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混合动力商用车动力控制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7361444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19 13:43
一种适用于混合动力商用车动力控制方法,涉及新能源汽车领域,解决现有商用车的混动车控制方案,由于存在频繁起停以及低速行车等工况,燃料消耗率较高等问题,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优化控制方案,在起步、低速小油门等工况采用电机驱动,高速大油门采用发动机和电机共同驱动,并通过合理的能量回收策略,油耗相较于现有控制方案有明显降低。通过合理控制发动机启停,有效减少燃料消耗。通过检测动力电池SOC、车速、制动气室气压、蓄电池电压等和发动机启停相关参数,合理控制发动启停,确保在整车动力性以及安全的前提下减少怠速油耗占比。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的方法通过合理分配动力源,降低起步和低速时的燃油消耗率。的燃油消耗率。的燃油消耗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适用于混合动力商用车动力控制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新能源汽车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混合动力商用车动力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混合动力汽车是新能源汽车重要发展方向。近年来,混合动力汽车关键零部件和整车总成技术都在快速发展。混合动力汽车动力控制策略作为混合动力汽车核心控制技术,影响整车的动力性、燃油效率和驾驶感受,是混合动力汽车整车控制技术重要环节。
[0003]国内混合动力汽车的研究应用有多年的时间,对适配混合动力系统的零部件提出了多种解决方案,但是对混合动力商用车动力控制方法研究较少。国内混合动力汽车小批量装车很少,大批量装车几乎没有,混合动力汽车还没有成熟可靠的整车动力控制方法。
[0004]现混合动力商用车按照动力传递方式混合动力技术路线包括P0,P1,P2,P3,P4及PS,对于P0-P4,P的定义为电机位置(position),电机放在不同位置,用不同的数字代号;PS是功率分流(Power Split)的简称;目前该定义被大多数业内人士接受,电机具体位置可参见图1。
[0005]当前传统商用车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0006](1)发动机工作区间较大:传统商用车发动机工作区间无法做到尽可能的工作在经济区间。
[0007](2)传统商用车停车过程中发动机保持怠速,对于需要频繁启停的工况怠速油耗占比较大。
[0008](3)能量利用率低。
[0009]混合动力汽车的工作原理和性能特点,影响混动车辆动力分配的原因以及混合动力汽车在各种工况下的功率需求。综合考虑上述因素,开发了混合动力商用车动力控制方法。本专利技术基于P2实现,即发动机与变速箱之间插入离合器和电机,P2布置形式可以实现纯电驱动。

技术实现思路

[0010]本专利技术为解决现有商用车的混动车控制方案,由于存在频繁起停以及低速行车等工况,燃料消耗率较高等问题,提供一种适用于混合动力商用车动力控制方法。
[0011]一种适用于混合动力商用车动力控制方法,该方法由以下步骤实现:
[0012]步骤一、车辆启动后,判断车速是否大于20km/h,如果否,则车辆驱动方式以电机为主驱动,电机驱动的扭矩随油门开度和转速变化,执行步骤二;如果是,则车辆驱动方式以发动机为主驱动,执行步骤五;
[0013]步骤二、判断发动机是否处于怠速状态,如果是,执行步骤三;如果否,执行步骤四;
[0014]步骤三、判断油门深度是否大于90%,如果是,则发动机与电机共同输出扭矩,电
机为主驱动,发动机为辅助驱动;如果否,发动机保持怠速,电机单独驱动;
[0015]步骤四、判断油门深度是否大于90%且当前挡位在起步挡位以上,如果是,混动控制器HCU控制发动机启动,电机为辅助驱动;如果否,发动机保持熄火,电机单独驱动;
[0016]步骤五、判断油门深度是否大于80%,如果是,则电机与发动机共同输出扭矩,发动机为主驱动,电机为辅助驱动;如果否,电机不工作,发动机单独驱动。
[0017]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混合动力商用车动力控制方法,存在以下优点:
[0018](1)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方法通过合理分配动力源,降低起步和低速时的燃油消耗率。
[0019]本专利技术通过优化控制方案,在起步、低速小油门等工况采用电机驱动,高速大油门采用发动机和电机共同驱动,并通过合理的能量回收策略,油耗相较于现有控制方案有明显降低。试验数据表明现有的控制方案与本专利技术的控制方案比较,在常用工况下发动机综合油耗分别为201g/kWh和190g/kWh,综合油耗降低5.5%。
[0020](2)通过合理控制发动机启停,有效减少燃料消耗。
[0021]通过检测动力电池SOC、车速、制动气室气压、蓄电池电压等和发动机启停相关参数,合理控制发动启停,确保在整车动力性以及安全的前提下减少怠速油耗占比。试验结果显示怠速1小时消耗约2.3L柴油。合理控制发动机在怠速时关机,可以有效减少该部分的燃油损耗。
[0022](3)合理利用能量回收,将制动过程中产生的能量转化为电能储存。
[0023]通过判断车速、驾驶员意图以及整车故障等条件,合理启用制动能量回收和滑行能量回收,在保证行驶安全的前提下将损失的动能转化为电能并通过电池进行回收。试验结果表明,在城市路况运行时,现有控制方案每百公里回收电量约为38.4kWh,如果采用本专利技术的控制方案,每百公里回收电量约为41.7kWh,所回收电量较原策略增长7.9%。
[0024](4)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方法优化了发动机工作区间:根据发动机转速和转矩特性曲线,确定发动机最优工作区间。合理控制发动机启停:结合当前动力需求合理控制发动机启停,避免频繁起停对发动机造成的损坏。解决因为控制策略不合理造成整车动力性能差、能量利用率低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25]图1为现有技术中电机位置关系示意图;
[0026]图2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适用于混合动力商用车动力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0027]图3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适用于混合动力商用车动力控制方法中混动车辆能量回收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8]结合图2和图3说明本实施方式,一种适用于混合动力商用车动力控制方法,在车辆启动状态下,混动驱动状态流程图如图1,根据区分不同动力源为主的车辆状态,使发动机尽可能工作在经济区间。
[0029]A:电机为主的驱动状态
[0030]当车速低于20km/h(可标定)时,整车处在电机为主的驱动状态,电机驱动的扭矩随着油门开度和转速而变化。
[0031]发动机怠速条件下,整车依据油门踏板深度,存在以下两种工作状态:
[0032]a:若油门深度>90%,
[0033]则发动机会和电机一起共同输出扭矩,电机为主,发动机为辅;
[0034]b:若油门深度≤90%,
[0035]则发动机不参与驱动,电机独立驱动车辆。
[0036]在发动机熄火的条件下,发动机存在以下两种工作状态:
[0037]a:若油门深度>90%;
[0038]则发动机会自行启动,辅助发动机进行驱动;
[0039]b:若油门深度≤90%,
[0040]则发动机保持熄火状态。
[0041]发动机辅助驱动时,离合结合;发动机不参与驱动时,离合分离。
[0042]B:发动机为主的驱动状态
[0043]在离合完全结合,发动机已经切入后的驱动过程,即为发动机为主的驱动状态。这个状态下有两种模式
[0044]a:当油门开度>80%时,
[0045]则进入电机加速助力模式,电机与发动机共同输出扭矩,发动机为主,电机为辅。
[0046]b:当油门开度≤80%时,
[0047]则电机不工作,发动机独立参与车辆驱动。
[0048]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合理控制发动机启停,减少怠速油耗占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于混合动力商用车动力控制方法,其特征是:该方法由以下步骤实现:步骤一、车辆启动后,判断车速是否大于20km/h,如果否,则车辆驱动方式以电机为主驱动,电机驱动的扭矩随油门开度和转速变化,执行步骤二;如果是,则车辆驱动方式以发动机为主驱动,执行步骤五;步骤二、判断发动机是否处于怠速状态,如果是,执行步骤三;如果否,执行步骤四;步骤三、判断油门深度是否大于90%,如果是,则发动机与电机共同输出扭矩,电机为主驱动,发动机为辅助驱动;如果否,发动机保持怠速,电机单独驱动;步骤四、判断油门深度是否大于90%且当前挡位在起步挡位以上,如果是,混动控制器控制发动机启动,电机为辅助驱动;如果否,发动机保持熄火,电机单独驱动;步骤五、判断油门深度是否大于80%,如果是,则电机与发动机共同输出扭矩,发动机为主驱动,电机为辅助驱动;如果否,电机不工作,发动机单独驱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混合动力商用车动力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发动机怠速的条件包括:A:怠速停机使能开启;B:车速为0;C:混动就绪;D:制动气压正常;E:蓄电池电压正常;F:动力电池SOC不低于50%;G:电机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学锋杨维刚杨志超
申请(专利权)人:大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