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天然革无纺布基底面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379007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19 14: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仿天然革无纺布基底面料,包括皮革层、复合在皮革层下方的多层复合的发泡层,在各发泡层间胶粘复合有无纺布层,发泡层由上至下密度递增,发泡层孔隙数量及孔隙大小由上至下呈减小的趋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多层密度呈递增的发泡层,使得与皮革层贴合发泡层孔隙大,更透气,而下部的发泡层则在具有透气性同时,强度更高,还可起到阻隔灰尘的作用;中部的无纺布层克重大,强度大,上下部克重小,使得透气性能更好,同时强度得到保证;通过设置透气浅槽可进一步加强空气流通性,可协同发泡层中的孔隙,改善透气性;通过设置纱线密度递增的多层复合的保护层,可起到保护内部面料层,同时起到防尘作用。同时起到防尘作用。同时起到防尘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仿天然革无纺布基底面料


[0001]本技术涉及复合面料
,尤其涉及一种仿天然革无纺布基底面料。

技术介绍

[0002]常规聚氨酯合成革是模拟天然革的组成和结构,并可作为其代用材料,通常以基布和成相应功能涂层,复合制成,成本较低,虽然其功能效果比普通人造革更贴近天然革,但是传统的合成革的透气性相对天然皮革有较大的差距,尤其是作为沙发或者座椅的包覆面料,透气性差,会严重影响用户的使用体验。因此需要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仿天然革无纺布基底面料,面料柔软,整体的透气性好。
[0004]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5]一种仿天然革无纺布基底面料,包括皮革层、复合在皮革层下方的多层复合的发泡层,在各所述发泡层间胶粘复合有无纺布层,所述发泡层由上至下密度递增,所述发泡层孔隙数量及孔隙大小由上至下呈减小的趋势。
[0006]进一步的,所述无纺布层的每平方克重满足中部克重大,上、下部的无纺布层克重小。
[0007]进一步的,所述发泡层包括第一发泡层、复合在第一发泡层下方的第二发泡层和复合在第二发泡层下方的第三发泡层。
[0008]进一步的,所述无纺布层包括复合在所述第一发泡层和第二发泡层间的第一无纺布层、复合在所述第二发泡层和第三发泡层间的第二无纺布层和复合在第三发泡层下表面的第三无纺布层。
[0009]进一步的,在所述发泡层上、下表面还设有多个等间距的延面料宽度方向设置的透气浅槽。
[0010]进一步的,在所述第三无纺布层下表面胶粘固定有保护层。
[0011]进一步的,所述保护层为纱线密度递增的同规格纱线编织而成。
[0012]本技术中的有益效果:通过设置多层发泡层,且各发泡层由上至下(由外至内)密度呈递增趋势,孔隙数量及孔隙大小整体呈减小的趋势,使得与皮革层贴合发泡层孔隙大,更透气,而下部的发泡层则在具有透气性同时,强度更高,还可起到阻隔灰尘的作用;各无纺布层的每平方克重满足中部克重大,上、下部的无纺布层克重小,克重大无纺布厚度相对较大,同时孔隙率小,强度也更高,中部的无纺布层克重大,强度大,上下部克重小,使得透气性能更好;通过设置透气浅槽可进一步加强空气流通性,同时可协同发泡层中的孔隙,改善透气性;通过设置保护层,且保护层为纱线密度递增的同规格纱线编织而成,纱线密度递增,面料的孔隙变小,可起到保护内部面料层,同时起到防尘作用。
附图说明
[0013]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
[0014]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仿天然革无纺布基底面料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中:1-皮革层;21-第一发泡层;22-第二发泡层;23-第三发泡层;3-透气浅槽;41-第一无纺布层;42-第二无纺布层;43-第三无纺布层;5-保护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17]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18]参照图1,一种仿天然革无纺布基底面料,包括皮革层1(皮革层可为PU树脂涂覆或贴附在面料表面得到,为常规人造革加工方式,表面开设有透气孔)、(胶粘)复合在皮革层1下方的多层复合的发泡层,在各发泡层间胶粘复合有无纺布层,发泡层可以发泡海绵(聚酯海绵发泡),发泡层由上至下(由外至内)密度呈递增趋势,孔隙数量及孔隙大小整体呈减小的趋势,使得与皮革层1贴合发泡层孔隙大,更透气,而下部的发泡层则在具有透气性同时,强度更高,还可起到阻隔灰尘的作用。另外,无纺布层的每平方克重满足中部克重大,上、下部克重小,克重大无纺布厚度相对较大,同时孔隙率小,强度也更高,中部的无纺布层克重大,强度大,上下部克重小,使得透气性能更好。
[0019]本实施例中,发泡层包括第一发泡层21、复合在第一发泡层21下方的第二发泡层22和复合在第二发泡层22下方的第三发泡层23,对应的,无纺布层包括(胶粘)复合在第一发泡层21和第二发泡层22间的第一无纺布层41、复合在第二发泡层22和第三发泡层23间的第二无纺布层42和复合在第三发泡层23下表面的第三无纺布层43,即第二无纺布层42的每平米克重大于第一无纺布层41和第三无纺布层43。
[0020]另外,在发泡层上、下表面还模切(压痕)多个等间距的延面料宽度方向设置的透气浅槽3(浅槽槽宽约为1-5mm,间隔3-10cm设置),设置透气浅槽3可进一步加强空气流通性,同时可协同发泡层中的孔隙,改善透气性能。
[0021]在第三无纺布层43下表面胶粘固定有保护层5,保护层5为纱线密度递增的同规格(涤纶)纱线编织而成,纱线密度递增,面料的孔隙变小,可起到保护内部面料层,同时起到防尘作用。
[0022]本申请中,未详细说明的结构及连接关系均为现有技术,其结构及原理已为公知技术,在此不再赘述。
[0023]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仿天然革无纺布基底面料,其特征在于:包括皮革层、复合在皮革层下方的多层复合的发泡层,在各所述发泡层间胶粘复合有无纺布层,所述发泡层由上至下密度递增,所述发泡层孔隙数量及孔隙大小由上至下呈减小的趋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仿天然革无纺布基底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纺布层的每平方克重满足中部克重大,上、下部的无纺布层克重小。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仿天然革无纺布基底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发泡层包括第一发泡层、复合在第一发泡层下方的第二发泡层和复合在第二发泡层下方的第三发泡层。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仿天然革无纺布基底面料...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海生李忠俊张吕佳
申请(专利权)人:海宁高卓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