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有自然裂纹的钧瓷制备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417673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21 14:3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带有自然裂纹的钧瓷制备工艺,涉及钧瓷制备技术领域,为解决现有钧瓷在制备过程中由于釉料处理工艺不够准确,导致釉烧出来的钧瓷效果不好,不均匀的问题。步骤1:选出合格的钧瓷坯体,将合格的钧瓷坯体进行抛光打磨,做清灰处理;步骤2:将干燥好的素坯置入窑炉内进行烧制,烧制温度升至550~600℃时关闭窑炉门,继续升温至980~1000℃时停火,升温速率为20~22℃/min,冷却后取出,得素坯;步骤3:将制得坯体放置在室温通风环境处,在坯体的内表面均匀涂抹一层厚度为5~1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有自然裂纹的钧瓷制备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钧瓷制备
,具体为一种带有自然裂纹的钧瓷制备工艺。

技术介绍

[0002]钧瓷始于唐、盛于宋,是中国古代五大名瓷之一,并以其独特的釉料及烧成方法产生的窑变神奇而闻名于世。钧瓷作为中国陶瓷艺术史上的一个重要符号,在世界陶瓷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自古就有“黄金有价钧无价”、“家有万贯,不如钧瓷一片”之说。它独特的窑变艺术,以其“入窑一色,出窑万彩“的艺术特点广受陶瓷爱好者喜爱。所谓钧瓷上出现裂纹,并非是在烧制过程中出现失误,而是一种不可避免会出现情况——开片。或许在别的瓷种上出现开片,对瓷器来说是致命的,但在钧瓷上出现,却意外地提升了其艺术性。
[0003]现有钧瓷在制备过程中由于釉料处理工艺不够准确,导致釉烧出来的钧瓷效果不好,不均匀;因此,不满足现有的需求,对此我们提出了一种带有自然裂纹的钧瓷制备工艺。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有自然裂纹的钧瓷制备工艺,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现有钧瓷在制备过程中由于釉料处理工艺不够准确,导致釉烧出来的钧瓷效果不好,不均匀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带有自然裂纹的钧瓷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选出合格的钧瓷坯体,将合格的钧瓷坯体进行抛光打磨,做清灰处理;步骤2:将干燥好的素坯置入窑炉内进行烧制,烧制温度升至550~600℃时关闭窑炉门,继续升温至980~1000℃时停火,升温速率为20~22℃/min,冷却后取出,得素坯;步骤3:将制得坯体放置在室温通风环境处,在坯体的内表面均匀涂抹一层厚度为5~10

的瓷泥,然后采用丝网在坯体的内表面压制出一个呈网格状的压痕,压痕的深度控制在1~3

;然后再次置入炉窑内进行二次烧制,温度为550~600℃时的升温速率为12~14℃/min,温度升高至980~1000℃时的升温速率为5~7℃,之后将处理后的坯体放入50~80℃的保温室内静置10~20分钟;步骤4:将透明釉料与水按照重量比1:3~1:5混合,搅拌均匀,置于25~-23℃的无尘环境下冷冻7~9小时,取出后加入透明釉料重量的1~3倍量的水,混合放入球磨机球磨均匀,粒径为50~60μm,得到透明釉料混合物A,过150~200目收集;将透明釉料混合物A置于-20~-18℃的无尘环境下冷冻11~13小时,取出后将透明釉料混合物A与无水酒精按照重量比为1:3混合,并研磨均匀,再加入透明釉料混合物A重量的0.1~0.2倍量的纤维素溶液,继续研磨均匀,粒径为40~50μm,经过湿磨的料浆过200~300目筛得到釉浆;步骤5:施釉,施釉厚度为1.2mm~1.5mm,施釉后再次干燥;步骤6:将施釉后的素坯进行烧成,烧成温度为1300~1320℃。
[0006]优选的,所述步骤1中钧瓷坯体采用灌浆法或手工拉坯制成,制备方法为:按重量
百分比取配制好的瓷土87.3%、水12%和玻璃胶0.7%,混合搅拌18~24小时,过600目筛,倒入事先准备好的模具中,成型后取出放置5~10分钟,修坯后备用。
[0007]优选的,所述步骤5中施釉后干燥是将坯体置于温度为38~40℃,湿度为70~80%的环境中静置8~10小时。
[0008]优选的,所述步骤6中将坯体置于窑炉内进行烧制,保温10~12分钟,以2~3℃/min的速度降温至70~80摄氏度,然后取出,冷却10~12小时。
[0009]优选的,所述步骤4中透明釉料为底釉,底釉由4.5wt%氧化铜,13wt%钾长石,10wt%高岭石,1.5wt%二氧化锡,10wt%滑石,13wt%长白石,48wt%釉果组成。
[00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通过将烧成的坯体以2~3℃/min的速度降温至70~80摄氏度,采用低速降温能够避免坯体外表面的裂纹脱落;通过采用丝网在坯体的内表面压制出一个呈网格状的压痕,压痕的深度控制在1~3

,使有压痕的区域具有一定的厚度,便于施釉方法的多变,提升了钧瓷的艺术性;将经过多次混合,球磨和目筛得到最终的釉浆涂在坯体上,使钧瓷更加耐用,且看起来晶莹剔透,当光折射到釉面上时,会得到光的反射,且釉内过高的硅量和釉层的膨胀系数大于坯体的膨胀系数,在出窑后冷却时出现开裂,呈现出自然裂纹,增加了观赏性。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带有自然裂纹的钧瓷制备工艺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2]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13]实施例1一种带有自然裂纹的钧瓷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选出合格的钧瓷坯体,将合格的钧瓷坯体进行抛光打磨,做清灰处理;步骤2:将干燥好的素坯置入窑炉内进行烧制,烧制温度升至550℃时关闭窑炉门,继续升温至980℃时停火,升温速率为20℃/min,冷却后取出,得素坯;步骤3:将制得坯体放置在室温通风环境处,在坯体的内表面均匀涂抹一层厚度为5

的瓷泥,然后采用丝网在坯体的内表面压制出一个呈网格状的压痕,压痕的深度控制在1

;然后再次置入炉窑内进行二次烧制,温度为550℃时的升温速率为12℃/min,温度升高至980℃时的升温速率为5℃,之后将处理后的坯体放入50℃的保温室内静置10分钟;步骤4:将透明釉料与水按照重量比1:3混合,搅拌均匀,置于20℃的无尘环境下冷冻7小时,取出后加入透明釉料重量的2倍量的水,混合放入球磨机球磨均匀,粒径为50μm,得到透明釉料混合物A,过150目收集;将透明釉料混合物A置于-20℃的无尘环境下冷冻11小时,取出后将透明釉料混合物A与无水酒精按照重量比为1:3混合,并研磨均匀,再加入透明釉料混合物A重量的0.1倍量的纤维素溶液,继续研磨均匀,粒径为40μm,经过湿磨的料浆过200目筛得到釉浆;步骤5:施釉,施釉厚度为1.2mm,施釉后再次干燥;
步骤6:将施釉后的素坯进行烧成,烧成温度为1300℃。
[0014]进一步,所述步骤1中钧瓷坯体采用灌浆法或手工拉坯制成,制备方法为:按重量百分比取配制好的瓷土87.3%、水12%和玻璃胶0.7%,混合搅拌19小时,过600目筛,倒入事先准备好的模具中,成型后取出放置5分钟,修坯后备用。
[0015]进一步,所述步骤5中施釉后干燥是将坯体置于温度为38℃,湿度为70%的环境中静置8小时。
[0016]进一步,所述步骤6中将坯体置于窑炉内进行烧制,保温10分钟,以2℃/min的速度降温至70摄氏度,然后取出,冷却11小时。
[0017]进一步,所述步骤4中透明釉料为底釉,底釉由4.5wt%氧化铜,13wt%钾长石,10wt%高岭石,1.5wt%二氧化锡,10wt%滑石,13wt%长白石,48wt%釉果组成。
[0018]实施例2一种带有自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有自然裂纹的钧瓷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选出合格的钧瓷坯体,将合格的钧瓷坯体进行抛光打磨,做清灰处理;步骤2:将干燥好的素坯置入窑炉内进行烧制,烧制温度升至550~600℃时关闭窑炉门,继续升温至980~1000℃时停火,升温速率为20~22℃/min,冷却后取出,得素坯;步骤3:将制得坯体放置在室温通风环境处,在坯体的内表面均匀涂抹一层厚度为5~10

的瓷泥,然后采用丝网在坯体的内表面压制出一个呈网格状的压痕,压痕的深度控制在1~3

;然后再次置入炉窑内进行二次烧制,温度为550~600℃时的升温速率为12~14℃/min,温度升高至980~1000℃时的升温速率为5~7℃,之后将处理后的坯体放入50~80℃的保温室内静置10~20分钟;步骤4:将透明釉料与水按照重量比1:3~1:5混合,搅拌均匀,置于25~-23℃的无尘环境下冷冻7~9小时,取出后加入透明釉料重量的1~3倍量的水,混合放入球磨机球磨均匀,粒径为50~60μm,得到透明釉料混合物A,过150~200目收集;将透明釉料混合物A置于-20~-18℃的无尘环境下冷冻11~13小时,取出后将透明釉料混合物A与无水酒精按照重量比为1:3混合,并研磨均匀,再加入透明釉料混合物A重量的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应洲秦怀立
申请(专利权)人:大宋官窑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