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玉米籽粒直收联合收获机脱粒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479772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02 17: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玉米籽粒直收联合收获机脱粒装置。其包括脱粒滚筒、凹板,其特征是:脱粒滚筒包括脱粒圆筒、连接在脱粒圆筒前端的表面设有喂入叶片的喂入锥、前固定轴、后固定轴、排玉米芯板,脱粒圆筒的外表面上固定有若干个呈多条螺旋线排列的脱粒齿板和若干个呈多条螺旋线排列的脱粒板,脱粒齿板与脱粒板相互交错排列,前固定轴与脱粒圆筒和喂入锥同轴设置并固连在一起,后固定轴与脱粒圆筒同轴设置并分别与固定设置在脱粒圆筒内部后端的前幅盘和后幅盘连接在一起,排玉米芯板倾斜地连接在脱粒圆筒的后端外表面上,凹板为由左凹板、中凹板、右凹板连接组成的圆弧状结构,凹板同轴设置在脱粒滚筒的外侧下部,凹板的圆弧开口朝上。开口朝上。开口朝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玉米籽粒直收联合收获机脱粒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玉米籽粒直收联合收获机脱粒装置,是一种用于玉米果穗脱粒的脱粒装置,属于玉米收获设备


技术介绍

[0002]目前,玉米籽粒直收联合割机中,采用脱粒滚筒与脱粒凹板配合脱除玉米籽粒,其脱粒滚筒都是借用小麦滚筒、水稻滚筒进行脱粒,小麦脱粒滚筒多是长纹杆和分离板组合,水稻滚筒多是钉齿滚筒,而脱粒凹板结构采用的是栅格钢丝凹板,这种结构的脱粒系统,不适应于玉米的籽粒脱粒,脱粒效果差、工作效率低,尤其是在玉米含水率稍微高点时,存在籽粒破碎严重等缺陷,不能进行脱粒直收,影响了玉米机械化的进程。另外,现有的玉米籽粒直收联合割机中,用于排出玉米芯的玉米芯排出结构设计比较复杂,不利于玉米芯的排出。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缺陷,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脱粒效果好、工作效率高、能够降低玉米籽粒直收中的籽粒破损率、玉米芯能顺利排出的玉米籽粒直收联合收获机脱粒装置。
[0004]本技术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玉米籽粒直收联合收获机脱粒装置,包括脱粒滚筒、凹板,其特征是:所述脱粒滚筒包括脱粒圆筒、同轴连接在所述脱粒圆筒前端的喂入锥、前固定轴、后固定轴、排玉米芯板,所述喂入锥的表面固定设有两片螺旋形的喂入叶片,所述脱粒圆筒的外表面上固定有若干个脱粒齿板和若干个脱粒板,所述脱粒齿板的外侧端为齿状,所述脱粒齿板在所述脱粒圆筒的表面上呈多条螺旋线排列,所述脱粒板在所述脱粒圆筒的表面上呈多条螺旋线排列,且所述脱粒齿板与所述脱粒板相互交错排列,所述前固定轴与所述脱粒圆筒和喂入锥同轴设置,所述前固定轴分别与所述脱粒圆筒的前端和所述喂入锥的前端固定连接在一起,在所述脱粒圆筒的内部后端分别固定有前幅盘和后幅盘,所述后固定轴与所述脱粒圆筒同轴设置并分别与所述前幅盘和所述后幅盘连接在一起,所述排玉米芯板倾斜地连接在所述脱粒圆筒的后端外表面上,所述凹板为圆弧状结构,所述凹板由顺次连接的左凹板、中凹板、右凹板连接组成,所述左凹板、中凹板、右凹板均呈圆弧状并均由若干根平行设置的圆柱状的脱粒圆管通过圆弧形的固定板连接组成,所述凹板同轴设置在所述脱粒滚筒的外侧下部,所述凹板与所述脱粒滚筒之间具有脱粒间隙,所述凹板的圆弧开口朝上。
[0005]本技术中,脱粒滚筒通过前固定轴和后固定轴利用轴承座可固定在机架上,通过驱动机构可驱动脱粒滚筒转动。脱粒滚筒旋转过程中,通过脱粒滚筒与凹板的配合对玉米果穗进行脱粒。喂入锥表面设置的螺旋形的喂入叶片用于将玉米果穗喂入脱粒滚筒以进行脱粒,该喂入结构输送能力大,可将玉米果穗快速输送到脱粒区域,不易堵塞、不易划伤籽粒。脱粒圆筒外表面上设置的呈螺旋线排列的若干脱粒齿板和脱粒板,用于在脱粒滚
筒在旋转过程中对玉米果穗进行揉搓,其中脱粒齿板先进行挤掉一部分籽粒,脱粒板接着揉搓,玉米果穗沿着脱粒滚筒的轴线反复同一动作,向后端推进,使玉米果穗被脱粒、分离。脱粒齿板和脱粒板呈螺旋线排列,物料流状态为螺旋运动,玉米果穗在螺旋运动过程中与脱粒齿板及脱粒板接触进行脱粒,脱粒柔,接触时间长,玉米果穗脱净率、分离率高,籽粒破碎率低。脱粒滚筒在旋转过程中通过其后端设置的排玉米芯板可将被推进至脱粒滚筒后端的玉米芯顺利进行排出。本技术中的凹板采用圆柱状的脱粒圆管,脱粒圆管自身没有棱角,脱粒过程中不会对果穗籽粒造成冲击、划伤,能够大大降低果穗籽粒的破碎率,并且脱粒分离效果好。凹板采用左凹板、中凹板、右凹板的组合结构,便于设备安装,同时该种结构也便于实现大直径大包角设计,有利于充分脱粒和分离。
[0006]进一步的,为提高脱粒效果,所述脱粒齿板和脱粒板均为圆弧形结构。圆弧形结构的脱粒齿板和脱粒板在与玉米果穗接触时,可对玉米果穗进行充分揉搓,揉搓力度均匀。
[0007]进一步的,为便于凹板的拆装,所述左凹板与所述中凹板可拆卸地连接在一起,所述中凹板与所述右凹板可拆卸地连接在一起。
[0008]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能够实现玉米果穗的高效脱粒,脱粒效果好,工作效率高,并且能够降低玉米籽粒直收中的籽粒破损率。本技术通过采用表面设置有螺旋形的喂入叶片的喂入锥,可将玉米果穗快速输送到脱粒区域,不易堵塞、不易划伤籽粒;通过在脱粒圆筒外表面上设置呈螺旋线排列的脱粒齿板和脱粒板,可对玉米果穗进行揉搓,使玉米果穗被脱粒、分离,脱粒齿板及脱粒板与玉米果穗相对柔性接触,可降低对玉米籽粒的损伤,降低籽粒破碎率,且玉米果穗在螺旋运动过程中与脱粒齿板及脱粒板接触时间长,玉米果穗脱净率、分离率高;本技术中的凹板采用圆柱状的脱粒圆管,脱粒过程中不会对果穗籽粒造成冲击、划伤,能够大大降低果穗籽粒的破碎率,并且脱粒分离效果好,凹板采用左凹板、中凹板、右凹板的组合结构,便于设备安装,同时该种结构也便于实现大直径大包角设计,有利于充分脱粒和分离。本技术通过在脱粒圆筒后端设置排玉米芯板,可将脱粒后的玉米芯顺利排出。
附图说明
[0009]图1是本技术中的脱粒滚筒的主视图;
[0010]图2是图1的截面示意图;
[0011]图3是具本技术中的凹板的主视图;
[0012]图4是图3的左视图;
[0013]图5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中,1、脱粒滚筒,101、前固定轴,102、喂入锥,103、喂入叶片,104、脱粒齿板,105、脱粒板,106、脱粒圆筒,107、前幅盘,108、排玉米芯板,109、后幅盘,110、后固定轴,2、凹板,201、左凹板,202、中凹板,203、右凹板,204、固定板Ⅰ,205、脱粒圆管,206、固定板Ⅱ,207、固定板Ⅲ。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下面通过非限定性的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
[0016]如附图所示,一种玉米籽粒直收联合收获机脱粒装置,包括脱粒滚筒1、凹板2。所
述脱粒滚筒1包括脱粒圆筒106、同轴连接在所述脱粒圆筒106前端的喂入锥102、前固定轴101、后固定轴110、排玉米芯板108。所述喂入锥102的表面固定焊接有两片螺旋形的喂入叶片103,喂入叶片103采用大螺距。所述喂入锥102采用大锥度,其大直径端与脱粒圆筒106的前端焊接连接,两者连接部位圆滑过渡。脱粒圆筒106为空心圆筒,所述脱粒圆筒106的外表面上固定有若干个脱粒齿板104和若干个脱粒板105,所述脱粒齿板104的外侧端为齿状。所述脱粒齿板104在所述脱粒圆筒106的表面上呈多条螺旋线排列,所述脱粒板105在所述脱粒圆筒106的表面上也呈多条螺旋线排列,且所述脱粒齿板104与所述脱粒板105相互交错排列。脱粒齿板104和脱粒板105均通过焊接的方式连接在脱粒圆筒106上,脱粒齿板104和脱粒板105的宽度接近于玉米果穗的长度,以使受力面积加大,受力均匀。为提高脱粒效果,优选脱粒齿板104和脱粒板105均为圆弧形结构,圆弧形结构的脱粒齿板和脱粒板在与玉米果穗接触时,可对玉米果穗进行充分揉搓,揉搓力度均匀,不易损伤籽粒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玉米籽粒直收联合收获机脱粒装置,包括脱粒滚筒(1)、凹板(2),其特征是:所述脱粒滚筒(1)包括脱粒圆筒(106)、同轴连接在所述脱粒圆筒(106)前端的喂入锥(102)、前固定轴(101)、后固定轴(110)、排玉米芯板(108),所述喂入锥(102)的表面固定设有两片螺旋形的喂入叶片(103),所述脱粒圆筒(106)的外表面上固定有若干个脱粒齿板(104)和若干个脱粒板(105),所述脱粒齿板(104)的外侧端为齿状,所述脱粒齿板(104)在所述脱粒圆筒(106)的表面上呈多条螺旋线排列,所述脱粒板(105)在所述脱粒圆筒(106)的表面上呈多条螺旋线排列,且所述脱粒齿板(104)与所述脱粒板(105)相互交错排列,所述前固定轴(101)与所述脱粒圆筒(106)和喂入锥(102)同轴设置,所述前固定轴(101)分别与所述脱粒圆筒(106)的前端和所述喂入锥(102)的前端固定连接在一起,在所述脱粒圆筒(106)的内部后端分别固定有前幅盘(107)和后幅盘(109),所述后固定轴(110)与所述脱粒圆筒(106)同轴设置并分别与所述前幅盘(10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成强张春祥徐海港张小军王伟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时风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