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弹簧触指结构的导电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493262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02 18: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弹簧触指结构的导电连接器,包括导电套筒、连接座和导电芯棒,所述导电套筒的一端沿轴线方向开设有插孔,所述插孔的内壁上从里至外依次开设有第一环形凹槽和第二环形凹槽,所述第一环形凹槽内安装有第一弹簧触指,所述第二环形凹槽内安装有第二弹簧触指,所述第一弹簧触指的倾斜方向为径向,而第二弹簧触指的倾斜方向为轴向,所述连接座靠近导电套筒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导电芯棒,所述导电芯棒与插孔相对应适配,所述导电芯棒的外侧圆周上依次开设有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所述第一卡槽的槽深小于第二卡槽的槽深。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连接的过程中插拔方便快捷,并且连接稳定可靠,导电性能好,使得连接器运行安全稳定。定。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弹簧触指结构的导电连接器


[0001]本技术涉及连接器
,具体涉及一种弹簧触指结构的导电连接器。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消费电子、汽车电子、通信终端市场的快速增长以及全球连接器生产能力的不断向亚洲及中国转移,亚洲已经成为连接器市场最有发展潜力的地方,而中国将成为全球连接器增长最快和容量最大的市场。
[0003]为了保证连接器良好的导线性能,一般采用导电端子进行连接,其连接方式一般有熔焊、螺栓压紧、围压等方式。现有的导电连接器在连接时存在插拔不方便、容易松动而导致接触不良的问题,所以亟需一种插拔方便快捷、连接稳定可靠的导电连接器。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弹簧触指结构的导电连接器,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导电连接器在连接时存在插拔不方便、容易松动而导致接触不良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弹簧触指结构的导电连接器,包括导电套筒、连接座和导电芯棒,所述导电套筒的一端沿轴线方向开设有插孔,所述插孔的内壁上从里至外依次开设有第一环形凹槽和第二环形凹槽,所述第一环形凹槽内安装有第一弹簧触指,所述第二环形凹槽内安装有第二弹簧触指,所述第一弹簧触指的倾斜方向为径向,而第二弹簧触指的倾斜方向为轴向,所述连接座靠近导电套筒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导电芯棒,所述导电芯棒与插孔相对应适配,所述导电芯棒的外侧圆周上依次开设有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所述第一卡槽的槽深小于第二卡槽的槽深。
[0006]优选的,当所述第二弹簧触指卡入第一卡槽内,第二弹簧触指向内倾斜10
°
—40
°
,此时第一弹簧触指的内圈与导电芯棒前部的外圆周壁抵接。
[0007]优选的,当所述第二弹簧触指卡入第二卡槽内,第二弹簧触指复位,此时第一弹簧触指正好卡入第一卡槽内。
[0008]优选的,所述导电芯棒的直径以及长度分别与插孔的孔径以及孔深相对应适配。
[0009]优选的,所述第一弹簧触指采用铜合金材质。
[0010]优选的,所述第二弹簧触指采用不锈钢材质。
[0011]优选的,所述导电芯棒的端部呈倒角设计。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3]本技术通过设置第一弹簧触指、第二弹簧触指、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在导电芯棒插入插孔的过程中,第二弹簧触指的内圈受到导电芯棒向内的摩擦力作用而向内倾斜10
°
— 40
°
,并挤压抵接在第一卡槽内,此时第二弹簧触指对第一卡槽具有向外的阻挡作用使得导电芯棒不能向外拔出,同时第一弹簧触指的内圈抵接在导电芯棒的外侧壁上,电流由导电芯棒经第一弹簧触指顺利传导至导电套筒;当通电完毕,需取出导电芯棒时,只需将
导电芯棒继续往内插入,直至第二弹簧触指卡入第二卡槽内,由于第二卡槽的槽深大于第一卡槽,此时第二弹簧触指回位,不再阻挡导电芯棒,使得导电芯棒能够顺利拔出。本技术中的第一弹簧触指用于导电,第二弹簧触指用于对导电芯棒进行限位固定,导电连接器在连接的过程中插拔方便快捷,并且连接稳定可靠,导电性能好,使得连接器运行安全稳定。
附图说明
[0014]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连接时的状态示意图;
[0017]图3为本技术回拔时的状态示意图;
[0018]图4为本技术中导电芯棒的结构示意图。
[0019]其中,附图标记具体说明如下:导电套筒1、连接座2、导电芯棒3、插孔4、第一环形凹槽5、第二环形凹槽6、第一弹簧触指7、第二弹簧触指8、第一卡槽9、第二卡槽10。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的了解本技术的其他优点及功效。
[0021]须知,本说明书附图所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技术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技术所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
技术实现思路
下,当亦视为本技术可实施的范畴。
[0022]如图1和图4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弹簧触指结构的导电连接器,包括导电套筒1、连接座2和导电芯棒3,所述导电套筒1的一端沿轴线方向开设有插孔4,所述插孔4的内壁上从里至外依次开设有第一环形凹槽5和第二环形凹槽6,所述第一环形凹槽5内安装有第一弹簧触指7,所述第二环形凹槽6内安装有第二弹簧触指8,所述第一弹簧触指7的倾斜方向为径向,而第二弹簧触指8的倾斜方向为轴向,所述连接座2靠近导电套筒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导电芯棒3,所述导电芯棒3与插孔4相对应适配,所述导电芯棒3的外侧圆周上依次开设有第一卡槽9和第二卡槽10,所述第一卡槽9的槽深小于第二卡槽10的槽深。
[0023]在实际应用中,插孔的直径为10.4

,第一弹簧触指的圈径为2.3mm,圈高为2.0mm,内径为9.9

,外径为13.9mm。第二弹簧触指的圈径为2.6mm,圈高为2.3mm,内径为9.3
ꢀ㎜
,外径为14.5mm;而导电芯棒的直径为10.3

,第一卡槽的槽深为0.3

,即导电芯棒在第一卡槽位置的直径为9.7

,第二卡槽的槽深为0.55

,即导电芯棒在第二卡槽位置的直径为9.2


[0024]本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当所述第二弹簧触指8卡入第一卡槽9内,第二弹簧触指8 向内倾斜10
°
—40
°
,此时第一弹簧触指7的内圈与导电芯棒3前部的外圆周壁抵接。
[0025]进一步地,如图3所示当所述第二弹簧触指8卡入第二卡槽10内,第二弹簧触指8复位,此时第一弹簧触指7正好卡入第一卡槽9内。
[0026]本实施例中,所述导线芯棒的直径以及长度分别与插孔4的孔径以及孔深相对应适配。
[0027]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弹簧触指7采用铜合金材质。
[0028]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弹簧触指8采用不锈钢材质。
[0029]本实施例中,所述导电芯棒3的端部呈倒角设计。
[0030]工作原理:
[0031]在导电芯棒3插入插孔4的过程中,第二弹簧触指8的内圈受到导电芯棒3向内的摩擦力作用而向内倾斜10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弹簧触指结构的导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导电套筒(1)、连接座(2)和导电芯棒(3),所述导电套筒(1)的一端沿轴线方向开设有插孔(4),所述插孔(4)的内壁上从里至外依次开设有第一环形凹槽(5)和第二环形凹槽(6),所述第一环形凹槽(5)内安装有第一弹簧触指(7),所述第二环形凹槽(6)内安装有第二弹簧触指(8),所述第一弹簧触指(7)的倾斜方向为径向,而第二弹簧触指(8)的倾斜方向为轴向,所述连接座(2)靠近导电套筒(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导电芯棒(3),所述导电芯棒(3)与插孔(4)相对应适配,所述导电芯棒(3)的外侧圆周上依次开设有第一卡槽(9)和第二卡槽(10),所述第一卡槽(9)的槽深小于第二卡槽(10)的槽深。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弹簧触指结构的导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二弹簧触指(8)卡入第一卡槽(9)内,第二弹簧触指(8)向内倾斜1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振华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钦滨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