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化回填土转运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422584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21 14: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流动化回填土转运装置,包括用于容纳流动化回填土的储料机构,储料机构包括:储料舱体,具有第一腔室、第二腔室及连通第一腔室与第二腔室的通孔搅拌机构,设置于第一腔室内,包括第一电机、转轴、设置于转轴上的桨叶及设置于桨叶上的气囊,转轴及桨叶均为中空结构并相互连通,桨叶设置有与气囊连通的气孔,转轴的一端与第一电机的输出轴连接,另一端穿转动连接于通孔;以及换气机构,设置于第二腔室内,包括气袋及与气袋连接且用于挤压气袋的气缸,气囊连通于转轴内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桨叶的摆动及气囊的涨缩对流动化回填土起到更好的搅拌作用,能有效防止流动化回填土在储料舱体内凝结,避免对导入浇筑装置产生影响。生影响。生影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流动化回填土转运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流动化回填土施工的
,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流动化回填土转运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管网工程的施工过程中,涉及到挖设管网基槽、管涵铺设及回填等作业过程,其中,在对管网基槽进行回填时,回填材料的质量对管道的安全性具有重要影响,主要涉及基础承载力、沉降控制等方面。现阶段常用回填材料是砂性土或砂石材料,但是在沟槽工作面狭窄、只能采用小型压实机械或人工碾压时,回填材料的压实度常常不能满足要求,管道的腋角也常常是压实的盲区。回填材料在水密法压实和钢板桩拔桩时,容易产生变形和扰动破坏,诱发管道基础沉降。
[0003]流动化回填土是一种自找平、自压实,具有一定强度的材料,可替代常规砂性材料,自流化土在管网基槽开挖后回填时,其施工方法类似水泥砂浆,硬化后的性能类似或优于压实粘土。采用流动化回填土能有效克服常规砂性回填物料在窨井周边、桥台背、挡土墙背、狭窄管线等处难以压实的缺点。
[0004]为了实现土方平衡,解决管网基槽开挖时土方外运的难题,一般于施工现场使用管网基槽开挖时堆叠的泥土来制备流动化回填土,再将制备好的流动化回填土通过浇筑装置浇筑回填至管网基槽中。
[0005]在上述作业过程中,若管网基槽的规模较大,一般需要浇筑装置及转运装置协同配合作业以提高作业效率,具体为当浇筑装置内的流动化回填土余量不足时,可直接通过转运装置将制备场地中制备好的流动化回填土转运至浇筑装置旁,从而将流动化回填土直接导入浇筑装置中使得浇筑装置可以持续进行浇筑作业,提高作业效率。但在此转运过程中,流动化回填土容易在转运装置内凝结,导致转运装置到达相应位置时难以导入浇筑装置,影响最终的浇筑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流动化回填土转运装置,旨在解决现有的流动化回填土容易在转运装置内凝结,导致转运装置到达相应位置时难以导入浇筑装置,影响最终的浇筑效果的问题。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流动化回填土转运装置,包括用于容纳流动化回填土的储料机构,储料机构包括:
[0008]储料舱体,具有第一腔室、第二腔室及连通第一腔室与第二腔室的通孔
[0009]搅拌机构,设置于第一腔室内,包括第一电机、转轴、设置于转轴上的桨叶及设置于桨叶上的气囊,转轴及桨叶均为中空结构并相互连通,桨叶设置有与气囊连通的气孔,转轴的一端与第一电机的输出轴连接,另一端穿转动连接于通孔;以及
[0010]换气机构,设置于第二腔室内,包括气袋及与气袋连接且用于往复挤压气袋的气
缸,气囊连通于转轴内腔。
[001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一腔室设置于第二腔室的上方,第一腔室下端为沿朝向第二腔室方向内径逐渐减小的锥形,第一腔室顶部设置有进料口,第一腔室底部设置有避让于第二腔室的多个出料口。
[001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储料机构还包括与多个出料口一一连通的多个调节阀,调节阀用于开关出料口及调节出料口的出料流量。
[001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搅拌机构包括多根转轴,及分别传动连接多根转轴的多个第一电机,储料舱体开设有分别与多根转轴适配的多个通孔,且转轴上沿自身轴向设置有多个桨叶,每个桨叶上设置有多个气囊,且桨叶上开设有分别与多个气囊一一对应连通的多个气孔。
[001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搅拌机构包括两根转轴,换气机构包括分别连通两根转轴内腔的两个气袋及同时固定连接两个气袋的气缸,气缸为双向气缸。
[001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气袋为褶皱式气袋。
[001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流动化回填土转运装置还包括用于移动储料机构的转运机构,转运机构包括:
[0017]第一支撑组件,设置于储料舱体的底部;
[0018]第二支撑组件,包括两个间隔设置的承导支架,及分别活动连接于两个承导支架上的两个活动支架,两个活动支架的顶端分别与第一支撑组件的两端固定连接,活动支架用于沿承导支架在上下方向上移动;以及
[0019]移动组件,分别设置于两个承导支架底部。
[002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一支撑组件包括导轨、两根导柱、两个压簧、线盘、第二电机及钢丝绳,导轨固定于储料舱体的底部,两根导柱分别滑动连接于导轨的两端,每根导柱的一端伸出于导轨并分别连接于活动支架顶端,两个压簧分别套设于导柱伸出导轨的区域上,且压簧的一端与导轨抵接,另一端与活动支架抵接,线盘及第二电机均设置于导轨的中部,线盘转动连接于导轨,第二电机固定于导轨且用于驱动线盘转动,钢丝绳缠绕于线盘上,且钢丝绳的端部与两个活动支架固定连接。
[002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转运机构包括两组间隔设置于储料舱体底部的第一支撑组件,及分别一一连接各第一支撑组件的两组第二支撑组件。
[002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移动组件包括多个万向轮。
[0023]本技术提供的流动化回填土转运装置的有益效果在于:当流动化回填土容置于储料舱体的第一腔室内时,可以通过第一电机驱动转轴转动,进而带动桨叶对流动化回填土进行搅拌,与此同时,通过气缸往复挤压气袋,使得与气袋间接连通的气囊体积动态变化(往复膨胀收缩),从而与桨叶配合使流动化回填土处于动态过程中,起到了防止流动化回填土凝固的效果。本技术通过桨叶的摆动及气囊的涨缩对流动化回填土起到更好的搅拌作用,相比于比传动的转运设备来说,能有效防止流动化回填土在储料舱体内凝结,避免对导入浇筑装置产生影响。
附图说明
[002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
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5]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流动化回填土转运装置结构示意图;
[0026]图2为图1所示流动化回填土转运装置中搅拌舱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7]图3为图1所示流动化回填土转运装置中搅拌舱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8]图4为图1所示流动化回填土转运装置中转轴、桨叶及气囊连接关系示意图;
[0029]图5为图1所示流动化回填土转运装置中第一支撑组件的俯视示意图。
[0030]图中:10、流动化回填土转运装置;100、储料机构;110、储料舱;111、第一腔室;1111、进料口;1112、出料口;112、第二腔室;113、通孔;120、搅拌机构;121、第一电机、122、转轴;123、桨叶;1231、气孔;124、气囊;130、换气机构;131、气缸;132、气袋;200、转运机构;210、第一支撑组件;211、导轨;212、导柱;213、压簧;214、线盘;215、第二电机;216、钢丝绳;220、第二支撑组件;221、承导支架;222、活动支架;230、移动组件。
具体实施方式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流动化回填土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容纳流动化回填土的储料机构,所述储料机构包括:储料舱体,具有第一腔室、第二腔室及连通所述第一腔室与所述第二腔室的通孔搅拌机构,设置于所述第一腔室内,包括第一电机、转轴、设置于所述转轴上的桨叶及设置于所述桨叶上的气囊,所述转轴及所述桨叶均为中空结构并相互连通,所述桨叶设置有与所述气囊连通的气孔,所述转轴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连接,另一端穿转动连接于所述通孔;以及换气机构,设置于所述第二腔室内,包括气袋及与所述气袋连接且用于往复挤压所述气袋的气缸,所述气囊连通于所述转轴内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动化回填土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腔室设置于所述第二腔室的上方,所述第一腔室下端为沿朝向所述第二腔室方向内径逐渐减小的锥形,所述第一腔室顶部设置有进料口,所述第一腔室底部设置有避让于所述第二腔室的多个出料口。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流动化回填土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料机构还包括与多个所述出料口一一连通的多个调节阀,所述调节阀用于开关所述出料口及调节所述出料口的出料流量。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动化回填土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机构包括多根所述转轴,及分别传动连接多根所述转轴的多个第一电机,所述储料舱体开设有分别与多根所述转轴适配的多个所述通孔,且所述转轴上沿自身轴向设置有多个桨叶,每个所述桨叶上设置有多个所述气囊,且所述桨叶上开设有分别与多个所述气囊一一对应连通的多个所述气孔。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流动化回填土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机构包括两根所述转轴,所述换气机构包括分别连通两根所述转轴内腔的两个所述气袋及同时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卫东王晓梁许陆军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电建水环境治理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