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携式电动擦洗一体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430566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21 15:0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便携式电动擦洗一体装置,包括外壳,外壳上设有毛刷旋转传动机构和增压喷水机构;毛刷旋转传动机构包括齿轮A、齿轮B、齿轮C和齿轮D,其中,齿轮A和齿轮B的上方分别设有与其共角速度的涡轮和旋转控制件,齿轮C和齿轮D的下方分别设有与其共角速度的旋转刷头;增压喷水机构包括设置在旋转控制件前侧以及右侧的气筒和阀门B,气筒通过进气管连接有储气罐,储气罐的内腔中设有水袋,水袋上配合安装有水袋盖和管道A,管道A端部通过分流器连接有管道B和管道C,管道A上还设有阀门A,外壳的底部设有管道B喷口和管道C喷口。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便携性好、清洗效率高、可对喷水时间自动控制、自带加压装置、使用舒适性好的优点。使用舒适性好的优点。使用舒适性好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携式电动擦洗一体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擦洗工具
,尤其涉及一种便携式电动擦洗一体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日常生活中,需要对室内地面、玻璃以及天花板进行清洗擦洁,人们往往需要在所需清洗的地方先喷上水再用抹布进行擦洗,或直接用湿抹布擦洗,这些方法往往效率较低,费时费力,难以满足快节奏社会人们的需求。
[0003]而现有快捷擦洗装置(专利号:CN201620785430.3)需要外接水源,运行时毛刷处于振动状态,便携性与舒适性较差,且在喷水时存在水喷在毛刷上反弹的现象,造成不必要的水资源浪费,清洗效果较差,常需二次清洗。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便携式电动擦洗一体装置,具有便携性好、清洗效率高、可对喷水时间自动控制、自带加压装置、使用舒适性好的优点。
[0005]具体方案如下:
[0006]一种便携式电动擦洗一体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所述外壳上设有毛刷旋转传动机构和增压喷水机构;所述毛刷旋转传动机构包括对称设置在外壳底面中部左右两侧的齿轮B和齿轮D,所述齿轮B和齿轮D相啮合,且齿轮B和齿轮D的中部沿轴线方向分别固定安装有传动轴C和传动轴D,所述传动轴C和传动轴D均与外壳转动连接,所述外壳底面上还设有两左右对称设置的齿轮A和齿轮C,所述齿轮A和齿轮C置于齿轮B和齿轮D的前侧,其中齿轮A和齿轮C相啮合,齿轮A和齿轮B相啮合,齿轮C和齿轮D相啮合,所述齿轮A和齿轮C的中部沿轴线方向分别固定安装有传动轴A和传动轴B,所述传动轴A和传动轴B均与外壳转动连接,传动轴A、传动轴B、传动轴C和传动轴D的下端配合安装有定位板,其中,传动轴A的上端伸出外壳并固定安装有涡轮,传动轴B的上端伸出外壳并固定安装有旋转控制件,传动轴C和传动轴D的下端均伸出定位板且均配合安装有旋转刷头,所述旋转控制件包括上安装环,以及三个沿上安装环圆周方向均匀分布的旋转控制头,所述传动轴C下端的旋转刷头包括下安装环C,以及三个沿下安装环C圆周方向均匀分布的旋转杆B,所述传动轴D下端的旋转刷头包括下安装环D,以及三个沿下安装环D圆周方向均匀分布的旋转杆A,所述外壳的顶面上设有电机,所述电机由设置在外壳顶面上的电源供电,其输出端配合安装有蜗杆,所述蜗杆与涡轮配合连接;所述增压喷水机构包括分别设置在旋转控制件前侧以及右侧的气筒和阀门B,所述气筒的活塞上配合安装有推杆,所述推杆的后端与旋转控制件接触,外侧套设有复位弹簧A,所述气筒的侧面前端设有与其内腔连通的单向阀A,前端设有与其内腔连通的进气管,所述进气管上配合安装有单向阀B,进气管的一端与气筒连接,另一端连接有储气罐,所述储气罐的内腔中设有水袋,储气罐的内腔与进气管连通,储气罐上配合安装有泄压阀,所述水袋上配合安装有水袋盖和管道A,所述管道A的一端与水袋的内腔连通,另一端通过分流器连接有管道B和管道C,所述阀门B配合安装在管道A上,且阀门B上设有阀门开关
B,所述阀门开关B上配合安装有复位弹簧B,且阀门开关B与旋转控制件接触,所述管道A上还设有阀门A,所述阀门A置于阀门B和储气罐之间,阀门A上设有阀门开关A,所述外壳的底部设有两左右对称设置的管道B喷口和管道C喷口,所述管道B和管道C的端部分别与管道B喷口和管道C喷口连接。
[0007]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齿轮A、齿轮B、齿轮C和齿轮D相同。
[0008]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传动轴C和传动轴D下端的旋转刷头相同,所述旋转杆B沿下安装环C的径向方向设置,所述旋转杆A沿下安装环D的径向方向设置,且旋转杆B和旋转杆A相互交错,所述旋转杆B和旋转杆A的底部设有旋转毛刷。
[0009]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外壳的底部边缘均布有毛刷A。
[0010]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外壳顶面上还设有把手和保护盖。
[0011]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把手上设有预留接口和装置开关,所述装置开关与电机信号连接。
[0012]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管道A上还配合安装有电子流量计表,所述电子流量计表与设置在外壳上的报警器信号连接。
[0013]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4]1、齿轮A、齿轮B、齿轮C、齿轮D相同,齿数均相等,可保证装置喷出的水与转动的旋转杆互不影响,喷洒均匀,此外,毛刷A可有效避免水洒到清洗区域外,从而做到双重刷洗,节约水资源,提高效率;
[0015]2、增压喷水机构中自带空气压缩功能,无需操作人员手动加压,有效降低操作人员的工作强度;
[0016]3、设有泄压阀,可保持储气罐内的压力稳定,避免意外情况的发生;
[0017]3、可通过在水袋内部添加清洗剂进一步增加装置洗刷效果;
[0018]4、无需外接水源,装置可单手使用,便于携带,移动性较强,把手上的预留接口可连接长杆,能对复杂或较高的空间进行擦洗。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便携式电动擦洗一体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图1中去掉把手、装置开关和保护盖后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3为图2中A的局部放大图。
[0022]图4为本专利技术一种便携式电动擦洗一体装置底部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5为图4中去掉定位板后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6为本专利技术一种便携式电动擦洗一体装置中各齿轮传动关系示意图。
[0025]图7为本专利技术一种便携式电动擦洗一体装置中气筒和储气罐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0026]附图标记列表:
[0027]1-把手,11-装置开关,2-保护盖,3-外壳,31-毛刷A,32-电子流量计表,33-报警器,4-储气罐,401-水袋,402-水袋盖,41-阀门A,42-阀门开关A,43-管道A,44-阀门B,45-阀门开关B,451-复位弹簧B,46-分流器,47-管道B,471-管道B喷口,48-管道C,481-管道C喷口,49-泄压阀,5-传动轴A,51-传动轴B,52-旋转控制件,6-蜗轮,61-齿轮A,62-齿轮B,63-齿轮C,64-齿轮D,65-旋转杆A,651-旋转毛刷,66-旋转杆B,7-蜗杆,71-电机,72-电源,8-气
筒,81-单向阀A,82-进气管,83-单向阀B,84-复位弹簧A,85-推杆,9-定位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明本专利技术,应理解下述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而不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0029]如图所示,一种便携式电动擦洗一体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3,外壳3上设有毛刷旋转传动机构和增压喷水机构;毛刷旋转传动机构包括对称设置在外壳3底面中部左右两侧的齿轮B62和齿轮D64,齿轮B62和齿轮D64相啮合,且齿轮B62和齿轮D64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携式电动擦洗一体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3),所述外壳(3)上设有毛刷旋转传动机构和增压喷水机构;所述毛刷旋转传动机构包括对称设置在外壳(3)底面中部左右两侧的齿轮B(62)和齿轮D(64),所述齿轮B(62)和齿轮D(64)相啮合,且齿轮B(62)和齿轮D(64)的中部沿轴线方向分别固定安装有传动轴C和传动轴D,所述传动轴C和传动轴D均与外壳(3)转动连接,所述外壳(3)底面上还设有两左右对称设置的齿轮A(61)和齿轮C(63),所述齿轮A(61)和齿轮C(63)置于齿轮B(62)和齿轮D(64)的前侧,其中齿轮A(61)和齿轮C(63)相啮合,齿轮A(61)和齿轮B(62)相啮合,齿轮C(63)和齿轮D(64)相啮合,所述齿轮A(61)和齿轮C的中部沿轴线方向分别固定安装有传动轴A(5)和传动轴B(51),所述传动轴A(5)和传动轴B(51)均与外壳(3)转动连接,传动轴A(5)、传动轴B(51)、传动轴C和传动轴D的下端配合安装有定位板(9),其中,传动轴A(5)的上端伸出外壳(3)并固定安装有涡轮(6),传动轴B(51)的上端伸出外壳(3)并固定安装有旋转控制件(52),传动轴C和传动轴D的下端均伸出定位板(9)且均配合安装有旋转刷头,所述旋转控制件(52)包括上安装环,以及三个沿上安装环圆周方向均匀分布的旋转控制头,所述传动轴C下端的旋转刷头包括下安装环C,以及三个沿下安装环C圆周方向均匀分布的旋转杆B(66),所述传动轴D下端的旋转刷头包括下安装环D,以及三个沿下安装环D圆周方向均匀分布的旋转杆A(65),所述外壳(3)的顶面上设有电机(71),所述电机(71)由设置在外壳(3)顶面上的电源(72)供电,其输出端配合安装有蜗杆(7),所述蜗杆(7)与涡轮(6)配合连接;所述增压喷水机构包括分别设置在旋转控制件(52)前侧以及右侧的气筒(8)和阀门B(44),所述气筒(8)的活塞上配合安装有推杆(85),所述推杆(85)的后端与旋转控制件(52)接触,外侧套设有复位弹簧A(84),所述气筒(8)的侧面前端设有与其内腔连通的单向阀A(81),前端设有与其内腔连通的进气管(82),所述进气管(82)上配合安装有单向阀B(83),进气管(82)的一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永康赵坤权朱俊尚同同王海洋王贺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市职业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