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天津大学专利>正文

可自动实现臭氧自血疗法的医用臭氧治疗仪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393238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21 14:02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医疗器械、三氧治疗领域,为提出实现自动化三氧自血治疗的仪器设备,为此,本发明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是,可自动实现臭氧自血疗法的医用臭氧治疗仪,包括:质控阀、纯氧生成装置、节流减压阀、流量传感器、压力传感器、管路、三氧浓度监测装置、电子控制单元、三氧发生器、废气催化处理装置、取气单向阀、定量取气装置、排气单向阀,气体终末过滤器、血袋构成;还设置有程控节流阀、输血器和血流量传感器,血袋恒温加热片。本发明专利技术主要应用于医疗器械设计制造场合。制造场合。制造场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自动实现臭氧自血疗法的医用臭氧治疗仪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医疗器械、三氧治疗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可自动实现三氧自体血疗法的医用三氧治疗仪设计。

技术介绍

[0002]三氧自体血疗法是由医护人员,将病人自己的静脉血抽出一定数量,加入医用三氧气体(O3)混合均匀,回输体内,达到治疗某些疾病的方法。三氧可在一定程度上激活人体的免疫功能,增强机体的抗感染能力。
[0003]三氧自血治疗包括大自血和小自血治疗。大自血一般由取血装置抽取静脉血100~200ml/次,经适量三氧处理后回输到患者静脉血管内;小自血一般由注射器抽取静脉血5~10ml/次,经三氧处理后进行肌肉注射。
[0004]在三氧自体血疗法治疗过程中,需要联合控制三氧浓度和三氧/氧气混合气体输入量,以便计量入血三氧的剂量,是治疗中重要的环节。目前常见的医用三氧发生器可实现预置浓度的三氧生产,其预置浓度一般可在10~150mg/L范围内进行调节,临床上进行大自血治疗的典型治疗浓度50~55mg/L。
[0005]目前在临床中广泛应用进行三氧大自体血疗法,一次约耗时10~30分钟,除依赖医用三氧发生器预置浓度制取三氧气体外,其余操作均需护理人员手动完成,如定量取血,定量取气,
[0006]振荡混合,回输等,操作步骤较多,占用大量护理工作时间,并存在操作失误的可能性。
[0007]所以,临床上需要一种能够实现大部分操作的三氧自血治疗装置,在保证治疗安全性的同时,最大限度的降低护理人员的工作强度,减小技能需求。
[0008]与本案最相近的专利为申请号CN109568699A,描述了一种一体化三氧自血治疗仪,以空气为源气体,通过自带制氧机进行制氧,制三氧,并通过混合器完成三氧混血操作,理论上可实现自动化三氧自血治疗。其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以空气为源气体的分子筛制氧机使用的高效率分子筛耗材成本很高,但其对空气中氮气的吸收率也无法达到100%,混入三氧发生器中的氮气在常用的介质阻挡放电型三氧发生器中容易产生有毒的氮氧化物;仪器本身只对三氧/氧气混合气体流量进行计量,不能精确实现定量气体混血和对三氧浓度的控制,会导致入血三氧剂量失控;混合单元采用固定式可清洗复用设计,其清洗过程复杂,应用人血介质容易导致交叉感染,患者接受度较低;自动化操作时,若混合器中发生严重的溶血现象易被忽略,不经确认回输患者体内,会危及患者生命。

技术实现思路

[0009]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旨在提出实现自动化三氧自血治疗的仪器设备,为此,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是,可自动实现臭氧自血疗法的医用臭氧治疗仪,包括:质控阀、纯氧生成装置、节流减压阀、流量传感器、压力传感器、管路、三氧浓度监测装置、电子控
制单元、三氧发生器、废气催化处理装置、取气单向阀、定量取气装置、排气单向阀,气体终末过滤器、血袋构成;
[0010]工作时:
[0011]质控阀开向废气端,纯氧在节流减压阀控制下进入,在流量传感器检测下进行管路残存气体吹排,完成吹排后,三氧浓度监测装置再完成一次零浓度点标定;
[0012]开始按预置的浓度进行三氧制备,在三氧浓度监测装置的反馈下,电子控制单元驱动三氧发生器进行三氧制取;同时电子控制单元按压力传感器和流量传感器的反馈开闭继续控制节流阀输入纯氧的速度;开始浓度不稳定的三氧/氧气混合气体经质控阀直接排入废气催化处理装置,三氧经催化分解后再排入空气,随着产生三氧的浓度和压力均稳定下来,质控阀开向生产端,定浓度定压力的三氧气体经过取气单向阀,电子控制单元控制定量取气装置的活塞运动,定量抽取管路内三氧气体。
[0013]定量取气完成,待压力回升稳定后,定量取气装置活塞运动,将定量治疗用三氧气体经排气单向阀,气体终末过滤器全部排入装入患者血液的血袋中,质控阀开向废气端,将管路中残存的三氧气体排入废气催化处理装置,再排入空气中。
[0014]还设置有程控节流阀、输血器和血流量传感器,用于采血及血液回输,并监控定量取血过程和回输过程。
[0015]还设置有血袋恒温加热片,用于对血袋加热并保持温度;冷却装置,用于对进入氧气和三氧发生装置进行冷却。
[0016]本专利技术的特点及有益效果是:
[0017]本专利技术所述三氧自血治疗仪,可实现自动化三氧自血治疗的绝大部分操作,同时将治疗中高风险步骤(三氧处理后血液性状确认)隔离,在保障自血治疗安全性的基础上,可以大幅度降低护理人员的工作强度,避免了利用单一医用三氧发生器操作自血治疗时的复杂步骤和技能培训。
[0018]本治疗仪通过质控阀设计,配合在线式光学三氧浓度检测装置,可精确的测定混合气体中的三氧浓度从而实现定浓度连续恒压供气。
[0019]本治疗仪通过定量取气装置的设计,可实精确的已知三氧浓度下的定压定量取气操作,进而实现精确控制注入患者血液内的三氧绝对剂量,同时方便实现针对肌肉注射的小自血治疗操作。
[0020]本治疗仪针对常规一次性血袋和输血器设计,患者自体血液均由一次性耗材承载,避免的交叉感染,大大增加患者的接受度。
附图说明:
[0021]图1本专利技术可自动实现臭氧自血疗法的医用臭氧治疗仪结构示意图。
[0022]图中:
[0023]1.进气通道
[0024]2.进气过滤器
[0025]3.进气节流/减压阀
[0026]4.冷却装置(水浴冷却循环系统)
[0027]5.三氧发生装置
[0028]6.三氧浓度在线检测装置(紫外幅射吸收法)
[0029]7.三氧质控阀(电磁三通阀)
[0030]8.废气收集与催化分解装置
[0031]9.气压传感器
[0032]10.气体流量计(热激励型)
[0033]11.取气单向阀
[0034]12.排气单向阀
[0035]13.定量取气与注气装置
[0036]14.气体终末过滤器
[0037]15.血液流量计
[0038]16.程控节流阀
[0039]17.血袋振荡器
[0040]18.血袋恒温加热片
[0041]19.一次性使用输血袋(内装抗凝剂)
[0042]20.一次性使用输血器
[0043]21.显控台
[0044]22.电子控制单元
[0045]23.主箱体
[0046]24.输血器程控接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47]本专利技术在进行三氧自血治疗前,由护理人员连接电源,氧气源(管道氧气或氧气瓶),一次性使用血袋置于治疗仪的血袋振荡器上,人工完成消毒,上止血带,静脉穿刺,针头固定,引血等常规操作。操作显控台,输入治疗各程序参数,或调用预置治疗程序。按下显控台“开始”按键后仪器开始工作,治疗过程开始。
[0048]首先,仪器开始定量取血过程,血袋在振荡器上振荡并被血袋恒温加热器加热保持温度,同时电子控制单元通过血流量传感器监视进入血袋的血量,当进行至设定的取血量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自动实现臭氧自血疗法的医用臭氧治疗仪,其特征是,包括:质控阀、纯氧生成装置、节流减压阀、流量传感器、压力传感器、管路、三氧浓度监测装置、电子控制单元、三氧发生器、废气催化处理装置、取气单向阀、定量取气装置、排气单向阀,气体终末过滤器、血袋构成;工作时:质控阀开向废气端,纯氧在节流减压阀控制下进入,在流量传感器检测下进行管路残存气体吹排,完成吹排后,三氧浓度监测装置再完成一次零浓度点标定;开始按预置的浓度进行三氧制备,在三氧浓度监测装置的反馈下,电子控制单元驱动三氧发生器进行三氧制取;同时电子控制单元按压力传感器和流量传感器的反馈开闭继续控制节流阀输入纯氧的速度;开始浓度不稳定的三氧/氧气混合气体经质控阀直接排入废气催化处理装置,三氧经催化分解后再排入空气,随着产生三氧的浓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明东刘邈倪广健何峰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