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上海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增压干燥防护服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409314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21 14:2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防护服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增压干燥防护服。本发明专利技术将目镜与防护服主体设置为一体连接不可拆卸;且目镜和防护服主体的内侧设置疏水聚对二甲苯派瑞林涂层能够保持目镜清晰,防护服内部无水汽附着,进而提高医护人员长时间穿着的舒适性;通过干燥消毒瓶、直流风机、100级高压洁净空气瓶、进气软管系统、排气软管系统和增压软管系统的设置可以实现防护服内的正压环境以及循环气体的干燥无毒,提升防护服内的安全性和舒适性;所述呼吸过滤装置和裆部开口可打开,并结合100级高压洁净空气瓶进行增压可实现加压空气通过开口向防护服外单向流动,解决了医护人员工作时必要的进食和排便需求,延长单件防护服单次使用时间的延长。时间的延长。时间的延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增压干燥防护服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防护服
,尤其涉及一种增压干燥防护服。

技术介绍

[0002]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自2019年12月起导致全球近8万余人感染,经卫生防疫专家确定,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传播途径主要为直接传播、气溶胶传播和接触传播。直接传播是指患者喷嚏、咳嗽、说话的飞沫和呼出的气体近距离直接吸入导致的感染;气溶胶传播是指飞沫混合在空气中,形成气溶胶,吸入后导致感染;接触传播是指飞沫沉积在物品表面,接触污染手后,再接触口腔、鼻腔和眼睛等粘膜导致感染。近年来还有很多其他疫情频繁发生,比如埃博拉病毒(Ebola virus)或者禽流感等,以及生物恐怖袭击的潜在危险,如今国内外对生物防护服的研发力度在不断加大。医护人员在对相关患者进行治疗时需身着防护服,严格确保自身与病毒隔离。为了不断提高防护服的安全等级,正压防护技术被广泛应用于防护服设计。正压防护服也叫做送气式防护服,它将头部、面部、身体、手脚和呼吸系统等防护功能集合为一体,其主要特点是防护服内气体压力高于环境压力,在内外压力差的作用下达到对有害物质的高防护水平,它是阻断人员暴露于生物气溶胶、放射性尘埃、喷溅物以及意外接触等危险的直接物理屏障。
[0003]中国专利CN202173694U采用单根供气软管向防护服内输送洁净空气,当防护服内压力小于外界压力时,单向排气阀关闭;当防护服内压力大于外界压力时,通过单独的单向排气阀向外排气。通过这种方式可以使防护服内保持一定的正压,但是在保持正压的同时,随着穿着时间增长防护服内部湿度会不断增加,不仅会在面罩上形成水雾,遮挡医护人员的视线,还会影响穿着的舒适感。
[0004]中国专利CN 202127844 U通过线性排气孔进入头罩并形成气幕,在供给穿着人员呼吸的同时,保护前部面屏免于由于呼气造成的起雾现象,但是由于长时间的头部进气,会逐渐影响医护人员的呼吸舒适性,同时防护服内的湿度也会随工作时间而增加。
[0005]中国专利CN 205093614 U和CN 104687543 A均将防护服设计为头部输入洁净空气,使防护服内气体流动自上而下,这样的设计并不能很好地实现防护服内整体气体的流动,还会导致头部长时间受风产生不适。
[0006]中国专利CN 10871290 A在防护服腰部增加抽气泵、冷却干燥结构实现防护服内部温度和湿度的下降,但是无法有效保持防护服内正压状态。
[0007]由此看来,现有的正压防护服的舒适性和安全性还需要进一步提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8]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增压干燥防护服,所述增压干燥防护服具有更强的舒适性和安全性。
[0009]为了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0010]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增压干燥防护服,包括头部面罩1、防护服主体2、防化手套3和
防化脚套4,所述头部面罩1包括目镜6和呼吸过滤装置7;所述目镜6与所述防护服主体2一体连接不可拆卸;所述呼吸过滤装置7可打开和闭合;
[0011]所述目镜6的内侧和所述防护服主体2的内侧设置疏水聚对二甲苯涂层;
[0012]所述防护服主体2设置有裆部开口8;
[0013]所述防护服主体2的腰部外延为皮带式腰带5;
[0014]所述皮带式腰带5设置有干燥消毒瓶10、直流风机11和100级高压洁净空气瓶12;
[0015]所述直流风机11连接有进气软管系统,所述干燥消毒瓶10连接有排气软管系统,所述100级高压洁净空气瓶12连接有增压软管系统;
[0016]所述进气软管系统、排气软管系统和增压软管系统设置于所述防护服主体(2)上。
[0017]优选的,所述呼吸过滤装置7与所述头部面罩1的主体通过硬质卡扣连接;
[0018]所述硬质卡扣连接的部位加装一次性消毒杀毒垫片或内嵌密封圈。
[0019]优选的,所述裆部开口8与所述防护服主体2通过硬质卡扣连接;
[0020]所述硬质卡扣连接的部位加装一次性消毒杀毒垫片或内嵌密封圈。
[0021]优选的,所述进气软管系统包括总进气软管13和支进气软管系统19;所述支进气软管系统19包括多路支进气软管;
[0022]所述总进气软管13与所述直流风机11连接;
[0023]各支进气软管的一端汇总后与所述总进气软管13通过设置于防护服主体2上的硬质密闭卡扣18连接;
[0024]各支进气软管的另一端分别通向所述防护服主体2的上下肢、裆部、前后胸和头部。
[0025]优选的,所述排气软管系统包括总排气软管14和支排气软管系统20;所述支排气软管系统20包括多路支排气软管;
[0026]所述总排气软管14的一端通过设置于防护服主体2上的硬质密闭卡扣18与所述干燥消毒瓶10连接;
[0027]各支排气软管的一端汇总后与所述总排气软管14的另一端连接;
[0028]各支排气软管的另一端分别通向所述防护服主体2的上下肢、裆部、前后胸和头部。
[0029]优选的,所述干燥消毒瓶10与所述直流风机11通过外部软管16连接;
[0030]所述总进气软管13设置有单向稳压阀;
[0031]所述干燥消毒瓶10与所述总排气软管14连接处设置有外接卡口22。
[0032]优选的,所述增压软管系统包括总增压软管15和支增压软管系统21;所述支增压软管系统21包括多路支增压软管;
[0033]所述总增压软管15的一端通过设置于防护服主体2上的硬质密闭卡扣18与所述100级高压洁净空气瓶12连接;
[0034]各支增压软管的一端汇总后与所述总增压软管25的另一端连接;
[0035]各支增压软管的另一端分别通向所述目镜6和裆部开口8处。
[0036]优选的,所述100级高压洁净空气瓶12与所述总增压软管15连接处设置有单向稳压阀17。
[0037]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增压干燥防护服,包括头部面罩1、防护服主体2、防化手套3和
防化脚套4,所述头部面罩1包括目镜6和呼吸过滤装置7;所述目镜6与所述防护服主体2一体连接不可拆卸;所述呼吸过滤装置7可打开和闭合;所述目镜6的内侧和所述防护服主体2的内侧设置疏水聚对二甲苯派瑞林涂层;所述防护服主体2设置有裆部开口8;所述防护服主体2的腰部外延为皮带式腰带5;所述皮带式腰带5设置有干燥消毒瓶10、直流风机11、100级高压洁净空气瓶12;所述直流风机11连接有进气软管系统,所述干燥消毒瓶10连接有排气软管系统,所述100级高压洁净空气瓶12连接有增压软管系统;所述进气软管系统、排气软管系统和增压软管系统设置于所述防护服主体(2)上。本专利技术将目镜与防护服主体设置为一体连接不可拆卸;且目镜和防护服主体的内侧设置疏水聚对二甲苯派瑞林涂层能够保持目镜清晰,表面不形成水雾,防护服内部无水汽附着,进而提高医护人员长时间穿着的舒适性;通过干燥消毒瓶、直流风机、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增压干燥防护服,包括头部面罩(1)、防护服主体(2)、防化手套(3)和防化脚套(4),其特征在于,所述头部面罩(1)包括目镜(6)和呼吸过滤装置(7);所述目镜(6)与所述防护服主体(2)一体连接不可拆卸;所述呼吸过滤装置(7)可打开和闭合;所述目镜(6)的内侧和所述防护服主体(2)的内侧设置疏水聚对二甲苯涂层;所述防护服主体(2)设置有裆部开口(8);所述防护服主体(2)的腰部外延为皮带式腰带(5);所述皮带式腰带(5)设置有干燥消毒瓶(10)、直流风机(11)和100级高压洁净空气瓶(12);所述直流风机(11)连接有进气软管系统,所述干燥消毒瓶(10)连接有排气软管系统,所述100级高压洁净空气瓶(12)连接有增压软管系统;所述进气软管系统、排气软管系统和增压软管系统设置于所述防护服主体(2)上。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增压干燥防护服,其特征在于,所述呼吸过滤装置(7)与所述头部面罩(1)的主体通过硬质卡扣连接;所述硬质卡扣连接的部位加装一次性消毒杀毒垫片或内嵌密封圈。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增压干燥防护服,其特征在于,所述裆部开口(8)与所述防护服主体(2)通过硬质卡扣连接;所述硬质卡扣连接的部位加装一次性消毒杀毒垫片或内嵌密封圈。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增压干燥防护服,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软管系统包括总进气软管(13)和支进气软管系统(19),所述支进气软管系统(19)包括多路支进气软管;所述总进气软管(13)与所述直流风机(11)连接;各支进气软管的一端汇总后与所述总进气软管(13)通过设置于防护服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洪宾朱界李天明高扬李爱军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