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折叠式夹持机构及摇管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680903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18 20:05
一种折叠式夹持机构及摇管机,包括外夹紧单元、置于外夹紧单元内圈的内夹紧单元、及两端分别通过油缸销轴与外夹紧单元铰接的夹紧油缸,操控夹紧油缸使外夹紧单元、内夹紧单元在水平方向围拢形成封闭的环状夹持空间;外夹紧单元包括相互铰接成一体的两个第一弧形架、两个第二弧形架、两个第三弧形架和一个连接架;内夹紧单元的第一、第二、第三内抱箍安装于第一、第二、第三弧形架的内弧面;本技术采用铰接内折叠外夹紧单元,实现工作状态到运输状态的快捷转换,使宽度尺寸有效收缩,有效节省仓储空间和满足道路运输要求;采用多段式内抱箍设置,减少与钢筒井之间的夹持间隙,有效改善夹持机构的夹持效果,提高钢筒井下压作业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桩基工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折叠式夹持机构及摇管机


技术介绍

1、在地下基础施工的主要作业设备中,摇管机具有施工效率高、施工成本较低和对施工周边影响小等优点,主要应用于城市非开挖建设、管道施工、城市地下排水管路建设等场景中。摇管机施工时,通过操控夹紧油缸使抱箍机构夹持进入其内腔的钢筒井外圈、且同时操控压紧油缸和搓动油缸,这样钢筒井在左右转动过程中被压入地层。因此,摇管机的抱箍夹持能力直接影响其施工效率。现有技术的摇管机,其夹紧机构采用三片式抱箍结构,与位于其内的钢筒井之间存在间隙较大,使摇管机的抱箍夹紧效果下降,影响钢筒井沉降作业效率;随着钢筒井孔径的加大,只能通过加大三片式抱箍结构的外形尺寸,这样,就导致摇管机的外形尺寸进一步庞大,给摇管机仓储和道路运输带来较多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折叠式夹持机构及摇管机,通过采用铰接内折叠收缩的外夹紧单元实现工作状态与运输状态之间的方便转换,用于满足道路运输要求;采用铰接式外夹紧单元、多段内抱箍设置的夹紧方式,对进入环状夹持空间的钢筒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折叠式夹持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夹紧单元、置于外夹紧单元内圈的内夹紧单元、及两端分别与外夹紧单元铰接的夹紧油缸,操控所述夹紧油缸使外夹紧单元、内夹紧单元在水平方向围拢形成封闭的环状夹持空间;折叠式夹持机构处于工作状态时从水平方向施加夹紧力给竖直穿越环状夹持空间的外部钢筒井,而在运输状态时将外夹紧单元向内折叠收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式夹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夹紧单元的第一弧形架、第二弧形架、第三弧形架、连接架均为箱体构件;所述第一弧形架左右设置二个,其一端为具有油缸叉座的弧架凸出端、另一端设置第一叉座;所述第二弧形架的二端分别设置第二叉脚;所述第三弧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折叠式夹持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夹紧单元、置于外夹紧单元内圈的内夹紧单元、及两端分别与外夹紧单元铰接的夹紧油缸,操控所述夹紧油缸使外夹紧单元、内夹紧单元在水平方向围拢形成封闭的环状夹持空间;折叠式夹持机构处于工作状态时从水平方向施加夹紧力给竖直穿越环状夹持空间的外部钢筒井,而在运输状态时将外夹紧单元向内折叠收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式夹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夹紧单元的第一弧形架、第二弧形架、第三弧形架、连接架均为箱体构件;所述第一弧形架左右设置二个,其一端为具有油缸叉座的弧架凸出端、另一端设置第一叉座;所述第二弧形架的二端分别设置第二叉脚;所述第三弧形架的二端分别设置第三叉座;所述连接架的二端分别设置连接叉脚;所述左右二个第一弧形架的第一叉座分别置于第二弧形架一端的第二叉脚、所述第二弧形架另一端的第二叉脚分别置于第三弧形架一端的第三叉座、所述连接架的连接叉脚分别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颖哲闻卫东王志强郁文博腾冲刘梁军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工程机械厂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