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悬接式臭氧发生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548348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30 13:27
一种悬接式臭氧发生器,包括固定箱、储水箱和臭氧发生管;吸热筒竖直设置在固定箱内,臭氧发生管缠绕在吸热筒上;臭氧发生管的输入侧设有进气管,输出侧设有臭氧输出管;氧气瓶上设有第一输气管;送风箱上设有第二输气管;进气管连接第一输气管和第二输气管;散热箱内设有第一集液盘和第二集液盘;散热管连通第一集液盘和第二集液盘;第一输水管与储水箱连通,第二输水管与吸热筒连通;吸热筒上设有连接管,连接管的另一端与第一集液盘连通,回水管连通第二集液盘和储水箱;第一支管连通鼓风管和固定箱;第二支管连通鼓风管和散热箱。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操作简单,使用方便,功能多样,显著提高了散热效果和散热效率,使用效果极佳,具有实用性。实用性。实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悬接式臭氧发生器


[0001]本技术涉及臭氧发生器
,尤其涉及一种悬接式臭氧发生器。

技术介绍

[0002]臭氧发生器是用于制取臭氧气体的装置,臭氧易于分解无法储存,需现场制取现场使用,所以凡是能用到臭氧的场所均需使用臭氧发生器,臭氧发生器广泛应用在饮用水、污水、工业氧化、食品加工、保鲜、医药合成、空间灭菌等领域;臭氧发生器产生的臭氧气体可以直接利用,也可以通过混合装置和液体混合参与反应,臭氧发生器工作时会产生大量的热能,需要冷却,否则臭氧会因高温而边产生边分解,现有的臭氧发生器的结构简单,功能单一,冷却效果较差,一般通过设置散热口来进行散热冷却,使用效果不佳,有待进行改善。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一)技术目的
[0004]为解决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悬接式臭氧发生器,操作简单,使用方便,功能多样,显著提高了散热效果和散热效率,使用效果极佳,具有实用性。
[0005](二)技术方案
[0006]本技术提出了一种悬接式臭氧发生器,包括固定箱、储水箱、臭氧发生管、吸热筒、氧气瓶、送风箱、散热箱、回水管、散热管、鼓风机、第一支管和第二支管;
[0007]固定箱设置在储水箱上,吸热筒竖直设置在固定箱内,臭氧发生管缠绕在吸热筒上;臭氧发生管的输入侧设有进气管,输出侧设有臭氧输出管;氧气瓶设置在储水箱上,且氧气瓶上设有第一输气管;送风箱设置在固定箱上,送风箱内设有送风装置,送风箱上设有第二输气管;进气管的另一端连接第一输气管和第二输气管,且第一输气管和第二输气管上分别设有控制阀;
[0008]散热箱设置在固定箱上,散热箱内设有第一集液盘和第二集液盘,第一集液盘位于第二集液盘的正下方;散热管竖直设置并连通第一集液盘和第二集液盘,且散热管的数目为多组;储水箱上设有水泵,水泵上设有第一输水管和第二输水管,且第一输水管与储水箱连通,第二输水管与吸热筒连通;吸热筒上设有连接管,连接管的另一端与第一集液盘连通,回水管连通第二集液盘和储水箱;
[0009]鼓风机设置在固定箱上,鼓风机的输出侧设有鼓风管;第一支管连通鼓风管和固定箱,且固定箱上设有第一排风口;第二支管连通鼓风管和散热箱,且散热箱上设有第二排风口;第一支管和第二支管上分别设有控制阀。
[0010]优选的,送风装置包括送风机、滤尘网和活性炭吸附网;
[0011]送风箱的底部设有进风口,滤尘网和活性炭吸附网水平设置于送风箱内,且活性炭吸附网位于滤尘网的上方;送风机设置在送风箱内,且送风机位于活性炭吸附网的上方,
第二输气管与送风箱的连通处位于送风机的上方。
[0012]优选的,散热管上设有半导体制冷片,且半导体制冷片的热端设有散热鳍片。
[0013]优选的,散热管为铜管。
[0014]优选的,固定箱上设有控制装置,控制装置上设有触控屏,且控制装置控制连接水泵、鼓风机和各控制阀。
[0015]本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的技术效果:
[0016]氧气瓶将氧气输送至臭氧发生管中,或送风箱将外部空气输送至臭氧发生管中,臭氧发生管产生臭氧并通过臭氧输出管输出,能够选择使用纯净氧气或空气进行臭氧的制备,有助于使用;
[0017]水泵将冷水输送至吸热筒中,吸热筒吸收臭氧发生管工作过程中产生的热量并将热量传导至内部的冷水中,吸热热量的水溶液通过连接管进入第一集液盘中;第一集液盘将水溶液分散入各散热管中,散热管将水溶液中的热量散发出去,经过降温的水溶液聚集于第二集液盘中并通过回水管回流入储水箱中,实现水溶液的循环,使用效果好;
[0018]鼓风机通过鼓风管将空气鼓入第一支管和第二支管中,第一支管将空气送入固定箱内,以将臭氧发生管产生的热量吹散,固定箱内的热风通过第一排风口排出,进一步提高了散热效果;第二支管将空气送入散热箱内,以将散热管散发的热量吹散,进一步提高了降温冷却效果,使用效果极佳。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悬接式臭氧发生器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悬接式臭氧发生器中散热箱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悬接式臭氧发生器中送风箱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4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悬接式臭氧发生器中第一集液盘和散热管的结构示意图。
[0023]附图标记:1、固定箱;2、储水箱;3、臭氧发生管;4、吸热筒;5、进气管;6、臭氧输出管;7、氧气瓶;8、第一输气管;9、第二输气管;10、送风箱;11、散热箱;12、水泵;13、第一输水管;14、第二输水管;15、连接管;16、回水管;17、第一集液盘;18、第二集液盘;19、散热管;20、鼓风机;21、鼓风管;22、第一支管;23、第二支管;24、第一排风口;25、第二排风口;26、送风机;27、进风口;28、滤尘网;29、活性炭吸附网。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并参照附图,对本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技术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技术的概念。
[0025]如图1

4所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悬接式臭氧发生器,包括固定箱1、储水箱2、臭氧发生管3、吸热筒4、氧气瓶7、送风箱10、散热箱11、回水管16、散热管19、鼓风机20、第一支管22和第二支管23;
[0026]固定箱1设置在储水箱2上,吸热筒4竖直设置在固定箱1内,臭氧发生管3缠绕在吸
热筒4上;臭氧发生管3的输入侧设有进气管5,输出侧设有臭氧输出管6;氧气瓶7设置在储水箱2上,且氧气瓶7上设有第一输气管8;送风箱10设置在固定箱1上,送风箱10内设有送风装置,送风箱10上设有第二输气管9;进气管5的另一端连接第一输气管8和第二输气管9,且第一输气管8和第二输气管9上分别设有控制阀;
[0027]散热箱11设置在固定箱1上,散热箱11内设有第一集液盘17和第二集液盘18,第一集液盘17位于第二集液盘18的正下方;散热管19竖直设置并连通第一集液盘17和第二集液盘18,且散热管19的数目为多组;储水箱2上设有水泵12,水泵12上设有第一输水管13和第二输水管14,且第一输水管13与储水箱2连通,第二输水管14与吸热筒4连通;吸热筒4上设有连接管15,连接管15的另一端与第一集液盘17连通,回水管16连通第二集液盘18和储水箱2;
[0028]鼓风机20设置在固定箱1上,鼓风机20的输出侧设有鼓风管21;第一支管22连通鼓风管21和固定箱1,且固定箱1上设有第一排风口24;第二支管23连通鼓风管21和散热箱11,且散热箱11上设有第二排风口25;第一支管22和第二支管23上分别设有控制阀。
[0029]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送风装置包括送风机26、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悬接式臭氧发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箱(1)、储水箱(2)、臭氧发生管(3)、吸热筒(4)、氧气瓶(7)、送风箱(10)、散热箱(11)、回水管(16)、散热管(19)、鼓风机(20)、第一支管(22)和第二支管(23);固定箱(1)设置在储水箱(2)上,吸热筒(4)竖直设置在固定箱(1)内,臭氧发生管(3)缠绕在吸热筒(4)上;臭氧发生管(3)的输入侧设有进气管(5),输出侧设有臭氧输出管(6);氧气瓶(7)设置在储水箱(2)上,且氧气瓶(7)上设有第一输气管(8);送风箱(10)设置在固定箱(1)上,送风箱(10)内设有送风装置,送风箱(10)上设有第二输气管(9);进气管(5)的另一端连接第一输气管(8)和第二输气管(9),且第一输气管(8)和第二输气管(9)上分别设有控制阀;散热箱(11)设置在固定箱(1)上,散热箱(11)内设有第一集液盘(17)和第二集液盘(18),第一集液盘(17)位于第二集液盘(18)的正下方;散热管(19)竖直设置并连通第一集液盘(17)和第二集液盘(18),且散热管(19)的数目为多组;储水箱(2)上设有水泵(12),水泵(12)上设有第一输水管(13)和第二输水管(14),且第一输水管(13)与储水箱(2)连通,第二输水管(14)与吸热筒(4)连通;吸热筒(4)上设有连接管(15),连接管(15)的另一端与第一集液盘(1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郝友良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科洁净化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