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工业车辆的操控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375085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19 14: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自动化机械设备领域,具体涉及机械设备焊接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适用于工业车辆的操控装置,包含车体,所述车体上安装有两个手柄,该种操控装置还包含用于感应操作者双手是否分别握住两个所述手柄的感应装置,所述感应装置安装在所述车体或所述手柄上,所述感应装置与控制盒通讯连接,所述控制盒与车辆控制系统通讯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适用于工业车辆的操控装置,只有在用户出于稳定状态才允许电路开启,提升驾驶安全性。提升驾驶安全性。提升驾驶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适用于工业车辆的操控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自动化机械设备领域,具体涉及机械设备操控设计领域。

技术介绍

[0002]工业车辆是指用来搬运、推顶、牵引、起升、堆垛或码放各种货物的动力驱动的机动车辆。常见的工业车辆有叉车、侧叉车、牵引车、搬运车、堆高车等等。
[0003]如公开号为CN102173368的中国专利文件公开的一种工业车辆,其包含操作者舱室,操作者进入该舱室后通过操作手柄、底板开关等部件对车辆进行操作。然而由于工业车辆往往都在车间、厂房等工业环境中作业,对操作者的驾驶过程中的安全性要求较高。
[0004]在现有技术中,该种工业车辆往往不带安全检测开关,可直接驾驶。或者是在操作者舱室的底板中安装感应开关,通过压力感应等方式检测到操作者已经进入舱室,随后开启车辆总开关,允许用户驾驶。
[0005]然而,这两种方式依然存在安全性隐患,出现因为操作者站立不稳状态下就开始驾驶车辆的情形,对工厂作业的安全性产生不良的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适用于工业车辆的操控装置,只有在用户处于稳定状态才允许电路开启,提升驾驶安全性。
[0007]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适用于工业车辆的操控装置,包含车体,所述车体上安装有两个手柄,该种操控装置还包含用于感应操作者双手是否分别握住两个所述手柄的感应装置,所述感应装置安装在所述车体或所述手柄上,所述感应装置与控制盒通讯连接,所述控制盒与车辆控制系统通讯连接。
[0008]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所述感应装置安装在所述手柄上,为压力传感器。
[0009]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所述感应装置安装在所述车体或所述手柄上,为光电传感器。
[0010]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所述车体包含位于中部位置的主车体和两个位于两侧位置的外车板,所述手柄的外侧与所述外车板连接。
[0011]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所述手柄包含拇指操作部和与所述拇指操作部固定连接的主持握部,所述拇指操作部上设有控制键。
[0012]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所述主体上连接有扩展架,所述扩展架包含用于置放控制盒的容纳腔,所述手柄的一侧与所述控制盒连接。
[0013]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所述扩展架包含导向板,所述导向板中间开设有供所述手柄与所述控制盒连接的留口。
[0014]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所述导向板倾斜设置,所述导向板按靠近操作者的方向与所述主车体的距离逐渐减小。
[0015]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所述手柄包含内轴和位于所述内轴外圈的外壳,所述内
轴两端分别与外车板与所述控制盒连接,所述外壳与所述内轴转动连接。
[0016]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所述内轴包含内轴一和内轴二,所述内轴一与所述控制盒连接,所述内轴二与外车板连接,所述内轴二与所述外壳转动连接。
[0017]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所述内轴一与所述控制盒固定连接,所述内轴一与所述外壳转动连接。
[0018]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所述内轴一与所述控制盒转动连接,所述内轴一与所述外壳固定连接。
[0019]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20]1、安全系数高,检测到操作者双手正确持握后才能有效对车辆进行操作。
[0021]2、安装过程既能保证手柄同轴度,又能避免由于卡轴产生的转动不顺的问题。
[0022]3、操作者在操作手柄转动时,拇指案件不移位,操作便捷。
[0023]4、手柄设计符合人体工程学,操作舒适。
[0024]附图说明:
[0025]图1是实施例1的侧面示意图;
[0026]图2是图1中的A处的放大示意图;
[0027]图3是图2的剖面示意图。
[0028]图中:1、车体,11、操作舱,12、主车体,13、外车板,2、手柄,3、扩展架,31、容纳腔,32、导向板,321、留口,4、控制盒,5、外壳,51、 拇指操作部,52、主持握部,6、控制键,7、内轴,71、内轴一,72、内轴二。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30]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技术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技术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0031]实施例1,如图1所示,一种适用于工业车辆的操控装置,包含车体1,车体1的前部往往安装有诸如举升部件、叉取部件这样的车辆功能性部件,在车体1的后部设有操作舱11,操作者就站立在操作舱11中进行作业。
[0032]操作舱11中存在两个手柄2,一左一右布置,供操作者双手持握。在本案中,感应器并非安装在踏板下方去感应操作者的体重,而是去感应操作者是否已经双手都持握住了手柄2,若感应到持握正常,则判定操作者已经做好了准备,开启车辆电路,操作者可正常启动和操作车辆。
[0033]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感应器为光电感应器,例如采用红外线技术的光电传感器,可包含红外发射器与红外接收器。这两个装置可安装在手柄2和车体1上的对应位置,当操作者的手放在手柄2上,会遮盖光路,从而这一动作被光电感应器捕捉到。
[0034]光电感应器捕捉到后,会将信号传输给控制盒4,控制盒4通过连接线与工业车辆的控制系统有线连接,控制盒4将电路开启命令传输给控制系统,随后车辆才允许正常操作。
[0035]而在本实施例中,技术人员可将光路遮盖时间超过设定的阈值,判定为操作者的
手已经持握住手柄。
[0036]如图1和图2所示,手柄2包含外壳5,外壳5包含拇指操作部51和主持握部52,两者固定连接,而控制键6安装在外壳5上。控制键6上的按键往往可以控制货架的举升、下降或者车辆的车灯、喇叭等动作。这样的操作方式的好处是拇指操作部51、主持握部52和控制键6可看成一体,之间没有相对移动或相对转动。这就使得操作者在转动手柄2的时候,拇指食指靠近控制键6,避免由于手柄转动而拇指对控制键6操作困难的情况。
[0037]如图1和图2所示,主车体12居中,车辆两侧的位置有外车板13,主车体12上连接有扩展架3。扩展架3包含容纳腔31,用于置放控制盒4。控制盒4与手柄2连接,用于获取手柄2的转动数据,再通过电线将信号传输给车辆控制系统。扩展架3包含在竖直方向延伸的导向板32,其中部位置开设有留口321,留口321的空间用于控制盒4和手柄2的连接。
[0038]在本案中,导向板32做了倾斜设计,按靠近操作者的方向,其与主车体12的距离逐渐缩小。这样的设计可以便于手柄2倾斜延伸,使得手柄2按向两侧的方向逐渐靠近操作者,使得人体获得更好的手腕操作角度。
[0039]如图3所示,图3为图2部分的剖面图。整个手柄2分成内外两层设计,内层为内轴7,外侧为外壳5。系统感知的旋转角度并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于工业车辆的操控装置,包含车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体(1)上安装有两个手柄(2),该种操控装置还包含用于感应操作者双手是否分别握住两个所述手柄(2)的感应装置,所述感应装置安装在所述车体(1)或所述手柄(2)上,所述感应装置与控制盒(4)通讯连接,所述控制盒(4)与车辆控制系统通讯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工业车辆的操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应装置安装在所述手柄(2)上,为压力传感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工业车辆的操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应装置安装在所述车体(1)或所述手柄(2)上,为光电传感器。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工业车辆的操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应装置安装在所述手柄(2)上,为电容传感器。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工业车辆的操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体(1)包含位于中部位置的主车体(12)和两个位于两侧位置的外车板(13),所述手柄(2)的外侧与所述外车板(13)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或5所述的一种适用于工业车辆的操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2)包含拇指操作部(51)和与所述拇指操作部(51)固定连接的主持握部(52),所述拇指操作部(51)上设有控制键(6)。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适用于工业车辆的操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体(1)上连接有扩展架(3),所述扩展架(3)包含用于置放控制盒(4)的容纳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国明卢敏李红雨卫恺梁超钟汉胤罗志刚
申请(专利权)人:诺力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