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现状管网监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336081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04 13: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城市现状管网监测装置,属于市政排水技术领域,包括基座、连杆、液位计、压力传感器、流量计组件以及配套的控制器。其中,基座固设于管网内壁的顶端处;连杆设置于基座下方,且连杆沿着水流方向斜向下设置,另一端设置于标准液位的高度处;液位计用于当管网中的液面上升至标准液位处时与液面相接触,监测液位信息,并将感应信号传递给控制器;流量计组件设置于基座上,用于测定管网中的水流速度或流量。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城市现状管网监测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够适应管网中的污水环境,能够保证长时间使用,进而保证对管网的持续监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城市现状管网监测装置
本技术属于市政排水
,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城市现状管网监测装置。
技术介绍
城市排水管网承担着城市污水处收集处理的重要职能,是保障人民生活、城市环境和城市安全的重要市政基础设施。近年来,受全球气候变化影响,暴雨等极端天气对社会管理、城市运行和人民群众生产生活造成了巨大影响,多个城市出现严重的内涝灾害,对社会管理、城市运行和人民群众生产生活造成了巨大影响。很多城市开始建设自动监测系统对地下污水和雨水管网的水流速、流量、液位以及管网设施状态等情况进行监测。现有技术中,通常在管网内设置一个监测装置,以对管网中水的各个参数进行随时监测,但是管网中的污水中会残留有许多纤维物质或者塑料等杂物,这些杂物在随污水的流动过程中会附着到监测装置上,使监测装置无法正常工作,从而使监测装置失效。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城市现状管网监测装置,旨在解决现有的检测装置因附着物的附着而产生的失灵、失效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城市现状管网监测装置,包括基座、连杆、液位计、流量计组件以及配套的控制器;其中,所述基座,用于固设于管网内壁的顶端处;所述连杆,安装于所述基座下方,且所述连杆的上端与所述基座相铰接,所述连杆沿着水流方向斜向下设置,所述连杆的下端设置于标准液位的高度处;液位计,安装于所述连杆的下端,用于监测管网中的液位高度,并将感应信号传递给所述控制器;所述流量计组件,安装于所述基座上,且位于至液面下方,用于测定管网中的水流速度和/或流量;控制器,分别与所述液位计、所述压力传感器及所述流量计组件电性连接。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流量计组件包括:驱动器,固设于所述基座上;传动套筒,转动设置于所述基座上,且沿着竖直方向设置,顶端与所述驱动器的动力输出端相连;传动伸缩轴,与所述传动套筒滑动配合,用于在所述传动套筒中上下滑动,且与所述传动套筒同步自转;流量仪,设置于所述传动伸缩轴的下端,且与所述传动伸缩轴相连,所述流量仪沿着水流方向设置,用于放置于管网中水位下,以进行流量测定;其中,所述驱动器与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所述流量仪与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流量计组件还包括用于固定所述传动伸缩轴滑动位置的第一阻尼螺钉,所述传动套筒上设有用于与所述第一阻尼螺钉螺纹配合的第一螺纹孔,所述第一阻尼螺钉的一端穿过所述第一螺纹孔后并与所述传动伸缩轴相抵接。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流量计组件至少设有两个,两个所述流量计组件沿着垂直于管网中水流动方向间隔设置。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连杆至少设有多个,多个所述连杆沿着管网中水流动的左右方向平行且间隔设置;所述液位计的数量与所述连杆数量相对应设置。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基座上设有用于所述连杆铰接的铰接座,所述铰接座设置于所述基座的底部。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城市现状管网监测装置还包括用于固定所述连杆俯仰转动位置的第二阻尼螺钉,所述基座上设有用于与所述第二阻尼螺钉螺纹配合的第二螺纹孔,所述第二阻尼螺钉设置于所述基座上,且一端自上而下穿过所述基座后与所述基座下方的所述连杆相抵接。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城市现状管网监测装置还包括用于检测管网中温度的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安装于所述基座上,且与所述控制器电性相连。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城市现状管网监测装置还包括用于检测管网中有毒气体浓度的气体浓度检测仪,所述气体浓度检测仪安装于于所述基座上,且与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基座、所述连杆、所述液位计、所述流量计组件的外表面均涂设有疏水层。本技术提供的城市现状管网监测装置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城市现状管网监测装置主体结构包括基座、连杆、液位计、流量计组件以及配套的控制器,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其中,基座安装于管网内壁的顶端,能够对其它部件进行吊设,以保证连接强度。连杆斜向下设置于基座下方,且沿着管网中水流动方向设置,能够保证水中的纤维物或者塑料随着水流动时,因连杆的斜向设置,无法附着到连杆或者液位计上。液位计设置在连杆的底端,能够在最初的安置的时候连同连杆设定一个固定位置,即管网中标准液位位置,当液位上升后,液面与液位计相接触,此时液位计将该信号传递给控制器。流量计组件能够对管网中的水流量及水流速进行测定,并将测定结果传递给控制器。本技术城市现状管网监测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够适应管网中的污水环境,能够保证长时间使用,进而保证对管网的持续监测。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城市现状管网监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一;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城市现状管网监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二;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城市现状管网监测装置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0、基座;11、铰接座;20、连杆;30、液位计;40、流量计组件;41、驱动器;42、传动套筒;43、传动伸缩轴;44、流量仪;45、第一阻尼螺钉;50、第二阻尼螺钉;60、管网。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3,现对本技术提供的城市现状管网监测装置进行说明。所述城市现状管网监测装置,包括基座10、连杆20、液位计30、压力传感器、流量计组件40以及配套的控制器。其中,基座10固设于管网60内壁的顶端处;连杆20设置于基座10下方,且上端与基座10相铰接,连杆20沿着水流方向斜向下设置,下端设置于标准液位的高度处;液位计30设置于连杆20的下端,用于当管网60中的液面上升至标准液位处时与液面相接触,监测液位信息,并将液位感应信号传递给控制器;流量计组件40设置于基座10上,且伸出至液面下方,用于测定管网60中的水流速度或流量。本技术提供的城市管网60监测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城市管网60监测装置主体结构包括基座10、连杆20、液位计30、流量计组件40以及配套的控制器,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其中,基座10安装于管网60内壁的顶端,能够对其它部件进行吊设,以保证连接强度。连杆20斜向下设置于基座10下方,且沿着管网60中水流动方向设置,能够保证水中的纤维物或者塑料随着水流动时,因连杆20的斜向设置,无法附着到连杆20或者液位计30上。液位计30设置在连杆20的底端,能够在最初的安置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城市现状管网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连杆、液位计、压力传感器、流量计组件以及配套的控制器;其中,/n所述基座,用于固设于管网内壁的顶端处;/n所述连杆,安装于所述基座下方,且所述连杆的上端与所述基座相铰接,所述连杆沿着水流方向斜向下设置,所述连杆的下端设置于标准液位的高度处;/n液位计,安装于所述连杆的下端,用于监测管网中的液位高度,并将感应信号传递给所述控制器;/n所述流量计组件,安装于所述基座上,且位于至液面下方,用于测定管网中的水流速度和/或流量;/n控制器,分别与所述液位计、所述压力传感器及所述流量计组件电性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城市现状管网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连杆、液位计、压力传感器、流量计组件以及配套的控制器;其中,
所述基座,用于固设于管网内壁的顶端处;
所述连杆,安装于所述基座下方,且所述连杆的上端与所述基座相铰接,所述连杆沿着水流方向斜向下设置,所述连杆的下端设置于标准液位的高度处;
液位计,安装于所述连杆的下端,用于监测管网中的液位高度,并将感应信号传递给所述控制器;
所述流量计组件,安装于所述基座上,且位于至液面下方,用于测定管网中的水流速度和/或流量;
控制器,分别与所述液位计、所述压力传感器及所述流量计组件电性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城市现状管网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量计组件包括:
驱动器,固设于所述基座上;
传动套筒,转动设置于所述基座上,且沿着竖直方向设置,顶端与所述驱动器的动力输出端相连;
传动伸缩轴,与所述传动套筒滑动配合,用于在所述传动套筒中上下滑动,且与所述传动套筒同步自转;
流量仪,设置于所述传动伸缩轴的下端,且与所述传动伸缩轴相连,所述流量仪沿着水流方向设置,用于放置于管网中水位下,以进行流量测定;
其中,所述驱动器与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所述流量仪与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城市现状管网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量计组件还包括用于固定所述传动伸缩轴滑动位置的第一阻尼螺钉,所述传动套筒上设有用于与所述第一阻尼螺钉螺纹配合的第一螺纹孔,所述第一阻尼螺钉的一端穿过所述第一螺纹孔后并与所述传动伸缩轴相抵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平川李望平郭强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电建水环境治理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