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行程可调式座椅悬架和驾驶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427964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21 14: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行程可调式座椅悬架和驾驶椅。该行程可调式座椅悬架包括架体,所述架体包括上悬架、可伸缩悬架和下悬架,所述可伸缩悬架设于上悬架和下悬架之间,且与上悬架和下悬架连接;所述可伸缩悬架内设有分别与所述上悬架和下悬架连接的弹性压缩部件和气压可调的气压阻尼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行程可调式座椅悬架可以实现行程可调,减振效果明显,隔振效果好,低静态刚度,较强的非线性度等优势,克服了传统悬架运动过程中无法根据使用条件调节强度的缺点,将外界传递给人体的振动显著降低,提高了人的驾驶舒适度。提高了人的驾驶舒适度。提高了人的驾驶舒适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行程可调式座椅悬架和驾驶椅


[0001]本技术涉及农业车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行程可调式座椅悬架和驾驶椅。

技术介绍

[0002]拖拉机在田间作业时,工况复杂多变,主要产生的幅值较大的振动,接近人体器官的固有频率,长时间在此环境工作会严重影响驾驶人员的身体健康。在驾驶员作业的过程中,外界的振动主要来自两个方面,第一来自地面不平整的激励,第二来发动机产生的振动,并且二者都产生大量与人体器官工作频率相近的低频振动,外界振动与器官的工作频率叠加会使人感到不适,影响驾驶甚至提高了车辆发生事故的几率。
[0003]座椅悬架系统用于减缓驾驶室传递至人体的振动,为驾驶员提供良好的乘坐环境,对提高乘坐舒适性具有重要意义。当前座椅悬架大部分都为不可调的减振悬架,针对地形的变化减振的强度相同,很大程度上降低了舒适度。现有驾驶椅悬架的刚度比较大,椅悬架系统的固有频率就变大,而这样对低频所引起的振动的衰减就很少,起不到提高驾驶员舒适性的目的。另一方面,如果刚度较小,那么驾驶员接触座椅时将会使座椅产生较大的位移。线性度和刚度两者的取舍尤为重要。
[0004]CN2018109560115公开了一种非线性座椅悬架,该非线性座椅悬架具有静态时刚度较大,动态时刚度较小的特性,可达到较好的减振效果,但其减振行程不可调。
[0005]气压阻尼器应用在许多精度高的场合,例如在车辆减振、超精密设备隔振中有广泛的应用。气压阻尼器具有大承载、低刚度的特点,具有较强的非线性刚度,可通过设计主副气室之间合适的阻尼孔以实现最优的阻尼效果,并由旁通气室进一步降低空气弹簧刚度。但是同时也有一定缺点,材料以及连接方式的气密性需要严格把控。当前市场所使用的驾驶用椅尤其是应用于轮式拖拉机、叉车等的驾驶椅,驾驶员需要一边驾驶一边作业,对驾驶椅的功能要求比较高,但现有多数结构简单,功能单一,辅助驾驶功能和提供驾驶舒适度等对驾驶员非常重要的功能都不能得到体现。同时半自动以及主动减振悬架的制作成本高,精度高,加工起来较为困难。
[0006]因此设计结构科学、减振行程合适的减振悬架尤为重要,对提高驾驶人员的主观舒适度有很大的帮助。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座椅悬架减振阻尼效果固定,行程不可控,成本高耗能大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行程可调式的座椅悬架。本技术提供的行程可调座椅悬架可以实现减振效果明显,隔振效果好,低静态刚度等优势,克服了传统悬架运动过程中回弹过强或者过弱以及不可控的情况,具有较好的舒适度,且设计简单。
[0008]本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驾驶椅。
[0009]为实现上述技术的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10]一种行程可调式座椅悬架,包括架体,所述架体包括上悬架、可伸缩悬架和下悬
架,所述可伸缩悬架设于上悬架和下悬架之间,且与上悬架和下悬架连接;所述可伸缩悬架内设有分别与所述上悬架和下悬架连接的弹性压缩部件和气压可调的气压阻尼器。
[0011]本技术提供的行程可调式座椅悬架中,上悬架和下悬架起到支撑和固定作用,当受到人体重量力(竖直向下)时,行程可调式座椅悬架将出现竖直方向的振动,气压阻尼器和弹性压缩部件产生回弹,气压阻尼器中气压的大小(气体的多少)影响回弹的快慢,从而实现了在一定范围内的行程可调,动态刚度较小的特性,对各种振幅的振动均可达到较好的减振效果。
[0012]本技术的悬架结构简单,制作成本低,通过气压阻尼器和弹性压缩部件的联用,具有减振效果明显,隔振效果好,低静态刚度,较强的非线性度等优势,克服了传统悬架运动过程中无法根据使用条件调节强度的缺点,将外界传递给人体的振动显著降低,提高了人的驾驶舒适度。
[0013]优选地,所述可伸缩悬架为剪式悬架,剪式悬架与上悬架螺纹连接,与下悬架固定连接。
[0014]优选地,所述弹性压缩部件包括弹簧。
[0015]更为优选地,所述弹性压缩部件还包括油压阻尼器,所述弹簧套设于所述油压阻尼器上,所述油压阻尼器与上悬架和下悬架均通过螺钉连接。
[0016]利用弹簧和油压阻尼器串联组合,二级减振,具有更好的压缩及复原性能。
[0017]本领域常规的气压可调的气压阻尼器均可用于本技术中。
[0018]优选地,所述气压阻尼器为空气阻尼器,其数量为2个,对称设于弹性压缩部件的两侧,所述空气阻尼器上设有气体补充口(302)。
[0019]优选地,所述气压阻尼器与上悬架通过螺钉连接,所述气压阻尼器与下悬架固定连接。
[0020]为了控制气压阻尼器的行程上限,以免产生角度过大而损伤机架的情况;优选地,所述气压阻尼器上还设有限制气压阻尼器运动的限制器。
[0021]更为优选地,所述限制器为角度限制器。
[0022]更为优选地,所述限制器与气压阻尼器固定连接。
[0023]本技术还请求保护一种驾驶椅,包括坐垫,所述坐垫底部设有上述行程可调式座椅悬架。
[002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25]本技术提供的行程可调式座椅悬架可以实现行程可调,减振效果明显,隔振效果好,低静态刚度,较强的非线性度等优势,克服了传统悬架运动过程中无法根据使用条件调节强度的缺点,将外界传递给人体的振动显著降低,提高了人的驾驶舒适度。
附图说明
[0026]图1为实施例1提供的行程可调式座椅悬架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2为实施例1提供的行程可调式座椅悬架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0028]图3为实施例1提供的行程可调式座椅悬架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0029]其中,1为架体,101为上悬架,102为可伸缩悬架,103为下悬架;2为弹性压缩部件;3为气压阻尼器,301为限制器,302为气体补充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为了更透彻的理解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通过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说明。需要理解,下文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技术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到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0031]需要说明的是,当原件被称为“设置于”、“设于”、“安设于”另一元件,它既可以直接在另一元件上,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基于本技术思想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包含范围之内。
[0032]实施例1
[0033]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行程可调式座椅悬架,如图1~3,包括架体1,架体1包括上悬架101、可伸缩悬架102和下悬架103,可伸缩悬架102设于上悬架101 和下悬架103之间,且与上悬架101和下悬架103连接;可伸缩悬架102内设有分别与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行程可调式座椅悬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架体(1),所述架体(1)包括上悬架(101)、可伸缩悬架(102)和下悬架(103),所述可伸缩悬架(102)设于上悬架(101)和下悬架(103)之间,且与上悬架(101)和下悬架(103)连接;所述可伸缩悬架(102)内设有分别与所述上悬架(101)和下悬架(103)连接的弹性压缩部件(2)和气压可调的气压阻尼器(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行程可调式座椅悬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可伸缩悬架(102)为剪式悬架,剪式悬架与上悬架(101)螺纹连接,与下悬架(103)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行程可调式座椅悬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压缩部件(2)包括弹簧(201)。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行程可调式座椅悬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压缩部件(2)还包括油压阻尼器(202),所述弹簧(201)套设于所述油压阻尼器(202)上,所述油压阻尼器(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锐涛闫华超陈勇旭段洁利
申请(专利权)人:华南农业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