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余娜专利>正文

一种松油醇晶体分离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372380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19 13: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松油醇晶体分离设备,其结构包括进料块、顶盖、驱动机、液位显示管、可视窗、侧连接块、排放连接块、排放弯管、分离罐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一种松油醇晶体分离设备,在排放液体的时候,分离罐体外壳内的受压块上的受压开槽会受到流动液体的冲击,使其带动整个连接支架沿着连接板的方向向下垂直移动,从而使连接支架的顶端与外壳的顶端错开,打开两个开口,使密封的外壳顶部空气流通,让液体能够流畅的排出,通过改进设备的结构,使设备在进行使用排放的时候,能够借助松油醇液体开始流动的动力,在罐体的顶端处打开两个开口,减少液体流动时罐体内部上部分受到的压力,使液体能够快速流动排出进行使用。体能够快速流动排出进行使用。体能够快速流动排出进行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松油醇晶体分离设备


[0001]本技术是一种松油醇晶体分离设备,属于晶体分离设备


技术介绍

[0002]松油醇晶体分离设备是一种松油醇晶体加工设备,能够对结晶化的松油醇进行搅拌分离,使其成为液体排放出来以便工作人员进行使用,但是现有技术的仍存在以下缺陷:
[0003]设备在对松油醇进行加工排放的时候,由于设备采用密封结构,随着罐体底部的松油醇不断的排放,罐体内部上方的气压不断的增强,易对流通排放中的松油醇产生吸力,从而影响其的排放流动。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松油醇晶体分离设备,以解决的现有技术设备在对松油醇进行加工排放的时候,由于设备采用密封结构,随着罐体底部的松油醇不断的排放,罐体内部上方的气压不断的增强,易对流通排放中的松油醇产生吸力,从而影响其的排放流动的问题。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松油醇晶体分离设备,其结构包括进料块、顶盖、驱动机、液位显示管、可视窗、侧连接块、排放连接块、排放弯管、分离罐体,所述进料块的右端与分离罐体的左端为一体化结构,所述顶盖的底端与分离罐体的顶端相焊接,所述驱动机设于顶盖的顶端上,所述液位显示管位于可视窗的右方,所述侧连接块的右端与分离罐体的左端相焊接,所述排放连接块的底端嵌入安装有排放弯管,所述分离罐体包括开口、连接板、滑动衔接板、受压块、受压开槽、连接支架、外壳、进口、衔接弹簧、卡板、转动连接块,所述开口设于外壳的顶端上,所述连接板与外壳为一体化结构,所述滑动衔接板位于受压块的上方,所述受压块与受压开槽为一体化结构,所述连接支架嵌入安装在连接板上,所述进口设于外壳的左端上,所述衔接弹簧的顶端与卡板的底端相焊接,所述卡板与连接支架为一体化结构,所述转动连接块设于外壳内的顶端中部上,所述外壳的左端与侧连接块的右端相焊接。
[0006]进一步地,所述液位显示管的左端嵌入安装在分离罐体的右端上。
[0007]进一步地,所述排放连接块嵌入安装在分离罐体的底端上。
[0008]进一步地,所述卡板与连接板相平行。
[0009]进一步地,所述受压开槽为正梯形凹槽结构。
[0010]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板与连接支架的杆体部分相互垂直。
[0011]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支架采用合金材质,具有较好的耐腐蚀耐生锈的效果。
[0012]有益效果
[0013]本技术一种松油醇晶体分离设备,通过将晶体化的松油醇经由进料块输送到分离罐体内进行加工,使其对结晶化的松油醇进行分离成液体排出便于使用,在排放液体的时候,分离罐体外壳内的受压块上的受压开槽会受到流动液体的冲击,使其带动整个连
接支架沿着连接板的方向向下垂直移动,从而使连接支架的顶端与外壳的顶端错开,打开两个开口,使密封的外壳顶部空气流通,让液体能够流畅的排出,通过改进设备的结构,使设备在进行使用排放的时候,能够借助松油醇液体开始流动的动力,在罐体的顶端处打开两个开口,减少液体流动时罐体内部上部分受到的压力,使液体能够快速流动排出进行使用。
附图说明
[0014]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0015]图1为本技术一种松油醇晶体分离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分离罐体正视图的横截面详细结构示意图;
[0017]图3为本技术分离罐体正视图运行后的横截面详细结构示意图;
[0018]图4为本技术分离罐体正视图的部分横截面详细结构示意图。
[0019]图中:进料块-1、顶盖-2、驱动机-3、液位显示管-4、可视窗-5、侧连接块-6、排放连接块-7、排放弯管-8、分离罐体-9、开口-91、连接板-92、滑动衔接板-93、受压块-94、受压开槽-95、连接支架-96、外壳-97、进口
ꢀ-
98、衔接弹簧-99、卡板-910、转动连接块-911。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
[0021]请参阅图1、图2与图3、图4,本技术提供一种松油醇晶体分离设备技术方案:其结构包括进料块1、顶盖2、驱动机3、液位显示管4、可视窗5、侧连接块6、排放连接块7、排放弯管8、分离罐体9,所述进料块1 的右端与分离罐体9的左端为一体化结构,所述顶盖2的底端与分离罐体9 的顶端相焊接,所述驱动机3设于顶盖2的顶端上,所述液位显示管4位于可视窗5的右方,所述侧连接块6的右端与分离罐体9的左端相焊接,所述排放连接块7的底端嵌入安装有排放弯管8,所述分离罐体9包括开口91、连接板92、滑动衔接板93、受压块94、受压开槽95、连接支架96、外壳 97、进口98、衔接弹簧99、卡板910、转动连接块911,所述开口91设于外壳97的顶端上,所述连接板92与外壳97为一体化结构,所述滑动衔接板93位于受压块94的上方,所述受压块94与受压开槽95为一体化结构,所述连接支架96嵌入安装在连接板92上,所述进口98设于外壳97的左端上,所述衔接弹簧99的顶端与卡板910的底端相焊接,所述卡板910与连接支架96为一体化结构,所述转动连接块911设于外壳97内的顶端中部上,所述外壳97的左端与侧连接块6的右端相焊接,所述液位显示管4的左端嵌入安装在分离罐体9的右端上,所述排放连接块7嵌入安装在分离罐体9 的底端上,所述卡板910与连接板92相平行,所述受压开槽95为正梯形凹槽结构,所述连接板92与连接支架96的杆体部分相互垂直,所述连接支架 96采用合金材质,具有较好的耐腐蚀耐生锈的效果。
[0022]例如:加工人员龙师傅在使用设备的时候,通过将晶体化的松油醇经由进料块1输送到分离罐体9内进行加工,使其对结晶化的松油醇进行分离成液体排出便于使用,在排放液体的时候,分离罐体9外壳97内的受压块 94上的受压开槽95会受到流动液体的冲击,使其带动整个连接支架96沿着连接板92的方向向下垂直移动,从而使连接支架96的顶端与外
壳97的顶端错开,打开两个开口,使密封的外壳97顶部空气流通,让液体能够流畅的排出。
[0023]本技术解决现有技术设备在对松油醇进行加工排放的时候,由于设备采用密封结构,随着罐体底部的松油醇不断的排放,罐体内部上方的气压不断的增强,易对流通排放中的松油醇产生吸力,从而影响其的排放流动的问题,本技术通过上述部件的互相组合,通过将晶体化的松油醇经由进料块1输送到分离罐体9内进行加工,使其对结晶化的松油醇进行分离成液体排出便于使用,在排放液体的时候,分离罐体9外壳97内的受压块94 上的受压开槽95会受到流动液体的冲击,使其带动整个连接支架96沿着连接板92的方向向下垂直移动,从而使连接支架96的顶端与外壳97的顶端错开,打开两个开口,使密封的外壳97顶部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松油醇晶体分离设备,其结构包括进料块(1)、顶盖(2)、驱动机(3)、液位显示管(4)、可视窗(5)、侧连接块(6)、排放连接块(7)、排放弯管(8)、分离罐体(9),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块(1)的右端与分离罐体(9)的左端为一体化结构,所述顶盖(2)的底端与分离罐体(9)的顶端相焊接,所述驱动机(3)设于顶盖(2)的顶端上,所述液位显示管(4)位于可视窗(5)的右方,所述侧连接块(6)的右端与分离罐体(9)的左端相焊接,所述排放连接块(7)的底端嵌入安装有排放弯管(8),所述分离罐体(9)包括开口(91)、连接板(92)、滑动衔接板(93)、受压块(94)、受压开槽(95)、连接支架(96)、外壳(97)、进口(98)、衔接弹簧(99)、卡板(910)、转动连接块(911),所述开口(91)设于外壳(97)的顶端上,所述连接板(92)与外壳(97)为一体化结构,所述滑动衔接板(93)位于受压块(94)的上方,所述受压块(9...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娜
申请(专利权)人:余娜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