳体2与第三壳体3之间可以通过卡扣或者螺钉相连(附图中为螺钉相连,且螺钉未画出);而且,当它们之间通过卡扣或者螺钉相连后,得以进一步加强凸出部33与第二凹槽23之间对密封条的挤压力,得以进一步提高第二壳体2与第三壳体3之间的密封性。
[0023]工作原理:首先,分别在第一插口11、第二插口21以及第三插口31内安装插头内芯,并通过线束实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一体化规格转换插头,包括插头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头本体包括第一壳体、第二壳体以及第三壳体,所述第一壳体的下端一体设有第一插口,所述第二壳体的下端安装于第一壳体的上端且第二壳体的外壁上一体设有若干个第二插口,所述第三壳体的下端安装于第一壳体的上端且第三壳体的外壁上一体设有若干个第三插口,所述的第一壳体、第二壳体以及第三壳体之间围成有封闭的且用于连通第一插口、第二插口以及第三插口的空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规格转换插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插口以及第三插口均为一个,且所述的第二插口以及第三插口之间形成V形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规格转换插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的上端设有环形的第一凹槽,所述第二壳体的下端一体延伸有第一延伸部,所述第三壳体的下端一体延伸有第二延伸部,且所述的第一延伸部与第二延伸部之间围成有可上下滑动匹配于第一凹槽的环形本体。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体化规格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牧源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市茂源车辆部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