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可回复应变NiTi合金的激光增材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7494760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02 18:1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大可回复应变NiTi合金的激光增材制造方法,以NiTi合金板为基材,分别采用CO2激光器和半导体激光器两种不同的能量源,通入高纯氩气将成形室内气氛的氧含量控制在100ppm以内,采用十字交叉扫描策略以同轴送粉方式将粒度为50μ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大可回复应变NiTi合金的激光增材制造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材料的先进制造领域,涉及一种大可回复应变NiTi合金的激光增材制造方法。尤其涉及具备择优取向(<001>∥沉积方向),使得样品具备优异的超弹性能和形状记忆效应;具备较好的冶金熔合以及优异的力学性能。

技术介绍

[0002]近等原子比NiTi合金属于形状记忆材料的一种,因其具有优异的超弹性、形状记忆效应、良好的力学性能和生物相容性等性能,在航空、工程和医疗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传统制备和加工NiTi合金的方式难以直接得到智能特性优良的复杂形状构件,极大限制了该合金的进一步应用。
[0003]激光增材制造是基于“降维”的思想,将复杂三维构件转化为二维平面,理论上可以制备任意复杂构件,这为材料的形状设计带来了很大的可能性。激光粉末床工艺具有成形精度高,表面质量好等优点,但是基于NiTi合金的固有性质,采用激光粉末床工艺如选区激光熔化(SLM)成形NiTi合金容易产生宏观开裂,这严重限制了其成形工艺窗口,并且该工艺成形速度较慢且成形样品尺寸较小,难以满足成形大型构件的需求。相比激光粉末床工艺,基于激光同步送粉的增材制造工艺具有成形速度快、成形件致密度高、机械性能佳等优点,可以用于大尺寸、形状复杂构件的快速生产,将其应用于NiTi合金的直接成形,可以克服传统制备和加工NiTi合金方法和粉末床工艺激光增材制造方法对构件形状和尺寸的限制,拓宽该合金的应用领域。基于激光同步送粉的激光近净成形(LENS)增材制造工艺具备以上优势,但是和传统方式制备的NiTi合金相比,获得的产品或构件应变回复率较低,达不到使用要求。
[0004]利用激光增材制造技术制备的材料通常有一定的择优取向,如果恰当利用这种择优取向,对特定材料的应用是非常有利的。对于母相为体心立方结构的NiTi合金,压缩加载下<001>{110}和<001>{100}的施密特因子为0,为“硬取向”,该取向不利于滑移系的开动,加载过程中积累的塑性变形也会大大降低,这会显著提高加载后的回复率,即提高了NiTi合金的功能特性。但是这种择优取向与制备过程的热历史息息相关,往往需要经过参数优化才能得到具有较强特定择优取向的NiTi合金。
[0005]因此,迫切需要突破传统制备和加工NiTi合金方法和粉末床工艺激光增材制造方法对构件形状和尺寸的限制,探索合适的激光增材制造工艺参数,开发出具有大可回复应变的NiTi合金。

技术实现思路

[0006]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7]为了避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大可回复应变NiTi合金的激光增材制造方法,能快速成形无宏观缺陷的大尺寸NiTi合金构件、在预压缩加载应变为10%时,均能获得超过90%的超弹性回复率;低温(马氏体状态)下,在预压缩加载应变为12%时,加
热至母相温度以上,形状记忆回复率都达到或接近100%;拉伸样品的断后延伸率超过15%。
[0008]技术方案
[0009]一种大可回复应变NiTi合金的激光增材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
[0010]步骤1:将NiTi合金粉末在100~120℃,真空条件为≤0.1Pa环境下烘干处理2~3小时,冷却至室温后取出置入送粉器;
[0011]步骤2:放置并固定NiTi合金基材于成形室,在高纯氩气的循环作用下,保持成形室内气氛的氧含量在100ppm以内,进入成形;
[0012]步骤3:开启激光能量源,激光功率为1000~1800W,扫描速率为400~1000mm/min,在数控工作台的控制下开始动作,送粉喷嘴以9~11.5g/min的送粉速率将NiTi合金粉末送至NiTi基材上沉积,第一层沉积完毕,激光能量源和送粉喷嘴同步抬升0.15~0.5mm,以十字交叉的扫描路径连续沉积成形;
[0013]步骤4:成形完毕,关闭激光系统和送粉系统,等待样品冷却至室温,关掉高纯氩气,将基材从成形室取出,利用电火花线切割将NiTi合金样品切下,得到大可回复应变NiTi合金的激光增材。
[0014]所述NiTi合金粉末粒度范围为50μm-150μm。
[0015]所述合金粉末两种元素总原子量Ni+Ti≤100at.%。
[0016]所述合金粉末采用电极感应气雾化技术制备。
[0017]所述激光能量源为laserline LDF6000型半导体激光器或CP4000型CO2激光器。
[0018]有益效果
[0019]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大可回复应变NiTi合金的激光增材制造方法,基于激光同步送粉工艺,沉积系统由激光器、数控工作台、高精度送粉系统和惰性气氛成形室等组成。以NiTi合金板为基材,分别采用CO2激光器和半导体激光器两种不同的能量源,通入高纯氩气将成形室内气氛的氧含量控制在100ppm以内,采用十字交叉扫描策略以同轴送粉方式将粒度为50μm-150μm的NiTi合金粉连续熔融沉积在基材上;沉积过程选取较大的激光束光斑直径、高的激光功率,在一定送粉率下通过控制激光功率、扫描速率以获得相对较高的能量输入,进而得到成形致密的NiTi合金块材,保证了成形样品的力学性能等同甚至优于同成分铸、锻态NiTi合金样品;该工艺制备的NiTi合金块材具备较强的择优取向(<001>∥沉积方向),保证了成形样品优异的超弹回复性能及形状记忆效应。
[0020]本专利技术相比于其他技术成形NiTi合金有以下有益效果:
[0021]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大可回复应变NiTi合金的激光增材制造方法,其成形工艺窗口大,成形性较好,表面无宏观裂纹,内部无大尺寸冶金缺陷,致密度高,可快速成形大尺寸构件。
[0022]该工艺制备的NiTi合金块材具备较强的择优取向(<001>∥沉积方向)。
[0023]成形件功能特性优良,超弹性能达到了传统方式制备的NiTi合金的水平,在预压缩加载应变为10%时,能获得高于90%的超弹性回复;形状记忆效应优良,低温(马氏体状态)下,预压缩加载应变量达12%并卸载后,加热至母相,应变回复率都达到或接近100%;此外,拉伸样品的断后延伸率超过15%。
附图说明
[0024]图1(a)是沉积过程示意图,(b)是激光扫描路径示意图,其中z方向为沉积方向,x和y为激光扫描方向;
[0025]图2是实施例1成形合金样品DSC曲线;
[0026]图3是实施例1成形合金样品xoy平面的极图;
[0027]图4是实施例1成形合金样品的单轴压缩应力-应变曲线,压缩样品沿xoz或yoz平面取样;
[0028]图5是实施例1成形合金样品低温下的单轴压缩应力-应变曲线,压缩样品沿xoz或yoz平面取样;
[0029]图6是实施例1成形合金样品单轴拉伸应力-应变曲线,拉伸样品沿xoy平面取样。
具体实施方式
[00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可回复应变NiTi合金的激光增材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步骤1:将NiTi合金粉末在100~120℃,真空条件为≤0.1Pa环境下烘干处理2~3小时,冷却至室温后取出置入送粉器;步骤2:放置并固定NiTi合金基材于成形室,在高纯氩气的循环作用下,保持成形室内气氛的氧含量在100ppm以内,进入成形;步骤3:开启激光能量源,激光功率为1000~1800W,扫描速率为400~1000mm/min,在数控工作台的控制下开始动作,送粉喷嘴以9~11.5g/min的送粉速率将NiTi合金粉末送至NiTi基材上沉积,第一层沉积完毕,激光能量源和送粉喷嘴同步抬升0.15~0.5mm,以十字交叉的扫描路径连续沉积成形;步骤4:成形完毕,关闭激光系统和送粉系统,等待样品冷却至室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丰焱王硕万雪曼
申请(专利权)人:西北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