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空气自净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427996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21 14:56
一种空气自净器,包括进气格栅、安装罩、第一过滤层、第一安装框、第二过滤层、第二安装框、电机、风扇叶轮、出气格栅、上壳体和下壳体;上壳体顶部设置有进风口,上壳体上设置有斜面,斜面处设置有出风口;下壳体设置在上壳体底部,下壳体和上壳体之间设置有净化空间;安装罩设置在上壳体顶部,安装罩位于进风口处;进气格栅与安装罩连接;第一安装框设置在上壳体顶部;第一过滤层与第一安装框连接;第二安装框包括安装板部、挡板部和侧板部,侧板部沿横向并排设置有两个;电机设置在下壳体上,电机的输出轴与风扇叶轮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取出过滤层的过程中,灰尘不易脱落,清理更充分。清理更充分。清理更充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空气自净器


[0001]本技术涉及空气净化
,尤其涉及一种空气自净器。

技术介绍

[0002]空气自净器是安装于室内的空气自净装置,可以净化室内的空气,加快室内空气的流通,提高室内空气的清晰度,维护良好的室内环境,有效改善室内空气质量。
[0003]对于现有技术下的空气自净器,在使用一段时间后,需要清理内部过滤层上附着的灰尘,但是,在取出过滤层的过程中,灰尘容易从过滤层上脱落,并散落在室内,不卫生。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一)技术目的
[0005]为解决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空气自净器,在取出过滤层的过程中,灰尘不易脱落,清理更充分。
[0006](二)技术方案
[0007]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空气自净器,包括进气格栅、安装罩、第一过滤层、第一安装框、第二过滤层、第二安装框、电机、风扇叶轮、出气格栅、上壳体和下壳体;
[0008]上壳体顶部设置有进风口,上壳体上设置有斜面,斜面处设置有出风口;下壳体设置在上壳体底部,下壳体和上壳体之间设置有净化空间;安装罩设置在上壳体顶部,安装罩位于进风口处,安装罩上设置有第一通风口;进气格栅与安装罩连接,且位于第一通风口处;第一安装框设置在上壳体顶部,第一安装框上设置有第二通风口;第一过滤层与第一安装框连接,且位于第二通风口处;第二安装框设置在净化空间内,第二安装框包括安装板部、挡板部和侧板部,侧板部沿横向并排设置有两个,挡板部横向两端分别与两个侧板部连接,安装板部横向两端分别与两个侧板部底部连接,安装板部纵向一端与挡板部底端连接,安装板部纵向另一端由下至上逐渐倾斜,安装板部上设置有第三通风口;第二过滤层与安装板部连接,且位于第三通风口处;电机设置在下壳体上,电机的输出轴与风扇叶轮连接;风扇叶轮位于第二过滤层下方;出气格栅与上壳体连接,且位于出风口处。
[0009]优选的,第二安装框底面和下壳体内部底面之间连接有弹性件;弹性件共设置有多个,多个弹性件的长度沿第二过滤层倾斜向下方向逐渐减小;第二安装框上设置有微型振动器。
[0010]优选的,第一安装框上设置有用于安装第一过滤层的安装槽;第一过滤层顶面高度低于第一安装框顶面高度。
[0011]优选的,第一过滤层沿横向关于第一安装框对称设置有两个;第一安装框上设置有隔板;隔板位于安装槽内,隔板位于两个第一过滤层之间。
[0012]优选的,上壳体内部顶面上设置有第一隔板部;第一隔板部底部设置有用于穿过电机输出轴的第一凹槽;下壳体内部底面上设置有第二隔板部;第二隔板部位于第一隔板部下方,第二隔板部顶部设置有用于穿过电机输出轴的第二凹槽;第二凹槽与第一凹槽衔
接。
[0013]优选的,上壳体上设置有第一连接台;第一连接台位于出风口内侧,第一连接台与出气格栅连接。
[0014]优选的,上壳体底部设置有第二连接台;第二连接台与下壳体连接。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的技术效果:
[0016]本技术中,电机的输出轴带动风扇叶轮转动,风扇叶轮向出气格栅方向吹风,风扇叶轮在净化空间内制造空气负压,使得外部空气依次通过进气格栅、第一过滤层和第二过滤层流通到风扇叶轮处,由第一过滤层蹭和第二过滤层进行过滤净化处理,并将净化后的空气通过出气格栅排出到室内。用户在取出第一过滤层和第二过滤层的过程中,灰尘不易脱落,清理更充分,取出时,先取下安装罩,然后取下第一安装框,第一过滤层随第一安装框同时取下,第一安装框保持水平平稳状态,第一过滤层上的灰尘不易散落,再取下第二安装框,因为第二安装框的安装板部倾斜设置,而第二过滤层设置在安装板部上,则第二过滤层也倾斜设置,第二过滤层过滤掉的灰尘会在安装板部倾斜的底端逐渐堆积,第二安装框的挡板部和侧板部能对灰尘的堆积范围进行限定,在取出第二安装框时,灰尘不易从第二安装框中脱落。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空气自净器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空气自净器的第一种结构剖视图。
[0019]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空气自净器的第二种结构剖视图。
[0020]图4为图3中A处的结构放大图。
[0021]图5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空气自净器中第一过滤层、第一安装框和隔板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0022]附图标记:1、进气格栅;2、安装罩;3、第一过滤层;4、第一安装框;5、隔板;6、第二过滤层;7、第二安装框;8、电机;9、风扇叶轮;10、弹性件;11、微型振动器;12、出气格栅;13、上壳体;131、进风口;132、出风口;133、第一隔板部;14、下壳体;141、第二隔板部;15、第一连接台;16、第二连接台。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并参照附图,对本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技术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技术的概念。
[0024]如图1-5所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空气自净器,包括进气格栅1、安装罩2、第一过滤层3、第一安装框4、第二过滤层6、第二安装框7、电机8、风扇叶轮9、出气格栅12、上壳体13和下壳体14;
[0025]上壳体13顶部设置有进风口131,上壳体13上设置有斜面,斜面处设置有出风口132;下壳体14设置在上壳体13底部,下壳体14和上壳体13之间设置有净化空间;安装罩2设置在上壳体13顶部,安装罩2位于进风口131处,安装罩2上设置有第一通风口;进气格栅1与
安装罩2连接,且位于第一通风口处;第一安装框4设置在上壳体13顶部,第一安装框4上设置有第二通风口;第一过滤层3与第一安装框4连接,且位于第二通风口处;第二安装框7设置在净化空间内,第二安装框7包括安装板部、挡板部和侧板部,侧板部沿横向并排设置有两个,挡板部横向两端分别与两个侧板部连接,安装板部横向两端分别与两个侧板部底部连接,安装板部纵向一端与挡板部底端连接,安装板部纵向另一端由下至上逐渐倾斜,安装板部上设置有第三通风口;第二过滤层6与安装板部连接,且位于第三通风口处;电机8设置在下壳体14上,电机8的输出轴与风扇叶轮9连接;风扇叶轮9位于第二过滤层6下方;出气格栅12与上壳体13连接,且位于出风口132处。
[0026]本技术中,电机8的输出轴带动风扇叶轮9转动,风扇叶轮9向出气格栅12方向吹风,风扇叶轮9在净化空间内制造空气负压,使得外部空气依次通过进气格栅1、第一过滤层3和第二过滤层6流通到风扇叶轮9处,由第一过滤层蹭和第二过滤层6进行过滤净化处理,并将净化后的空气通过出气格栅12排出到室内。用户在取出第一过滤层3和第二过滤层6的过程中,灰尘不易脱落,清理更充分,取出时,先取下安装罩2,然后取下第一安装框4,第一过滤层3随第一安装框4同时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空气自净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进气格栅(1)、安装罩(2)、第一过滤层(3)、第一安装框(4)、第二过滤层(6)、第二安装框(7)、电机(8)、风扇叶轮(9)、出气格栅(12)、上壳体(13)和下壳体(14);上壳体(13)顶部设置有进风口(131),上壳体(13)上设置有斜面,斜面处设置有出风口(132);下壳体(14)设置在上壳体(13)底部,下壳体(14)和上壳体(13)之间设置有净化空间;安装罩(2)设置在上壳体(13)顶部,安装罩(2)位于进风口(131)处,安装罩(2)上设置有第一通风口;进气格栅(1)与安装罩(2)连接,且位于第一通风口处;第一安装框(4)设置在上壳体(13)顶部,第一安装框(4)上设置有第二通风口;第一过滤层(3)与第一安装框(4)连接,且位于第二通风口处;第二安装框(7)设置在净化空间内,第二安装框(7)包括安装板部、挡板部和侧板部,侧板部沿横向并排设置有两个,挡板部横向两端分别与两个侧板部连接,安装板部横向两端分别与两个侧板部底部连接,安装板部纵向一端与挡板部底端连接,安装板部纵向另一端由下至上逐渐倾斜,安装板部上设置有第三通风口;第二过滤层(6)与安装板部连接,且位于第三通风口处;电机(8)设置在下壳体(14)上,电机(8)的输出轴与风扇叶轮(9)连接;风扇叶轮(9)位于第二过滤层(6)下方;出气格栅(12)与上壳体(13)连接,且位于出风口(132)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空气自净器,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郝友良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科洁净化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