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液压抱桩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476288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02 17:44
一种液压抱桩器,包括具有上轴座、半轴盖和下耳板的抱桩座、具有臂耳板、隔圈和多个导向块的夹持臂、夹持油缸,及立柱单元;抱桩座固装于立柱单元正面的二个主弦杆上;上轴座沿抱桩座中心对称设置于其上方的左右二侧;半轴盖固装于上轴座上;夹持臂为U型结构;导向块分别设置于二个伸出端头部和内弧面处;臂耳板垂直设置于夹持臂底部;夹持臂置于二个上轴座的半圆通孔内,隔圈分别位于上轴座外侧,上轴座分别固装于半轴盖上;夹持油缸的缸筒耳座与抱桩座的下耳板铰接,活塞杆接叉与臂耳板铰接。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夹持油缸伸缩控制夹持臂的上翻和放下,有利于预制桩在桩架立柱上吊运就位及沉桩导向,保证沉桩施工质量,有效提高沉桩作业效率。率。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液压抱桩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工程打桩
,特别是一种液压抱桩器,适用于半开式立柱的桩架进行预制桩的锤击沉桩作业。

技术介绍

[0002]作为重要交通工程的高速公路、高速铁路和高架道路规模逐渐扩大,现有技术中高速公路、高速铁路和高架道路修建过程中涉及桥梁工程施工时,通常采用移动式架桥机在完成桩基础上移动铺设预制梁板。而桩基础可采用柴油打桩锤锤击沉入预制桩的施工方法,这样,施工过程中需要配置打桩架和大型起重吊运设备和驳运车辆,大幅度增加施工工程费用,给施工管理、设备管理和施工进程带来较大不变因素。因此,需要架桥打桩多功能一体机进行施工,需要在架桥机配置打桩架,要求其立柱能适应前翻竖直和后仰放下作业,柴油锤通过其二侧面的导向板置于打桩架的立柱导轨上,而预制桩一端套装于柴油锤下方的桩帽内。当立柱后仰放下时,虽然柴油锤和预制桩均有钢丝绳牢固连接而不至于下坠;但立柱前翻竖直过程中由于预制桩未能得到导向固定而产生晃动,存在极大地安全隐患。当立柱完全竖直进行沉桩作业时,预制桩会因其未得到有效的导向支撑而造成沉桩稳定性受到影响,在整个预制桩的沉桩过程中始终存在安全隐患,对施工质量带来极大的影响,大幅降低沉桩作业效率。因此,需要开发一种满足预制桩吊运就位和沉桩过程中导向支承的抱桩设备。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液压抱桩器,通过安装于半开式立柱单元的二个主弦杆侧面,借助于夹持油缸的活塞杆伸缩运动,控制夹持臂上翻和放下动作;通过对夹持臂的二个伸出端头部和内弧面处导向块的伸出距离调节,以适应不同桩径预制桩的打桩导向支承需要,有效保证沉桩施工质量,提高沉桩作业效率。
[0004]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液压抱桩器,包括具有上轴座、半轴盖和下耳板的抱桩座、具有臂耳板、隔圈和多个导向块的夹持臂、夹持油缸,以及具有四个主弦杆的立柱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单元为半开式框架构体;所述四个主弦杆沿立柱单元的垂直方向设置在其四个角上;所述立柱单元的左、右和背面的二个主弦杆之间分别间隔设置横腹杆和斜腹杆;所述抱桩座通过螺钉分别固装于立柱单元正面的二个主弦杆上;所述上轴座具有半圆通孔,沿抱桩座的中心对称设置于其正面上方的左右二侧;所述半轴盖具有半圆孔,固装于各个上轴座上;所述半轴盖固装于上轴座上后,所述半圆通孔和半圆孔对接形成轴座通孔;所述夹持臂为U型结构;所述导向块分别设置于夹持臂的二个伸出端头部和内弧面处;所述臂耳板垂直设置于夹持臂的底部中心处;所述隔圈分别对称设置于夹持臂的底部外圈上;所述夹持臂通过底部外圈置于夹桩座的二个上轴座的半圆通孔内,所述二个隔圈分别
位于夹桩座的二个上轴座的外侧,所述上轴座分别固装于半轴盖上;所述夹持油缸的缸筒耳座与抱桩座的下耳板铰接,它的活塞杆接叉与夹持臂的臂耳板铰接;这样,所述夹持臂借助于夹持夹持油缸的收缩伸展在轴座通孔内旋转,实现夹持臂的上翻和放下动作。
[0005]本专利技术可以是,所述抱桩座的上轴座的半圆通孔、半轴盖的半圆孔均设有半圆形衬套,它们均采用球墨铸铁材质制作。
[0006]本专利技术还可以是,所述导向块通过其下部螺纹拧装于夹持臂头部和内弧面处的螺孔,它们的伸出长度通过其螺纹旋进螺孔的不同深度进行调节,以适应对不同外径径预制桩的夹持、支承和导向。
附图说明
[0007]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图1是本专利技术液压抱桩器的夹持臂放下时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俯视图;图3是图1的左视图局部;图4为本专利技术中夹持臂上翻时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4的俯视图;图6是图4的左视图局部;图7是图5中A-A向局部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08]如图1-7所示,一种油液压抱桩器,包括具有上轴座701、半轴盖702和下耳板703的抱桩座70、具有臂耳板711、隔圈714和多个导向块713的夹持臂71、夹持油缸72,以及具有四个主弦杆101的立柱单元10;其中:所述立柱单元10为半开式框架构体;所述四个主弦杆101沿立柱单元10的垂直方向设置在其四个角上;所述立柱单元10的左、右和背面的二个主弦杆101之间还分别间隔设置横腹杆和斜腹杆;所述抱桩座70通过螺钉分别固装于立柱单元10正面的二个主弦杆上101;所述上轴座701具有半圆通孔7011,沿抱桩座70的中心对称设置于其正面上方的左右二侧;所述半轴盖702具有半圆孔7021,固装于各个上轴座701上;所述半轴盖702固装于上轴座701上后,所述半圆通孔7011和半圆孔7021对接形成轴座通孔704。所述抱桩座70的上轴座701的半圆通孔7011、半轴盖702的半圆孔7021均设有半圆形衬套77,它们均采用球墨铸铁材质制作。当半圆形衬套77的磨损超过极限尺寸后,可方便地更换,有效降低设备使用成本。
[0009]所述夹持臂71为U型结构;所述导向块713分别设置于夹持臂71的二个伸出端头部和内弧面处;所述导向块713通过其下部螺纹拧装于夹持臂71头部和内弧面处的螺孔,它们的伸出长度通过其螺纹旋进螺孔的不同深度进行调节,以适应对不同外径预制桩的夹持、支承和导向。所述臂耳板711垂直设置于夹持臂71的底部中心处;所述隔圈714分别对称设置于夹持臂71的底部外圈712上;所述夹持臂71通过底部外圈712置于夹桩座70的二个上轴座701的半圆通孔7011内,所述二个隔圈714分别位于夹桩座70的二个上轴座701的外侧,所
述上轴座701分别固装于半轴盖702上。
[0010]所述夹持油缸72的缸筒耳座721与抱桩座70的下耳板703铰接,它的活塞杆接叉722与夹持臂71的臂耳板711铰接;这样,所述夹持臂71借助于夹持夹持油缸72的收缩伸展在轴座通孔704内旋转,实现夹持臂71的上翻和放下动作。
[0011]当操纵夹持油缸72收缩活塞杆时,活塞杆接叉722拉动夹持臂71的臂耳板711,使夹持臂71上翻,便于预制桩进入外部桩架的下部立柱单元的内腔,实现预制桩的吊运就位。当外部桩架的立柱完全前翻竖直、柴油锤开始沉桩作业时,操纵夹持油缸72伸出活塞杆时,所述活塞杆接叉722推动夹持臂71的臂耳板711,使夹持臂71放下,从而将位于夹持臂71的二个伸出端头部和内弧面处的多个导向块713支承于预制桩的外圆周面上,以便在柴油锤沉桩过程中始终对预制桩进行导向、支承,保证沉桩施工质量。
[0012]本专利技术液压抱桩器,通过安装于半开式立柱单元的二个主弦杆侧面,借助于夹持油缸的活塞杆伸缩运动,控制夹持臂上翻和放下动作;有利于预制桩吊运就位以及沉桩支承导向,通过调节夹持臂的二个伸出端头部和内弧面处导向块的伸出位置,以适应不同桩径预制桩的打桩导向支承需要,有效保证沉桩施工质量,提高沉桩作业效率。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液压抱桩器,包括具有上轴座(701)、半轴盖(702)和下耳板(703)的抱桩座(70)、具有臂耳板(711)、隔圈(714)和多个导向块(713)的夹持臂(71)、夹持油缸(72),以及具有四个主弦杆(101)的立柱单元(10);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单元(10)为半开式框架构体;所述四个主弦杆(101)沿立柱单元(10)的垂直方向设置在其四个角上;所述立柱单元(10)的左、右和背面的二个主弦杆(101)之间分别间隔设置横腹杆和斜腹杆;所述抱桩座(70)通过螺钉分别固装于立柱单元(10)正面的二个主弦杆上(101);所述上轴座(701)具有半圆通孔(7011),沿抱桩座(70)的中心对称设置于其正面上方的左右二侧;所述半轴盖(702)具有半圆孔(7021),固装于各个上轴座(701)上;所述半轴盖(702)固装于上轴座(701)上后,所述半圆通孔(7011)和半圆孔(7021)对接形成轴座通孔(704);所述夹持臂(71)为U型结构;所述导向块(713)分别设置于夹持臂(71)的二个伸出端头部和内弧面处;所述臂耳板(711)垂直设置于夹持臂(71)的底部中心处;所述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玉霞闻卫东段国平陶雷杨路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工程机械厂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