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卤化银彩色照相纸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41137 阅读:2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卤化银照相材料,特别涉及一种卤化银彩色照相纸,该卤化银彩色照相纸包括支持体和乳剂层,其特征是:(1)其支持体上感蓝层乳剂采用平均粒径为0.55μm的细小颗粒;(2)其支持体上感绿层采用以下结构的吡唑并三唑品红成色剂(式3)和防褪色剂(式4)及紫外吸收剂(式5)的组合:式3中,R↓[1]为氢原子、甲基或丁基;R↓[2]为C↓[1]~C↓[5]烷基;R↓[3]为包含有芳基或含硫、氮的五元、六元杂环的C↓[10]~C↓[20]长链基团;式4中,R↓[4]为羟基、苯氧基或含磺酸基和氮原子的六元环;R↓[5]为氢原子、C↓[10]~C↓[20]烷基、羟基或芳基;式5中,R↓[6]、R↓[7]、R↓[8]为酚基,该卤化银彩色照相纸具有良好的色彩还原性、影像光稳定性和耐疲劳药液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卤化银照相材料,特别涉及一种卤化银彩色照相纸
技术介绍
如今,在卤化银照相体系中,倾向于采用一种称之为微粒高感的技术,也即在保证相当感光度的同时,尽量减小卤化银乳剂颗粒的尺寸,以使画面更清晰、更细腻,但是,卤化银颗粒尺寸降低后,存在的一个最大问题就是如何提高其感光度。如美国专利US6610467、6555308、5888704、6335154中所述,可以通过改变颗粒形状,如做成T颗粒,来改善染料的吸附和光吸收效率,从而提高感光度;也可以在乳剂中掺杂一些贵金属离子减小光生电子与空穴的复合机会,从而提高感光度。在卤化银照相材料中,曝光后用伯芳香胺显影剂彩色显影,形成的显影剂氧化物与成色剂偶合形成染料,得到影像,其中品红影像由吡唑啉酮、吡唑并苯并咪唑和吡唑并氮唑等成色剂形成,其中吡唑啉酮型是初期应用最广泛的品红成色剂;与吡唑酮型主品红成色剂相比,吡唑并氮唑型主品红成色剂形成的染料具有更好的光谱吸收曲线,在430nm~450nm感蓝区没有杂吸收,长波一侧吸收峰更陡,因此具有更好的彩色还原,并具有发色率高、抗甲醛能力强等优点,因此从90年代开始国外彩色照相纸产品大都采用吡唑并氮唑型品红成色剂。中国专利CN1258021公开了一种使用包含新型吡唑并-1,2,4-三唑型品红成色剂的照相材料,该照相材料具有较好的色彩还原和光稳定性。中国专利CN1023217公开了一种使用1H-吡唑并-1,2,4-三唑品红成色剂或吡唑并-1,2,4-三唑品红成色剂的照相材料,该照相材料彩色再现性好,并且在感光度、层次和彩色密度方面均显示优良摄影特性。中国专利CN1258860公开了一种照相材料,其乳剂层中结合有环状唑类成色剂染料和包括以下化合物的稳定剂组合物(1)第一个化合物分子通式为(R4)m(C6H5-m)NHSO2R3;(2)第二个化合物分子通式为(R6)n(C6H4-n)(OR5)2。将以上这些稳定剂组合物与环状唑类成色剂共同使用,能够提供一种高度稳定的染料影像。中国专利CN1260513公开了一种照相材料,其乳剂层中使用一种吡唑并三唑类成色剂,该成色剂具有公知的吡唑并三唑构型,只是引入的取代基不同,进而获得的成色剂性质发生变化。该专利技术的新型成色剂化合物在冲洗加工时与氧化后的彩色显影剂反应,表现较优良的成色效率。如今,照相材料中实际应用的吡唑并三唑成色剂基本上如下构型 式1 式2式1和式2中,X为与显影剂氧化物反应时脱落的取代基,如H或Cl;R9为C1~C5烷基;R10可以采用多种类型的取代基,不同的取代基对照相性能有很大影响。美国专利US4942117,日本专利JP4-204645、JP10-161284、JP6-250357中均公开了采用取代基为芳基的吡唑并唑类成色剂,该类成色剂偶合活性较高,形成的染料耐光、耐热、耐湿性有较大提高,吸收峰更窄;美国专利US4822730、US5234805中采用的吡唑并唑品红成色剂含磺酰胺;美国专利US4835094、日本专利JP10-161285中公开的吡唑并唑类成色剂含羧基,成色剂具有较高的发色密度,其染料也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对显影液的pH值不过于敏感;美国专利US5183728、US5681691、欧洲专利EP779543中公开的吡唑并唑类成色剂α-C上有-N-取代烷基,使染料的吸收红移了5~12纳米。由成色剂与显影剂偶合所形成的影像暴露于光、热或潮气中时,染料分子易激化,处于不稳定状态,氧化或水解后变为无色化合物,导致影像发生褪色现象。这在品红成色剂形成的染料上体现得更明显,尤其是吡唑并唑类品红成色剂。防止或消除这种光褪色的措施主要有采用更稳定的成色剂(在成色剂中引入防褪色的基团)、使用防褪色剂、紫外吸收剂等。日本专利JP5-241288、JP11-109577中公开了含有取代哌嗪等六元含氮杂环结构的成色剂;日本专利JP10-186603提出分子结构中含-SO2-(N-L-OH)2的吡唑并氮唑品红成色剂,这些成色剂提高了染料的耐光性。消除光褪色最有效的措施是成色剂与防褪色剂及紫外吸收剂组合使用。防褪色剂能俘获光照射下产生的单重态氧或氧的自由基负离子,防止染料被氧化,起到防褪色作用;紫外吸收剂则能防止染料在紫外线照射下发生的氧化分解反应。使用的防褪色剂主要有酚类、色满类、双螺茚类、芳醚类、磷酰胺类等。紫外吸收剂主要有苯并三氮唑型、丙烯醛类、均三嗪型等。美国专利US5236819、US5082766、德国专利DE4307194公开了使用特定的稳定剂与吡唑并唑成色剂组合来改善染料的稳定性,但效果并不令人满意;美国专利US5561037公开了综合使用芳族磺酰胺和环状磺酰胺稳定剂作为吡唑并唑成色剂的防褪色稳定剂,起到较好效果,但这种芳族磺酰胺制备困难,且成本较高;中国专利CN1258860公开了使用稳定剂组合苯黄酰胺、芳醚取得较好抗褪色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卤化银彩色照相纸,该彩色照相纸具有良好的色彩还原性、影像光照稳定性和耐疲劳药液性。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卤化银彩色照相纸,包括支持体和乳剂层,其特征是(1)其支持体上感蓝层乳剂采用平均粒径为0.55μm的细小颗粒;(2)其支持体上感绿层采用以下结构的吡唑并三唑品红成色剂(式3)和防褪色剂(式4)及紫外吸收剂(式5)的组合 式3 式4 式5式3中,R1为氢原子、甲基或丁基;R2为C1~C5烷基;R3为包含有芳基或含硫、氮的五元、六元杂环的C10~C20长链基团;式4中,R4为羟基、苯氧基或含磺酸基和氮原子的六元环;R5为氢原子、C10~C20烷基、羟基或芳基;式5中,R6、R7、R8为酚基。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的乳剂为氯溴化银乳剂,其中氯含量为98%或更高。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的乳剂为单分散立方体颗粒。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的防褪色剂与吡唑并三唑品红成色剂的重量比为0.5~1.5∶1。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的紫外吸收剂在卤化银彩色照相纸中的用量为5.0×10-4mol/m2~1.0×10-3mol/m2。卤化银彩色照相纸包括支持体和乳剂层,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卤化银彩色照相纸,其支持体上感蓝层乳剂采用平均粒径为0.55μm的细小颗粒;其支持体上感绿层采用以下结构的吡唑并三唑品红成色剂(式3)和防褪色剂(式4)及紫外吸收剂(式5)的组合 式3 式4 式5式3中R1为氢原子、甲基或丁基;R2为C1~C5烷基;R3为包含有芳基或含硫、氮五元、六元杂环的C10~C20长链基团;式4中R4为羟基、苯氧基或含磺酸基和氮原子的六元环;R5为氢原子、C10~C20烷基、羟基或芳基;式5中R6、R7、R8为酚基。适合本专利技术的吡唑并三唑品红成色剂、防褪色剂及紫外吸收剂的具体例子分别为 本专利技术中的吡唑并三唑品红成色剂具有吡唑并唑类成色剂的优点,具有优良的色彩还原性。如前所述,此类成色剂在光照下的稳定性差,因此本专利技术中的吡唑并三唑成色剂需要与防褪色剂和紫外吸收剂组合使用。本专利技术使用的防褪色剂、紫外吸收剂与本专利技术中的吡唑并三唑成色剂组合使用得到高度稳定的染料影像。本专利技术中的吡唑并三唑品成色剂和防褪色剂及紫外吸收剂是公知的化合物,它们的制备方法公开在美国专利US6008369、US5998629、US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卤化银彩色照相纸,包括支持体和乳剂层,其特征是:(1)其支持体上感蓝层乳剂采用平均粒径为0.55μm的细小颗粒;(2)其支持体上感绿层采用以下结构的吡唑并三唑品红成色剂(式3)和防褪色剂(式4)及紫外吸收剂(式5)的组合 :***式3中,R↓[1]为氢原子、甲基或丁基;R↓[2]为C↓[1]~C↓[5]烷基;R↓[3]为包含有芳基或含硫、氮的五元、六元杂环的C↓[10]~C↓[20]长链基团;式4中,R↓[4]为羟基、苯氧基或含磺酸基 和氮原子的六元环;R↓[5]为氢原子、C↓[10]~C↓[20]烷基、羟基或芳基;式5中,R↓[6]、R↓[7]、R↓[8]为酚基。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彦飞王增敏梁晓军杨贵平樊秀利靳妍杨炳忠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乐凯胶片集团公司乐凯胶片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3[中国|河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