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金属减震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387666 阅读:6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19 14: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揭示了一种金属减震壁,所述金属减震壁包括:金属阻尼器、第一端板、第一H型钢、第二端板及第二H型钢;所述金属阻尼器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端板、第二端板,所述第一端板设置于第一H型钢与金属阻尼器之间,所述第二端板设置于第二H型钢与金属阻尼器之间。所述第一H型钢、第一端板、金属阻尼器、第二端板及第二H型钢自上而下依次设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的金属减震壁,可利用金属的剪切性能消耗地震能量,同时能降低现场施工的难度,提高施工精度。度。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金属减震壁


[0001]本技术属于建筑结构
,涉及一种减震壁,尤其涉及一种金属减震壁。

技术介绍

[0002]减震壁也称制震壁,由各种不同金属材料元件或构件制成,利用金属原件或构件屈服产生的弹塑性滞回变形耗散能量抵消地震时结构上下梁发生反方向错动能量的减震装置。
[0003]现有的减震壁是利用金属之间的摩擦性能消耗地震能力,但消耗的地震能力相对不高。
[0004]有鉴于此,如今迫切需要设计一种新的减震壁,以便克服现有减震壁存在的上述至少部分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提供一种金属减震壁,可利用金属的剪切性能消耗地震能量,同时能降低现场施工的难度,提高施工精度。
[000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金属减震壁,所述金属减震壁包括:金属阻尼器、第一端板、第一H型钢、第二端板及第二H型钢;
[0008]所述金属阻尼器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端板、第二端板,所述第一端板设置于第一H型钢与金属阻尼器之间,所述第二端板设置于第二H型钢与金属阻尼器之间。
[0009]作为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第一H型钢、第一端板、金属阻尼器、第二端板及第二H型钢自上而下依次设置。
[0010]作为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第一H型钢远离第一端板的一端设有斜边,能和与之相连的预埋件的限位机构匹配。
[0011]作为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第一H型钢包括第一钢板、第二钢板及第三钢板,所述第二钢板分别连接第一钢板及第三钢板;
[0012]所述第一钢板、第二钢板及第三钢板远离第一端板的一端分别设有斜边,与之相连的预埋件下部设有三处限位机构,能与所述第一钢板、第二钢板及第三钢板的斜边配合接触。
[0013]作为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第二H型钢远离第二端板的一端设有斜边,能和与之相连的预埋件的限位机构匹配。
[0014]作为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第二H型钢包括第四钢板、第五钢板及第六钢板,所述第五钢板分别连接第四钢板及第六钢板;
[0015]所述第四钢板、第五钢板及第六钢板远离第二端板的一端分别设有斜边,与之相连的预埋件上部设有三处限位机构,能与所述第四钢板、第五钢板及第六钢板的斜边配合接触。
[0016]作为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金属阻尼器的截面为工字型。
[0017]作为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金属减震壁的长度为900mm或1200mm或1500mm或1800mm。
[0018]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提出的金属减震壁,可利用金属的剪切性能消耗地震能量,同时能降低现场施工的难度,提高施工精度。
[0019]本技术金属减震壁可以全部在工厂焊接,成品供货,不需要现场做混凝土连梁,大大降低了现场施工难度;同时,本技术两端切割便利,避免的现场因施工精度带来安装不了的问题。此外,本技术解决了大承载力预埋件问题;解决了钢结构防火及整体装修问题。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中金属减震壁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2为本技术一实施例中金属减震壁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3为本技术一实施例中金属减震壁与预埋件连接的示意图。
[0023]图4为本技术一实施例中金属减震壁与预埋件连接的示意图。
[0024]图5为本技术一实施例中金属减震壁与预埋件连接的示意图。
[0025]图6为本技术一实施例中金属减震壁与预埋件连接的示意图。
[0026]图7为本技术一实施例中金属减震壁的使用场景示意图。
[0027]图8为本技术一实施例中金属减震壁的使用场景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
[0029]为了进一步理解本技术,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优选实施方案进行描述,但是应当理解,这些描述只是为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特征和优点,而不是对本技术权利要求的限制。
[0030]该部分的描述只针对几个典型的实施例,本技术并不仅局限于实施例描述的范围。相同或相近的现有技术手段与实施例中的一些技术特征进行相互替换也在本技术描述和保护的范围内。
[0031]说明书中的“连接”既包含直接连接,也包含间接连接。
[0032]本技术揭示了一种金属减震壁,图1、图2为本技术一实施例中金属减震壁的结构示意图;请参阅图1、图2,所述金属减震壁包括:金属阻尼器1、第一端板2、第一H型钢4、第二端板3及第二H型钢5;所述金属阻尼器1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端板2、第二端板3,所述第一端板2设置于第一H型钢4与金属阻尼器1之间,所述第二端板3设置于第二H型钢5与金属阻尼器1之间。
[0033]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H型钢4、第一端板2、金属阻尼器1、第二端板3及第二H型钢5自上而下依次设置。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H型钢4远离第一端板2的一端设有斜边,能和与之相连的预埋件的限位机构匹配。
[0034]图3至图6为本技术一实施例中金属减震壁与预埋件连接的示意图;请参阅图3至图6,结合图2,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H型钢4包括第一钢板41、第二钢板
42及第三钢板43,所述第二钢板42分别连接第一钢板41及第三钢板43;所述第一钢板41、第二钢板42及第三钢板43远离第一端板2的一端分别设有斜边,与之相连的预埋件6下部设有三处限位机构61(如图4、图6所示),能与所述第一钢板41、第二钢板42及第三钢板43的斜边配合接触。
[0035]如图2所示,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H型钢5远离第二端板3的一端设有斜边,能和与之相连的预埋件6的限位机构61匹配。
[0036]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H型钢5包括第四钢板51、第五钢板52及第六钢板53,所述第五钢板52分别连接第四钢板51及第六钢板53;所述第四钢板51、第五钢板52及第六钢板53远离第二端板3的一端分别设有斜边,与之相连的预埋件6上部设有三处限位机构61,能与所述第四钢板51、第五钢板52及第六钢板53的斜边配合接触。
[0037]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金属阻尼器1的截面为工字型,所述金属减震壁的长度为900mm或1200mm或1500mm或1800mm。
[0038]在本技术的一种使用场景下,将本技术金属减震壁与其两端的预埋件配合,预埋件设有限位机构,限位机构的结构可参阅图4;预埋件6设有三处限位机构61,分别与所述第一钢板41、第二钢板42及第三钢板43(第四钢板51、第五钢板52及第六钢板53)的斜边配合,能有效固定第一钢板41、第二钢板42及第三钢板43(第四钢板51、第五钢板52及第六钢板53)。
[0039]如图3、图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金属减震壁,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减震壁包括:金属阻尼器、第一端板、第一H型钢、第二端板及第二H型钢;所述金属阻尼器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端板、第二端板,所述第一端板设置于第一H型钢与金属阻尼器之间,所述第二端板设置于第二H型钢与金属阻尼器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减震壁,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H型钢、第一端板、金属阻尼器、第二端板及第二H型钢自上而下依次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金属减震壁,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H型钢远离第一端板的一端设有斜边,能和与之相连的预埋件的限位机构匹配。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金属减震壁,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H型钢包括第一钢板、第二钢板及第三钢板,所述第二钢板分别连接第一钢板及第三钢板;所述第一钢板、第二钢板及第三钢板远离第一端板的一端分别设有斜边,与之相连的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海成赵阳丰锐张奇丁冉冉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智聚智慧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