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传感器探测器外壳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361443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19 13: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传感器探测器外壳结构,涉及辐射检测仪器技术领域,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底部一侧铰链连接有壳盖,所述壳体的前后两侧对称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内部分别设置有移动杆和横轴,所述横轴上设置有弹簧,所述壳体临近移动杆的底部前后两侧对称设置有固定槽,所述固定槽的内部设置有固定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通过套管、传感器孔和环形凹槽之间的配合使用,实现了在探测器本体闲置时对多个传感器的保护功能,防止传感器受到外界的碰撞而损坏,且通过凹槽、固定槽、移动杆、横轴、弹簧、固定块、固定孔和固定杆之间的配合使用,方便壳盖的打开与关闭,增加了检修探测器本体的便捷性。的便捷性。的便捷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传感器探测器外壳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辐射检测仪器
,具体是一种多传感器探测器外壳结构。

技术介绍

[0002]辐射检测是根据放射性射线的物理性质,利用专门的仪器,如辐射仪、射气仪等,通过测量放射性元素的射线强度或射气浓度来获得放射性强度的一种物探方法,检测途径包括:地面测量、航空测量、辐射取样、测井、射气测量、径迹测量和物理分析等。一般在辐射检测的过程中需要使用多传感器探测器进行检测,多传感器探测器是辐射检测仪器的一种,其主要由多个传感器、探测器本体和壳体组成,通过壳体方便将传感器组合探测器在一起。
[0003]但是现有技术中,多数多传感器探测器外壳结构封装完成后不便于打开壳盖,导致不方便进行内部检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传感器探测器外壳结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多传感器探测器外壳结构,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底部一侧铰链连接有壳盖,所述壳体的前后两侧对称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内部分别设置有移动杆和横轴,所述横轴上设置有弹簧,所述壳体临近移动杆的底部前后两侧对称设置有固定槽,所述固定槽的内部设置有固定杆,所述壳盖顶部的前后两侧对称固定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上开设有固定孔,所述壳体的顶部开设有传感器孔,且壳体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探测器本体,所述壳体处于传感器孔外围的顶部设置有环形螺纹槽,且壳体的上方设置有套管。
[0007]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壳体的外壁开设有通风孔。
[0008]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套管的下侧外壁设置有与环形螺纹槽相匹配的螺纹,且套管处于传感器孔的上方,所述套管的底部处于环形螺纹槽的内部,且套管与环形螺纹槽相适配。
[0009]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套管、传感器孔和环形螺纹槽均设置有若干个,若干个所述传感器孔等距开设在壳体的顶部,每个所述传感器孔分别与每个所述套管和每个所述环形螺纹槽一一对应。
[0010]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壳体的底部开设有通孔,所述壳盖与壳体相适配。
[0011]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固定块处于固定槽的内部,且固定块与固定槽相适配,所述固定杆穿过固定孔,且固定杆与固定孔相适配,所述固定槽与凹槽连通,所述固定杆的一侧与移动杆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横轴的两端分别与凹槽的两侧内壁固定
连接,且横轴贯穿于移动杆,所述弹簧套设在横轴的外壁上,所述移动杆与横轴通过间隙配合连接,且移动杆的一侧与凹槽的内壁通过弹簧连接,所述移动杆的一部分处于凹槽的外部。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套管、传感器孔和环形凹槽之间的配合使用,实现了在探测器本体闲置时对多个传感器的保护功能,防止传感器受到外界的碰撞而损坏,且通过凹槽、固定槽、移动杆、横轴、弹簧、固定块、固定孔和固定杆之间的配合使用,方便壳盖的打开与关闭,增加了检修探测器本体的便捷性。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一种多传感器探测器外壳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一种多传感器探测器外壳结构中主视图的剖面图。
[0015]图3为一种多传感器探测器外壳结构中俯视图的部分剖面图。
[0016]图中标记:1、壳体;2、壳盖;3、套管;4、通风孔;5、凹槽;6、移动杆;7、探测器本体;8、传感器孔;9、环形螺纹槽;10、固定槽;11、横轴;12、弹簧;13、固定块;14、固定孔;15、固定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8]请参阅图1~3,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多传感器探测器外壳结构,包括壳体1,壳体1的外壁开设有通风孔4,壳体1的底部一侧铰链连接有壳盖2,壳体1的底部开设有通孔,壳盖2与壳体1相适配,壳体1的前后两侧对称设置有凹槽5,凹槽5的内部分别设置有移动杆6和横轴11,横轴11上设置有弹簧12,壳体1临近移动杆6的底部前后两侧对称设置有固定槽10,固定槽10的内部设置有固定杆15,壳盖2顶部的前后两侧对称固定连接有固定块13,固定块13上开设有固定孔14,固定块13处于固定槽10的内部,且固定块13与固定槽10相适配,固定杆15穿过固定孔14,且固定杆15与固定孔14相适配,固定槽10与凹槽5连通,固定杆15的一侧与移动杆6的一侧固定连接,横轴11的两端分别与凹槽5的两侧内壁固定连接,且横轴11贯穿于移动杆6,弹簧12套设在横轴11的外壁上,移动杆6与横轴11通过间隙配合连接,且移动杆6的一侧与凹槽5的内壁通过弹簧12连接,移动杆6的一部分处于凹槽5的外部,壳体1的顶部开设有传感器孔8,且壳体1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探测器本体7,壳体1处于传感器孔8外围的顶部设置有环形螺纹槽9,且壳体1的上方设置有套管3,套管3的下侧外壁设置有与环形螺纹槽9相匹配的螺纹,且套管3处于传感器孔8的上方,套管3的底部处于环形螺纹槽9的内部,且套管3与环形螺纹槽9相适配,套管3、传感器孔8和环形螺纹槽9均设置有若干个,若干个传感器孔8等距开设在壳体1的顶部,每个传感器孔8分别与每个套管3和每个环形螺纹槽9一一对应。
[0019]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在使用过程中,首先旋转套管3将其底部从环形螺纹槽9的内部旋出,然后将多个传感器穿过传感器孔8与探测器本体7连接,当探测器本体7闲置
时,通过旋转套管3使其底部进入环形螺纹槽9的内部,即可将套管3固定在壳体1的顶部,此时传感器处于套管3的内部,即在闲置过程中对传感器进行了保护,当需要对探测器本体7进行检修时,对移动杆6施加一个远离固定槽10方向的力,移动杆6挤压弹簧12后带动固定杆15向凹槽5内部移动,直至固定杆15从固定孔14内部移出,即解除了对固定块13的限制作用,即可将固定块13从固定槽10内部移出,即实现了打开壳盖2的功能,以便进行探测器本体7的检修。
[0020]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传感器探测器外壳结构,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底部一侧铰链连接有壳盖(2),所述壳体(1)的前后两侧对称设置有凹槽(5),所述凹槽(5)的内部分别设置有移动杆(6)和横轴(11),所述横轴(11)上设置有弹簧(12),所述壳体(1)临近移动杆(6)的底部前后两侧对称设置有固定槽(10),所述固定槽(10)的内部设置有固定杆(15),所述壳盖(2)顶部的前后两侧对称固定连接有固定块(13),所述固定块(13)上开设有固定孔(14),所述壳体(1)的顶部开设有传感器孔(8),且壳体(1)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探测器本体(7),所述壳体(1)处于传感器孔(8)外围的顶部设置有环形螺纹槽(9),且壳体(1)的上方设置有套管(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传感器探测器外壳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外壁开设有通风孔(4)。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传感器探测器外壳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管(3)的下侧外壁设置有与环形螺纹槽(9)相匹配的螺纹,且套管(3)处于传感器孔(8)的上方,所述套管(3)的底部处于环形螺纹槽(9)的内部,且套管(3)与环形螺纹槽(9)相适配。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奇王自强谢海波郭锐
申请(专利权)人:太原昂迈威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