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无砟轨道护轮轨安装的轨枕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428744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21 14: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轨道交通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无砟轨道护轮轨安装的轨枕,包括轨枕本体,轨枕本体上设有第一基本轨承轨槽和第二基本轨承轨槽,第一基本轨承轨槽和第二基本轨承轨槽用于安装基本轨,第一基本轨承轨槽和第二基本轨承轨槽在轨枕本体上对称设置,轨枕本体上还设有的第一护轮轨承轨槽和第二护轮轨承轨槽,第一护轮轨承轨槽和第二护轮轨承轨槽用于安装护轮轨,第一护轮轨承轨槽和第二护轮轨承轨槽设置于第一基本轨承轨槽和第二基本轨承轨槽之间;护轮轨能够与轨枕本体形成整体结构,将轨枕本体安装到位后,护轮轨承载结构可靠,可减轻列车脱轨的二次事故影响,且安装方便,不会破坏道床结构,也不会影响基本轨原有振动频率。原有振动频率。原有振动频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无砟轨道护轮轨安装的轨枕


[0001]本技术涉及轨道交通
,特别是一种用于无砟轨道护轮轨安装的轨枕。

技术介绍

[0002]护轮轨通常设置于铁路轨道的桥梁地段和高边坡路堤地段,主要目的是减轻列车脱轨后带来的人员伤亡、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护轮轨设置于基本轨的内侧,即靠近线路中心线的方向,当机车车辆的车轮发生脱离基本轨的事故时,能够将车轮限制在基本轨与护轮轨的轮缘槽内,避免了机车车辆翻出高边坡路堤和桥梁带来的恶劣后果。现有经验表明,护轮轨的设置是十分必要的,且需满足护轮轨的顶面不应高出基本轨5mm,同时不应低于基本轨25mm。设有防护墙(防撞墙)或可靠支挡结构的高边坡路堤和桥梁地段可取消护轮轨的设置。
[0003]现有无砟轨道地段的护轮轨是通过在道床板或轨道板上钻孔,从而将护轮轨固定在道床板或轨道板上,如此,破坏了道床板或轨道板的结构,容易引起道床板或轨道板开裂;并且,在道床板或轨道板上钻孔不仅施工起来不方便,而且增加这一工序,增加了工作量及工程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无砟轨道地段的护轮轨通过在道床板或轨道板上钻孔,从而将护轮轨固定在道床板或轨道板上,存在破坏了道床板或轨道板的结构,容易引起道床板或轨道板开裂的问题,提供一种用于无砟轨道护轮轨安装的轨枕。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0006]一种用于无砟轨道护轮轨安装的轨枕,包括轨枕本体,所述轨枕本体上设有第一基本轨承轨槽和第二基本轨承轨槽,所述第一基本轨承轨槽和所述第二基本轨承轨槽用于安装基本轨,所述第一基本轨承轨槽和所述第二基本轨承轨槽在所述轨枕本体上对称设置,所述轨枕本体上还设有第一护轮轨承轨槽和第二护轮轨承轨槽,所述第一护轮轨承轨槽和第二护轮轨承轨槽用于安装护轮轨,所述第一护轮轨承轨槽和第二护轮轨承轨槽设置于所述第一基本轨承轨槽和所述第二基本轨承轨槽之间。
[0007]由于所述轨枕本体上设有用于安装护轮轨的所述第一护轮轨承轨槽和所述第二护轮轨承轨槽,因此,所述护轮轨能够安装于所述轨枕本体上,与所述轨枕本体形成整体结构,施工时,将所述轨枕本体安装到位后,浇筑道床的混凝土,如此能够将所述轨枕本体埋设于混凝土道床中,所述轨枕本体与所述道床稳固连接,保证了所述护轮轨承载结构可靠,当机车车辆的车轮发生脱离基本轨的事故时,能够将车轮限制在所述基本轨与所述护轮轨之间,避免了机车车辆翻出高边坡路堤和桥梁带来的恶劣后果,减轻机车车辆脱轨的二次事故影响;
[0008]所述护轮轨安装方便,且不会破坏所述道床的结构,更不会引起所述道床开裂;
[0009]所述护轮轨为独立的承载结构,结构受力和传力特征明显,其支撑点不在所述基本轨上,不会影响所述基本轨原有的振动频率,结构可靠;
[0010]所述用于无砟轨道护轮轨安装的轨枕通过工厂预制,可形成标准件,能够直接应用于实际的工程当中,实际应用效果好;
[0011]能够减少轨道线路两侧防护墙(防撞墙)的设置,提升无砟轨道应用品质,促进无砟轨道设计体系的发展。
[0012]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轨枕本体为一体成型结构件。便于直接预制成型。
[0013]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轨枕本体包括多个轨枕节段。厂内预制所述轨枕节段,现场快速组装,精度可控,便于运输和组装。
[0014]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轨枕本体沿其长度方向上设有锚固通道,所述锚固通道内设有锚固机构,所述锚固机构用于将所有所述轨枕节段拼装锚固。所述锚固机构为施加预应力的钢筋或普通的连接件,两端采用锚具进行固定。
[0015]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轨枕节段上设有扣配件孔,所述扣配件孔用于安装所述基本轨的扣配件或所述护轮轨的扣配件。
[0016]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第一护轮轨承轨槽与所述第一基本轨承轨槽相邻设置,所述第一护轮轨承轨槽与所述第一基本轨承轨槽之间设有第一台座,所述第二护轮轨承轨槽与所述第二基本轨承轨槽相邻设置,所述第二护轮轨承轨槽与所述第二基本轨承轨槽之间设有第二台座,所述第一护轮轨承轨槽和所述第二护轮轨承轨槽之间设有第三台座。所述台座能够防止钢轨从承轨槽中滑出,保持轨距。
[0017]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第一护轮轨承轨槽和所述第二护轮轨承轨槽在所述轨枕本体上对称设置。
[0018]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轨枕本体的两端设有外挡肩。所述外挡肩的作用是:抵抗所述基本轨横向位移,保持所述基本轨轨向和轨距良好。优选的,所述外挡肩为弧形凸起结构或方形结构。
[0019]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轨枕本体的侧面设有凸榫。增大了所述轨枕本体与所述道床的接触面积,将所述轨枕本体稳固在所述道床混凝土中,防止其发生偏转。
[0020]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轨枕本体底部设有连接件,所述连接件用于将所述轨枕本体与道床混凝土连接。所述连接件可以是L型钢筋,将所述轨枕本体与所述道床连接得更加稳固。
[0021]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22]由于所述轨枕本体上设有用于安装护轮轨的所述第一护轮轨承轨槽和所述第二护轮轨承轨槽,因此,所述护轮轨能够安装于所述轨枕本体上,与所述轨枕本体形成整体结构,施工时,将所述轨枕本体安装到位后,浇筑道床的混凝土,如此能够将所述轨枕本体埋设于混凝土道床中,所述轨枕本体与所述道床稳固连接,保证了所述护轮轨承载结构可靠,当机车车辆的车轮发生脱离基本轨的事故时,能够将车轮限制在所述基本轨与所述护轮轨之间,避免了机车车辆翻出高边坡路堤和桥梁带来的恶劣后果,减轻机车车辆脱轨的二次事故影响;
[0023]所述护轮轨安装方便,且不会破坏所述道床的结构,更不会引起所述道床开裂;
[0024]所述护轮轨为独立的承载结构,结构受力和传力特征明显,其支撑点不在所述基本轨上,不会影响所述基本轨原有的振动频率,结构可靠;
[0025]所述用于无砟轨道护轮轨安装的轨枕通过工厂预制,可形成标准件,能够直接应用于实际的工程当中,实际应用效果好;
[0026]能够减少轨道线路两侧防护墙(防撞墙)的设置,提升无砟轨道应用品质,促进无砟轨道设计体系的发展。
附图说明
[0027]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1所述的用于无砟轨道护轮轨安装的轨枕的立面图。
[0028]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1所述的用于无砟轨道护轮轨安装的轨枕的侧视图。
[0029]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1所述的用于无砟轨道护轮轨安装的轨枕的俯视图。
[0030]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1所述的用于无砟轨道护轮轨安装的轨枕的装配示意图。
[0031]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2所述的用于无砟轨道护轮轨安装的轨枕的立面图。
[0032]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2所述的用于无砟轨道护轮轨安装的轨枕的侧视图。
[0033]图7是本技术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无砟轨道护轮轨安装的轨枕,包括轨枕本体(7),所述轨枕本体(7)上设有第一基本轨承轨槽(31)和第二基本轨承轨槽(32),所述第一基本轨承轨槽(31)和所述第二基本轨承轨槽(32)用于安装基本轨(1),所述第一基本轨承轨槽(31)和所述第二基本轨承轨槽(32)在所述轨枕本体(7)上对称设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轨枕本体(7)上还设有第一护轮轨承轨槽(41)和第二护轮轨承轨槽(42),所述第一护轮轨承轨槽(41)和第二护轮轨承轨槽(42)用于安装护轮轨(2),所述第一护轮轨承轨槽(41)和第二护轮轨承轨槽(42)设置于所述第一基本轨承轨槽(31)和所述第二基本轨承轨槽(32)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无砟轨道护轮轨安装的轨枕,其特征在于,所述轨枕本体(7)为一体成型结构件。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无砟轨道护轮轨安装的轨枕,其特征在于,所述轨枕本体(7)包括多个轨枕节段(72)。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无砟轨道护轮轨安装的轨枕,其特征在于,所述轨枕本体(7)沿其长度方向上设有锚固通道(74),所述锚固通道(74)内设有锚固机构(9),所述锚固机构(9)用于将所有所述轨枕节段(72)拼装锚固。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无砟轨道护轮轨安装的轨枕,其特征在于,所述轨枕节段(72)上设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乾坤江万红庞玲姚力刘大园杨荣山柏云邓存宥易佳俊吴承锦董远翟淼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