卤化银彩色感光材料及其处理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740997 阅读:17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卤化银彩色感光材料,该感光材料在透明支持体上至少具有黄色-、青-、品红-彩色-形成感光卤化银乳剂层中的一个,和感光卤化银乳剂层包含成色剂,该成色剂在与显影剂的氧化产物反应后能够形成在长于730nm的波长处具有吸收最大值的染料,其中黄色-彩色-形成感光卤化银乳剂层包含感光卤化银颗粒,该颗粒具有0.4μm或更小的平均颗粒尺寸,且基于颗粒中的总银量,具有95摩尔%或更多的氯化银含量,和其中感光卤化银颗粒包括在颗粒表面的碘离子浓度具有最大值并且向颗粒内部逐渐降低的感光卤化银颗粒;以及处理用于电影放映的卤化银彩色感光材料的方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卤化银彩色感光材料;更具体地,涉及通过处理步骤的简化和缩短时间适于充分迅速处理的卤化银彩色电影感光材料。本专利技术也涉及可由简化及缩短的曝光和处理工艺处理的卤化银彩色感光材料,及其处理方法。更具体地,本专利技术涉及卤化银彩色电影感光材料及其处理方法。
技术介绍
在音乐工业中,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声音唱片的介质从唱片变为CD,模拟记录突然变为数字记录。此外,作为记录信息介质的大容量的DVD也已经进入市场,该信息包括影像图像。通过采用垂直磁记录系统,或通过开发磁-光学记录介质,以盒式录音带为代表,在磁记录材料领域存储容量也获得了惊人的提高;结果,任意存取变得可行。在电影领域,自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美国的De Forest等人专利技术谈话型电影(有声电影)以来,己使用模拟声道作为声音记录系统。至于电影工业中的声音记录,目前已由DolbyLaboratories,Inc.开发并公布了噪声降低系统,以及已产生了高质量模拟音频记录。此外,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下半叶到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上半叶,发布了好几种数字电影声音的格式,这些格式包括Dolby Laboratories,Inc.的Dolby Stereo SR-D系统和Sony公司的SDDS系统,以及具有数字声音的电影的数目正在增加。然而,采用了模拟声音和数字声音均允许使用的格式,以避免数字记录信息的意外受损引起的还原失败,所以目前,在几乎所有的电影中都使用模拟声音进行音频记录。在从该模拟声道读取信息的方法中,利用在750nm到850nm的红外区具有高灵敏度的光电器,或利用近来在900nm的区域具有最大吸收的硅-型光电二极管检测光信号上的信息作为声音信息,该光信号通过区域-调制模拟声道区的传输调制,然后将检测到的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并还原为电影放映的声音信息。由于检测波长处于红外区,需要记录声音信息作为模拟声道上的银图像,甚至在当今的彩色电影胶片的各个模拟声道上仍保留有银图像。因此,在处理电影胶片中,通过将银显影剂单独应用于模拟声道区,在处理图像区的处理步骤后仍实施形成银图像的特殊处理步骤。对于处理实验室,该复杂、麻烦的工艺是相当大的负担。针对这样的背景,在1996年十月举办的SMPTE Technical Conference和World Media Expo上提出了染料声道系统,在该系统中,通过使用红色LED作为激励器,在模拟声道上声音信息作为显影青染料而不是显影银被记录。该报告描述了使用红色LED照明源的声道读取装置,由此可不需要通过使用显影剂形成银图像的上述特殊的处理步骤。到目前为止,红色LED模拟阅读器已迅速卖出。然而,因为是数字格式,必须为安装在各个影院中的放映机提供包括红色LED和电信号放大器以放大转换成电信号的声音的设备。尽管是必须的,但为所有的剧院提供该设备进程缓慢。考虑到还没有引入该设备的影院,推荐对能够与氢燃料声道共享声音底片的高-品红声道进行临时性改变,并认为是对青染料声音进行改变的起始阶段,因此甚至到现在还在实施银-保留工艺(即,形成银声道的工艺)。为了获得工艺实验室中电影胶片的简化工艺,而不用将该设备引入影院并省略通过对其使用显影剂来显影模拟声道(下文中也称为“进行声道显影”),在JP-A-63-143546(“JP-A”意味着未审查的已公开日本专利申请),JP-A-II-282106,JP-A-2003-228155,和美国专利第5,034,544号中公开了使用能够形成红外-吸收-染料的成色剂记录模拟声音信息的技术。此外,在美国专利第3,705,208,3,705,799,3,705,800,3,705,801,3,705,802,3,705,803,3,737,312,3,749,572号和在JP-A-49-103629,JP-A-5I-077334,JP-A-5I-151134,JP-A-53-125836,JP-A-55-110242中公开了通过结合漂白抑制剂或漂白抑制剂-释放成色剂,使保留的声音信息作为声道区域中的银图像的技术,由此省略进行声道显影。这些是简化工艺的优秀的技术。另一方面,尽管影院间放映的电影正片彼此不同,但都是由工艺实验室大量制造并送到各自的影院,因此在工艺实验室中电影胶片工艺的实施不仅需要简单的工艺,而且需要在短时间内大量制造。因此,除了上述的简化处理工艺的技术,还需要开发降低制造大量的运动图片胶片所需时间的工艺,该工艺通过降低胶片的曝光和处理时间提高每小时的胶片生产。为了提高每小时的胶片产量,除了去除进行模拟声道显影外,需要提高每个工艺步骤的生产线速度。除了进行模拟声道显影外,为了提高处理速度,正片电影感光材料也是一个决速步骤,所以希望对其作出改进。作为卤化银照片的一种应用,电影术是通过将精美静止图像进行连续的每秒24张的投影来获得运动图像的一种方法,且与其他还原运动图像的方法相比,电影术产生具有绝对优势的高质量图像。通过使用高质量电影图像作为资源,可将图像容易地投影到大屏幕上。因此,这些运动图像适于大量的人同时观看。在这样的环境下,建造了大量的具有运动图片投影设备和大座位容量的影院。另一方面,近年来电子技术和信息处理技术的高速发展使利用Texas Instrument Corporationed的DMD设备,Hughes-JVC Technology Corp.的D-ILA设备或Sony公司的高分辨液晶设备的投影器出现,用来为再造近电影质量的运动图像提供更方便的工具。因此,需要在维持高图像质量的同时,赋予电影胶片以方便和简易,尤其照片实验室中操作的简化和减少时间。声音显影的存在是造成运动图片投影(放映)中使用的卤化银感光材料的显影操作复杂和困难的一个因素。在电影中,需要图像和声音同步。自从专利技术电影以来,为使图像和声音同步已作出各种尝试。为使电影与作为同时期的声音记录与还原方法的模拟记录技术结合,作出了积极的研究,但该时期的技术没有提供满意的同步。因此,该结合没有商业化。为获得简单而可靠的同步,理论上,图像信息和声音信息应该同时记录到投影胶片上。面对上述背景,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开发了在投影胶片上的光学记录声音的技术。该时期的主流的投影胶片是显影银的黑白(B/W)感光材料形成图像,并且,在装置部分,投影时声音信号的读取是以记录信号为银图像为前提。显影银吸收从紫外光到红外光的宽波长范围的光,所以关于读取的波长范围,对读取设备没有特别的限制。因此,所使用的读取设备在利用当时技术容易商业化的800nm到900nm区域内具有最大敏感度。用于投影的由卤化银彩色感光材料形成彩色图像的彩色显影染料在声音信号读取器所利用的800到900nm近红外区没有吸收,该感光材料从那时就可以买到。然而,从开发的时候到今天,读取声音信号的系统没有改变过,用于投影的声音信号仍然记录为当前卤化银彩色感光材料的银图像。另一方面,在处理步骤中去除用于投影的卤化银彩色感光材料图像区域中的显影银不需要提高色纯度。如上所述,不需要银图像的染料图像和由银图像形成的声音信号都使用用于投影的卤化银彩色感光材料。因此,用于投影的卤化银彩色感光材料的显影处理工艺变得复杂,因为从处理的中途开始,必须将特殊显影剂单独用于声音信号记录区域(所谓的声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卤化银彩色感光材料,其包括,在透明支持体上的至少一个黄色-彩色-形成感光卤化银乳剂层,至少一个青-彩色-形成感光卤化银乳剂层,至少一个品红-彩色-形成感光卤化银乳剂层,和至少一个包括成色剂的感光卤化银乳剂层,该成色剂在与显影剂的氧化产物反应后能够形成在长于730nm的波长处具有吸收最大值的染料,其中黄色-彩色-形成感光卤化银乳剂层包括感光卤化银颗粒,该颗粒具有0.4μm或更小的平均颗粒尺寸,且基于颗粒中的总银量,具有95摩尔%或更多的氯化银含量,和其中所述感光卤化银颗粒包括在单个颗粒表面的碘离子浓度具有最大值且向颗粒内部逐渐降低的感光卤化银颗粒。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酒井秀一石坂达也
申请(专利权)人: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