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提高加工精度的铸造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394091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21 14: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提高加工精度的铸造机,涉及铸造机技术领域。旨在解决普通铸造机的模具安装处易被液体渗入,进而易影响其加工精度的技术问题,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铸造台,铸造台上表面间隔设置有若干沉降槽,每一沉降槽内设置有铸造块,每一铸造块上表面设置有用于收纳金属熔融液的定模槽,定模槽内设置有脱模件;沉降槽内底壁设置有用于限定铸造块位置的定位槽;铸造台外侧壁设置有若干根通水管,通水管长度方向的一端与沉降槽内腔相通,沉降槽内底壁设置有引流槽,引流槽内设置有密封塞,达到了有效减少液体与金属熔融液的接触,提高设备的加工精度的效果。提高设备的加工精度的效果。提高设备的加工精度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提高加工精度的铸造机


[0001]本技术涉及铸造机
,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提高加工精度的铸造机。

技术介绍

[0002]目前,铸造机是一种将金属的高温熔融液铸型为特定形状的工件的设备。
[0003]现有公布号为CN206839144U的中国专利提供了一种铸造机,其包括铸造台。铸造台两侧分别设置有升降装置,铸造台上表面间隔设置有若干个铸造位,铸造位为内侧壁光滑的凹槽体。铸造台上表面设置有等同于铸造位数量的水道,水道其中一端与铸造位内腔相通,其另一端与蓄水槽相通,以将蓄水槽内的液体引入铸造台内腔。每一铸造位内底壁通过螺栓固定有模具,模具由两个可对半拆分的模体组合而成,两模体之间通过螺栓固定。当模具固定在铸造位内底壁后,操作人员可将铸造台上升一定高度,以使水道与蓄水槽分离,然后将金属熔融液倒入模具内腔,待其初步成型。之后,将铸造台的位置下降,使蓄水槽内的液体流入铸造位内腔,液体围绕模具外周以对模具降温,进而加快金属熔融液的固化。待金属熔融液成型后,操作人员将铸造台上升,再拆除两模体之间的螺栓即可取下固化成型的工件。
[0004]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模具与铸造位的内底壁仅通过螺栓固定而缺少必要的防水措施,其易使液体从模具与铸造位内底壁的空隙中渗入,进而影响金属熔融液的成型质量,并降低设备的加工精度,故有待改善。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提高加工精度的铸造机,其具有有效减少液体与金属熔融液的接触,提高设备的加工精度的优势。<br/>[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提高加工精度的铸造机,包括铸造台,所述铸造台上表面间隔设置有若干沉降槽,每一所述沉降槽内设置有铸造块,每一所述铸造块上表面设置有用于收纳金属熔融液的定模槽,所述定模槽内设置有脱模件;所述沉降槽内底壁设置有用于限定铸造块位置的定位槽;所述铸造台外侧壁设置有若干根通水管,所述通水管长度方向的一端与沉降槽内腔相通,所述沉降槽内底壁设置有引流槽,所述引流槽内设置有密封塞。
[000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铸造块抵入定位槽内腔后,位置较为稳定,操作人员可向定模槽内倒入金属熔融液以制作铸件块体;之后,通过通水管向沉降槽内注水,使液体围绕在铸造块外周以降低铸造块的温度,加快金属熔融液的冷却及成型;此时,将液体的高位水面控制在铸造块的顶壁下方,即可有效减少液体渗入定模槽内腔并影响铸件块体的形成,进而有效保障了设备对铸件块体的加工精度;当金属熔融液形成铸件块体后,操作人员可拔出密封塞以将液体排出沉降槽,再借助工具提拉脱模件,以将成型的铸件块体取出,其极为方便且可快速循环影响,进而有效保障了操作人员的工作效率。
[0009]进一步地,所述定位槽内底壁设置有若干根定向杆,所述铸造块上表面沿其厚度方向贯穿设置有便于定向杆穿过的通连孔。
[00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定向杆穿过通连孔后,可有效减少铸造块受外力因素而出现大幅度偏晃及位移的现象,其有效保障了金属熔融液在定模槽内的位置稳定性,进而有助于提高设备对铸件块体的加工精度。
[0011]进一步地,所述定向杆远离定位槽方向的一端设置有导向面。
[00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导向面用于减少定向杆与通连孔相抵时的接触面积,进而可有效提高铸造块套设于定向杆外缘的速度。
[0013]进一步地,所述定向杆外缘设置有定位件,所述定位件外侧壁设置有若干操作杆。
[00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定位件可与定向杆外缘的螺纹凸起螺纹配合,当其旋拧至其底壁与铸造块顶壁相抵时,铸造块高度方向两端的位置同时被固定,进而可有效减少因铸造块位置偏晃而影响设备对铸件块体的加工精度的现象。
[0015]进一步地,所述沉降槽内底壁围绕定位槽外周设置有隔水板。
[00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隔水板用以减少液体进入定位槽内腔的现象,进而可保障铸造块与定位槽内腔的适配度,并可进一步减少液体进入定模槽内腔,并降低金属熔融液冷却成铸件块体时的精度的现象。
[0017]进一步地,所述铸造块外侧壁设置有抵接板,所述抵接板与隔水板磁性相吸。
[00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铸造块完全抵入定位槽内腔后,抵接板的底壁与防水板的顶壁相抵,且二者磁性相吸后而难以出现位置偏晃的现象,其进一步提高了铸造块的位置稳定性,进而有效保障了设备对铸件块体的加工精度。
[0019]进一步地,所述铸造块上表面且位于定模槽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设置有让位槽。
[00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让位槽的长度大于脱模件的翻边板宽度,当金属熔融液冷却成型后,操作人员可将L型板等工具抵入让位槽内腔,以钩取翻边板,进而可将带有铸件块体的脱模件取出;同时,操作人员可将新的脱模件放入定模槽内,以使设备持续加工。
[0021]进一步地,所述铸造块上表面且位于定模槽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设置有提拉把手。
[00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提拉把手便于操作人员抓取,进而以提高操作人员将铸造块从沉降槽内腔取出的便捷性和速度。
[0023]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24]1、通过带有脱模件的定模槽以承接金属熔融液,液体通过通水管直接进入沉降槽内腔,其围绕于铸造块外周以降温并促进金属熔融液的成型;同时,操作人员可通过控制液体的液位面,以效减少液体进入定模槽内腔并影响铸件块体成型精度的现象;
[0025]2、通过防水板以减少液体进入定位槽内腔的现象,抵接板与防水板磁性相吸以提高铸造块在沉降槽内的位置稳定性;通过定向杆贯穿铸造块并以定位件锁止,以进一步提高铸造块在沉降槽内的位置稳定性,进而以提高设备对铸件块体的加工精度。
附图说明
[0026]图1为实施例中一种提高加工精度的铸造机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2为实施例中用于体现脱模件和铸造块位置关系的爆炸示意图;
[0028]图3为实施例中用于体现铸造块和铸造台位置关系的纵向剖面示意图;
[0029]图4为实施例中图3中A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0030]图中:1、铸造台;101、沉降槽;102、定位槽;103、隔水板;2、铸造块;201、定模槽;202、让位槽;203、提拉把手;204、通孔;205、通水管;206、引流槽;207、密封塞;208、通连孔;209、抵接板;3、脱模件;301、翻边板;4、定向杆;401、导向面;402、定位件;403、操作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31]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32]实施例:
[0033]一种提高加工精度的铸造机,参照图1和图2,包括铸造台1。铸造台1上表面开设有若干沉降槽101,每一沉降槽101内设置有铸造块2,铸造块2是由结晶石墨制成的矩形块体,其具有极高的热导性和耐高温性。每一铸造块2上表面均开设有定模槽201,定模槽201用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提高加工精度的铸造机,包括铸造台(1),所述铸造台(1)上表面间隔设置有若干沉降槽(101),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沉降槽(101)内设置有铸造块(2),每一所述铸造块(2)上表面设置有用于收纳金属熔融液的定模槽(201),所述定模槽(201)内设置有脱模件(3);所述沉降槽(101)内底壁设置有用于限定铸造块(2)位置的定位槽(102);所述铸造台(1)外侧壁设置有若干根通水管(205),所述通水管(205)长度方向的一端与沉降槽(101)内腔相通,所述沉降槽(101)内底壁设置有引流槽(206),所述引流槽(206)内设置有密封塞(20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加工精度的铸造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槽(102)内底壁设置有若干根定向杆(4),所述铸造块(2)上表面沿其厚度方向贯穿设置有便于定向杆(4)穿过的通连孔(208)。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提高加工精度的铸造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青春徐卫明顾金才葛建辉吴俊亮赵博伟
申请(专利权)人:如皋市宏茂铸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