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轨道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428374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21 14: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轨道工程的结构设计领域,特别是一种轨道结构,包括轨道板,所述轨道板上设有若干扣件挡肩,同一钢轨下的相邻两个所述扣件挡肩之间设有支撑台,所述支撑台为刚性构件,所述支撑台设于所述轨道板上,所述支撑台上方设有支撑垫板,所述支撑垫板为弹性构件,所述支撑垫板支撑所述钢轨。通过在同一钢轨下的相邻两个扣件挡肩之间设置支撑台和支撑垫板,能够增加对钢轨的支撑面积,降低列车经过时对扣件的冲击,改善了轨道板的受力性能,降低钢轨振动的峰值与频率,从而解决由振动引起的钢轨受力集中和变形不均匀的问题,且能够很好的保持钢轨线形,从而保证钢轨在高速铁路运营期间的平顺度,能保障列车运行的安全性与舒适性。性与舒适性。性与舒适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轨道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轨道工程的结构设计领域,特别是一种轨道结构。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我国铁路及城市轨道交通的迅猛发展,无砟轨道被大量应用于工程建设中。随着列车速度的提升,扣件点支撑式无砟轨道逐渐表现出一定的劣势,主要体现在受力状态与钢轨线形保持方面。现有的扣件点支撑式无砟轨道包括轨道板、扣件挡肩、钢轨和扣件系统,在列车通过时,点支撑式无砟轨道结构在扣件处冲击力较大,且伴随有高频周期性振动,这种振动与冲击使得轮轨动力作用加剧,会导致钢轨受力与变形的不均匀,由此引起波磨与车轮的多边形磨耗等问题,缩短钢轨与车轮的使用寿命,增加养护维修成本。且点支撑式无砟轨道在高速铁路运营过程中,钢轨线形平顺度较难保持,对列车运行的安全性与舒适性造成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点支撑式无砟轨道结构在列车高速通过时,存在其扣件处承受冲击力较大,且伴随有高频周期性振动,导致钢轨受力与变形的不均匀,进而缩短钢轨与车轮的使用寿命,增加养护维修成本;且钢轨线形平顺度较难保持,进而影响列车运行的安全性与舒适的问题,提供一种轨道结构。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0005]一种轨道结构,包括轨道板,所述轨道板上设有若干扣件挡肩,同一钢轨下的相邻两个所述扣件挡肩之间设有支撑台,所述支撑台为刚性构件,所述支撑台设于所述轨道板上,所述支撑台上方设有支撑垫板,所述支撑垫板为弹性构件,所述支撑垫板支撑所述钢轨。
[0006]所述扣件挡肩布置在轨道板上,其布置方式与现有技术一样。所述支撑垫板为具有弹性的结构,同时其刚度要跟扣件的刚度匹配,且其顶面高度和钢轨底面平齐,用于直接支撑所述钢轨,保证对钢轨的支撑能力,同时保证对钢轨振动能量进行消耗;所述支撑台为刚性构件,如:钢结构或混凝土结构等,用于支撑设置在其上方的支撑垫板,其长度与所述支撑垫板的长度适配,保证对所述支撑垫板的支撑作用,通过所述轨道板将支撑力提供给所述支撑台,再由所述支撑台将支撑力提供给所述支撑垫板,使支撑垫板为所述钢轨能够提供稳定的支撑强度;且所述支撑台分别和相邻设置的两个所述扣件挡肩之间具有间隙,所述间隙能够用于排出两个钢轨之间的积水;或者所述支撑台的长度和沿轨道纵向相邻设置的两个所述扣件挡肩之间的间距适配,通过所述支撑台和所述扣件一起对钢轨进行连续支撑,能够更好的降低列车经过扣件时的冲击力,进而更好的减少振动引起的钢轨受力和变形不均匀的问题;且提高钢轨在高速铁路运营期间的平顺度,提高列车运行的安全性与舒适性。通过在沿轨道纵向设置的相邻两个所述扣件挡肩之间设置所述支撑台和所述支撑垫板,具有弹性的所述支撑垫板能够对钢轨振动能量进行消耗,且能够增加对钢轨的支撑
面积,降低列车经过时对扣件的冲击,改善了轨道板的受力性能,降低钢轨振动的峰值与频率,从而解决由振动引起的钢轨受力集中和变形不均匀的问题,且能够很好的保持钢轨线形,从而保证钢轨在高速铁路运营期间的平顺度,能保障列车运行的安全性与舒适性。
[0007]优选的,所述支撑台为四棱柱,所述支撑台的横截面为等腰梯形,所述支撑台的底部设于所述轨道板上,所述支撑台的底部宽度大于所述支撑台的顶部宽度,所述支撑台的顶部两侧分别设有限位结构一,所述支撑垫板两侧分别设有与所述限位结构一相适配的限位结构二。
[0008]所述横截面是指沿轨道纵向的横截面,采用横截面为等腰梯形的四棱柱作为支撑台,其底部为等腰梯形横截面的底边连接形成的平面,通过较宽的一面与轨道板相连接,增大了所述支撑台和所述轨道板之间的支撑面积,使所述支撑台更稳定;且其顶部的两侧分别设有限位结构一,配合所述支撑垫板的限位结构二,能够对所述支撑垫板限位,避免所述支撑垫板受力后从所述支撑台上方滑脱,进而避免所述支撑台对所述钢轨的支撑失效。当然,所述支撑台的横截面也可以为其它梯形截面,如:直角梯形等。
[0009]优选的,所述支撑台为L型构件,所述支撑台包括横板和竖板,所述支撑垫板设于所述横板上方,所述横板远离所述竖板的一侧设有限位结构一,所述支撑垫板设有与所述限位结构一相适配的限位结构二,所述竖板设于所述钢轨外侧。
[0010]采用所述L型构件作为支撑台,其竖板对所述钢轨有横向限位作用,配合扣件挡肩能够使钢轨的横向限位效果更好,进一步提高列车运行的安全性与舒适性。所述限位结构一和所述限位结构二配合能够对所述支撑垫板限位,避免所述支撑垫板受力后从所述支撑台上方滑脱,进而避免所述支撑台对所述钢轨的支撑失效。
[0011]优选的,所述支撑台为U型槽状构件,所述U型槽状构件的走向与所述钢轨纵向相同,所述支撑垫板设于所述U型槽状构件的槽底,所述支撑台两侧高度大于所述支撑垫板的顶面高度。
[0012]所述支撑台采用所述U型槽状构件,将所述支撑垫板设置在所述U型槽状构件的槽底,U型槽的两侧侧壁能够对支撑垫板限位,避免所述支撑垫板在横向上滑动;同时U型槽的两侧侧壁能够从两侧对放置在所述支撑垫板上方的钢轨进行限位,相比于L型构件,所述U型槽状构件的两侧壁配合扣件挡肩能够使钢轨的横向限位效果更好,进一步提高列车运行的安全性与舒适性。
[0013]优选的,所述限位结构一为凹槽,所述限位结构二为凸起;或所述限位结构一为凸起,所述限位结构二为凹槽。
[0014]采用上述限位方式,便于加工所述限位结构一和限位结构二,且便于安装所述支撑垫板。
[0015]优选的,所述支撑台为混凝土构件,所述支撑垫板为橡胶构件、橡塑构件或多层复合材料构件。
[0016]所述支撑台采用混凝土构件,能够保证所述支撑台的支撑能力,且节约成本;所述支撑垫板采用橡胶构件、橡塑构件或多层复合材料构件,多层复合材料构件是指采用橡胶、橡塑以及钢板等叠放在一起的结构,能够使所述支撑垫板对所述钢轨的支撑效果更好。
[0017]优选的,所述支撑垫板的高度为2-3cm,用于适应扣件调节钢轨的高度范围。
[0018]优选的,所述轨道板、所述支撑台和所述扣件挡肩三者为一体浇筑成型构件。
[0019]所述轨道板、所述支撑台、所述扣件挡肩三者采用预制件的形式生产,整体性更好,更有利于支撑钢轨;且无需在施工现场安装,施工更加方便快捷。
[0020]优选的,所述支撑台和相邻的所述扣件挡肩之间设有排水口,所述排水口设于所述支撑台和与之相邻的所述扣件挡肩之间,如设置在所述支撑台的底部;或所述排水口为所述支撑台与所述扣件挡肩之间的间隙,用于排出两个钢轨之间的积水。
[0021]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22]通过在同一钢轨下的相邻两个所述扣件挡肩之间设置所述支撑台和所述支撑垫板,具有弹性的所述支撑垫板能够对钢轨振动能量进行消耗,且能够增加对钢轨的支撑面积,降低列车经过时对扣件的冲击,改善了轨道板的受力性能,降低钢轨振动的峰值与频率,从而解决由振动引起的钢轨受力集中和变形不均匀的问题,且能够很好的保持钢轨线形,从而保证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轨道结构,包括轨道板(3),所述轨道板(3)上设有若干扣件挡肩(31),其特征在于,同一钢轨(1)下的相邻两个所述扣件挡肩(31)之间设有支撑台(32),所述支撑台(32)为刚性构件,所述支撑台(32)设于所述轨道板(3)上,所述支撑台(32)上方设有支撑垫板(4),所述支撑垫板(4)为弹性构件,所述支撑垫板(4)支撑所述钢轨(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台(32)为四棱柱,所述支撑台(32)的横截面为等腰梯形,所述支撑台(32)的底部设于所述轨道板(3)上,所述支撑台(32)的底部宽度大于所述支撑台(32)的顶部宽度,所述支撑台(32)的顶部两侧分别设有限位结构一(323),所述支撑垫板(4)两侧分别设有与所述限位结构一(323)相适配的限位结构二(4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台(32)为L型构件,所述支撑台(32)包括横板(321)和竖板(322),所述支撑垫板(4)设于所述横板(321)上方,所述横板(321)远离所述竖板(322)的一侧设有限位结构一(323),所述支撑垫板(4)设有与所述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力王育恒庞玲刘大园江万红卢野柏云苏乾坤吴承锦巫江杜华杨王根平翟淼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