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废气高效净化处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7377924 阅读:6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19 14: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废气高效净化处理系统,其包括废气进气管、喷淋塔、活性炭吸附塔、烟囱、初级过滤器单元、空气净化过滤器、连接管以及第一风机,本方案中的废气高效净化处理系统通过采用依次与废气进气管相连的初级过滤器单元、空气净化过滤器、喷淋塔以及活性炭吸附塔,首先利用初级过滤器单元和空气净化过滤器对废气中含有的灰尘和颗粒状污染物进行过滤去除,其中空气净化过滤器单元中设置有对应三层采用不同材质构成的过滤层结构,以保证净化效果;去除灰尘和颗粒状的废气随后通过喷淋塔和活性炭吸附塔对其内的二氧化硫等有味有害气体进行进一步处理,以保证排出后的气体符合排出健康标准。体符合排出健康标准。体符合排出健康标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废气高效净化处理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废气处理
,具体涉及一种废气高效净化处理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废气为人类在生产和生活过程中排出有害有毒的气体,例如化工厂、钢铁厂以及焦厂和炼油厂等废气的排出,往往排出的废气中一般含有颗粒状的灰尘以及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严重污染环境和危害人体健康。
[0003]例如一项授权公告号为CN205392088U,授权公告日为2016年07月27 日,专利名称为“一种焚烧炉废气处理装置”的技术专利,其包括脱硫塔和净化塔,脱硫塔的左侧底部设有进气管,进气管外部设置环形水箱,脱硫塔顶端连接出气管,脱硫塔上侧内壁上设有二氧化硫浓度检测装置,出气管左端连接循环进气管,出气管顶端连接第一连接管道,第一连接管道内部设有干燥层,第一连接管道右侧连接布袋除尘器,布袋除尘器的出气口与第二连接管道连接;工作时,首先让废气通过环形水箱,以便利用其热能,随后废气通过脱硫塔中进行脱硫,脱硫后再通过对应的斜板将废气中的水分进行截留,以保证废气与水分的分离,最后利用滤网对废气中的杂质进行截留,保证废气能够得到彻底净化。在上述方案中,虽然很好地利用了废气的热能,但是由于废气中的杂质为通过布袋除尘器和最后的滤网进行处理,而废气由于首先与环形水箱进行接触,因此废气中的部分杂质会残留的环形水箱中,进而导致环形水箱中的水体中还残留杂质;此外上述方案废气中的杂质仅经过布袋除尘器和滤网进行过滤,难以保证能够具备较好的净化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有效去除废气中杂质的废气高效净化处理系统。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废气高效净化处理系统,净化处理系统包括废气进气管、喷淋塔、活性炭吸附塔以及烟囱,所述净化处理系统还包括:
[0006]初级过滤器单元,所述初级过滤器单元与所述废气进气管的出口相连,用于去除废气中的灰尘;
[0007]空气净化过滤器,所述空气净化过滤器与所述初级过滤器单元的出风口相连,所述空气净化过滤器包括支架以及安装在所述支架上的空气过滤组件,所述空气过滤组件包括由下至上依次粘接相连的第一过滤层、第二过滤层以及第三过滤层,其中所述第一过滤层采用无纺布制作而成,所述第二过滤层采用活性炭制作而成,所述第三过滤层采用聚氨酯材质制作而成;
[0008]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的一端与所述空气净化过滤器的出风口相连,所述连接管的另一端与所述喷淋塔的内腔底端相连通;
[0009]以及第一风机,所述第一风机布置在所述连接管上。
[001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空气净化过滤器为多组,其中多组所述空气净化过滤器呈
间隔上下布置。
[001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支架包括支架本体和设置在所述支架本体中间部位的开孔,所述空气过滤组件水平固定安装在所述开孔中。
[001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净化处理系统还包括净化室,所述净化室包括第一容纳室、第二容纳室以及竖直设置在所述第一容纳室和第二容纳室之间的隔板,其中所述初级过滤器单元水平安装在所述第一容纳室中,所述空气净化过滤器水平安装在所述第二容纳室中,所述隔板底端设置有用于所述第一容纳室和第二容纳室相连通的开口。
[001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初级过滤器单元包括上下呈水平布置的第一除尘层和第二除尘层,其中所述第一除尘层采用无纺布制作而成的过滤层,所述第二除尘层采用聚丙烯制作而成的过滤层。
[001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支架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支架本体一侧的卡头,其中所述支架通过所述卡头卡紧水平安装在所述第二容纳室侧壁上设置有的卡槽中。
[001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废气进气管通过设置有呈喇叭状的喇叭口与所述初级过滤器单元相连,其中在所述废气进气管出气口一侧还设置有第二风机。
[001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空气过滤组件其上的所述第一过滤层、第二过滤层以及第三过滤层采用波浪状的折叠外形结构。
[0017]本技术有益效果:
[0018]本方案中的废气高效净化处理系统通过采用依次与废气进气管相连的初级过滤器单元、空气净化过滤器、喷淋塔以及活性炭吸附塔,首先利用初级过滤器单元和空气净化过滤器对废气中含有的灰尘和颗粒状污染物进行过滤去除,其中为了能够充分有效的保证废气中的灰尘和颗粒状污染物的去除,空气净化过滤器单元中设置有对应三层采用不同材质构成的过滤层结构,以保证净化效果;去除灰尘和颗粒状的废气随后通过喷淋塔和活性炭吸附塔对其内的二氧化硫等有味有害气体进行进一步处理,以保证排出后的气体符合排出健康标准。
附图说明
[0019]通过结合以下附图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上述优点将变得更清楚和更容易理解,这些附图只是示意性的,并不限制本技术,其中:
[0020]图1是本实施例中的废气高效净化处理系统结构原理示意图;
[0021]图2是本实施例中的空气净化过滤器安装装配分解结构示意图;
[0022]图3是本实施例空气净化过滤器中的空气过滤组件纵截面结构示意图。
[0023]图中:
[0024]100-废气高效净化处理系统,1-废气进气管,2-第二风机,3-喇叭口,4
-ꢀ
净化室,41-第一容纳室,42-第二容纳室,43-隔板,44-开口,5-初级过滤器单元,51-第一除尘层,52-第二除尘层,6-空气净化过滤器,61-支架,62-开孔,63-空气过滤组件,631-第一过滤层,632-第二过滤层,633-第三过滤层,64-卡头,7-连接管,8-第一风机,9-喷淋塔,10-活性炭吸附塔,11-烟囱。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申请所述一种便携式腿部康复用训练器进行详细说明。
[0026]在此记载的实施例为本技术的特定的具体实施方式,用于说明本技术的构思,均是解释性和示例性的,不应解释为对本技术实施方式及本技术范围的限制。除在此记载的实施例外,本领域技术人员还能够基于本申请权利要求书和说明书所公开的内容采用显而易见的其它技术方案,这些技术方案包括采用对在此记载的实施例的做出任何显而易见的替换和修改的技术方案。
[0027]本说明书的附图为示意图,辅助说明本技术的构思,示意性地表示各部分的形状及其相互关系。请注意,为了便于清楚地表现出本技术实施例的各部件的结构,相同的参考标记用于表示相同的部分。
[0028]参见附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的废气高效净化处理系统100,其包括废气进气管1、初级过滤器单元5、空气净化过滤器6、喷淋塔9、活性炭吸附塔10 以及烟囱11。
[0029]本实施例中的初级过滤器单元5和空气净化过滤器6布置在设置有的同一净化室4内,该净化室4包括第一容纳室41、第二容纳室42以及竖直设置在第一容纳室41和第二容纳室42之间的隔板43,其中初级过滤器单元5水平安装在第一容纳室41中,空气净化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废气高效净化处理系统,所述净化处理系统包括废气进气管、喷淋塔、活性炭吸附塔以及烟囱,其特征在于,所述净化处理系统还包括:初级过滤器单元,所述初级过滤器单元与所述废气进气管的出口相连,用于去除废气中的灰尘;空气净化过滤器,所述空气净化过滤器与所述初级过滤器单元的出风口相连,所述空气净化过滤器包括支架以及安装在所述支架上的空气过滤组件,所述空气过滤组件包括由下至上依次粘接相连的第一过滤层、第二过滤层以及第三过滤层,其中所述第一过滤层采用无纺布制作而成,所述第二过滤层采用活性炭制作而成,所述第三过滤层采用聚氨酯材质制作而成;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的一端与所述空气净化过滤器的出风口相连,所述连接管的另一端与所述喷淋塔的内腔底端相连通;以及第一风机,所述第一风机布置在所述连接管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废气高效净化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净化过滤器为多组,其中多组所述空气净化过滤器呈间隔上下布置。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废气高效净化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包括支架本体和设置在所述支架本体中间部位的开孔,所述空气过滤组件水平固定安装在所述开孔中。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废气高效净化处理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春来董远舟宋晓晖
申请(专利权)人: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