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芯片散热结构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芯片散热结构,属于芯片制造领域。
技术介绍
[0002]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光器件速率成倍提高,光收发模块的电功率也越来越大。光收发模块的小型化和器件的大功率化,给模块内部的热管理带来了挑战。
[0003]原有的散热方案,是采用单层导热垫散热。采用导热垫直接接触集成电路或光器件,导热垫另外一面接触金属外壳。因结构需要,导热垫必须有一定的压缩比,用来弥补各个零件的公差,导热垫的厚度是有要求的,因此,导热垫需要有一定的厚度。但是导热垫的热阻是和厚度成正比的,即,导热垫的厚度越大,导热垫的热阻也越大,导热垫的热阻大了,与导热垫直接接触的热源就无法达到很好散热的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针对单层导热垫散热的散热方案问题,提出一种芯片散热结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芯片散热结构,包括与芯片内的介质基片上的热源直接接触的导热层、散热片和导热垫,定义散热片的两个表面分别为正面和背面,散热片的背面贴合在介质基片的面上,且位于热源处;导热层位于散热片与介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芯片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与芯片内的介质基片上的热源直接接触的导热层、散热片(3)和导热垫(4),定义散热片(3)的两个表面分别为正面和背面,散热片(3)的背面贴合在介质基片的面上,且位于热源处;导热层位于散热片(3)与介质基片之间,导热层覆盖在介质基片上的热源处;散热片(3)与介质基片之间通过固定胶固定;导热垫(4)覆盖在散热片(3)的正面上,芯片的金属外壳(5)贴合导热垫(4)封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芯片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导热层为导热硅脂层或者液态合金层。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芯片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导热层的厚度小于0.2m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芯片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散热片(3)上开设多个圆孔,圆孔内填充固定胶,散热片(3)通过固定胶固定在介质基片的面上。5.根据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涛,吕维亮,叶学亮,程进,潘栋,于让尘,包抗生,韩也,
申请(专利权)人:希烽光电科技南京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