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高位料仓的混合粉料下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448512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25 04: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高位料仓的混合粉料下料装置,包括高位料仓,高位料仓的下方安装有出料口,出料口的底部安装有下料机构,下料机构从上到下依次设置有螺旋下料管、混合翻料器和振动混料器,螺旋下料管的上端安装于出料口的底部且末端与混合翻料器相连接,混合翻料器包括内部开设有安装口的外壳和活动安装于安装口内的转动辊,转动辊的表面均匀安装有若干组翻料叶片且一端设置有驱动电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首先通过螺旋状的管道可以有效的减缓物料的下料速度和达到一定的混料目的,其次通过下方的翻料混合机构可以达到二次混合的目的,最后通过底部振动机构可以达到三次混料的机构,能够保证混料粉料的混合效果。能够保证混料粉料的混合效果。能够保证混料粉料的混合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高位料仓的混合粉料下料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高位料仓下料装置
,具体为一种用于高位料仓的混合粉料下料装置。

技术介绍

[0002]为了提高生产效率在混合机上方配置的准备料仓,使之总有一批配好的物料等待混合,可以提高30%的生产效率,这样才能体现高效混合机的优势。其次是物料会形成气拱不易下料,料仓上要配置助流气垫或者振动电机;为了检修与密封,料仓口要配气动或者手动阀门;为了下料顺畅,料仓锥体角度不可大于60度,存在安装高度较高的高位料仓。
[0003]然而,现有的高位料仓在对混合粉料在使用的过程中存在以下的问题:(1)高位料仓在对混合粉料进行下料的过程中由于下料路径过长容易导致不同质量和大小的各种粉料出现分散的情况,导致下料后的混合粉料混合效果不佳;(2)高位料仓的出料口位置一定无法根据需要进行相应的调节,如果距离盛料装置过大,容易导致物料下料飞溅。为此,需要设计相应的技术方案解决存在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高位料仓的混合粉料下料装置,解决了
技术介绍
中所提出的问题,满足实际使用需求。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高位料仓的混合粉料下料装置,包括高位料仓,所述高位料仓的下方安装有出料口,所述出料口的底部安装有下料机构,所述下料机构从上到下依次设置有螺旋下料管、混合翻料器和振动混料器,所述螺旋下料管的上端安装于出料口的底部且末端与混合翻料器相连接,所述混合翻料器包括内部开设有安装口的外壳和活动安装于安装口内的转动辊,所述转动辊的表面均匀安装有若干组翻料叶片且一端设置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安装于外壳上且动力输出端与转动辊相连接,所述振动混料器安装于混合翻料器的下方且由漏斗管、筛板和振动马达组成,所述漏斗管的上端与外壳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筛板设置有四组且均匀安装于漏斗管的底部,四组所述筛板之间形成有排料口,所述振动马达设置有四组且均匀安装于漏斗管的底部,所述振动马达的振动端与下方的筛板相连接;
[0006]所述外壳的一侧通过螺栓连接有横杆,所述横杆的外端固定有滑块,所述高位料仓的一侧开设有配合滑块使用的导向槽,所述滑块活动设置于导向槽内且底部设置有液压缸,所述液压缸的驱动端与滑块固定连接。
[0007]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螺旋下料管由弹性橡胶管道构成且整体呈螺旋状结构。
[0008]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翻料叶片呈半圆筒状结构且内部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底部呈弧面结构。
[0009]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安装口的直径大于对称两组翻料叶片
的外端间距。
[0010]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筛板呈扇形结构且外端通过合页与漏斗管的内壁活动连接,所述筛板呈倾斜状设置。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2]1.本方案在高位料仓的下方安装有下料装置,并将下料装置设计为三段式结构,首先通过螺旋状的管道可以有效的减缓物料的下料速度和达到一定的混料目的,其次通过下方的翻料混合机构可以达到二次混合的目的,最后通过底部振动机构可以达到三次混料的机构,能够保证混料粉料的混合效果。
[0013]2.在装置的一侧设计有可以对下料装置出口处位置进行调节的机构,可以根据盛料装置的开口高度进行相应的调节。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图;
[0015]图2为本技术所述混合翻料器的俯视图;
[0016]图3为本技术所述转动辊和翻料叶片的连接结构图;
[0017]图4为本技术所述振动混料器底部结构图。
[0018]图中:1-高位料仓,2-出料口,3-螺旋下料管,4-混合翻料器,5-振动混料器,6-安装口,7-外壳,8-转动辊,9-翻料叶片,10-驱动电机,11-漏斗管,12-筛板,13-振动马达,14-排料口,15-横杆,16-滑块,17-导向槽,18-液压缸,19-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0]请参阅图1-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用于高位料仓的混合粉料下料装置,包括高位料仓,高位料仓1的下方安装有出料口2,出料口2的底部安装有下料机构,下料机构从上到下依次设置有螺旋下料管3、混合翻料器4和振动混料器5,螺旋下料管3的上端安装于出料口2的底部且末端与混合翻料器4相连接,混合翻料器4包括内部开设有安装口6的外壳7和活动安装于安装口6内的转动辊8,转动辊8的表面均匀安装有若干组翻料叶片9且一端设置有驱动电机10,驱动电机10安装于外壳7上且动力输出端与转动辊8相连接,振动混料器5安装于混合翻料器4的下方且由漏斗管11、筛板12和振动马达13组成,漏斗管11的上端与外壳7的底部固定连接,筛板12设置有四组且均匀安装于漏斗管11的底部,四组筛板12之间形成有排料口14,振动马达13设置有四组且均匀安装于漏斗管11的底部,振动马达13的振动端与下方的筛板12相连接;
[0021]外壳7的一侧通过螺栓连接有横杆15,横杆15的外端固定有滑块16,高位料仓1的一侧开设有配合滑块16使用的导向槽17,滑块16活动设置于导向槽17内且底部设置有液压缸18,液压缸18的驱动端与滑块16固定连接。
[0022]进一步改进地,如图1所示:螺旋下料管3由弹性橡胶管道构成且整体呈螺旋状结
构,设计为螺旋状结构可以在下料的过程中对混合粉料进行更好的混合。
[0023]进一步改进地,如图3所示:翻料叶片9呈半圆筒状结构且内部开设有凹槽19,凹槽19的底部呈弧面结构。
[0024]进一步改进地,如图2所示:安装口6的直径大于对称两组翻料叶片9的外端间距,这样的设计方式便于翻料叶片9在安装口6内进行转动。
[0025]具体地,筛板12呈扇形结构且外端通过合页与漏斗管11的内壁活动连接,筛板12呈倾斜状设置,这样的设计方式便于筛板12进行抖动下料。
[0026]在使用时:本技术在下料机构的下方放置有接料装置,并根据接料装置的高度可以通过液压缸18带动滑块16顺着导向槽17上下移动,从而对下料机构的出料位置进行适当调节,避免高度过高导致下料的混合粉料飞溅,混合粉料从高位料仓1排出并进入到螺旋下料管3螺旋状结构进行螺旋混合下料并减缓下料的速度,然后到达混合翻料器4内,通过驱动电机10带动转动辊8转动,转动辊8在转动的过程中带动外侧的翻料叶片9进行旋转混料,混合完毕的物料翻转至下方的振动混料器5内,并通过振动马达13带动筛板12上下抖动,从而达到更好的混料目的,最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高位料仓的混合粉料下料装置,包括高位料仓,其特征在于:所述高位料仓(1)的下方安装有出料口(2),所述出料口(2)的底部安装有下料机构,所述下料机构从上到下依次设置有螺旋下料管(3)、混合翻料器(4)和振动混料器(5),所述螺旋下料管(3)的上端安装于出料口(2)的底部且末端与混合翻料器(4)相连接,所述混合翻料器(4)包括内部开设有安装口(6)的外壳(7)和活动安装于安装口(6)内的转动辊(8),所述转动辊(8)的表面均匀安装有若干组翻料叶片(9)且一端设置有驱动电机(10),所述驱动电机(10)安装于外壳(7)上且动力输出端与转动辊(8)相连接,所述振动混料器(5)安装于混合翻料器(4)的下方且由漏斗管(11)、筛板(12)和振动马达(13)组成,所述漏斗管(11)的上端与外壳(7)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筛板(12)设置有四组且均匀安装于漏斗管(11)的底部,四组所述筛板(12)之间形成有排料口(14),所述振动马达(13)设置有四组且均匀安装于漏斗管(11)的底部,所述振动马达(13)的振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晏合彦张尚冯国翔
申请(专利权)人:祥霖美丰生物科技淮安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